董莉[1]2004年在《维生药业有限公司核心竞争力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加入WTO后,国内竞争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局面即将形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使企业具有长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保护和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价值、难模仿性和可扩展性,才能巩固和保持现有的核心竞争力,培育未来新的核心竞争力。维生素C原料药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优势品种之一,目前正面临着新的产业竞争形势,如何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成为摆在我国维生素C制造企业面前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简要阐述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发展历程。2.应用产业结构分析理论,对维生药业所处的竞争环境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其产品结构、经营现状进行了SWOT分析。3.基于“市场-技术-管理”叁个层面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测评的思路,建立了制药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维生药业及其竞争对手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评价。4.通过分析维生药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培育和发展核心竞争力、提高竞争优势的实施对策。
孙长青[2]2009年在《长江叁角洲制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的世界正处在一个相互依存、相互渗透、联系紧密、交流频繁的时代。要素流动,经济跨国,贸易往来,科研合作,技术转移,政治对话,文化融合,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表现出集聚整合的大趋势。经济全球化是这个大趋势中一个主要的、显着的表现形式,对其它趋势产生着重大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创新的范式也开始从线性模式向网络模式转变。这样的转变已经深刻的影响到了制药产业的创新活动,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生物技术被应用到新药研发之后,全球制药产业价值链参与者之间关系的网络化趋势变得更加明显。随着世界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制药产业巨大的市场和高利润,制药产业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重点产业领域。制药产业作为一个典型的技术驱动型产业,创新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药物开发主要还处于低水平复制和仿制阶段,制药产业创新水平仍然落后。与此同时,由于看好中国医药市场的发展潜力以及廉价的医药创新资源,外资研发开始大举进入我国,对我国的“本土研发”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如何推动我国制药产业从这种内外交困的境地中实现突破,提高制药产业的创新水平,提升制药产业的竞争力,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长江叁角洲地区是我国制药产业最大的聚集区,该区域内已出现了若干初级阶段的制药产业集群。本文从制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角度出发,以长叁角地区制药产业集群为出发点,探索如何促进目前在国内相对较为发达的长叁角地区制药产业率先实现形成成熟的制药产业集群,并通过相关举措推动长叁角地区制药产业集群间的协同创新,以提高该地区制药产业的创新水平,进而带动我国整个制药产业创新能力的升级。本文共分8章。第1章为绪论,重点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第2章为相关理论的梳理。第3章是对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博弈分析,运用博弈论方法建立了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博弈模型,对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过程中的相关环节进行了博弈分析。第4章则运用网络组织理论探讨了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机制以及实现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理论路径。第5章分析了制药产业研发特征以及制药产业全球价值链的变动,以及全球及我国制药产业的发展态势等制药产业的相关产业背景。在此基础上,在第6章,对长叁角制药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初步形成了长叁角地区制药产业协同创新水平分析的思路,然后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对长叁角大型制药企业的分支机构网络以及创新活动网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目前长叁角地区制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中存在的问题。第7章在前面各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长叁角制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若干对策建议。第8章为本文的基本结论及对未来进一步进行研究的展望。
宓峰[3]2008年在《我国中小型医药原料外贸企业出口竞争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企业实行登记制,打破了原有的垄断格局,外贸行业变成了一个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的行业,总多的生产型企业取得了自主进出口权,进一步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进出口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下降。以医药行业为例,较好的外贸企业的出口利润率也就在6.46%左右。然而,2005年7月,国家开始实行新的汇改政策,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节节攀升,至2008年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破7”,达到了6.9920;2007年6月,国家税务总局又调低“两高一资”行业的出口退税率,医药化工原料也在被调之列,9成以上的出口退税率由13%降为5%。据计算,从2005年7月到现在,由于汇率的上升加上退税的减少,医药行业的出口成本增加幅度超过了20%。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出口型医药原料外贸企业是否还有生存空间,外贸企业该如何面对这个局面成为医药原料外贸企业关心的重点。本文运用竞争优势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等理论原理,通过对中小型外贸企业的特点、生存环境、我国医药原料行业的特点及国际竞争情况的分析,结合H医药原料外贸公司的案例,给出我国中小型医药原料外贸公司的出口竞争策略。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本次的研究对象、选题意义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对本论文涉及到的文献进行综述第叁部分介绍中小型医药原料外贸企业的特点、生存背景及我国的医药原料行业的情况及国际竞争优势第四部分对H医药原料外贸公司的竞争力分析及出口竞争策略第五部分给出我国中小型医药原料外贸企业的出口竞争策略
邹家明[4]2007年在《黑龙江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从县域所拥有的人口和地域规模来看,还是从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及其投资、消费需求来看,县域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经济的发展让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9亿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构建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和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十六届叁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这是针对我国县域人口基数庞大、县域国土面积广阔的特殊国情提出的社会经济发展新思路。县域经济的发展如何依托于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区位、技术、知识、文化等条件,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增强竞争力,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当前,面对市场经济的浪潮,信息产业的崛起和知识经济的挑战,文化储备、经济伦理、科学技术、产业结构等新兴制约因素层出不穷,对于县域内的竞争优势如何、竞争力增长点在哪里,怎样培育竞争力人们的认识往往不是很清楚,对竞争力的培育也重视不够。甚至放弃自身固有优势,盲目追逐、模仿克隆先进县的发展模式,造成县域经济产业趋同,县域经济竞争力下降。因此,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培育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应该成为当前十分迫切的要求。本文基于系统的观点探讨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有关问题。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探讨培育和提升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培育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竞争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叁农”问题的现实选择,是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有利于县域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有利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本文界定了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分析了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及特征。分析了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确立了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模型,提出评价方法,进行量化分析,并以哈尔滨市所属县域为例进行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总结了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且运用自组织理论探讨黑龙江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培育所需要的条件、动力和途径。提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叁个机制:动力机制、互动机制和变异机制;指出了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四个阶段:寻找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着力点阶段、确定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要素阶段、加强要素转化阶段和系统演化阶段。通过研究,本文提出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培育发展企业集群: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优化县域发展环境: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强化招商引资;以主导产业为依托,强化特色经济发展;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导,挖掘县域经济发展潜能;以城镇功能定位为前提,推动特色小城镇体系化建设;以人才兴县为支撑,完善县域创新体系等7个方面对策来提升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为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步入产业结构合理、投资结构合理、资源配置效能、社会功能完善、发展环境优化、生态效益显着的可持续发展轨道提供理论支持,为促进和谐龙江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
陈克荣[5]2014年在《BR非处方药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医药政策调整、国外制药巨头加速进军国内医药市场,同时国内制药企业快速成长,中国制药业正面临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洗牌,OTC药品生产企业的今后发展道路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本文通过对总部位于德国的世界500强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的全面剖析,为我国OTC药品生产企业未来发展的道路选择提供一些参考建议。文章首先对企业发展战略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对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进行了概念界定;梳理了企业成本领先战略、企业差异化发展战略、企业集中型战略叁个基本战略理论;阐述了STEEP分析、波特五力模型、SWOT分析叁种战略环境分析工具。战略管理需要建立在战略环境分析及战略精准定位的基础上,所以,战略环境分析工具的运用十分关键。本文主要以BR非处方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BR非处方公司的战略环境分析可以从外部战略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视角展开。文章从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行业技术环境、非处方药生产行业竞争因素六个方面分析了BR非处方公司发展的外部环境;从BR非处方公司管理能力、产品结构和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叁个层面分析了BR非处方公司的内部环境。SWOT分析是战略环境分析中应用最广的分析工具之一,它将企业战略环境划分为企业发展优势、企业发展劣势、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威胁、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四个维度,进行以上四个维度的战略环境分析可以更好地进行战略定位。文章对BR非处方公司的发展优势、劣势、面临的威胁以及发展机遇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BR非处方公司战略具体实施方案以及企业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曹洪[6]2011年在《武汉健民公司投融资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中国新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医药市场环境竞争格局的重大变化,如何在新形势下利用自身优势,规避劣势,把握住发展机遇,控制风险,借助正确的投融资战略,实现快速、健康、稳定发展,是健民公司在总体战略要求下,必然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战略管理理论为基础,财务分析为手段,通过对宏观坏境、产业环境、企业自身微观环境的分析考量,确定了武汉健民2011-2015年五年投融资战略。本文主要对武汉健民投融资战略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内外部环境分析,制定了公司投融资战略及保障措施。本文首先分析了武汉健民投融资的外部环境,通过对医药行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技术环境的分析,深入剖析了企业面临的宏观坏境,并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对企业所在的产业环境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企业外部环境所拥有的潜在发展机遇和威胁;其次从武汉健民企业自身的微观环境入手,分析企业拥有的资源与能力,明确了企业未来发展的优势与劣势,为战略的制定奠定了基础。再次,在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在总体战略目标的指导下,理论联系实际,制定了公司的投融资战略规划;为保障投融资战略规划的实施效力,本文最后围绕投融资战略,制定了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王维丹[7]2013年在《MR公司植物提取物营销战略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植物提取物行业已发展成为以中药提取物为核心,涵盖各种天然植物为提取原料的现代产业。近年来,伴随着人们对“回归自然”“绿色消费”认可度的提升,植物提取物受到特别的关注与认可。中药提取物作为我国中药行业的一个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起来,已成为中药现代化与国际接轨的有效途径。同时,我国虽然是植物提取物主要供应国,但主要还是对本土自然资源的输出,仍处于产业链低端。作为一家专业从事提取生产的企业,现代中药资源公司根据天士力集团的战略部署,在保障“内供”的基础上,新增外销业务。为此定制植提物营销战略是决定我们能否被市场接受被顾客认同的关键,也是中药现代化国际化之重要组成。本文以天津天士力现代中药资源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现代资源公司中药提取物产品营销战略问题。首先本文以环境分析入手,分析了国内国际植物提取物的行业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环境情况对现代资源公司的影响,然后对企业内部经营条件进行了分析,界定了企业的资源能力。其次运用(Porter)泼特行业竞争理论分析了植物提取物行业的竞争情况和现代资源公司主要竞争对手情况。运用竞争战略选择分析理论制定现代资源公司的集中化竞争战略。通过STP战略研究,确定现代资源公司的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并选择了公司进入植提物市场的模式,最后本文以品牌营销为理论基础,从营销组合战略、文化营销战略、绿色营销战略叁方面规划了现代资源公司的营销战略。本文通过对现代资源公司植提物营销战略的研究,将对我国同类中药、植提物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战略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陈姗姗[8]2010年在《基于新医改的制药企业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伴随新医改的逐步实施,我国药品生产、流通等领域将发生巨大变化。当前我国的医药市场前景光明,市场秩序逐步规范并与世界接轨,在如此背景下制药企业集中关注的问题即为:怎样在国家政策限定的范围中有序的生产与销售。制药企业面对如此激烈变革的药品终端市场,必须对自身提高要求,加快营销创新的步伐。制药企业营销水平是决定制药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若想提高此因素,首先要切实了解和掌握国家政策的变化所引起的药品市场的变化。在此次新医改的背景下,本文深入分析政府对新一轮医疗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前已经公布实施的一些具体措施,基于经济学的供需均衡及制度变迁理论来研究新医改制度与经济层面的均衡问题,分析此制度变迁的预期效果,以及这种制度变迁可能给制药企业营销带来的新问题。我国新型医疗体制改革正在初步实施中,制药行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要想生存需要创新与改革。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整个制药行业现状特点及相关企业内部资源能力等,进而制定出制药企业适当的营销创新策略。本文综合运用了制度变迁理论、供需均衡理论,企业资源基础理论、营销资源理论、市场导向理论等,联系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新医改背景下,制药企业所处的行业竞争环境;运用内外环境评价矩阵(EFE和IFE)定量分析制约或促进制药企业(以石药集团中诺公司)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并对结果加以分析;由EFE矩阵-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和IFE矩阵-内部因素评价矩阵整合而成石药集团中诺公司SWOT矩阵,并制定出企业四种战略——ST战略,WT战略,SO战略和WO战略,有助于提高营销管理者具体营销策划的质量。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制药企业市场营销机会评价模型,以石药集团中诺公司为例,并运用matlab软件数据分析,得出制药企业面对的新市场机会,为企业制定相应营销策略提供依据。本文的结论可为制药企业在新形势下制定适当的营销创新策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理论借鉴。
刘丽莉[9]2010年在《长叁角地区医药物流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现代医药物流业是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产物,其发展水平是评价一个城市或地区医药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医药物流是一个地区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医药产业一体化能使区域内或区域间的医药物流趋向合理,适应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从而降低医药物流成本,促进医药产业发展。只有在区域协作的基础上建立医药物流体系,才能发挥医药物流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随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呼声日高,突破经济发展瓶颈,提高医药物流水平,成为提高区域医药行业竞争力的关键手段。长叁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已经具备了发展现代医药物流产业的基础设施、装备条件和市场条件,但长叁角地区25个城市(地级市及以上)都有各自的医药物流发展规划,都希望能够成为长叁角地区的医药物流枢纽,造成了医药物流中心和园区空间分布不合理,医药物流中心和园区规模的层次分布不合理,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长叁角地区要保证在医药产业方面拥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就应当加快医药物流资源整合,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盲目发展,恶性竞争,建立区域内部协调发展,兼顾全局,合理规划的医药物流体系。本文先阐述了长叁角的一般情况,采取问卷调研的方式对长叁角医药物流的五个方面进行调研:医药物流费用和需求、医药物流结构、医药企业的物流设施保有及物流能力、医药企业物流的信息化情况、长叁角医药企业未来几年对物流软件和服务的需求。接着分析了美国、欧洲、日本和台湾的医药物流现状及对长叁角医药物流的启示,然后应用回归分析模型和灰色模型对长叁角地区的医药物流需求量进行了预测。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本文采用了SWOT分析技术对长叁角地区医药物流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进行分析,通过SWOT分析矩阵得出采取一体化战略和领先战略的总体构思,提出了长叁角的发展理念、战略目标和资源整合战略、第叁方医药物流战略、医药物流人才战略等叁个方面的战略设想。最后提出了:建立长叁角医药物流发展的指导政策、建立完善多元投资融资体系、建立医药物流人才支撑体系、构建医药电子交易场,以信息化为突破口推动行业发展和促进第叁方医药物流产业的形成,建立层级化实体医药物流配送网络体系等五个方面的战略对策。
杜珍[10]2005年在《β-胡萝卜素补充对青年和老年人群机体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β-胡萝卜素单独补充对青年机体细胞功能和DNA损伤影响以及不同剂量β-胡萝卜素(βC)联合维生素E(VE)和维生素C(VC)补充对老年机体细胞功能和DNA损伤的影响。 研究对象和方法:选取青岛大学健康青年(18-25岁)192名,分为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1组为βC高剂量组(βC 16.70mg/d+VE 5mg/d);2组即β-胡萝卜素中剂量组(βC 8.35mg/d+VE 5mg/d);3组即β-胡萝卜素低剂量组(βC 5.57mg/d+VE 5mg/d);4组为对照组(VE 5mg/d);干预期为8周。随机选择青岛胶南农村老年人(60-75岁)共300人,分为4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1组(β-C 16.70mg/d+VE200mg/d+VC300 mg/d);2组(β-C 8.35mg/d+VE200mg/d+VC300mg/d);3组(β-C 5.57mg/d+VE200mg/d+VC300mg/d);4组(VE200mq/d+VC300mg/d);5组为对照组(VE5mg/d)。干预期为16周。 分别于实验开始之日及实验结束之日抽取静脉血样及尿样。实验前采用24小时膳食调查对青年人群进行膳食和营养状况的调查;采用H_2O_2氧化诱导溶血实验法测定红细胞溶血度;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DNA损伤的代谢产物氧六甲基鸟嘌呤(O_6-MeG)。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活性。 结果:1 膳食调查结果显示,青年人群总VE平均摄入量为RNI的89%,视黄醇当量和VC平均摄入量分别为RNI的87%,75%。 2 青年人群干预前红细胞溶血度为40.7%,老年为51.4%;MTT青年为0.24,老年为0.17;O~6-MeG青年为0.346mg/g肌酐,老年为0.828 mg/g肌酐。统计结果显示,老年人群红细胞溶血度和O~6-MeG值均显着高于青年人(P<0.01)。而MTT值显着低于青年人(P<0.01)。 H_2O_2诱导氧化溶血结果显示,干预后青年各组溶血度都有下降,但仅2组有统计学差异,干预后各组间相比都没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结果(MTT)显示,干预后1组由0.23升到0.30,比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发现,1组MTT高于对照组(P<0.05)。青年尿中DNA损伤的代谢产物O~6-MeG浓度显示,1组、2组干预后O~6-MeG浓度均降低(P<0.01)。干预后组间比较发现,1、2组O~6-MeG浓度比对照组显着降低(P<0.01),且1组O~6-MeG浓度显着高于3组(P<0.01),2组O~6-MeG浓度高于3组(P<0.05)。 老年人群营养素补充后,H_2O_2诱导氧化溶血结果显示,四个实验组干预后O~6-MeG浓度和溶血度均降低(P<0.01),且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干预后4个实验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但中剂量β-C联合组溶血度下降明显。 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结果(MTT)和O~6-MeG结果显示,干预后四个试验组淋巴
参考文献:
[1]. 维生药业有限公司核心竞争力发展研究[D]. 董莉. 天津大学. 2004
[2]. 长江叁角洲制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研究[D]. 孙长青.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3]. 我国中小型医药原料外贸企业出口竞争策略研究[D]. 宓峰. 复旦大学. 2008
[4].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研究[D]. 邹家明. 东北林业大学. 2007
[5]. BR非处方药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陈克荣. 昆明理工大学. 2014
[6]. 武汉健民公司投融资战略研究[D]. 曹洪. 华中科技大学. 2011
[7]. MR公司植物提取物营销战略研究[D]. 王维丹. 天津大学. 2013
[8]. 基于新医改的制药企业营销策略研究[D]. 陈姗姗. 河北工业大学. 2010
[9]. 长叁角地区医药物流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D]. 刘丽莉. 江苏大学. 2010
[10]. β-胡萝卜素补充对青年和老年人群机体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D]. 杜珍. 青岛大学. 2005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县域经济论文; 医药物流论文; 战略分析论文; 产业集群理论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经济论文; 药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