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论文_王清梅,杨亚实

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论文_王清梅,杨亚实

王清梅 杨亚实

(福建省南安市医院 福建 南安 362300)

【摘要】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临床观察护理经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根据入院后不同时期病情变化的特点,分析观察病情,提出有效护理措施。结果:完全治愈者34例,植物人者1例,有轻中度残疾者56例,死亡20例。结论:掌握颅脑损伤的基本知识,准确判断损伤的程度,及时准确的治疗及护理,对降低死亡率,促进颅脑损伤患者的愈后至关重要。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观察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2-0243-02

重型颅脑损伤是外科急症的常见疾病,近年来颅脑外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据相关统计,颅脑外伤的死亡率已跃居各种创伤之首,成为继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意外之后的第四大死因[1]。虽然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护理难度大,但若能认真细致地观察病情,护理得当,就能避免病人的死亡,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出现,促进患者的康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临床资料

本院2006年2月至2012年10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0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3~75岁,均有中度程度的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其中CT提示脑部有挫伤者65例,各种颅内血肿者35例,开颅手术者64例,行保守治疗者36例,行气管切开者76例,完全治愈者34例,植物人者1例,有轻中度残疾者56例,死亡20例,其中死于肺部感染者2例,中枢衰竭12例,其他6例。

2.病情观察与护理体会

2.1 急救护理

颅脑损伤常威胁着伤员的生命安全,如能及时进行适当有效的抢救,则可改善伤情和挽救生命[2]。有的病人一入院即处于深昏迷状态,明显的高颅压症状及体征,呼吸道有不同程度的阻塞,应立即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或行气管切开,检查有无外伤出血及休克,行清创、止血及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有复合伤的伤员应尽快明确伤情,便于抢救。颅底骨折病人,有脑脊液耳漏,鼻漏的伤员切忌用水冲洗或棉球填塞,以免引起逆行感染,应采用顺位引流,注意局部的清洁。

2.2 病情观察

2.2.1意识障碍是颅脑损伤病人最常见症状之一,是对颅脑病变进行判断的重要指证[3],它往往能反映大脑皮质和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状态。根据意识动态观察可判断伤情的转归。意识障碍的类型在临床上分为模糊、嗜睡、浅昏迷、中昏迷、深昏迷。老年人的意识逐渐加深,说明病情变重,若意识由深到浅,说明病情减轻,若意识由昏迷→清醒→再昏迷,提示有硬膜外血肿,需立即手术。若清醒后的病人又出现嗜睡→浅昏迷→深昏迷则提示颅内血肿形成,需确诊后立即手术治疗。

2.2.2瞳孔的观察。瞳孔的大小,对光反应的灵敏度与动眼神经和交感神经的传导有关。瞳孔的变化在神经外科有着特殊的意义,损伤当时的双侧瞳孔散大,多见于头部受打击后最初1~2分钟内,这是外伤引起的暂时性脑干功能紊乱和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所致,伤后出现的进行性单侧瞳孔散大,则提示瞳孔散大侧有血肿或重度脑水肿,为小脑幕切迹疝的重要体征,伤后立即出现单侧扩瞳,同侧上睑下垂,为动眼神经直接受伤。此时,伤员意识可正常。脑干损伤常有瞳孔及眼球改变,瞳孔时大时小,或两侧大小交替变化,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桥脑损伤时有双侧针尖样瞳孔。如双侧瞳孔迟发性散大,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前望,深昏迷,则提示脑干功能丧失,濒临死亡。

2.2.3肢体运动的观察。一侧肢体的瘫痪是对侧大脑半球额叶后部损伤的结果,若损伤靠近矢状窦则下肢瘫痪明显,若损伤靠近外侧裂,则上肢瘫痪明显,若损伤范围广泛则对侧上下肢瘫痪,若损伤内,则对侧偏瘫,同向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当大脑皮层受到刺激时可出现一侧肢体或两侧肢体抽搐,如果病人逐渐出现肢体活动障碍,尤其是继发于意识障碍加重和瞳孔改变,则提示病情恶化。

2.2.4生命体征的观察。脑干是生命中枢,主管呼吸、脉搏、血压、意识等,伤员出现血压逐渐上升,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深慢,提示有颅内压增高,要及时处理。当颅压继续上升,接近衷竭期时,脉搏渐增快,心跳减弱,血压下降,呼吸不规则或出现潮式呼吸,甚至呼吸停止。若呼吸道梗阻,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应及时做气管切开术,及时抽痰,超声雾化吸入4~6小时一次,同时采用糜蛋白酶加庆大霉素。气管内套管4~6小时消毒一次,外套管每周更换一次。吸痰时将吸痰管轻巧而迅速地送入气管深部,刺激病人咳嗽反射,使下呼吸道分泌物咳入总支气管内,然后开放负压左右旋转导管,一次抽出痰液,并按照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要求进行,若病人出现高热,应及时物理降温或人工冬眠。

2.3 手术后护理

开颅术后注意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颅内压的监测,术后24小时内要注意血压、脉搏的变化,预防低血容量性休克和颅内出现术后血肿的可能,应加强观察及时应用脱水剂,若出现高热,应及时处理,若头部有引流管的应注意保持管道通畅。

2.4 康复期护理

颅脑损伤病人经及时抢救治疗后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此,应注意后遗症恢复期的护理。

2.4.1长期昏迷。脑干损伤严重者可使病人处于长期昏迷状态,对此类病人需要按危重病人去护理,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注意饮食卫生,营养搭配,每日口腔护理2~3次,定时翻身,拍背,预防褥疮。对长期鼻饲者,每周更换一次胃管,经常检查其是否通畅。观察大小便,注意消化道出血及泌尿系感染,定期更换尿管或膀胱冲洗。

2.4.2肢体瘫痪。肢体瘫痪病人要坚持锻炼,防止关节、韧带强直,运动量由小到大,活动范围由近到远,由被动到主动活动,直至完全恢复。

2.4.3语言训练。外伤后失语靠发音训练,可以从单字发音练起,经常收听广播,音乐,对训练听力、语言发音有帮助。

2.4.4颅骨缺损。出院后要注意缺损区的保护,外出时要戴安全帽,手术后半年可考虑行颅骨修补术。

【参考文献】

[1]张述华,孙阳.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和护理[J].全科护理,2009年12月7卷36期.

[2]吴兰,郑森.颅脑损伤术后护理体会[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10月5卷20期.

[3]李连娣,朱文平,欧文婷.13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情观察与护理配合[J].全科护理,2012年5月10卷15期.

论文作者:王清梅,杨亚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9

标签:;  ;  ;  ;  ;  ;  ;  ;  

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论文_王清梅,杨亚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