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实物论文,人力资本论文,人口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家统计局2000年《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征求意见稿),是向联合国1993年SNA文本的靠拢,也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客观真实地反映现实经济活动的需要,是在1992年试行方案基础上的重大改进。它对于完善和发展中国自己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本文将关注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附属表之一: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并就该附属表设计中的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1992年人口平衡表、劳动力平衡表与2000年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的差别
在SNA中附属表并不因其附属而无关紧要,它只是因为目前还无法纳入SNA的中心框架。1992年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反映与人相关的社会再生产条件的主要补充表有人口平衡表和劳动力平衡表。2000年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反映与人相关的主要补充表是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它们之间有相同的内容,但也存在较大的差别。
1.人口平衡表、劳动力平衡表及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的基本内容
(1)人口平衡表:人口核算是通过设计人口平衡表来综合反映人口规模、发展变化及构成情况。其主栏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反映人口总数在年度内的变化,主要指标为:上年末总人口、本年增加人口、本年减少人口、年末总人口等4个指标,指标之间具有以下平衡关系式:上年末总人口+本年增加人口-本年减少人口=年末总人口。第二部分是人口转移状况,它记录了从乡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口、从城镇转移到乡村的人口、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业的人口,反映了年度内人口的流动变化状况。宾栏部分反映了人口的性别、城乡构成及农业与非农业构成,表明一国或一地区人口的性别比例、都市化程度及与工业化程度相关的人口分布结构。见表1
(2)劳动力平衡表:劳动力核算是通过编制劳动力平衡表来进行的。劳动力平衡表是反映劳动力资源和分配及构成状况的平衡表,是人口平衡表的延伸。它旨在反映劳动力资源、分配及利用状况,分析劳动力就业结构及其在城乡之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各经济类型之间的分布状况,为研究合理使用劳动力、制定就业政策和规划提供基础数据,也为产业结构和经济效益的分析及计算劳动生产率、就业人员的装备程度、就业人员收入水平提供重要依据。
劳动力平衡表的主栏由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分配两部分构成。劳动力资源总数和劳动力资源分配各分为5个细项,二者总数相等。宾栏除总计外,还按性别及城乡划分。见表2。
(3)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2000年《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征求意见稿中将原有的人口核算与劳动力核算合并为“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该表的主栏包括期初人口、出生、死亡、期末人口四个指标。并且具有以下简单的平衡关系式:期初人口+出生-死亡=期末人口。该表的宾栏则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0-14岁人口的状况,并按性别、城乡、教育程度进行了分组;另一部分是15岁以上人口的状况,这一部分又区分为三大块:之一是在业人口(就业人口)状况,并按性别、城乡、教育程度、年龄等四个标志进行了分组;之二是城镇失业人口状况,它也按性别、教育程度、年龄等进行了分组;之三是不在业人口状况,它按性别、城乡、年龄和性质进行了分组。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可以综合反映14岁以下人口在性别、城乡、接受义务教育状况的分布;反映就业人口、城镇失业人口和不在业人口在性别、城乡、受教育程度、性质以及年龄上的分布等。见表3。
2.人口平衡表、劳动力平衡表与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的差别
(1)设计形式上存在差别。1992年的表式是通过两张表的结合反映我国的人口资源及人力资源的变化状况。人口平衡表注重人口的整体情况的反映,而劳动力平衡表则注重记录劳动年龄内及劳动年龄以外参加劳动的产业活动中的人力资源的配置状况。2000年的表式在设计上注重了整体性,通过一张表式比较清晰地反映了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的状况,比1992年表式更简明,无重复与交叉的内容,同时通过相同的标志的分类,便于相关数据的汇总与处理。
(2)涵盖内容上存在差别。2000年表式由于分类更细,因而可以反映人口资源更详尽的数据特征,如可以反映14岁以下非劳动力资源的状况,或作为劳动力资源储备的状况,并且可以得到各类分性别、城乡、接受9年义务教育的状况等,而1992年人口平衡表没有区分14岁以下与60岁以上的非劳动力资源的结构分布。对于劳动力资源,即15岁以上的人口,2000年表式区分了三种业态:即就业人口状况、城镇失业人口状况、不在业人口状况,并且增加了按受教育程度进行的分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口资源的素质。
二、2000年新表的特色与不足
1.2000年新表的特色
首先,2000年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将人口平衡表与劳动力平衡表合成了一个表,具有整体性、全局性,可以完整地反映人口资源配置的整个过程;其次,引进了按教育程度标志所进行的分组,比1992年表式更好地反映了人口资源及劳动力的质量或素质状况;第三,消除了一些重复的内容设计,表式更简明。
2.2000年新表存在的不足
(1)没有与产业活动关联起来,反映不出人力资源因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而呈现出的在产业结构内部的分布差异;也反映不了一定时点条件下人力资源的开发状况;揭示不了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之间的依存关系。这也可以说是2000年新表不如1992年表式的一个最大的不足。1992年表式对社会劳动者按国民经济行业进行了分组,可以反映劳动力资源在行业或产业的配置状况。
(2)14岁以下宜采用“在学状况”替代“按教育程度分”,因为在这一年龄段的人口资源,正处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按在学状况进行区分更合适,另外,在学与不在学相对应,不在学包括辍学和不足劳动年龄参加劳动,因此,0-14岁人口资源需要增加“辍学”部分,并在在业人口资源中按年龄分项目下增加“15岁以下在业者”。这一调整可以使14岁以下人口未就学而参加劳动的状况得到反映。(3)在业人口的素质以“受教育程度”一个指标不足以划分,因为受教育程度只能反映就业者当初的水平,而不能反映就业者当前的水平。就业者当前水平与其在工作中的长期积累和工作中的不断培训相关。因而还有必要补充一个辅助标志,即“技术等级或职称水平”。这一标志一般能够较好地反映就业者的当前素质与能力。这一衡量体系也将为整个社会由单纯看重学历转变为学历与能力同时并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关于按年龄分组的问题。在15岁以上人口资源中,年龄分组界限将影响就业与非就业或是否属于劳动力资源。1992年劳动年龄界限为15-59(男),2000年的劳动年龄界限为15-64(男)。为了方便历史数据的连接与使用,按年龄分组中“55-64”这一组宜分解为“55-59”“60-64”两组,这样,在进行数据处理、衔接与分析时,可以适应和满足不同口径的劳动力资源研究的需要。
(5)主栏指标“出生”不适当,宜改为“增加”,其中再单列“出生、迁入或转入”,可以比较清晰地反映一定时期内整个人口资源的增加的状况及其方式。“死亡”也不适当,宜改为“减少”,其中再单列“死亡、迁出或转出”,比较清晰地反映人口资源的减少状况及其方式。
3.涉及到一些基本概念的澄清
在业与不在业是一对概念,前者说明正在从事某种职业或工作,后者说明目前没有从事某种职业或工作。就业与失业是一对概念,失业原意是指适龄劳动力资源愿意工作而又未找到工作,并还在努力寻找工作的一种状态,其范围比不在业要窄。失业人员包括三部分来源:一部分是完成学业以后而没有找到工作者;另一部分是原来有工作后又因各种原因失去了工作,且正在寻找工作、具有劳动能力者;第三部分是除上述两者之外新成长进入劳动年龄而需要工作的劳动力。如此一来,15岁以上人力资源可以区分为两个部分:在业人口与不在业人口。不在业人口又区分为在校生、失业人口、料理家务者、离休、退休者、丧失劳动能力者及其他,然后再对上述不同性质的不在业人口进行第三级标志分类。如此细化的指标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我国一定时期内人力资源或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状况。
人口资源、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这三个概念也存在差异。一般而言,人口资源是全社会以一定时点上人口形态表现的一种经济资源,它常常又被称为广义的人力资源。狭义的人力资源则指全社会一定时点上的劳动力资源总量,它不仅有数量性的一面,更有质量性的一面。人力资源具有稀缺性,其价值在于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人力资源是整体意义上的可能的劳动力资源。从经济意义上讲,人力资源被投资主体所控制,并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使用,就成为了人力资产。人力资产具有有用性、稀缺性和可交换性,并且可以有实物量和价值量两种表现形式。人力资产的价值形态一般被称为人力资本,且以一定时期内投入的与人的能力发展相关的货币量来表示。因此,正确区分人口资源、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等概念是分必要的。由于人口资源是一个完整地反映一国全部人口规模、结构、特征分布的总量指标,而人力资产(不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常常相对价值量而言)只是人口资源实物量中的一部分,并且是相对于经济活动而言的。因此该表的全称宜叫“人口资源实物量核算表”。
三、2000年人口资源核算新表设计中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人口资源的特征比任何其他资源的特征都复杂,这种复合特征要求对个体进行多次分组,无论设计成怎样的分组表,都难以完整地描述。而在网络及计算技术非常发达的今天,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建立一人一张表,设计一个记录的标准。这一通用标准将便利于与人口相关的所有部门的需要,真正实现人口资源数据的共享。也就是说,经数据处理之后的汇总表可以是任何标志分类的统计表,可以充分体现人口资源及人力资产的状况。这样,主要的工作就是设计好每个人需要填写的标志及其相应的代码。例如以下内容是最基本的:性别、年龄、所在地区(省份、地市、县、乡、村—可以反映城乡人口的分布状况)、受教育程度(小学以下、初中、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技术等级或职称结构、行政职务、在业状况(经济活动部门或行业、工作年限等,前者可以反映劳动力资源在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转移)、不在业状况(失业状况、在学状况、料理家务、离休退休、丧失劳动能力等)等等。
这样设计成的每人一表,可以适应于户籍管理部门、劳动与人事部门、社会保障部门、教育机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的需要,并通过各个部门之间数据库的链接,实现全国人口资源的数据共享。这一举措,不仅会极大地提高人口资源的核算水平,而且将大大改善人口资源分析的信息基础,提高制定相关政策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新表设计中另外一个需要从长计议的问题是:实物量的核算要考虑将来可能的与价值量核算的衔接问题,以及将来可能的与SNA的中心框架相衔接的问题等。人口资源价值量的核算还是一个尚待开垦的领域,还面临许多困难,需要大家都来关注并研究它。一个国家人口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无不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因此,设计的关于人口资源的核算表仅仅是一张表式是远远不够的,不足以描述和反映人与经济、自然的联系。因而需要探讨人口资源的帐户核算问题、它与经济循环帐户之间的关系问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