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相对较为复杂,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自动化技术能够大大提升其运行速率与安全稳定性,这一技术是电力系统中效果显著的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该项应用与计算机、网络相连接,使得其在信息处理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能够为企业提升经济效益。本文就供电企业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供电企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
1、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应用
电力系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常都是24 h不间断工作,因此,任何能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转的新技术,都值得大力推广。其中,自动化技术显得尤为突出。最早的自动化在电力方面的应用,主要是监控电力系统的各项数据,以确保安全。随着信息技术、材料技术、管理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2、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工作流程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工作流程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中心计算机对总体调控进行负责,而相关的那些监控设备主要负责如:事故内容的记录和设备操作、编制各种类型报表的相关记录处理、常规操作的相关自动化以及系统异常事故方面的自动恢复的操作等。在此基础上,形成以对部件的控制为中心,通过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结合,以及控制计算机和终端硬件装置的结合,运用各种类型的软件实现控制范围的扩大与自动化程度方面的深化。
2)对于电力系统的综合自动化而言,其基本流程是在相应的中心地带的一些调控中心装置现代化的计算机,以此来向四周进行网络系统的辐射,围绕这个中心的变电站、发电厂之间对信息服务以及反馈的那些远方监视的控制装置进行设置,并且时时对其进行监控,从而使得一个立体化网络的覆盖面得以实现,形成全面畅通的指令传输和信息传达。
3)电力系统的综合自动化对分层控制的相关操作方式加以采用,也就是在控制所、调度所和变电站、发电厂的各个组织的分层间,按照所管辖的功能范围对控制功能进行分担和综合的协调,以此来达到系统的合理经济以及可靠运行目的方面的控制系统。
二、供电企业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应用中的原则分析
1、电力自动化技术的适应性原则
首先要与我国当前阶段的社会情况相适应,与各供电企业的当地实际状况进行结合,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建设或改造,使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与电力可靠性及用电客户的要求相匹配;另外电力自动化技术也要与当前电力系统的发展相适应以及与相应电力设备的定时限保护原则相适应。
2、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完善原则
根据各供电企业地区的实际情况,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施应分期和分阶段的完成。在技术相对落后地区可以通过电力设备的自动重合闸对实施电力设备的保护,以此构建电力设备的有效控制;有条件的供电企业可以对通信及控制设备进行增设达到有效调配负荷的目的,达到自动对计算机控制及信息的处理,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及功能的不断完善。
三、供电企业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中的具体应用
1、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将计算机进行编程,并使其能够遵循人的意愿而工作便是人工智能技术。传统电力系统在遇到突发状况时,仅能够针对其内部进行人工检查排除故障,通常对该区域进行停电处理,再对运行线路的每一个环节逐一排查,显然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自动化技术则能够针对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收集数据,当出现状况时则能够第一时间进行数据的排查,自动监测数据是否存在异常。并根据问题自动排除故障以提升工作效率。
2、电力系统保护与其综合自动化方面的应用
伴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依靠智能化做好其保护工作。同理,将人工智能引入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保护装置能大大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供电系统是变电站的核心部分,一旦其中发生些许故障便导致整个运行系统将至瘫痪。因此,自动化技术能够在运行出现异常时第一时间发现,并进行排查,若无法自行解决会发出警告,以示工作人员及时解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现如今,电力企业依据先进的技术理念施行三供一备线路安装,当其中一条线路出现故障时,能够自动开启另外一条,通常情况不会出现三条线路同时发生故障。这样不仅提高了设备的利用效率,同时也能够保证用户用电的稳定性。
3、自动化仿真技术
随着国际化脚步的加快,我国自动化技术正逐渐向世界化迈进,在这种背景与趋势下。通过建立相关实验室,对电力系统在各种环境下的运行状态进行模拟,并记录相关数据,做好资源备份。在多种实验的结果中,以多种多级控制装置为基础,闭环系统的建立的效果最为突出,能够有着良好的性能且有效控制电力系统的运行。
4、PLC技术
将计算机与继电接触控制技术相结合并自动记录信息便是PLC技术,该技术能够实现编程、自身运行等优势,并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其主要表现为:
①能够针对电力系统中的流量、压力以及温度等因素进行严格控制,能够有效模拟电力系统中的闭环系统,以达到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各环路的工作状态;
②PLC技术能够自行采集信息,并进行信息整合与分析,信息转换以及传递,促进智能控制系统更加柔性化发展;
③该项技术在开关量控制方面有良好的效果,能够实现信号传输,在系统的通断电控制方面有很大的帮助,并达到优化自动化技术的目的;
④PLC技术能够对顺序控制方面的应用具体到电力系统运行环节中的某一个模块,使得其独立稳定运行。
5、电网调度技术的机动化发展
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中电网调度是其关键所在,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本设施,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与发展模式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监控与处理。通过对各种运行数据的整理与收集进行基本操作,并制定相关方案,以落实科学的解决措施与办法。进而促进整体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工作。计算机网络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中起到主力军的作用,使得调度人员能够及时了解运行状况并掌握有效信息,当发生故障时能够第一时间采取积极、可靠的方法予以解决,充分调度电力系统中的有限资源。该项模块能够针对电力资源信息进行收集以及各种资料的整理,同时也能够确保整个电力系统的顺利运行。使得自动化技术更加贴近用户,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舒适的用电体验,提升用户的信任程度。
四、供电企业中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在以后的发展趋势
1、电力系统自动化统一标准及大规模推广应用
目前阶段由于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生产厂家众多,这就导致了自动化设备的信息共享和相互的操作存在非常多的障碍,在未来就需要有共同的技术标准和通讯标准以及其他各种标准来满足不同自动化设备的兼容性,另外各生产厂家和运行统一标准自动化设备的供电企业就可以在共同的标准下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
2、将电力系统的测量和保护以及控制进行融合
长期以来电力系统自动化主要是通过监控来采集相关的电力系统运行数据以及进行单独的保护模式,增加了供电企业各相关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劳动量,也降低了电力设备以及各自动化设备的利用率。如果能够将电力系统的测量和保护以及相应的故障隐患控制系统结合起来,能够有效的减少电力设备及自动化的重复配置率和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提高电力事故的处理效率。
结束语
当前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与日俱增,同时也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供电企业中实施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保障电网的稳定和安全运行,同时提升供电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范玲,李麟鹏.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6):131.
[2]杨柳.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原理及发展趋势[J].科技致富向导,2014,25(03).
[3]魏勇.刍议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5(09).
[4]李荣智.刍议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J].科技风,2013(10):93.
论文作者:谭巧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4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供电企业论文; 电力论文; 信息论文; 计算机论文; 操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