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西峰区康寿路社区卫生服务站 甘肃庆阳 745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调肝理脾汤配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疳气型疳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56例疳气型疳证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调肝理脾汤配合推拿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赖氨基酸口服液和甘草锌颗粒,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候积分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候总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证候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调肝理脾汤配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疳气型疳证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疳气型疳证;调肝理脾汤;推拿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6-0096-02
疳证是一种常见的小儿慢性疾病,多是因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导致脾胃受损,气液耗伤,临床主要表现为全身虚弱羸瘦、面色枯黄、饮食异常等特征,属于现代医学的营养不良,多发病于6岁以下的儿童中,临床症候分型可分为疳气型、疳积型和干疳型三类,其中以疳气型最为常见[1]。西医治疗该病主要采用补锌、补铁、促胃动力、口服微生态制剂、补充维生素等方法,疗效并不理想。中医药治疗小儿疳气型疳证在近几年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将以在我院接受诊治的56例疳气型疳证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调肝理脾汤配合小儿推拿治疗该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56例疳气型疳证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观察组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1~6岁,平均(2.7±1.5)岁;对照组中男14例,女14例,年龄1~6岁,平均(2.8±1.5)岁。所有患儿中无中、重度营养不良者,无先天性、器质性、发育缺陷性疾病,无合并心脑血管、肝肾等严重疾病者,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调肝理脾汤配合推拿治疗,取独脚金、白芍、党参、白术、神曲各10g,甘草、厚朴、陈皮各6g,茯苓15g,鸡内金8g。腹胀而坚者加三棱、莪术各6g;舌红苔少者加石斛、麦冬各10g;苔腻便秘者加莱菔子、枳壳各10g;苔腻便溏者加苍术8g,山楂10g。加水煎取,取头煎、二煎药汁混合均匀,每天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并每周进行两次推拿,顺时针旋推患儿拇指螺纹面300次;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旋揉患儿手掌大鱼际150次;沿患儿食指指根方向向指尖方向直推300次;用手掌掌面于患儿腹部作顺势针环形摩动150次;捏脊手法取患儿俯卧位,用双手食指横向由骶骨向上推,双手拇指将皮肤捏起,向上边推边捏至大椎穴,连捏6次,在捏第3~4次时借助腕力将腰椎部以上的肌肉提起5~6次,捏完第6次后再用双手拇指从命门向肾俞左右推压。
对照组患儿口服2.5~5ml赖氨基酸口服液,每天2~3次;口服甘草锌颗粒,每次0.75g,每天2~3次。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8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医症候疗效判断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判定,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或消失,证候积分减小不小于95%为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小不小于70%为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有所好转,证候积分减小不小于30%为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小小于30%为无效[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临床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用(x-±s)表示;计数数据以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若最后结果显示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症候总积分分别为1.82±0.78、1.70±0.81;治疗后分别为0.68±0.53、1.15±0.68。两组患者治疗后症候总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证候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
3.讨论
疳证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临床治疗以健运脾胃、调和肝气为主。现代医学认为喂养方式不当会造成小儿吸收精微不足,进而造成脾胃虚弱,生化乏源,肠道疾病、呼吸道感染等多种疾病会使小儿脾胃受损,造成脾胃运化功能失职,胃肠道消化功能减弱,而机体代谢消耗的增加使得蛋白质-能量供应不足,最终造成小儿营养不良。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调肝理脾汤配合推拿治疗小儿疳气型疳证,调肝理脾汤组方中独脚金可清热平肝,健脾消积;白芍酸敛肝阴,平抑肝阳,可养血柔肝,与独脚金合用可共奏调肝之功效,且不伤肝木生发之气;党参可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作用;神曲、鸡内金可健脾消积;厚朴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功效;陈皮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茯苓可渗湿利水、益脾和胃;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3]。诸药合用可起到健脾柔肝、和胃消积的功效。推拿可促进脾胃、大肠、肝等脏器的经气循环,具有疏经通络、通畅气机、增强胃肠蠕动功能的作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通过推拿食欲得到改善,特别是捏脊手法作用于背部督脉、足太阳经,可增加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调节胃肠功能,促进消化吸收[4]。
本文中观察组患儿经过治疗临床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小,且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调肝理脾汤配合推拿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可知调肝理脾汤配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疳气型疳证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嘉辉,余德钊.小儿疳证古今异同与临床诊治的探讨[J].光明中医,2015,(6):1151-1153.
[2]曹金姬.调肝理脾汤配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疳气型疳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3]陈燕华.加味健脾汤治疗小儿疳证52例[J].中医儿科杂志,2012,08(3):34-35.
[4]贾建新.小儿推拿加点刺治疗小儿疳积症42例[J].心理医生,2015,21(11):56-57.
论文作者:刘建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7
标签:小儿论文; 患儿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脾胃论文; 积分论文; 症候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