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临着巨大变化,为了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学校就需要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创新。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就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其工作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品质、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新时期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优化,以及面临着对外开放文化等方面的挑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将面临诸多问题。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要素,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和目的的具体化,其内容会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完成。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需要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实现教育内容的创新。
一、开展诚信教育
就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是我国未来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的道德教育就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存在严重的诚信缺失问题,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作业抄袭、考试作弊、拖亲贷款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不仅是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严重影响,更是由高校不重视诚信教育而造成的,并且高校的约束机制、奖励机制等也不够完善,还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学术风气。所以,高校就需要加强诚信教育,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具体开展过程中,需要从这些方面进行,首先,要从小事做起,从而保证诚实守信的品质落实到每个方面;其次,需要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进行诚信教育,比如,可以组织开展征文、讲座等活动,从而培养学生们的诚实守信的品质,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学校可以构建学生诚信档案,从入学开始就为他们建设个人的诚信档案,将学生在校期间的一系列行为、数据进行记录,这样也有利于学生们意识到诚信对自身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最后,需要完善约束机制与奖励机制,要对违反机制的学生进行相应的批评教育,甚至是取消其助学贷款资格,评优资格,也要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一定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
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就理想信念教育而言,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需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从而引导大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思想品德课与政治理论课也是对大学生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但实际上,当代大学生们对于这两门课程并没有较高的学习兴趣,以至于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所以,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加强课程改革,实现这两门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要求教学内容能够联系实际,紧跟时代步伐,提升针对性与时效性。课程改革要能够与时俱进,以当今时代为背景,增加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课程建设还需要实现多元化,以能够达到全面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思想素质、创新素质的目的。另外,还需要实现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教学与互动的结合,实现课堂讲授、互动教学、多媒体教学的有效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拓宽学生们的眼界,加强学生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加强科学、人文精神教育
就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而言,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通过人文教育,向人们传授人文素养,从而形成人文精神,这也是对人文素质的一种概括。通过人文精神教育,能够起到启迪、深化人们的作用,有利于人们的全面发展。而科学精神属于各种行为准则、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的总和,主要体现为坚持科学探索的意志,包括求实精神、怀疑精神、创新精神等。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需要加强科学、人文精神教育,二者应齐头并进。注重人文精神的教育,以利于学生道德品质、高尚精神的培养,实现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加强科学精神的教育,大力宣传科学精神,以利于学生们形成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就互联网而言,其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为大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巨大便利;但是,由于互联网具有一定的虚假性、隐蔽性等特点,以至于为大学生们带来相应的危害,并未为大学生们的出现网络不良行为提供机会。据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交友。大学生们的性心理逐渐成熟,也有不少学生们沉迷于网色网站。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聊天,以至于上当受骗。网络的虚拟性,无疑加大了网络管理的难度,也很大程度上诱发了大学生们发生不良网络行为。因此,高校就需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主要包括这些:首先,考虑到网络的虚拟性特点,需要找到网络于现实社会的连接点,逐渐加强大学生们的网络道德意识。其次,高校需要大力宣传我国传统美德,引导学生们自居规范网络行为。最后,高校需要制定和完善网络使用方面的校纪校规。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需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的拓展和创新。就校园文化而言,其是高校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总称,也属于高校传播文化思想的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部分,通过氛围营造,可以使学生与教师们的行为准则、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满足社会文化的发展,从而起到塑造人们思想和性格的作用。丰富的校园文化可以有效地起到教育作用、熏陶作用,而且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们的情操,深化思想。校园文化所创造的环境,有利于师生们之间的有效互动,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也可以说,校园文化对学生们的行为倾向与精神风貌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就需要加强校文化建设,从而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们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就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教育创新,从而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本文就是探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并提出这些浅显意见,以期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与研究者提供可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7.
[2]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7-11-13.
[3]白云华,黄蓉生。论新形势下青年教育工作的时代遵循[J].思想理论教育,2017(5):56-60,101.
作者简介:邓婧(1980.01-),女,四川省巴中市人,当前职称:初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
论文作者:邓婧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高校论文; 学生们论文; 教育工作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 精神论文; 网络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