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1年,中国城市化水平超过50%,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作为城市化的一个结果,城乡空间的演变明确地反映了城市化过程。其中,城中村作为快速城市化地区不可忽略的城乡空间组成,“只要城市外拓的过程没有终止,这种城市包围、吞食村庄的情况就会反复出现。所以,城中村并非一时一地的特殊个案,而是城市发展中难以避免的客观现象。”[1]
1.城中村研究进展
1.1城中村成因
从土地产权和土地利用类型的角度,李俊夫认为城中村是指那些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或城乡结合部,被城市建成区用地包围或半包围的、没有或是仅有少量农用地的村落[2]。一些村庄在这一过程中成为“富裕村庄”、“明星村庄”、“超级村庄”,并因此而纳入学者的研究视野,成为村庄与城市化研究的重要内容[3]。在快速城市化潮中,城中村何以能够存在?
1998年,张建明认为,都市村庄的形成演变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过程,涉及的因素很多,牵涉面也很广,其中传统城乡二元体制才是根本原因[4]。2001年,李立勋在其博士论文《广州市城中村形成及改造机制研究》中指出,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与政策造成了城市内部的城—村二元发展格局,是城中村形成的本质根源。[5]关于城中村成因的诸多解说,几乎都是从我国独特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制度层面来阐述的,并且比较一致地认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制度是导致城中村现象的根本。但是,蓝宇蕴在研究中发现,城乡二元结构和制度并非是城中村现象的根本原因,而非农化和城市化农民的利益机制、组织化的生存和发展机制及其相关行动逻辑才是城中村生成的根本。[6]而社会学者李培林则指出,城中村这种特殊的建筑群体和村落体制的形成,是农民在土地和房屋租金快速增值的情况下,追求土地和房屋租金收益最大化的结果。[7]
1.2城中村的特征
1.2.1景观特征
建筑形体的异化,贴面楼、拉手楼丛生,过道狭窄,房间终年阴暗[8],缺乏统一连续的街景立面和天际轮廓线[9]。基础设施不完善,缺少公共绿地、体育等设施[10]。
1.2.2社会特征
亦城亦乡,亦农非农,人口职业构成复杂多样[11],外来人口多,居民文化素质不高[12]。治安形势严峻,城中村成为滋生“黄赌毒”的温床,恶性事件屡屡发生[13-14]。
1.2.3经济特征
城中村由于基本没有了农业用地,因而产业结构多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城市建设征地的补偿是城中村集体经济收益的一个重要来源。越靠近市区的土地征用补偿费用越高,城中村的物业收益多来自厂房、商铺等的出租收入。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是村集体经济分红、出租屋收入以及小规模的商业、餐饮业,等等。[15]
1.3城中村的改造
关于城中村改造的文章,写作思路多是先归纳城中村特点及问题,再从不同角度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造的思路、模式、策略建议。
1.3.1改造思路
魏立华等认为城中村改造应当针对外来人口住房状况的“原位改造”,而非通过“获取村民土地—补偿—拆迁重建—遣散外来人口”的方式[16]。吴英杰等则指出,城中村改造最大的利益矛盾来自对村民的补偿问题,认为目前应主要以村民利益为主来展开思路,政府寻求城市发展和经济利益的有效协调是谋求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8]。
1.3.2改造模式
李俊夫从城市土地高效利用、加快城市化过程、城市社区建设发展、城中村自身发展等的需要,讨论了城中村改造的必然性,并根据改造工程量不同提出重建型、调整型、控制型改造模式[2]。敬东则根据城中村更新不同的目标,提出高、中、低三种城中村改造模式,在土地利用、形体规划、工程规划领域加以界定,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9]。杨爽等运用动态博弈理论分析政府、村民和开发商这三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求得的均衡结果表明,“城中村”改造共有三种改造模式,即政府主导型、村民自治型和政府、村民、开发商共同改造型[17]。廖俊平等提出了将PPP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即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的合作模式与城中村改造改造工程的结合,以政府作为主导方,积极的制定激励政策引导私人机构的进入,私人机构的高效率带入到公共部门,提高政府公共部门的绩效水平[12]。
1.3.3改造策略及建议
朱荣远等认为城中村的社会学属性,决定了城市规划的技术手段只是解决城中村问题的方法之一,而城市规划以外的政策、策略和措施对于从根本上解决城中村问题可能更为有效[18]。
郭艳华认为要真正改造城中村,还得从源头上、从城中村的形成中寻找解决的思路、办法和对策,即从城中村赖以依附和存在的二元管理体制上进行突破[15]。蓝宇蕴认为城中村以其共同体的组织化方式所实现的城市融入与传统超越都是一种能够使民间多层面利益得以更充分保留,能够使政府更多地节约城市化成本的双赢之策[3]。林雪以发展型社会政策为基本理论分析框架,从政府、社区和家庭等发展性需求出发,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推动社会福利、整合家庭和社区等资源来提升撤村改制型社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19]。
在快速城镇化的今天,消灭城中村未必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和表述[1]。将城中村放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城市体系以及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期的宏大背景中去考虑,发现作为低收入外来人口聚居区的城中村的存在是合理的,更是长期的[16]。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城中村研究评述及展望
2.1研究评述
现有关于城中村的研究涵盖了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现象研究,偏向讨论城中村的特点及形成机制;二是问题研究,通过对城中村问题的分析,以改造为目的,寻找解决问题的改造模式、策略及建议。综合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学者们在对城中村进行研究时,对城中村的概念、特征、现状等表面问题都会涉及,因此在这几方面的研究比较透彻。而对城中村某个关键问题,如城中村土地利用问题等进行深入探讨的研究显得比较缺乏。
(2)大部分学者从城市的角度出发,对城中村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城中村急需改造,以实现城市化。这部分研究较多的关注了城中村对城市景观的不利面,而较少考虑城中村对于流动人口这一群体的意义。
(3)学者对城中村的研究,多就城中村论城中村,将城中村作为一个静态事物进行研究,缺少对城中村由“近郊村→城边村→城中村”的动态研究;同时,也缺少对村庄空间向城市空间生成过程的研究。
(4)基于社会学角度的城中村研究,主要采取了社会调查法的研究方法,而以城乡规划学为视角的研究,尚停留在对空间形态的定性描述。
2.2展望
城中村是农村城市化历史进程中一个相当长的阶段。目前对城中村的理论解读仍显不够,因此,今后城中村研究的方向在于:
(1)注重动态性研究。从时间角度看,城中村是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一个阶段;从空间角度观察,城中村是城市范围里的村庄。对于城中村的研究,应该注重对城中村由“近郊村→城边村→城中村”变化过程的动态研究,以及村庄空间不断减少,城市空间逐渐增加的研究。
(2)注重多视角性研究。城中村经历了由近郊村变成城乡边缘地区,然后到城中村的一系列变化。立足于村庄的视角,大部分村庄土地转化为城市空间,村庄自身却被孤岛化;立足于城市的视角,村庄土地逐渐改变成城市空间,但城市最终难以彻底“消化”城中村。只有立足于城乡关系的视角,才能全面认识村庄和城市空间此消彼长的空间变迁过程。
(3)注重多学科研究方法交叉使用。城中村问题涉及到地理、城乡规划、文化、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以定性描述和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已经很难推动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而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将成为城乡土地和空间转换研究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石楠.城中村[J].城市规划,2013(3):3.
[2]李俊夫.城中村的改造[M].科学出版社,2004.
[3]蓝宇蕴.都市里的村庄——一个“新村社共同体”的实地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4]张建明.广州都市村庄形成演变机制分析[D].广州:中山大学,1998.
[5]李立勋.广州市城中村形成及改造机制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01.
[6]蓝宇蕴,张汝立.城中村成因的探析——以广州市石牌村为例的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5(11):70-76.
[7]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2(1):168-179.
[8]吴英杰,罗皓.“城中村”改造:寻求城市发与经济利益的协调[J].乡镇经济,2004(7):35-37.
[9]敬东.“城市里的乡村”研究报告——经济发达地区城市中心区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对策[J].城市规划,1999(9):7-13.
[10]黄全乐,刘宇波,李涛.从“围村”到“浮城”——关于一个城市村庄的理想文本[J].建筑学报,2004(11):27-29.
[11]田莉.“都市里的乡村”现象评析——兼论乡村-城市转型期的矛盾与协调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1998(5):54-56.
[12]廖俊平,田一淋.PPP模式与城中村改造[J].城市开发,2005(3):53-54.
[13]蓝宇蕴.城中村:村落终结的最后一环[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6):100-105+112.
[14]张成福,王丽.“城中村”现象透视[J].经济论坛,2004(8):142-144.
[15]郭艳华.论改造城中村的现实途径[J].探求,2002(4):37-40.
[16]魏立华,阎小培.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城市非正式移民聚居区——“城中村”的形成与演进——以珠江三角洲诸城市为例[J].管理世界,2005(8):54-63.
[17]杨爽,周晓唯.“城中村”改造中制度安排的选择[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4):17-21.
[18]朱荣远,张立民,郭旭东.表情复杂的中国城市化附生物——城中村——有关深圳市城中村调查研究的启示[J].城市规划,2006(9):85-89.
[19]林雪.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撤村改制型社区的发展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2.
作者简介:
唐粉英(1988-),女,广东,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城乡规划与设计。
论文作者:唐粉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7
标签:城中村论文; 城市论文; 村庄论文; 城乡论文; 空间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模式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