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有意义的另一个人”——论审美活动中的从众心理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有意义论文,另一个人论文,机制论文,心理论文,活动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审美活动,作为一种情感体验的特殊方式,审美对象的美与不美,似乎全凭欣赏者自己的体验。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很多审美活动,例如戏剧、电影的欣赏,尤其是广场中的大型演唱会等,都是在社会的背景中进行的。这时候,审美活动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欣赏者的审美判断就不可能完全是个人的,它不能不受到社会的影响。审美活动中的社会影响不仅体现在欣赏者审美观念形成的历史过程中,而且也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审美进程中。审美活动,其实就是个人与社会的一种互动过程。只有把握了这一过程的规律,才能对社会审美现象做出准确的把握。
一、审美中的社会促进
社会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产物。马克思写道:“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1](P320)在社会生活中,每当一个动作的意义涉及到别人的行为时,这个动作便具有社会性,便要在社会中引起社会互动。在社会生活中,个人“被卷入一个巨大的互动过程之中,在这里他们必须对不断变化的行动进行相互的调适,这一互动过程既要向人表示自己的所作所为,又要对他人的行动进行解释”。在互动的情境中,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不是固定的传统意义上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互为主客体。所谓“互为主客体”,是指主客之间的双向活动,相互“沟通”,在作为主体的同时就是客体。反之亦然。
第一个研究人群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列·邦认为:一个人群的集合体表现出许多新的特征,非常不同于组成这个集体的那些单个人。集合在一个集体中的所有的人,他们的情绪和思想都是一致的,并朝着同一个方向,而他们的个人意识却消失了。他们产生了一种集体意识,这种集体意识使他们的感觉、情感、思想和行动处于这样一种状态,这和每一个单个人处于孤立状态时他们的感觉、思想和行动截然不同。对这种现象的一种解释,行为学家斯金纳把它叫做“支援”:“如果说发生某种行为的经常是单个人,那么,具有更强烈有力的效果的则是集体。单个人加入集体后,他就增强了去获得支援的力量。……由集体所产生的支援的后果很容易超过个人单独活动所能达到的总和。集体支援的效果是极大地增长了。”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无论是面对着自然界的景物,还是面对着人类社会的艺术产品,当他产生审美感受的时候,他都毫无疑问地要受到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他的审美判断是对周围其他人审美判断的心理反应的综合,也是以被“有意义的另一个人”所理解为目标。审美活动中的社会促进是个人与社会互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有经验的电视编剧都很清楚,电视是在家庭环境中被观赏的,缺少的正是能够产生社会影响的条件。为了弥补这一点,他们往往要在话外音中引进一些观众的声音,借以营造一个观赏背景,虚拟一个“有意义的另一个人”,从而促使欣赏者按照艺术家的意图对作品做出反应。目前出现的室内电视剧,其实就是把电视剧搬到观众中去拍摄,借以增加影响观赏者的社会背景。现场观众的笑声,并不仅仅是营造了一种浓厚的观赏气氛,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实在的“有意义的另一个人”,指引并激励观众的审美反应,让他们处在一种理想的社会审美氛围中,接受那种表现着社会审美观念的东西,从而达到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正如社会学家沃特斯所说:“当自我能够把与自己发生互动的他人的意向整合进一套一般性的行为标准,当自我扮演一般化他人的角色的时候,自我就达到了发展的最高阶段。”[2](P29)
在戏剧、电影等公众观赏场合,审美活动中的这种社会影响表现得更加突出。剧场内的观众面对着一个共同的舞台,处于一个共同的心理环境,在同一审美对象的作用下,共同的心理环境会促使他们产生共同的反应。比如在观赏悲剧时,当舞台上的演出打动了一些审美欣赏的先知先觉者,他们以轻微的呜咽声把他们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出来。这时候,旁边的其他人,尽管从他们自身讲,还不一定就已经达到了这么深的情感反应,但由于他们与那些先知先觉者处在同一的心理环境中,并且以这些先知先觉者作为“有意义的另一个人”,也就促使并且加强了他们做出同一的审美反应。当然,也有相反的情况,比如在观赏喜剧时,如果某一观众发现剧情很好笑,并且情不自禁地“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这时候,他会很注意他周围的观众的反应,他要努力寻找“有意义的另一个人”。如果跟着是全体观众的哄堂大笑,那证明他已经为人所理解,他会笑得更开心;如果他发现除了他那一声以外,全场是一片鸦雀无声,那么他再也不敢继续笑下去了。很显然,社会影响在这里起到了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二、审美中的从众行为
社会心理学指出,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这就是从众现象,或曰从众行为。在审美活动中,相比于社会促进,从众行为对审美主体的影响要更广泛而普遍、全面而深刻。因此,只要把握了审美从众行为的规律,也就把握了审美中的社会影响和社会促进的基本规律。
审美活动中出现的从众行为,是审美活动社会性的一个重要的表现,也是社会对个体的审美活动施加影响的一种重要途径。与日常生活中的从众一样,审美活动中的从众,也有积极与消极之分。作为个人对社会影响和社会压力的反应,从众程度有深浅之别,仅只是表面上做出让步,仍保留自己的态度和观点,是浅度从众,也称为依从。在审美活动中,一旦出现依从,便往往与真正的审美拉开了距离。因为审美活动需要的是欣赏者的真情实感,审美情感必须源出于欣赏者的切身体验,而迫于压力下的依从则令人无法在真情实感下按照自己的体验来把握审美对象,并做出相应的审美反应。如果不仅在表面,而且内心也发生改变,就是深度从众,也就是认同。在审美活动中,认同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与审美对象的认同,另一种是与另一个审美主体的认同。与审美对象的认同,如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之后,人们很快认同于书中的主人公维特,在欧洲掀起了一股“维特热”,人们争相以维特的眼光看世界,采取与维特相类似的处世准则和态度,甚至像维特一样去自杀。与另一个审美主体的认同,如当代追星一族,在当红的流行歌星中都有自己的崇拜偶像。只要是偶像的东西,无论是唱片还是画像,都成为追星族的收藏对象。崇拜之至,偶像喜欢什么,他们也喜欢什么。他们把心目中的偶像看成是自己一切行为的圭臬。
认同的进一步发展,就是把群体的目标和价值标准转化为个人内心的追求,也就是内化。在审美活动中,内化是人的审美社会化的必经之途,但这种内化也有积极与消极之分。接受健康的审美观念,奉行高尚的审美标准,这是积极的内化。反之,盲目地追风,在不辨良莠的情况下,往往都会受到不良趣味的影响。一旦让这些影响审美情趣健康发展的东西内化为个人的内在心理结构,将会离审美社会化的要求越来越远[3](P36~40)。
三、影响审美从众的因素
人们之所以在审美活动中要屈从于社会群体的压力,采取与社会相一致的态度,完全是因为审美主体所处的外部环境以及主体自身的原因。从众作为集体压力之下的行为,是素质因素和情境因素之间互动的综合结果。本尼迪克特指出:“恰如根据祖尼人的理解那样,一个人应将自己的活动置于团体活动之中,不要求有个人的权威,所以,他也从不暴烈粗鲁。他们对希腊观念中的中庸的日神式崇奉,在其文化中对感情的处理方面尤为明显。不管是愤怒,还是爱恋;嫉妒,还是悲伤;节制都是第一美德。他们的圣人在任职期间,根本的禁忌是避免任何愤怒。仪式的、经济的、家庭的种种争端,皆以空前的温和态度对待之。”[4](P83)审美活动中的从众现象总的来说是一种适应性的必然现象,是个人经受群体压力的社会影响过程。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审美主体在对某一审美对象做出审美判断之前,他在某种程度上一定要考虑,他人是按何种行为方式活动的,他们有何种价值观,他们是用何种特定的方式解释行为的,等等。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正确地解释别人的所作所为,并轻松地进行相互交往。审美信息的传递,其实也就是进行交往的一种社会语言。
影响从众的大多数因素,按照它们施加压力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外部(情境)原因与主体内部的自身的原因。
(一)审美从众的外部原因
1.信息压力 众所周知,我们往往是通过别人获得许多有关世界的信息,甚至许多关于我们自己的信息也来自于别人。我们之所以遵从别人的意见或效仿别人的行动,是因为我们觉得,他们的知识和信息将有助于我们。那些能作为我们最正确的信息来源的人就成了我们效法和相信的人。人们越相信群体,自己的信心也就越弱,也就越有可能从众。例如,当社会传播媒介对某一艺术作品大事宣扬的时候,铺天盖地而来的社会信息往往会造成对审美主体的压力。因为在这些社会舆论中,有不少是由著名的文艺评论家做出的,他们在社会和文艺领域,具有很大的公信力。一般欣赏者都宁愿相信他们的审美判断力,因而也就自然而然地遵从了他人的判断。
2.规范压力 个人遵从群体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不愿意被称为越轨者和“不合群的人”。几乎在所有的社会情境中,对偏离的恐惧都是从众的一个基本原因。人们不想突出自己与众不同,总想与别人差不多。一个面临着与群体意见不一致的人是不愿意偏离的。他想要群体喜欢他、优待他或接受他。他害怕如果他与群体意见不一致,群体会讨厌他、虐待他或驱逐他。为了避免这些后果,他总是趋向于从众。例如,在《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中,人们明明知道皇帝是不穿衣服的,但看到群体的意见与自己不同,他们害怕如果说出自己的看法,会招来群体的讥笑或者别的惩罚,因而也就不得不遵从群体的意见。
在审美领域,社会的审美标准、价值观念就是一种规范,照样给审美主体造成规范压力。当面对着一个审美对象的时候,他就要考虑社会是如何看待这个对象的。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时期流行在剧坛上的“三一律”,就是一种非常严格的审美规范。作为古典主义的法规之一,“三一律”要求所有的剧作都必须体现出人物行动的一致性、情节发生时间的一致性以及地点的一致性。剧作家们在创作的时候,他们必须考虑清楚如何使自己的作品严格地符合“三一律”,并体现出高贵典雅、称颂王权、维护宗教的贵族气派。否则,他的作品就可能受到社会的唾骂。
3.群体特征 影响审美从众的群体,其特征包括群体的规模、群体的一致性、群体的凝聚力以及多数派成员的地位等因素。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群体规模的增长,其对个体的从众也就施加了更大的压力。在家庭里,小孩可以理直气壮地站在父母的对立面,阐述与父母不同的审美观念,因为作为一个群体,父母两人还不足以构成很大的群体压力。但在学校里,情形就有所不同。如果他与全班同学的观点不同,那么他也就没有那么大的勇气坚持自己的观点了,他不得不考虑群体的意见。更进一步,如果是在几万人参加的流行歌星演唱会上,当群情激昂,亦歌亦舞,声浪迫人的时候,作为审美主体的个人,惟一的选择大概就是从众了。我们可以相信,在对“超级女声”的狂热追捧中,有相当部分的观众便是出于同辈群体的“合群需要”而成为“粉丝”的。
群体的一致性和群体的凝聚力,这两个因素是密切相关的。群体的凝聚力强,则群体的一致性就高;反之,群体的凝聚力就低,群体就容易产生分歧。这种分歧会直接影响到人的从众行为。在艺术审美活动中,绘画、雕塑、建筑、文学等方面的审美一般说来都是倾向于个人的独立判断,欣赏主体背后没有出现一个具有高度一致性和高度凝聚力的群体。而在电影、戏剧、舞蹈等方面的欣赏活动中,则往往是在群体的场合中进行的,只要这一群体表现出一定的一致性和凝聚力,那么出现从众的可能性就较大。特别是在流行音乐一类的广场艺术的欣赏活动中,群体一般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产生从众现象是非常普遍的。
在群体的各种条件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问题的性质——个体表明从众或独立态度的对象。面对某一问题或某一现象,其性质如果复杂暧昧,没有绝对的标准,那么个体就没有必要坚持己见,容易受大众的影响。审美活动本身就缺乏绝对的标准,对同一审美对象,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在不同的时间内做出不同的审美反应。所以,在审美活动中是最容易产生从众行为的。
(二)审美从众的内部原因
1.个人的能力 一般说来,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感到比别人更具有某些专长的人在其做出判断时,往往表现得更有信心,更为独立。相反,如果对自己的判断力缺乏信心的话,那么他就只能“随大流”,成为众人的影子。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们往往不愿跟从社会的潮流走,他们更多的是反潮流。在审美的问题上,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估计。从众的大军多数都是由普罗大众组成,因为他们对审美艺术一般都没有主见,也不敢过分相信自己的审美判断力。
2.个人人格的特征 其一,年龄特点:根据比奈研究指出,儿童从7岁起至青春初期,是最容易从众的。所以这个时期又被称为“可塑期”。凡是富有暗示性的刺激,几乎都可以操纵儿童的反应。其二,性别差异:布朗发现在其所做的26种测验中,有13种明显地表现出性别差异。其中有13种实验证明女性容易产生从众心理,最爱赶时髦、令时装设计师生意兴隆的往往都是女性。其三,智力的高低:一般说来,智力低者容易受团体压力的影响,跟从大众。所以,在精英文化层,一般不会出现大的审美浪潮,相反,通俗性的审美对象则往往是形成潮流的主要对象。其四,情绪的稳定性:焦虑、情绪较不稳定者,对压迫的抵抗力低。情绪又是与意志紧密相联的,因此,凡是意志紧张、感情冷淡时,不易出现从众行为。相反,意志薄弱、情感热烈时,则容易产生从众行为。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在大型流行歌星演唱会上,会有那么多人失去自我地跟从大众。
四、审美从众的社会心理机制
引发审美个体在审美活动中的从众行为,有多种社会心理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暗示与感染。
(一)暗示
所谓暗示,就是他人的行为或行为结果,能够很迅速地引起某些人不加分析与批评的接受和模仿。所以,暗示与模仿是同一物的两面,一为原因,一为结果。暗示之所以起作用,关键在于两点:其一在于作为刺激的一方必须具有强烈的引动性;其二在于被引动的另一方必须具有反应迅速而不加批评的心理倾向。
凡观赏过大型流行歌星演唱会的人都知道,流行歌星的演唱与歌唱艺术家的演唱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前者无论是表情还是动作都极度夸张。有的女歌星更是着装出格,极尽性感,极为煽情,充满挑逗。凡此,无不对观者有着极为强烈的引动性,使观者自然而然地随着歌星的演唱手舞而足蹈,声嘶而力竭。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其中最投入的多是那些未经世面、涉世不深的少男少女们。正是这样一批对世界充满了强烈认知渴望而又没有批评参照体系的年轻人,充当了捧红流行歌星的追星一族。
(二)感染
感染,也称“社会感染”,主要是指社会群体中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传递。通过这种情感的交流传递,能把一群人的情感统一起来,使个人放弃平常抑制其行为的社会准则。于是,个人行动便主要由自己的情绪发动。感染具有这样一些特征:第一,感染总是在非强迫性、无压力感的条件下产生的。第二,感染总是无意识的服从。就是说,感染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发生的情感变化。
感染的产生要有“相邻的背景”:第一,情境上的相邻。如果两个人在物理的、社会的和个体心理的状态这些情境方面大不相同,彼此就很难产生有效的感染。刚刚失恋或刚刚坠入情网的多情少女们往往会为琼瑶的小说而忘情,其中原因就在于小说中人物所处的情境刚好与阅读者所处的情境“相邻”。第二,态度、价值观相邻。在同一种刺激面前,两个态度、价值观不同的人,其情绪感染的情况也会大不相同。
社会感染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循环反应”。这是一个由别人的情绪在自己身上引起同样的情绪的过程,它转过来又加剧别人的情绪。比如,一个人能在一群人中掀起愤怒或恐惧的高涨,这一群人的行为也将加剧他原来的情绪,甚至还会激起他更强烈的感情爆发。然后,这种被加剧了的感情传遍整个人群,激起他们更加强烈的反应。由此可见,人群中的成员能相互刺激并相互强化反应,直到他们达到狂热的一定程度为止。因此,现代的流行音乐演唱会是最容易引起社会感染的场合。它不仅为参加者提供了“相邻的背景”,而且还是一个封闭的“循环反应”堆,只要演唱者在台上稍为煽动一下,就足以令台下的万千观众激动不已。
一般说来,审美活动中的从众是一种社会学习的形式,社会就是通过强迫他的成员在审美活动中遵从群体的审美观念与审美标准而逐渐地学习到社会的审美规范。这是审美从众的积极的一面。而在消极的方面说来,则审美从众又是一种错误的选择,审美主体不恰当地放弃了自己的主见,而跟从了社会的潮流,从而失去了审美活动中最宝贵的个人体验。之所以出现这种错误的选择,根据社会心理学家阿希的实验,其原因可以分为三类:其一,知觉歪曲。把多数人的错误判断看成是正确的,以他人的判断作为自己判断的标准。其二,判断歪曲。因为对自己的判断缺乏信心,对后果没有十分把握,虽然知道自己看到的与别人所说的不一样,但是以为多数人总会比自己更正确一些,因此,从众以求心安。属于这种情况的人最多。其三,行为歪曲。这一部分人明明知道别人所说的是错误的,但是不愿意成为“一匹离群之马”,所以表面上采取了从众行为。而一旦群体的压力解除,他就会说出自己真正的意见[5](P342~343)。
由此可见,从消极方面说,审美活动中的从众并非是欣赏主体自身真正的欣赏活动,而是一种歪曲的反应。欣赏主体在个人审美感受与群体审美观念的冲突面前做出的是错误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