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改革的目标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目标论文,模式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商业改革是从改单一渠道为“三多一少”开始的,但“三多一少”作为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又具有许多不明确性,后来,人们又将其定为“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商品自由流通”。1992年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下,许多专家学者深入探索“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商品自由流通体制”的实现形式,探索许多具体问题,如卖方市场与买方市场、开拓农村市场、商品交易市场、市场秩序等问题。
从单一渠道到“三多一少”
改革初期就有过个体经济和长途贩运的争论,即姓“资”姓“社”的争论。1981年针对中国商品流通渠道过于单一的特点,有人提出“多条流通渠道势在必行”的观点,“为了改革中国商品流通体制上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等缺点,应该实行多种经济成份、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济方式、减少流通环节(后来简称为“三多一少”)的商业体制”。“三多一少”是针对中国传统的流通体制中存在的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经济成份单一化、企业管理行政化、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过多等弊病而提出来的。对于“三多一少”当初被作为中国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争论很大,有人认为实行“三多一少”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有人认为只能作为从旧体制到新体制转化的阶段性过渡目标,而不能作为商品流通体制的目标模式,因为它没有表明在“三多一少”后的商品流通的体制问题,而这却是放开商品流通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商品自由流通
后来,受原商业部党组的委托,一些研究人员研究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提出了“间接宏观调控下的自由流通体制:企业是商品流通的主体,市场的商品流通是遵循商品经济固有规律的自由流通,国家在宏观总体上间接地调控整个社会的商品流通。”1981年商业经济研究所在北京组织“商品流通渠道理论研讨会”,1988年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领衔世界银行委托项目“省际贸易系统研究”等,均在渠道理论方面取得了开创性成果。1991年12月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的《社会主义市场模式研究》,较系统地探讨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模式,这些研究为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今后确立的“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商品流通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
我国许多专家学者较早就进行了市场的研究。长期以来,我国是短缺经济,在市场态势上基本表现为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这种状况曾经被一些人看作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改革开放后,有人提出在国内建立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在学术上引起争论。有人认为,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造成“供应困难,严重到恶化程度就要闹供应危机”。其结果则会导致诸如市场物价的上涨,商业部门服务质量下降,最严重的是妨碍人民生活的稳定和改善等等。同样,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会使相当一部分商品价值不能实现,使商品经营者难以获得充足的购买力来扩大商品流通,难以改善经营管理;它使大量商品积压,不能实现使用价值向价值的转换,它会延长商品流通时间,增加流通过程的劳动耗费和损耗,提高流通费用等等。两者都不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建立一个“供求比例协调发展的市场”。
如何开拓农村市场
针对中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早在1981年就有人撰文《打破商品经营上的城乡机械分工是农村实行多渠道流通的关键》,指出城乡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而变化,新中国建立后城乡商业分工形成城乡分割,国有商业按城乡分工来组织商品供应,无形中把城市和乡
村当成两个分割的市场。1996年以来,我国进入买方市场深化的态势,启动消费需求仍是一个重要问题。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这一问题。对制约农村市场开拓的主要因素,有人认为:(1)农民收入增幅趋缓,抑制了农民购买力的进一步提高;(2)农民负担仍然较重;(3)商品供给结构不能很好适应农村市场需要;(4)农村流通网点设施和市场发育不健全;(5)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消费环境较差;(6)城乡居民都有持币观望的倾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入世”过渡期的消费政策研究》中对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收入——购买力增量制约;环境条件的制约;“入世”过渡期扩大开放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和消费品市场的影响有:(1)缓解国内消费品供求矛盾,释放中高收入群体一部分消费购买力存量,促进国内消费品高价格体系的解体;(2)加剧国内消费品市场在品种、质量、价格、服务、信誉等方面的竞争,促进消费品市场供求结构的开门调整;(3)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题中之义,消费国际化将进一步明显,中国消费品市场和居民生活将从半封闭转向全面开放的新阶段;(4)由于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存在明显的收入——消费差距。加入世贸组织后,会加剧消费品由东向西的“挤压传递效应”,进一步改变国内原有消费品的流向和地域分布,有可能加剧省区之间的贸易摩擦;(5)消费安全受到某些新的挑战。
有人认为,农村居民消费升级表现为:(1)由温饱型逐渐向小康型转变;(2)由生存性消费转为发展性消费。他认为,消费转型面临着4大难点:(1)消费结构升级受阻;(2)城乡消费结构转换脱节,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重城市,轻农村,没有兼顾农村居民的实际需要;(3)需求与供给能力割裂;(4)居民即期消费意愿不强。他认为,政府应转变观念,创造好的消费氛围;生产者的供给结构应更好地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消费者应树立“敢于消费、善于消费”的理念。
有人认为,应发展现代流通启动农村市场:(1)首先要积极引导连锁企业到县城、集镇和经济发达的村庄开设连锁店。连锁企业大量集中采购、配送,与工业生产企业、农副产品基地直接挂钩,降低进货成本,增强竞争能力;(2)要以县市为基地,向农村扩展连锁经营。在农村发展连锁经营,要以县市作为重要依托,一方面大中城市的连锁企业要向县市渗透,在县市建立店铺;另一方面,原有的县市流通企业要深化改革、改制、改组,发展多元投资主体,积极并入或加盟外来的大型连锁企业,增强活力和市场竞争力;(3)要利用连锁网络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连锁店为了满足众多店铺对农产品的大量需求,一般都要建立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或通过订单方式组织生产,从而为农产品生产提供稳定的大市场,保证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随着连锁企业销售规模的扩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和农产品专业购销组织将会应运而生并发展壮大,从而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向符合现代流通要求的更高层次发展;(4)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商品市场体系,特别是提档升级农村批发市场和农村集贸市场。
商品交易市场应加快二次创业和提档升级
商品交易市场包括期货市场、批发市场、集贸市场,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曾几次关闭集贸市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发展商品交易市场,截止2001年底,我国有各类商品市场9.3万多个,交易额达32826.85亿元,占当年GDP的34.79%,相当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87.32%。其中农产品市场占有较大的比例,五大支柱的农产品市场成交额突破1万亿元,达到12410.2亿元,比工业品交易额10001.4亿元还多。其中中小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占较大比例,交易额亿元以上各类商品市场3273个,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发挥了较大作用,也存在许多问题。近两年来,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应在结构调整中加快二次创业和提档升级。形成“以期货市场为先导,以批发市场为中心,连锁超市、集贸市场、便民零售店为基础,形成网络化”的商品市场体系。
有人认为,在整顿市场秩序工作中,整顿商品交易市场、整顿批发市场是重点之一。对于批发市场今后如何整顿发展,他认为:(1)分类指导;(2)要整顿商品交易市场的税收秩序,要完善税收征管制度,尽管出现逃税漏税现象和我们国家的税收制度有关系,就目前税制本身来说,还是应该尽可能严格规范税收秩序,不能虚报、多卖少报税,不开发票是不行的;(3)要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等新型营销方式和流通组织形式;(4)要结合城市建设改造,调整压缩现有的商品交易市场。从总量来讲,我们国家的批发市场已经不少了,当然西部的局部地区可能较少,但从全国来说,已经不少了;(5)要严厉打击欺行霸市的不法行为。
许多专家认为:(1)商品交易批发市场还会再存在一段时期,甚至有可能不是很短的时期;(2)在整顿市场秩序中,中央领导同志对商品交易、批发市场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多次作批示。但同时也多次反复讲,绝对不是要把所有的市场都关掉,只是希望我们政府的各级领导者、市场的管理者头脑更清醒一些,不要把一些过渡的东西当成永恒的东西,也不要把一些不是发展方向的作为方向去坚持,而应该不断地完善;(3)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贯穿整个“十五”期间每年都有不同的重点。
有人认为,我国批发市场面临三大挑战:(1)中央和国务院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大战略部署;(2)我国加入WTO后建立规范的公平竞争秩序的要求;(3)新型营销方式和流通业态。拍卖交易是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创新方向。他认为,我国有形批发市场应调整、创新、提升。调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区域性布局调整;二是产地、销地、集散地批发市场的结构性调整;三是现货有形批发市场与现货无形批发市场的发展性调整。从长远讲,现货有形批发市场重点是完善、提升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工业品重点向现货无形批发市场过渡,这种过渡是渐进性式的。创新包括五个方面:第一,制度创新。一定要实行投资多元化,实行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要官办,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一定要市场化运作。第二,管理创新。主要从人治走向法治,从粗放管理走向规范化管理,要创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创造一个环境优美、服务优质的购物环境。第三,交易方式创新。重点是四个方面,一是着重培养一级批发商,二是推行代理制,三是农副产品要进行拍卖试点,四是稳步发展网上交易。第四,功能创新。除了商品集散、信息发布、形成价格、统一结算、配套服务五大功能外,还应加上会展经济、产销一体、外地扩张,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四个方面。第五,形象创新。目前有不少批发市场既注意硬件建设,也重视内在软件建设,对外形象很好,信誉很好。
有人认为,21世纪批发市场仍将是我国商品流通的主要渠道,随着我国GDP的进一步增长,我国商品流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商品批发市场将进入创新阶段,其发展趋势:(1)由数量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2)市场法人主体化将是一个发展趋势;(3)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电子市场;(4)批发市场向生产和消费方向延伸;(5)批发市场将提供多种服务功能;(6)批发市场交易方式的多样化;(7)发育成熟的多种中介机构将进入市场;(8)运用法律、法规对批发市场进行管理。
市场经济秩序
在转轨过程中,市场秩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1995年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在1996年的工作任务中确定了三大课题:一是如何建好适应体制转变的监管机构;二是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中介组织大量出现,研究对中介组织如何规范;三是建立市场秩序评价体系。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牵头、会同国务院研究室工交司、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共同组成课题组,经过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秩序评价体系》,市场秩序指标主要为三大指标:市场进出秩序指标、交易秩序指标、竞争秩序指标。2000年3月出版的《市场球场论——市场经济规律浅识》,以市场比球场,对市场机制、市场竞争、市场建设、市场法规、市场上的商人和商业企业、市场的行政管理者、市场的顾客等方面,作了对比阐述,有利于更形象、更深刻地认识市场的竞争规律。
2001年1月17日,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中国商业政策研究会联合举办了中国商品流通论坛。研讨会认为,当前市场秩序混乱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影响到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当前存在的市场秩序问题,反映了我国重视流通不够,流通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市场经济秩序混乱归纳为9个方面:(1)假冒伪劣商品泛滥;(2)缺斤少两现象屡禁不止;(3)夸大商品广告宣传;(4)坑蒙拐骗,不讲商业信用;(5)条块分割仍然十分严重;(6)市场准入制度不完善;(7)交易秩序混乱;(8)竞争秩序不规范;(9)食物安全问题严重。
分析其原因,研讨会认为:(1)体制转轨及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2)信用基础薄弱且信用资信体系不完善;(3)小生产和大而全的粗放经营;(4)法律体系不完善和执法难的双重制约,至今没有统一的规范商品交易活动的法律;(5)政企不分,行政垄断、部门分割、地方保护主义严重;(6)贫富两级分化。
对于治理措施,研讨会建议:(1)进一步确立市场秩序评价体系;(2)建立相应的市场经济秩序体系,如监管秩序、中介秩序、中介组织秩序;(3)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4)深入持久地开展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活动,当前的重点是食品和药品等;(5)拒病于国门之外,防患于未然,清除污染源头,发展绿色食品;(6)充分发挥商会、行业学会的协商、协调、评审、仲裁、公证、培训、沟通的作用;(7)应借鉴先进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如日本的《大店选址法》、《商业集聚法》、流通效率化措施等;(8)推行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持证上岗”,现有业主和从业人员须分期分批地接受短期培训,不断提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9)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生产和流通的组织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