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船舶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针对纵向桁架、实肋板、交叉梁及板架等船体典型结构,提出便于进行操作的模型试验方法,并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板架爆炸破坏响应,比较不同模型在各工况下的响应规律,以此明确为实现不同目的而进行设计的最佳方案。
关键词:船体典型结构;结构局部强度考核;试验模型设计;仿真
目前,我国并未大规模进行实船的爆炸破坏试验,仍然以模型分析为主,侧重所用模型的相似性,通常在尺度较大的缩比模型中进行试验和分析。然而,如果模型有很大的缩尺比,不仅难以解决相似律方面的问题,而且完成换算后难以保证准确性,最终的试验结果无法正确衡量船体强度及抗爆能力。为此,本文提出一套全新的试验模型设计方法。
1试验模型及其浮态设计
1.1试验模型
根据某一舰船主体结构按照1:4比例设计出的局部架体与构件模型,模型的尺寸视实船几何尺度而定。a、b两模型取纵向桁架与实肋板;c模型是由交叉构件和主向梁构成的复合结构;d模型取双层底板架。因模型尺度适中,所以模型破话试验较易进行,d模型在试验中的变形范围及变形量均可对实船结构进行模拟[1]。
1.2浮态设计
由于模型要在水中进行爆炸破坏试验,所以每一个模型都要具备一定浮态,这是确保试验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按照试验提出的要求,模型所受浮力不能小于其自重,以此使模型可以浮在水面上;此外,又因模型的体积相对较小,可灵活的进行操作,所以并不需要对所有模型都实施浮态分析,保证其自重小于浮力即可。如果模型自重大于浮力,则可采取外加牵引进行处理。
2模型试验仿真分析
2.1设置试验工况
对方案中的四套模型设置三种爆炸试验工况。不同工况的爆炸位置(模型正下方)、药量相同(8kg),不同点为爆炸距离及其形成的冲击因子,爆炸距离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依次为10m、8m和5m,分别对应0.28、0.35和0.57的冲击因子。按以下公式及实船确定炸药包的药量及其与模型之间的距离:
Wm=Wp/3 (1)
Rm=Rp/ (2)
式(1)、(2)中,Wm表示模型试验药量;Rm表示模型试验爆破距离;Wp表示考核实船药量;Rp表示考核实船爆炸距离;表示模型的缩尺比,本次仿真试验取4[2]。
根据上式计算结果分别设置三种工况:
工况1:在模型正下方放置药包,模型药量、爆炸距离及冲击因子分别为8kg、10m和0.28,对应实船的药量、爆炸距离及冲击因子分别为512kg、40m和0.57;
工况2:在模型正下方放置药包,模型药量、爆炸距离及冲击因子分别为8kg、8m和0.35,对应实船的药量、爆炸距离及冲击因子分别为512kg、32m和0.71;
工况3:在模型正下方放置药包,模型药量、爆炸距离及冲击因子分别为8kg、5m和0.57,对应实船的药量、爆炸距离及冲击因子分别为512kg、20m和1.13。
2.2计算结果
2.2.1模型计算结果
采用ABAQUS仿真软件及声固耦合分析法,按以上三种工况对模型实施仿真计算。
工况1:根据模型的应力分布实测结果可以看出,纵向桁架应力的最大值出现于其两端,数值为412MPa;实肋板应力的最大值也出现在其两端,数值为276MPa;十字交叉梁应力的最大值出现在实肋板与纵向桁架间的交叉位置,数值为325MPa;板架应力的最大值为360MPa。纵向桁架整体细长,长度方向上的加强仅有纵骨,所以其应力相对较大。对十字交叉梁而言,因其有很大的带板,所以受冲击面也很大,但其结构强度与板架相比较弱,因此产生了大于实肋板的应力。根据模型塑性应变实测结果可以看出,纵向桁架塑性应变的最大值为0.06;实肋板塑性应变的最大值为0.04;十字交叉梁塑性应变的最大值为0.04;板架塑性应变的最大值为0.02。由仿真结果可知,纵向桁架发生最大变形的主要原因为加强不足;除纵向桁架外的三种结构有基本一致的最大塑性应变值。实肋板的两端都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塑性变形,但其中部几乎无变形,这是因为实肋板两端在靠近边界的部位出现了塑性铰。综合以上结果,四套模型在本工况均未出现较大变形和破坏。
工况2:纵向桁架塑性应变的最大值为0.08;实肋板塑性应变的最大值为0.05;十字交叉梁塑性应变的最大值为0.07;板架塑性应变的最大值为0.04。本工况所有模型塑性应变最大值均在0.2以下,说明还未失效破坏,故应继续增大冲击响应。
工况3:模型变形严重,纵向桁架与实肋板均出现了很大的扭曲变形,其塑性应变最大值分别上升到0.17与0.13。如果将这一标准作为实船强度考核的参考,则当冲击因子等于0.57时,结构严重破坏。
2.2.2实船计算结果
在三种工况中,实船和模型的塑性应变对比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与a、b、c三个模型相比,实船塑性应变结果较小。
根据上述结果,a、b两模型可对梁体基于爆炸冲击的塑性动力响应分析方式进行验证;c模型可对交叉梁动力响应分析方式进行验证;d模型可对船体结构局部强度考核提供必要的基础[3]。
3总结
(1)工况1、2的计算结果都没有满足发生破坏的条件。工况3情况下,板架出现局部破坏,破坏处强度丧失。
(2)a模型与工况2 对应的计算结果可对梁体动力响应分析进行验证;十字交叉梁计算结果可对交叉梁动力响应分析进行验证;板架计算结果可为强度考核提供参考。
(3)模拟与实船的结果十分接近,说明本方案能使模型变形和实船保持相同,并对其局部强度进行准确的反映。
参考文献:
[1]王军,孙丰,陈舸,祝祥刚.船体典型结构局部强度考核试验模型设计[J].船舶,2013(06):40-46.
[2]蔡厚平,李明霞.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大开口甲板板架轻量化设计[J].舰船科学技术,2015(05):109-113.
[3]胡广旭,姚丽萍,简鸿雁,李蕾,孟梅,刘冰.船体肋板T型结构焊接-火工工艺链连续模拟研究[J].中国造船,2017(01):115-124.
论文作者:晏莎,叶帆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6
标签:模型论文; 工况论文; 塑性论文; 应变论文; 桁架论文; 药量论文; 值为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