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水稳碎石层施工的试验检测技术论文_王烨

公路水稳碎石层施工的试验检测技术论文_王烨

江苏金领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江苏省泰州市 225300

摘要:水稳碎石基层施工是公路施工当中的重要环节,其直接决定着公路路面质量的好坏。为此,本文笔者针对公路水稳碎石基层施工的试验检测技术要点进行探讨,旨在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

关键词:公路试验检测;水稳碎石基层;控制策略

1 工程概况

本文将以某公路工程为例,该工程中的路基全宽大约为25m,局部宽度为26m,采用水稳碎石基层30cm。沥青混凝土下层厚度在7cm和沥青混凝土上层厚度5cm以及厚度为0.6cm的乳化沥青稀浆下封层共同构成该公路工程的路面结构。工程中的基层和底基层均为水稳碎石,其厚度分别为30cm以及20cm。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上面层则统一使用SBS改性沥青。为了能够尽可能加快工程进度,同时保障工程质量水平并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工程水稳碎石基层施工当中所需碎石、水泥以及水等材料统一采用就地取材原则,并严格依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和技术规范进行科学配比与试验,从而确保其具有较高的质量标准。

2 水稳碎石基层试验检测中的原材料与混合料

2.1 原材料

依照相关要求,碎石压碎值与含泥量分别不得超过26%以及2%,并且需要将其最大粒径严格控制在30mm以内。通过结合该公路工程水稳碎石基层的实际需要,直接从施工场地附近石料厂中获取相应碎石,结合国家对于公路工程集料试验的相关规定要求,对碎石材料进行逐一筛选,对于每2000m3材料需要选取两个以上的试样展开相应的试验,在保障试验结果全部合格之后才可正式允许其投入到后续的工程施工使用当中。

作为水泥和集料实现充分混合的重要介质,水的合理选用可以有效帮助提高集料间的粘结力。在该公路工程的水稳碎石基层施工当中,直接选择施工地人畜饮用水作为水源并对其进行相应检验,证明水源各项指标要求均与施工要求相符合。该区从2017年6月份开始正式全面取消32.5等级水泥之后,本地区内所有公路、建筑以及市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工程,一律改使用等级为42.5水泥。因此在该公路工程中,依旧采用就地取材原则使用本地区水泥厂自主生产制造的等级为42.5的缓凝水泥,其终凝时间不大于600min,抽检结果显示与水泥各项质量指标均与国家标准要求相吻合。

2.2 混合料

对于公路工程中的混合料,同样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对实际粉料含量进行严格控制,并在确保其具有较高强度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水泥用量,但需保障水泥用量在混合料总量中的占比至少为4%,以此有效防止出现基层裂缝等问题。结合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需要适当优化集料级配,以便可以在合理限度范围内,使得水泥实际用量可以达到最小值。一般可以在4~6%之间,以0.5%的标准依次增加水泥用量,进而确定出最佳用量值。针对各种用量,需要至少获取9个与之相对应的无侧限抗压试样。在完成试样的制取之后需要将其放置在温度为20℃,温度允许误差为±2℃,湿度最少为95%的环境下进行养护,6d之后需保障试样可以浸水1d,随后通过精准测定试样强度,确定试验结果均值以及偏差系数。对二者数值大小进行比较,以此在结合具体强度需求下,选择用量最小值,但需保障用量不超过6%,防止出现水稳碎石基层裂缝。考虑到延迟时间会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混合料的强度大小,因此在进行试验时同样需要严格控制延迟时间。而在后期的实际施工当中,则需要将水泥实际用量进行适当增加,使其可以高出设计值大约0.5%,从而有效防止其他各项因素影响混合料的强度。在确保7d无侧限抗压强度至少为4.0~6.0MPa下完成水泥剂量的配制之后需对其进行标准击实试验,从而有效确定出最佳含水量以及最大干密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水稳碎石基层的试验检测控制策略

3.1 明确重点控制对象

在进行水稳碎石基层的试验检测控制过程中,首先需要结合具体操作规程对各项重点和关键控制对象进行统一明确。如在拌和混合料的过程中,其控制重点在于水泥用量以及含水量的检测上,通过严格遵循相关标准要求进行规范检测,从而在有效保障最终检测结果真实可靠的同时,可以根据具体检测结果以及混合料级配判断其是否与规定要求相符合。而在摊铺和碾压混合料的过程中,则需要精准控制混合料的均匀度、平整性以及松铺厚度,在确保摊铺机以及压路机各项工作指标以及使用性能正常的情况下,完成混合料的均匀平整摊铺并进行反复多次碾压即可。但需注意保障碾压后混合料表面无任何轮迹,并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精准测定压实度,确保其与规定要求相符合。

在完成全部碾压工作并且压实度与规定要求完全相符后,需要立即对其进行洒水养生,控制养生时间至少为7d。而考虑到此地区气候特点,其温差巨大且降水量相对较少,因此需要适当增加洒水频率。利用专门的洒水车进行均匀、充足洒水养生。

3.2 底基层应全面检测

在摊铺前需要对底基层的宽度与厚度、强度、高程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检测。将检测结果与规定标准值进行逐一对比,以有效检验检测结果是否与相关要求相吻合,如果存在检测结果与规定标准值不相符的情况,则需要立即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如在公路工程中,底基层检测当中发现其水稳碎石底基层局部厚度与标准要求不相符,此时工程人员通过将底基层表面起皮以及松散部位彻底清除干净,一方面有效控制其厚度,另一方面也可以达到防止出现软弱层的目的。在底基层完成全部检测之后,通过采用均匀撒布水泥的方式使得基层可以有效粘结,而后对其进行均匀洒水保障其具有一定的湿度但不存在积水情况下进行摊铺施工即可。

3.3 制造相应的培土模

在完成对底基层的全面检查之后,工作人员在正式进入到摊铺施工之前还需要依照具体要求,在底基层的两侧位置处制作相应的培土模。要求高度应当同松铺高度保持一致,但其宽度需比设计宽度要大,一般需要比设计宽度大10~20cm左右。结合该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利用拉线法垂直切割,并通过有效控制水稳碎石基层当中的水泥含量以及混合料含水量,并且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适当增加养生期间中的洒水次数,保证基层表面始终处于比较湿润的状态,在完成所有养生工作后立即进行厚度为0.6cm的乳化沥青稀浆下封层铺筑,从而使得该公路工程中未出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开裂的情况。

3.4 加强现场控制管理

在进行公路水稳碎石基层的试验检测控制当中,还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以及各项关于水稳碎石基层试验检测的具体要求,加强现场的控制管理。针对水稳碎石基层试验检测委派专门的工作人员组建相应的现场控制管理小组,要求其在主动加强与试验检测人员的沟通交流,掌握水稳碎石基层试验检测各项关键要点以及常见问题及其处理对策的前提下,对公路工程水稳碎石基层的试验检测进行全过程的严格监督和管理,确保每一项试验检测步骤均符合相关技术规程和标准要求,从而在根本上保障水稳碎石基层试验检测的顺利进行,使得最终的试验检测结果得以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可靠性、科学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公路的过程当中,需要制订出合理的施工方案,水稳碎石的施工要从基础入手,每一步都需要认真的完成,从而保质保量地完成公路工程施工。

参考文献:

[1]李建峰.公路水稳碎石层施工的试验检测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36):218~219.

[2]刘涛,何立新.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检测控制的重要性[J].四川水泥,2018(01):74~75.

[3]高建.公路水稳碎石基层施工和试验检测技术控制探析[J].门窗,2018(01):137~138.

论文作者:王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3

标签:;  ;  ;  ;  ;  ;  ;  ;  

公路水稳碎石层施工的试验检测技术论文_王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