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山区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国际山区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山区论文,大会上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年纪论文,讲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2年12月12日)
尊敬的姜春云副委员长、赵南起副主席,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国际山区年纪念大会,回顾山区建设的奋斗历程,总结山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宣传山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努力探索实现山区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新措施,以进一步推动山区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世界山区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1/4,直接为全球1/10的人提供生存条件,为全球一半多的人提供各种资源和商品。在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上,181个国家签署了《21世纪议程》,其中第十三章专门论述了“山区——脆弱的生态系统及其可持续管理”,基本观点是:山区是森林、矿石和各种产品的资源宝库,是水、能源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来源,是人们赖以生存和休闲娱乐的重要条件,是全球错综复杂、相互交错的生态系统的主要代表,并且对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世界多数山区的资源逐渐萎缩、物种大量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山区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山区居民生活相对贫困落后。针对这些严峻的现实,为提高人们的山区意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山区及其重要性,认识到山区资源的脆弱性和保持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1998年11月24日,联合国代表大会作出53号决议,由秘书长科菲·安南向世界郑重宣布:2002年为国际山区年。今年9月1日至9月3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上,不少国家政府、联合国机构和非政府组织承诺建立山区可持续发展国际伙伴关系,这标志着全球山区可持续发展问题已得到全世界的广泛重视和认可。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山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6%,约95%的少数民族生活在山区,在全国2100多个行政县(市)中有1500多个山区县。山区是我国的资源宝库和大江大河的源头,全国90%的林地、84%的森林蓄积量、77%的草场、76%的湖泊、98%的水能都集中在山区。山区分布着3.28多万种高等植物、2100多种脊椎动物和丰富的旅游资源。黄山、泰山、五台山、峨嵋山、张家界、九寨沟、石林等,都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有的已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名录,成为人类共同的自然遗产。山区还以它博大的胸怀培育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从古代愚公移山的传说,到现代大寨、红旗渠、庄浪的艰苦创业,都体现出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
中国政府和人民十分重视山区建设工作,一直将山区作为我国生态建设的主战场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面,并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20世纪50年代开始,组织山区人民发展果园;60年代兴修水利;70年代治山改土;80年代治山造林;90年代,中国政府又提出了以实现山区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山区综合开发战略,特别是从1996年开始,由原林业部牵头,中央11个部门组成了全国山区综合开发协调小组,在全国开展以“改土、治水、植树、修路、办电”为基本内容的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工作,相继在30个省(区、市)确定114个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经过不断探索,我国山区建设积累了一套“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确定治理模式;利用各地特色资源,发展地方特色经济;政府试点,带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丰富经验。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山区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局部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山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亿多山区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沂蒙山区、井冈山区、大别山区、武夷山区等地群众开始步入小康;山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视的目标即将实现;乡村文化卫生事业发展迅速,98%的乡有卫生院,缺医少药的状况得到缓解,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0%以上。2000年2月,江泽民主席在广东高州视察工作时,看到山区综合开发取得的巨大成就,欣然亲笔题词“搞好山区综合开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给山区建设以巨大动力,给山区人民以巨大鼓舞。
尽管我国山区建设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目前我国山区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薄弱环节。森林覆盖率低,全国还有宜林荒山近8亿亩,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53.4亿亩,生态系统仍然十分脆弱,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生物物种受到威胁,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全国3000万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山区,山区建设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全国奔小康,关键在山区;山区要发展,潜力在林业。根据我国生态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的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和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今年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这标志着我国林业真正开始了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也标志着我国山区建设步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已全部纳入了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全面实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已经成为中国的一项国家战略。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将为山区再造新优势、寻求新发展创造前所未有的机遇,必将引发中国山区可持续发展一系列深刻变化。
第一,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覆盖了我国全部山区,山区已成为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主战场。大江大河源头、水库沿岸、丘陵山区陡坡耕地、重要自然保护区以及其他一些生态区位十分重要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山区,这些地区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点,也是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主要建设区。山区已成为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主战场。实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已成为山区建设的核心任务。随着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山区建设的资金将大幅度增加,必将给山区建设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第二,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战略任务是改善生态,工程实施必将大大促进山区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解决山区问题,首要任务是改善生态。通过实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对工程区采取保护天然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人工造林等多种方式,加强森林植被建设,再造秀美山川,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确保江河安澜和国土生态安全。同时,通过实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为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山区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是山区综合建设的重要载体,工程实施必将充实山区综合建设的内容。山区建设内容包括保护森林、植树造林、农田基本建设、水利配套工程以及道路、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山区建设措施包括生物方法、工程方法和其他方法,需要农业、林业、水利等各项措施多管齐下,在生物措施中实行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山区治理和开发重在综合,林业建设是山区综合建设的重中之重。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是对山区生态、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是山区综合建设的重要手段,必将丰富山区综合建设的内涵。
第四,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建设主体是广大山区农民,工程实施必将显著提高山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实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责任主体是各级政府,建设主体是广大农民群众,直接受益的也是农民群众。以退耕还林工程为例,农民每实施一亩退耕还林,除得到林木的所有权外,每年可以直接得到200元左右的国家补助。更为重要的是,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建成后,广大农民受益最大的是改善生存条件,扩展生存空间,造福子孙后代。
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使林业跨越式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山区面貌已经开始发生新的变化。目前,天然林禁伐和木材采伐量调减已按计划落实;退耕还林累计完成4649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4770万亩;全国共完成人工造林3.4亿亩,其中今年人工造林就达1.2亿亩,与去年相比增长近50%;工程区森林覆盖率迅速增加,森林质量提高;生物多样性状况明显改善;林业生产力战略性调整开始见效,资金、劳力、技术等众多生产力要素开始向工程区聚集,山区多种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经济活力显著增强,我国山区发展已显现出光明的前景。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发展是世界永恒的主题,加快山区发展、实现共同繁荣,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人类共同的紧迫任务和重大责任。山区不富,人民难富。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山区建设,改善山区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山区资源,提高山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山区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面临的战略问题,也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政府和人民将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与时俱进,励精图治,扎实工作,不懈努力,争取10年内使中国的山区在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经济发展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世界的山区建设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