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劳务输出问题及对策_劳务输出论文

边境劳务输出问题及对策_劳务输出论文

边境劳务输出问题及其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劳务输出论文,边境论文,对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边境劳务输出,始于七十年代末期,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初具规模,特别是近几年来,边境劳务输出有了较大发展,成为边境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边境劳务输出的发展情况及现状

边境劳务输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萌芽阶段:该阶段从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初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边境劳务输出刚刚起步,各边境省份基本上没有具有对外承包经营权的公司,开展的对外承包业务也很少。初步发展阶段:该阶段从八十年代初期至九十年代初期。各边境省份先后成立有对外承包经营权的公司,从事一些规模较小的承包业务,在周边国家劳务市场上有了一定的信誉。这些公司的成立,标志着边境劳务输出开始在边境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发展阶段:该阶段从1990年开始至今。在这一时期,有劳务输出经营权的公司的数目不断增多,实力不断壮大。仅哈尔滨一个城市,截止1993年底,全市签订全方位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项目累计103项,合同总金额为29537.5万美元,派出劳务约10795次。 这些有对外承包经营权的公司开始从事一些规模较大、难度较高的工程项目,在周边国家劳务市场上创出了较好的信誉。我国的边境劳务输出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及大力支持下,得到了较大发展。

边境劳务输出的管理体制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主管部门是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它对边境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行使管理职能;二是具有对外承包经营权的公司,如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股份公司等,可将承接的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项目转包或分包给各实施单位;三是无对外经营权的实施单位,承接有对外经营权的公司转包或分包的项目。

外派人员的结构主要是从事建筑、农业、森林采伐、制材等劳动密集型项目的普遍劳务人员,还有少量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劳务输出的形式,主要是以项目带动劳务,即以承包工程、蔬菜种植、建立合资企业、森林采伐、开设中医诊所、中餐馆等带动劳务输出。

劳务合作区域分布,主要是与各边境省份相毗邻的国家,集中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远东地区、哈萨克斯坦、缅甸等。

二、边境劳务输出中存在的问题

九十年代以来,边境劳务输出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近年来,边境劳务输出也暴露出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阻碍了边境劳务输出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状况令人担忧,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具体说来,边境劳务输出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部管理上的弊端,另一方面是外部环境的制约。

(一)内部管理上的弊端。

1.对边境劳务输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观念上认为边境劳务输出较难开展,且风险较大,没有进行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那么容易,因而没有把该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

2.经营秩序混乱。无序经营主要表现在一些企业急功近利,不顾全大局,在对外经营中竞相削价成交;有的企业利用外派劳务渠道搞非法移民,弄虚作假,倒卖护照。这些行为降低了整个行业在相关市场的利润水平,影响了边境劳务输出的发展,严重损害了国家和其他企业的利益。

3.劳务出口结构层次较低,劳务人员素质普遍较差。外派劳务多以从事建筑施工、森林采伐、农业种植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普通劳务为主,从事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行业的高级劳务比例很小。

外派劳务人员素质、能力普遍较低,特别是缺少一专多能的综合型人才。经营管理人员不懂专业技术,缺少适应市场行情变化和跟踪信息的能力,因而管理水平较低;普通劳务人员外语程度低,职业道德水平较差,雇佣意识薄弱,遵守东道国法规和宗教、风俗的观念较淡薄。

4.信息机构不健全,信息不灵。有的外经公司虽然在公司内部成立了信息职能部门,在国外也设立了信息网点,但由于公司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因而提供信息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由于信息较少,信息不够全面、及时、准确,使我国失去不少机会。

5.企业经营管理机制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企业管理僵化,缺乏活力,经营成本高,经济效益低。

(二)外部环境制约。

1.周边国家劳务市场格局发生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周边国家劳务市场出现新格局,劳动力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造成劳动力价格下跌。劳务输入国对外籍劳务素质的要求提高,导致国际劳务市场对专业技术劳务的需求呈上升趋势,而对普通劳务需求量相对稳定甚至减少。例如,在越南,1993年,其劳动力为4000万,失业率17%,又有长期在前苏联和东欧地区从事劳务输出的经验,普通劳务无法进入。这些无疑对我国的劳务输出构成较大限制。

2.周边国家实行新的对外籍劳务人员的限制政策。周边国家为了适应劳务市场的新格局,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纷纷采取措施限制外籍劳务人员进入本国。1994年,由于俄罗斯经济情况欠佳,从独联体现汇进口能力不足,加上本国失业者多,为了保障公民就业优先权,俄罗斯政府颁布规定,要求雇主持有“招收外国劳动力许可证”,外籍劳务需持有雇主据许可证发放的劳动权利证书。这种“招收外国劳动力许可证”,由联邦移民局统一办理,手续繁杂,花费时间长,往往错过劳务派出季节。另外,俄罗斯还实行了“护照签证制度”,从1994年1月20日开始,除外交公务护照外,实行对持普通护照的临时因公人员进行入境签证制度。由于这些规定,在俄罗斯市场中,我国承包劳务额大幅度下滑。据统计,黑龙江省1993年第一季度向俄派出劳务人员3516人,1994年同期下降60.3%;1994年3月份仅派出368人,比1993年同期下降78.1%,这些限制性规定极大地阻碍了我国对外承包劳务的进一步发展。

3.市场竞争激烈,竞争对手实力雄厚。近年来,周边国家经济增长较快,基础设施投资大,兼之又制定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已经成为国际工程承包商的首选目标。这些承包商资金雄厚,技术先进,设备精良,劳务输出手续简单,方式灵活,构成对中国公司在周边国家劳务市场上的威胁。在越南,我国承包工程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日本公司。这些公司以雄厚的资金和日本对越南官方发展援助为支撑,牢固地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从而使我国公司近期的发展机会只能局限在过去援助项目的重建、改造工程以及南部经济开发区面向国际的建设项目等较狭窄的范围内。

4.周边国家的经济不发达,支付能力低。周边国家经济落后。十几个周边国家中,最不发达的国家有三个,低收入国家有五个,其他几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是很高。因此,近几年来,虽然其中一些国家发展较快,但经济基础差,资金缺乏仍然成为其经济发展受阻的关键。一些耗资巨大的基础设施项目难以进行。资金的缺乏,通货膨胀的恶化,又导致用于支付劳务费用的货物也常常难以保证,一些承包工程,往往由于对方无法支付劳务费用而被迫停工。如哈尔滨市一家公司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建设的一座宾馆,就是由于俄方仅支付30%的货物,致使工程被迫停工。

三、对策

由于以上种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极大地阻碍了边境劳务输出的发展。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严肃对待。针对劳务输出中存在的问题,应作出相应的对策,使我国的边境劳务输出走出困境。

(一)正确认识边境劳务输出的重要性,制定鼓励性政策。

劳务输出作为国际贸易的继续和补充,正在为世界各国所采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从国际劳务合作中获得种种好处,并呈发展趋势。开展劳务输出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发展的事业,必须站在一个新的思想高度去认识它的重要性,并且在健全的法规以及鼓励性政策中体现出来。例如,加快立法步伐,制订《边境劳务合作管理办法》等法规;制订银行贷款的优惠政策以及税收政策等。

(二)推行外派劳务培训制度,提高外派劳务素质。

在我国外派劳务人员整体素质普遍低下、声誉日渐下降与面临失去市场的情况下,建立外派劳务培训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所有的外派人员都必须经过培训,在考试合格后方能出境;培训内容包括爱国主义、劳务观念、当地日常用语、法规、宗教礼仪、金融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等方面;设立劳务培训中心,制定《外派劳务培训的考核(考试)办法及收费标准》、《外派劳务培训中心管理办法》等规章条令,培训中心还应与劳务输入国政府有关部门或社会团体加强交流合作,争取更多国家承认我国外派劳务的培训资格。在进行劳务培训的过程中,必须对以下三点有正确认识:

1.外派劳务培训是提高对外劳务合作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因而要保证培训质量,不要流于形式。

2.外派劳务培训一定要坚持不懈,全面推广,深入进行。

3.要在实践中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培训制度。

通过培训,努力使出口结构的层次有所提高,在巩固农业种植、森林采伐、工程承包等简单的劳务输出的基础上,朝着中、高技术劳务输出的方向迈进,并逐步向中医、建筑设计、水利工程、高级装修、机器装配、电站检修等领域扩展。

(三)加强监督,强化管理,整顿经营秩序。

政府各有关部门必须尽快建立和健全有关监督和管理体制,实行归口管理,依法管理,清理整顿一些违法经营的企业,充分运用经济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来确保良好经营秩序的建立。企业也应该自觉守法,服从政府和商会的管理、协调,对一些违法乱纪的企业,要严肃查处,重者交由法律制裁。

(四)对外承包劳务企业要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是: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在企业内部可以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利于责权分明,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但注意不能以包代管,包盈不包亏,特别是不能搞各种形式的个人承包,以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在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过程中,要注意扩大融资渠道,争取多来源自筹资金,实施一业为主,两个并举(效益和规模并举)和三化(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在劳务输出中,不断扩大规模,组建企业集团,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实现国际化战略。

(五)加强市场调研,建立信息网络,提高对信息反应的灵敏度。

外经公司的信息部门应加强对市场的调查研究和投标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从不同渠道、不同途径收集信息,并及时加以整理、分析,建立起信息网络。在国外的信息网点还可以吸收当地的信息机构和科技情报所发布的信息,也可以创造条件定期与当地劳务信息机构联络,交换劳务市场信息,以便及时提供有效的、准确的、可靠的信息,为劳务输出创造先决条件。

企业还可以利用商会来获得信息。1994年7月1日,《外贸法》明确规定商会的职责:协调企业间竞争关系、合作关系,进行市场调研,收集信息,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法律咨询等。因此,利用商会获得信息不失为一条搜集信息的捷径。

(六)增强竞争力,挤占市场。

面对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劳务市场,我们应注重提高自身竞争力,采取各种策略,挤占市场。过去,我们一直致力于横向拓展业务,即通过承包工程带动劳务输出、货物贸易,在对外承包工程中尽量使用国产设备,尽量使用自己的劳务。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方式已不适应国际劳务市场的新发展,而纵向承包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即采用总承包,承揽从咨询、勘测、设计、施工、安装、经营到维护和技术支持服务整个工程项目,只要保本微利,就争取去做,以创造出信誉、声誉,对于一些限制外国公司“总包”的国家,可以通过合资进入东道国,以合营公司名义投标;对于一些大型工程项目,可以与国际著名大公司联合投标,共同施工和管理,共同投资、共担风险,既达到了挤占市场的目的,又提高了我国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在进行承包的过程中,还要注意采用国际通行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水平;在进行承包的过程中,提高信誉,增强综合竞争力;另外,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也不失为抢占市场的一条较好的路径,在以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业务为主的同时,还可以不失时机地开展贸易、房地产开发和实业投资业务,实行多种经营。

(七)努力解决资金、人才缺乏的问题。

资金、人才的缺乏是两个老问题,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对外承包劳务事业的发展。虽然我国的进出口的银行已进入运营之中,但劳务输出企业从国家获得大量资金信贷尚存在很多的困难。因此,外经企业一方面要设法争取一定数额的信贷基金,另一方面要依靠自身的力量,通过各种渠道,自筹资金,学会负债经营;同时还要管理好、用好现有资金,尽可能解决资金匮乏问题;在人才培养方面,一方面是对现有的外派劳务人员加强培训,提高其专业技术知识,增加外派劳务人员中的技术人员比例;另一方面是在各大专院校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充实到外派劳务队伍中去,提高我国外派劳务人员的整体水平。

标签:;  ;  ;  ;  ;  

边境劳务输出问题及对策_劳务输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