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群中骨折较常见,大多数是意外创伤所致,具有突发性。骨折病程较长,并发症多,且老年人骨折愈合速度慢,需要长时间卧床,使得患者身心负担加重,容易表现出负面情绪。老年骨折患者最常见的负面情绪是焦虑,对患者康复产生不利影响,易引发并发症导致预后不良。因此,在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中加强心理护理,旨在减轻病人负面情绪,增加治疗依从性。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60例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组各30例,年龄均大于85岁。对照组中18例女性,12例男性,年龄85-92岁,年龄年龄(89.4±2.2)岁。研究组16例女性,14例男性,年龄85-93岁,年龄年龄(90.3±1.9)岁。两组间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1.2方法对照组通过常规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如健康宣教、牵引护理、体温护理、病情监测以及饮食护理等。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评估心理状态。病人入院后,安排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负责管理,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评价,了解患者焦虑情绪严重程度,并且分析原因,制定可行的心理护理方案[1]。(2)心理护理方法。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采取一对一与面对面的形式进行心理护理。第一,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入院时,护理人员热情接待患者,向其介绍医院规章制度及环境,帮助其尽快熟悉医院环境,消除陌生感;第二,每天和患者交流,认真倾听患者诉说,评估影响患者情绪的主观因素,并且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缓解负面情绪;第三,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以及治疗办法,告知注意事项,说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引起患者的重视,知晓自己的基本情况,增加治疗依从性;第四,开导患者,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尽量满足患者心理需求,帮助患者宣泄不快情绪;第五,指导患者掌握合适的方法宣泄情感,如听音乐、看电视以及看书等,鼓励病友间相互交流沟通,用成功案例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第六,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心理支持,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传递正能量。(3)个性化护理。对于部分严重焦虑患者,需要个性化护理,必要时,遵照医嘱给予抗焦虑药物。1.3观察指标干预前与干预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共涉及20个项目,每一项目采取4级评分法,取总分值,总分越高说明患者焦虑情绪越严重。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2.0处理数据。计量数据可行t值检验,计数数据可行卡方检验,以P<0.05评定组间差异。2结果2.1焦虑评分干预前,两组焦虑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不同方案护理后,焦虑评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表1 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 组别 时间 焦虑评分 P值 研究组 干预前 (57.24±5.13) P>0.05 对照组 干预前 (58.13±5.22) 研究组 干预后 (39.18±3.11) P<0.05 对照组 干预后 (45.13±5.92) 3讨论骨折通常具有突发性,大部分骨折都是发生在不经意间,患者突然面临突发身体损伤,难免会出现负面情绪。另外,骨折的病程长,恢复慢,加重了患者的负面情绪。分析原因[2,3]:一方面,对治疗方式的不了解,缺少心理准备,心理变化大;另一方面,治疗后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易出现焦虑、孤独等不良情绪;再者,老年患者因生理功能减退,加上社会角色变化,受伤后更容易出现负面情绪,部分患者甚至放弃治疗。因此,在老年骨折患者护理中应该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旨在缓解其负面情绪,增加依从性,配合治疗,以保证疗效及预后。本次研究中,对研究组患者通过焦虑自评量表评价焦虑情绪,根据评价结果综合分析引起焦虑的原因,制定可行的心理护理计划,从多个方面着手进行干预,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保持乐观心态。另外,对于严重焦虑的患者,需要特殊化护理,必要时需给予药物干预。结果比较发现,研究组干预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老年骨折患者护理中配合心理护理,可以改善焦虑情绪,临床效果显著。参考文献:[1] 张丽萍. 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 9(29):160-162.[2] 覃奋. 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J]. 临床医药文献, 2017, 4(29):5667-5667.[3] 蔡桂花. 心理护理在老年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刊, 2015, 42(4):116-117.
论文作者:郭先一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患者论文; 焦虑论文; 情绪论文; 心理论文; 老年论文; 负面论文; 评分论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