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历史知识史研究趋势_世界近代史论文

近现代历史知识史研究趋势_世界近代史论文

历史知识 世界近代史研究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近代论文,史研究论文,趋势论文,知识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历史知识

在近年的高考历史命题中,逐渐渗入了一些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和观点,有些已超出现有的中学历史教材,因而往往使师生感到困惑。这种情况反映了当今学术繁荣、观念更新和研究深入的大好形势,也促使我们加快历史教学的改革,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下面简要介绍一下目前世界近代史研究的趋势,以供师生参考。

一、与国际学术界接轨

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我国世界史研究曾一度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外面的学术信息进不来,我们的研究成果出不去,国际学术交流的不畅,导致我国世界史研究闭塞停滞,与国际学术界距离越来越大。另外,我国世界史研究由于起步晚,建国初主要受前苏联多卷本《世界通史》的影响,在体系、观点、史料和写作体例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不足。虽然50—70年代对许多问题也有争论和一些新的见解,但传统束缚仍难以挣脱。如人们熟知的世界近代史开端之争和一些人物事件之争,虽争论很激烈,但基本思路并无本质的不同,有的甚至演为马恩列斯毛的“语录战”。

改革开放后,世界走向中国,中国走向世界,国际学术交流日益扩大,中国许多学者出国留学访问,外国许多学者也来华讲学访问,加之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有了新视角、新高度、新方法和新认识,我们同国际学术界的距离逐渐缩小,有了交流的共同基础,对话日益加强。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开始与国际学术界接轨,平等地讨论研究世界历史问题。

世界近代史上下限问题,国内多采用1640年英国革命为起点,而国际上却多以1500年左右地理大发现为起点。现在接受国际学术界这一分期意见的人越来越多。这一变化亦反映在教材中,如:1992年出版的八·五重点书和国家教委统编教材《世界史》六卷本中刘祚昌和王觉非主编的《近代史》二卷即为1500—1900年,而武汉大学所编《从分散到统一的世界历史》也采用此分期。看来大中教材改版时将以1500年为起点。与起点相关的下限以往定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现在这一问题也有不同看法。国际学术界对近代史概念有不同的解释,有的认为从中世纪末至今为近代史,故无现代史之说(西方观念以为过去的方为历史,现发生的事谓之现实,没有当代史、现代史的分法)。一般到“二战”后或70—80年代止,这因图书出版时间而异。至于国内近现代史是分是合?如何分期等尚在讨论之中。一种观点是以1990年为下限,即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

过去因重政治而忽视了许多领域的研究。国际学术界承认的许多研究领域,如社会史、文化史、宗教史、战争史、城市化史、史学史以及经济史等,在我国研究均欠深入,有的甚至成为“禁区”无人敢碰。改革开放后,国内在许多领域展开研究,吸收国际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这使我国学者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大为加强。

在教材编写方面也吸收了国际通行的做法,开始打破旧的以几次革命、几条线、几个高潮为核心,采用以几个主要国家为主体的国别史集成式体系,把世界近代史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发展的历史。由于在古代和中世纪彼此分隔的区域文明阶段,没有人类共同发展的物质条件,只有到了1500年以后才有了真正的世界历史。在新的编纂体系中,整体发展是主体,资本主义取代封建或更落后的制度是核心,而各国的发展则仅是有机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是发展的关键,如宗主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冲突与发展,全球性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意识形态,政治体制,以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流和发展等均非国家的而是世界的。从世界历史发展的高度去认识一切领域的变革已成大趋势。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意识形态等方面受到更多的重视,世界历史已不再仅是政治斗争史了,它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二、反思历史重评人物

拨乱反正,解放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事求是的时代浪潮猛烈地冲击着世界近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国内史学界在重大理论问题上的突破和观念的更新,直接影响着对历史的再认识和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重新评价。

近代史中最大的理论突破是对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过去,我们认为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1870年代后,便开始衰落,资本主义制度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但当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仍然繁荣发展并统治世界的现实,迫使人们不得不去客观地认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合理性和进步性,承认资本主义也在发展变化。1994年高考历史试题中,世界史问答题就以恩格斯晚年的看法为依据来认识这个问题。

与对资本主义认识紧密相联的是对无产阶级革命规律的认识。对工人运动发展程度和革命时机等问题的认识更为客观冷静,特别是对巴黎公社的评价,对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内部斗争的认识以及其中许多历史人物的评价,已开始走出简单化极端化的误区。

对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评价标准由于更切实际,因而绝对化倾向较少,对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更多的是强调其历史进步性和客观可行性,而不再苛求于其“局限性”、“妥协性”和“反人民性”等等。这样一来,英国革命便不那么“保守”了,法国革命也不那么“彻底”了,德意志、俄罗斯自上而下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也有了较高的评价。如在资产阶级革命中,土地问题的处理方式一直是评价其“彻底性”的一个标准。英国、普鲁士、俄国等均以剥夺农民土地的方式建立了大土地私有制,而法国和美国则以小私有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一般认为法、美是革命道路,而英、普、俄是保守和不彻底的,现在看来,这正是耕者有其田的小农要求的反映,与资本主义发展相悖。资本发展主要要求耕者无其田和劳动力自由。法国革命后几十年中小农再被剥夺,美国“宅地法”因其局限性并没能阻碍大私有土地发展和土地兼并的事实也证明,从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看,法、美的土地政策是暂时的和不彻底的。当然这是由其国情而决定的。建立民主共和制还是立宪君主制是以往衡量革命彻底与否的一个重要政策标准。英、德、意、俄、日因其旧制残存而被视为保守,美国和法国革命和1848年欧洲革命中的共和国受到推崇。反共和便是反革命似成定论。于是,推翻雅各宾政权的热月政变是反革命政变等等。这是由于我们对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有超乎资产阶级革命及其历史时代的过高要求,忽视了当时的国情和可行性,而以下层人民的要求为革命标准。目前,对德国统一、热月政变、拿破仑帝国、第二帝国等均从反封建这个标准出发给予了更积极的评价。近年来对资产阶级改革或改良的肯定也逐渐增强。人们评价历史事件更多地是看其是否有所前进。对开明专制、封建图强改革、光荣革命、议会改革,以及其它资产阶级改良和改革的否定也开始降调,对其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则有所升格,承认改革和改良也是革命的一种形式,其革命性有时甚至不亚于暴力革命。

对一些欠准确的概念也提出了纠误。如“德国是马克思主义故乡”的提法被否定。认为马恩虽为德国人,但德国当时政治经济分裂落后,不代表新社会矛盾,且马恩主要活动在英国,是在研究西欧各国矛盾的基础上才提出其革命理论的。又如英国革命中“新贵族”的概念,也因其不科学,不能反映领导革命的农业资产阶级结构复杂的特点而产生误导受到否定。英国贵族有严格界定,而新受封的贵族亦不尽采用资本主义剥削方式。我们常说的“中小贵族”即乡绅,在英国根本不算贵族,只能进入下院(平民院),克伦威尔也不是“贵族”。而且英国和国际学术界不接受这个源于前苏联学界的概念。英国农业资产阶级构成十分复杂,有部分采用新生产方式的旧贵族和新贵族、部分有纹章的乡绅和冒牌“乡绅”、富有自耕农、靠工商业发家后购土地的工商业资产者和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等,其社会地位、经济利益、宗教信仰和政治要求等亦颇为复杂,因而无法冠以“新贵族”的头衔。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更是热点众多,更为深入中肯,不囿于原来所谓三七开还是七三开的笼统评价。对克伦威尔、罗伯斯庇尔、拿破仑、路易·波拿巴、俾斯麦、华盛顿、杰佛逊、林肯、门罗等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功过是非虽仍有争论,但对他们的苛求已不多,而是更具体地评价其在具体事件和历史时期的作用,着眼积极方面更多些。以往对一些人物的评价受马恩列斯毛对其评价的影响较大,但由于马恩列斯毛所处时代不同,论及的问题不同,对同一人物,如对拿破仑的评价其侧重点和结论亦不同,有的甚至大相径庭。目前的评价大都将其置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以资产阶级政治家而不是更高的标准去衡量他们,因而可肯定的方面则更多些。如林肯在废除奴隶制方面的做法比他的观点更重要。俾斯麦统一德国的结果比其手段更重要。

对原来一些否定较多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国际共运人物的评价也有较大的变化。如被视为右派的丹东已不再代表落后势力,而是代表了法国工商业资产阶级进步的要求,主张稳定社会,发展生产,以宽容取代暴力,他是比罗伯斯庇尔派更成熟的资产阶级政策的创建者。相应,雅各宾派民主专政后期,罗伯斯庇尔等人则暴露出其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致命弱点,因其无经济实力和管理社会经济的经验,只是一味求诸于断头机。于国际共运中的一些“机会主义者”,如拉萨尔、伯恩斯坦、普列汉诺夫等人物的评价亦趋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历史地评价,不可全盘否定,应分期评价,不应因其过而否其功,不应求全而苛求。总之,人物评价争论颇大,但越争越能全面认识历史人物的真面目。

从以上主要研究趋势来看,世界近代史发展健康,前景可观,成果较多,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也应当看到,目前的一切还只是刚刚开始,在史料发掘、对外交流、理论研究和方法等方面尚存种种不如人意之处,特别是在教学中的旧框框基本依旧,新观点难于推广,教师知识结构和观念更新较慢,影响教学改革的教学效果。这是师生应当充分意识到并加以克服的,希望教师和学生都来关注当前世界近代史教学科研的新动态,不断更新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

标签:;  ;  ;  ;  ;  ;  

近现代历史知识史研究趋势_世界近代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