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五大难点理顺八个关系——国有外贸企业深化改革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五大论文,难点论文,研讨会论文,深化改革论文,外贸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贯彻“十五大”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召开了题为“深化国有外贸企业改革问题”研讨会。近20名专家学者围绕加快我国国有外贸企业改革的步伐,增强外贸企业的发展活力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广泛而认真的讨论。现将研讨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国有外贸企业深化改革的紧迫性
我国目前的外贸流通体制改革滞后,不仅不适应当代国际市场竞争环境,而且也不适应我国国民经济调整与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加速国有外贸企业改革势在必行。研讨会上发言的同志认为:国有外贸企业改革滞后不适应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利于推进我国现代流通体制的建立,不利于尽快培育与国外大型综合商社相匹敌的大型企业集团,不利于加快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国有外贸企业面临五大难点
1.关于国有外贸企业在外贸流通中的主导地位问题。研讨会上多数同志认为,国有外贸企业在外贸流通中的主导地位已受到了挑战。国有外贸企业在外贸流通领域还有没有必要继续保持主导地位,是深化国有外贸企业改革需要探讨的问题。从国外的经验看,对于那些竞争性比较强的行业,大多实行放开经营。外贸行业是一个竞争比较激烈的行业,在我国国有企业不一定要在外贸领域占绝对主导或垄断地位,除少数关系到国计民生或比较重要的战略物资产品由国家指定经营外,其他产品可以打破所有制界限,实行放开经营。
2.关于我国外贸企业组织结构问题。有的同志指出:当前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企业组织结构极其不合理,经营规模普遍偏小,资本分散,政企不分,而且企业功能单一,绝大多数企业属于专一经营商品进出口的流通公司。这种不合理外贸企业组织结构,导致国有外贸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弱,经营秩序混乱,企业的经济效益差。进一步深化国有外贸企业改革,就必须对目前这种不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但是这种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涉及到整个外贸领域企业间的资本重组、经营规模重组和功能重组,重组的难难和力度都比较大。
3.内外贸流通严重分割是深化国有外贸企业改革和推动国有外贸企业重组的主要障碍。旧的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条块分割(包括地区分割)、部门分割(包括行业分割)、内外贸分割是我国建立现代流通体制和推进我国国有外贸企业战略性重组的主要障碍。几年来,我国外贸领域进行的几家综合商社试点难以推进展开,同我国目前流通领域存在的内外贸流通严重分割有着直接关系。有些外贸企业就是因为受到内外贸行业流通的限制,公司业务难以进一步扩大规模。
4.关于国有外贸企业内部经营机制问题。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经营机制和管理机制不合理,缺乏企业家形成机制。首先,国有外贸企业的经营机制的转换问题,过去外贸企业实行单一的商品经营方式,而未将资本经营同商品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企业缺少发展活力。从实践发展来看,凡是商品经营同资本经营结合得好的企业,经济效益都比较好。其次,国有外贸企业管理机制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家形成机制。目前,我国外贸企业的总经理都是由政府直接任命的。这种企业干部任免机制制约难以建立起企业家形成机制。另一个是企业职工工资的分配机制问题,关系到建立起企业有效的激励机制。目前国有外贸公司还缺少有效的管理手段和分配机制。1998年国有外贸企业深化改革,应当着力解决企业内部职工的分配机制问题。
5.关于国有外贸企业债务问题。国有外贸企业的债务问题是国有外贸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一种观点认为,目前我国国有外贸企业负债率比较高,而且亏损面也比较大。然而国有外贸企业债务和经营亏损问题比较复杂,政策性亏损同经营性亏损交织在一起,解决起来难度比较大;另一种观点认为,国有外贸企业债务和亏损问题,主要是政企不分,企业吃国家政策偏饭造成的,解决政企分开才能解决债务和亏损问题。
国有外贸企业要理顺八个关系
与会同志认为,贯彻“十五大”精神建立既适应当代国际市场竞争环境又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流通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外贸流通体制深化改革与外贸企业模式探索的基本指导思想。对我国目前的外贸流通体制进行变革、转换外贸企业现行的内部机制、推动外贸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是我国外贸领域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发展的三大主题。围绕着基本指导思想与三大主题,研讨会上就如何深化国有外贸企业改革、增强外贸企业的发展活力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好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1.深化国有外贸企业改革应当处理好八个方面的关系。第一、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应当彻底实现政企分开,政府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企业也不能不受所有者约束,损害所有者权益。第二、处理好国有外贸企业和非国有外贸企业经营进出口贸易的关系,打破国有专业外贸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容许一部分有经营能力和实力的民营企业经营进出口贸易。第三、处理好贸易与工业、农业、及科技相结合的关系。第四、处理好内贸与外贸的关系,打破内贸与外贸分割的局面,实现内外贸一体化。第五,处理好外贸领域中垄断与竞争经营的关系,对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商品和一些适合垄断经营的大宗商品,可以实行垄断经营,而对其他商品则可以实行放开经营。第六、处理好外贸企业的一业经营与多业经营的关系,既可以专门经营某种商品,也可以将商品经营同资本经营结合起来。第七、处理好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关系,当前国际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已相当大,而且国际上要求开放市场的呼声也很高,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第八、把握好中国外贸同其他国家外贸不同的区别,中国是一个大国,而且东西部差距又很大,因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外贸企业制度,不能离开我国这一基本国情。
2.关于建立我国现代外贸流通体制与现代外贸企业模式问题,研讨会上主要提出了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近几年来我国外汇储备额逐年增长,只要结售汇问题搞好了,国家收汇问题基本可以解决。因而可以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推动国有外贸企业进行重组,打破过去那种由国有专业外贸公司垄断经营的局面。重组的方式应当借鉴欧美产供销一条龙的企业流通模式,鼓励企业纵向间的重组。
第二种观点认为,发展外贸应当根据国情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从目前我国的出口产业的比较优势来看,我国仍然是以轻工产品和纺织产品出口为主,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建议我国外贸流通领域应当打破过去外贸经营中的所有制界限,鼓励并支持一大批有活力、成本低的小贸易公司到国际市场去竞争,去开拓国际市场。像我国台湾省就是由众多的小贸易公司经营进出口贸易的。
第三种观点认为,我国未来的外贸流通体制和外贸企业模式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有中国特色的综合商社,象经贸部正在试点的中化、五矿等进出口公司,建成集贸易、金融、信息、组织与协调、开发、软件系统为一体的综合性商贸企业集团。第二类,集贸、工、农、科技于一体化的大型企业集团。第三类,以为中小生产企业服务和以代理经营为主的大量中小型贸易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