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有效避免及防范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问题,应充分考虑自然及人为因素,合理设置防雷与接地装置;加大对人为因素的防范,加强对输电线的保护;加强对区域内数据的分析与总结,有效预测风险,制定应急预案;加强智能检测,解放人力,增强检修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输电线路稳定安全运行。
关键词:10 kV配网;架空线路;运行维护;检修
1电力配网架空线路简介
进行电力配网架空线路施工时,线路所经过的区域叫做路径,具体线路路径的选择要根据施工当地的地形、地貌进行,尽量靠近路边铺设成直线、选择地势平坦的区域进行,且要避免穿过房屋群落、树丛等。尽量避免路径横跨湖泊、公路和其他强、弱电线路,避免在容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爆炸等大型灾害的区域,少占用耕地。杆位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地形施工的难易程度,并为以后升级改造留足够的空间。电力配网架空线路施工主要涉及到的用具有导线、绝缘子、金具等,其中导线是用来进行电力输送的,需要具备良好导电性能,且具备高强度防水、耐腐蚀性。架空线路中两电线杆之间的水平距离被称为档距,档距的选择涉及到架空线路运行时的安全性以及工程的造价,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所用导线的性能、工程施工的环境及当地的自然情况来选择。
2故障形成原因
(1)线路金属性短路故障。①物理因素破坏带来的问题;架空线以及电线杆设备(变压器、开关)被外来物体损害造成短路;车辆造成电线杆倒塌;大风、洪水等自然灾害造成倒杆损害线路。②线路自身存在设计故障,大风造成弧垂碰线、短路等。(2)线路引跳线断线弧光短路故障。线路因为老化的质量问题造成断线;线路电压超负荷造成接触不良引起火弧烧毁线路。(3)跌落式熔断器、隔离开关弧光短路故障。①跌落式熔断器损毁引起熔管爆炸,以及相间弧光短路故障。②电线老化以及电压超负荷都会造成相间短路,而影响开关正工作。(4)小动物短路故障。①柱子上变压器掉落熔断器引起变压器引线裸露在外面,高压线变压器接线柱和避雷针外面没有加装绝缘防护罩。②高压配电柜母线没有绝缘化保护,从而被老鼠破坏造成损坏。③高压线缆箱里面母线没有进行绝缘处理,分支箱内部出现缺口。(5)雷击过电压。(6)线路瞬时性接地故障。①人为因素或树枝触碰造成单相线路接地。②因为阴雨或者大雾天等特殊天气使得不达标的绝缘子对地闪络,以上现象在天气好转后会就不复存在。(7)线路永久性接地故障。①物理因素损坏。②绝缘器老化造成隔离开关、跌落式熔断器损坏。③雨季出现雷电造成避雷针爆炸。④雷雨时节雷击损坏绝缘子。⑤污染严重的采矿区域,因为空气污染损毁绝缘子而造成缺陷击穿。
3 10 kV配网架空线路运行维护与检修探讨
3.1明确带电作业的工作规范及管理制度
想要保证10kV带电检修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那么就要明确带电作业的工作规范及管理制度然后严格执行。因此供电企业在进行10kV带电检修作业前必须结合带电作业的特点及操作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经验总结,对检修项目进行合理的划分,并明确规定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要专门组织进行带电作业的操作人员对于工作规范以及管理制度的学习。在实际进行操作时要强化对整个作业流程的安全控制明确现场操作人员于监护人员的责任分工。
3.2防雷与接地设置
首先,合理选择塔杆位置,做好接地设计。相关设计人员在建设输电线路时,应充分考虑实际地区的地形及气候,分析雷电等天气现象发生的频率及影响范围,科学、合理地选择地点进行塔杆布置。与此同时,还应测量当地土壤电阻,确保布置的合理性。其次,合理选择接地装置。实践证明,接地电阻越小越利于泄流,相应的跳闸故障状况也会减少。所以,应选择优良的接地装置,减小接地电阻对雷电现象的影响,保证架空输电线路能安全平稳运行。最后,合理埋设降阻剂。降阻剂能直接影响接地电阻,并且保证降阻的长期稳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应在土壤与接地体之间埋设降阻剂,降低土壤电阻,从而形成一个低电阻区域,这样能够有效提升防雷效果,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接地体设置数量,降低工程成本,防范安全风险,保证输电线路安稳运行。
3.3故障查找
(1)短路故障查找。10kV高压线在主干线和支线上都会加装断路器来保护安全,如果各级开关正常运行,通过逐级排除就能很快找到故障所在地。变电所若出现跳闸断路现象,可以第一时间查找主干线以及支线上的断路器,这样就可以逐级检查各级线路并找到问题所在。此外,也可以对安装的线路短路指示器的架空线进行检查,借助指示器第一时间找到故障所在地,可以大大提升维修速率,及时恢复用电,保证居民日常生活。因此,要对线路容易出现故障的地方进行巡检,如分支点、断路器T接点、引跳线等。(2)接地故障查找。线路永久性故障位置判断可以利用上述方法,先确认故障区段位置后,再根据故障造成原因及周围环境等进行细分并最终找到故障点。故障巡检过程要对一些采石场、污染区域、沿海线路、开发区等特殊区域进行仔细巡查。人为因素造成的导线损坏,如违章爆破、违规开发损坏电线杆桩基等。此外引起线路损坏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因为环境因素损害线路等,因此需认真定期的检查线路,发生故障后也可以询问当地百姓,从而能够把第一现场的有用信息反馈回来,以保证线路运行的平稳与安全。
3.4加强数据分析
对于影响架空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自然及人为因素,还可以综合分析,针对易发“自然事故”及“人为事故”的区域进行分析,深入了解各地区的情况,可以通过收集数据及整合数据进行了解。某地区在建设输电线路时,将该地区的“雷电区”、“大风区”、“山火区”及“生活区”的数据进行了整合,包括地形地势、气象灾害发生频率及范围、房屋高度、人口分布及实际运行数据等,从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依据具体数据进行安全监测,有效减少了安全事故。我们可以借鉴此方法,整合及分析数据,制定危险应急预案,以便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处理,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损失,从而推动输电线网安全稳定运行。
3.5施工环境的管理
在进行施工作业前,要对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所在地附近的车辆行驶情况、居民分布情况、道路走向等进行调查,并将可能带来的影响考虑到实施方案的制定中。架空线路施工现场由于涉及到大量电力设备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进行施工作业时,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监管,在附近设立警示标志、配备巡查人员,对经过的车辆、行人进行安全提醒。在城镇进行施工时要与城管部门沟通,提前修剪路径沿线的树木,以保证施工作业顺利进行。并在工程竣工后,对沿途产生的垃圾、废料等进行处理,减少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施工的时间要根据当地居民的生活作息情况合理选择,以防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和交通情况。
结束语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及人民对电力运输的稳定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系统的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适当措施进行解决,保证其能安全运行是十分有必要的。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对10 kV配网架空线路运行维护与检修的论述。
参考文献:
[1]陆艳红.配网10kV架空线路综合防雷技术的探讨[J].电子测试,2018(14):101+103.
[2]郭福明.110kV架空线路建设中的问题[J].山东工业技术,2018(14):175.
[3]王媛.10kV架空线路智能故障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西安理工大学,2018.
[4]李敏华.10kV架空线路的常见事故及其防范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8(13):170.
论文作者:陈子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作业论文; 网架论文; 区域论文; 电阻论文; 数据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