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教育的前景_教育方针论文

21世纪中国教育的前景_教育方针论文

21世纪中国教育之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教育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现在到21世纪,只剩下七百多天的时间了。历史经验表明:每当世纪之交,无论是科学技术领域抑或在社会范畴,都伴随着激剧的、深刻的变化。作为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教育,它既受到这些变化的影响,又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着这些变化。

面对未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的主动地位。”问题是,我国现行的教育是否能适应21世纪的需要?面向21世纪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了它的意义,是否为它制订了明确的对策?

教育必须以人为本

全世界健在的诺贝尔奖得主,于1988年在法国巴黎召开会议。在会议结束时发表了一个宣言,指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东方文化经过重新锻炼,必将焕发青春,鉴照今天与未来。它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它属于过去,也会照耀未来。”的确,“天下英雄见解略同”,早在十几年以前,梁漱溟先生就说过:“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未来文化之早熟,世界的未来,将是中国文化的复兴。”这边是中国文化的巨擘,那边是西方的科学巨匠,但是他们的见解是那么的不谋而合,这无疑揭示了新世纪与东方文化之间的某种内在的联系。

那么,东方文化的内核是什么呢?它在未来的世纪中又将起着何等的作用呢?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今后的世界将以东亚为中心,中日韩将成为东亚的轴心,把全世界统一为一个地球村。”哈佛大学教授洛吉也认为:“西洋文化是个人主义文化,而东方文化是集体主义文化。在今后的世界经济战中,集体主义文化将比个人主义文化占优势。”

从内涵来说,东方文化的主流乃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孔子是中国教育的鼻祖,被尊称为“至圣先师”。陈立夫先生在评价孔学说时曾说:“孔子一生的学问,就是发现了“仁”字的真义,‘仁’字从二从人,其意义就是非一人生存之私而为二人以上共生共存之人际关系,亦即是‘公’。所以孔学可称为仁学,其所重视的问题,就是‘人道’,俗称做人的道理,亦可称之‘人理’”。正是基于这种理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才提出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箴言。

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实践活动,是按照一定的理念把受教育者塑造成一定规格的、为社会所需要的特殊“产品”。从教育的观点看,“以人为本”就是应当确立:凡事皆以人为先、以人为重、以人为尊,人是我们唯一最需要关心的。具体来说,它包涵着两方面的内容:人是万物灵长,是世上最宝贵的因素,他们的人格、价值和权力应当受到尊重;人是万物的创造者,拥有无穷的智慧,应当通过教育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孙中山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人的建设”,“人处于社,相需为用,相助以成。”这话说得既形象又深刻,从根本上阐明了教育的功能。教育“以人为本”,其目的也是着眼于人的建设,它包涵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不仅要赋予学生广博的知识与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塑造他们真、善、美的心灵,构建他们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人格,确立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价值观,树立献身科技、报效社会和精诚敬业的精神。既然西方的科学巨人们重新发现东方的圣人,那么作为炎黄子孙,难道我们不应当百倍珍惜我们的国宝,不应当让孔子教育思想重放光芒吗?

毋庸讳言,按照这些思想来衡量,不能认为我国目前的教育是成功的。在对待学生上,由于教师总是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一直是处于被动地位;由于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大一统教育体制依然存在,学生们的个性往往被泯灭了,学生们的志趣被抹杀了,他们的选择权也被剥夺了。从开发学生智力的角度来看,由于应试教育的沉重压力和统考升学的导向,致使产生了追求高分、追求升学率和追求文凭的偏向,忽视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相当多数的毕业生不能适应技术与经济创新的需要。

实施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必然涉及到人的解放,其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二十年以前就提出了“教育即解放”的观点,只是还未引起教育界的重视。随着新世纪的迫近,人们也日益领悟了“教育即解放”的深刻意义。我们讲“解放”,首先是人性亦即人的本性的解放,特别是作为创造性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非智力的个性要获得解放;其次是人人皆有的创造潜能要获得解放。唯有如此,教育方可以“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教育方针必须反映新时代的精神

自从教育从社会生活中独立出来,成为规模化的国家事业的一部分之后,它的发展就无不受着国家的管理和指导。那么,国家怎么对教育实施管理和指导呢?一般来说,最主要的是通过制订教育方针和政策,使其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国家必须制订总的教育方针,以便对各级各类学校实行宏观规范化的管理,并作为学校制订培养目标、教学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一个国家制订教育方针,不仅要考虑到国情、文化传统、国民素质特征,而且还应当反映时代的特点,使之满足未来对培养人才的需要。自戊戌变法创办新学至今,整整百年历史,其间教育方针经过十多次的修订。这里,我们无须对这些教育方针加以列举,但可以肯定的说,过去的每一个教育方针,一定是和那个时期的政治形势、经济状况和社会制度相适应的。

目前,我国的教育方针不仅提法上混乱,而且思想认识还是停留在80年代初的水平上,严重地滞后于新时代的精神。令人遗憾的是,尽管21世纪已经迫在眼前,但我国教育界在对待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上,似乎是显得无动于衷。

不久以前,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来我国讲学时指出:“自古至今最重大的革命马上就会发生,这次革命的核心就是知识。”他又说:“创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取得竞争力的核心。技术的引进吸收不再能创造增长的奇迹,只有通过创新,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才能实现知识经济时代的价值。”在这里,托夫勒提到了两个核心,一个是新的技术革命的核心是知识,另一个是知识经济竞争力的核心是创新。这就十分清楚的表明,21世纪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创新,无怪乎有人称21世纪是“创造的时代”了。

既然反映21世纪的时代精神是创新,那么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教育方针,也必须体现创造精神。毫不隐讳地说,关于这个问题,我思索十多年了,这是与我崇尚创造精神和研究创造教育相关联的。但是,过去一直没有机会,只是当我创办了一所民办学校之后,才使我有可能提出一个新的教育方针,并且在这块“实验田”里实施。

在研究了过去各个时期教育方针和分析了新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我大胆地提出了一个新的教育方针,这本身也就是一次创新的尝试。这个方针的文字表述是:教育必须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德、智、技、美、群、体六育并重,全面开发人的智力,培养具有创造素质的多功能人才。我无意玩弄文字游戏,的确是希望从这些文字所反映的内涵上有所突破,以反映新时代的精神。与我国传统的教育方针的提法相比,我以为最主要的区别是反映在教育目的具体化上。我建议以“六育”代替过去的“三育”或“四育”,使教育目的的内容更丰富、更科学。在我提出的方针中,较过去相比,多了“技育”和“群育”,也更强调了“美育”的作用。也许有人会问:你为什么要增加两个字呢?是不是画蛇添足呢?完全不是的,我也不是随意加的,而是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观察与思考后提出来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60多年前,陶行知先生曾尖锐地指出:“中国有两种病。一种是‘软手软脚病’;一种是‘笨头笨脑病’。害‘软手软脚’病的人,便是读书人。”我国学生不动手的毛病,的确是现行教育的一大弊端。我国各类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比较普遍,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很差,至于研究与创新能力,与西方国家相比,其差距就更大了。虽然中国学生很聪颖,但是既缺乏创新的思维能力,又没有实现创意的实践能力,这正是导致我国自“四大发明”以后,再也没有作出世界性的、重大科学技术发明的主要原因。

也许有人认为,“智育”应包括了“技”,没有必要单独提出来。但是,我却认为,智育包括不了技育。这是因为,“智”是指智商、智能、智力、智慧、智谋等,而“技”是指技术、技能、技法、技艺、技巧等。很显然,智与技并不是同一范畴的术语,前者是属于思维科学,而后者是属于应用技术科学。因此,尽管它们彼此有联系,但不能等同,更不能互相代替,故非常有必要把它作为人的重要素质纳入教育方针。

几个月以前,出席美国1989年科学年会的科学家和教育家提出:“21世纪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学校传授给下一代的将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技能。”美国科学促进会经过三年的努力,于1998年发表了《美国人应有的科学素质》(Science for all Americans )的报告(简称2061工程)。其中,要求所有的美国人,都要具有科学、数学和技术方面的文化水平。每个人都应该知道核力是什么,它的危险是什么?电灯开关是如何工作的,如何修理?数学公式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用这些公式?这些论见均说明,高新技术将是21世纪的重要特征,只有重视“技育”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新技术能力的人,以满足新世纪对新型人才的需要。

关于“群育”的问题,这是长期被忽视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国际上对培养人才的素质的观念,已经提出要由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向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转变。这就说明,“群育”是非常重要的,更何况中国人历来具有不合群的积习呢?面对21世纪,如果没有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既不能适应以集体合作研究为主要形式的科学发明的需要,也不能在激烈的经济竞争中站住脚跟。

总之,在“六育”中,德、智、体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对一个创造性的人才来说,技、群、美显得尤为重要。关于技育和群育,上面已有阐述。至于美育,我认为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开设艺术课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理解上,而应当从新的视角来重新认识美育的作用。所谓新视角,就是从开发学生的右脑、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高度来认识美育的作用。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欣赏之中都寓有创造,创造之中也都寓有欣赏。”“艺术既是创造的,就要用创造的想象。”美的教育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情趣,使他们具有某一方面的特长,但实质上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和联想思维能力,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这些正是导致发明创造的最重要的思维能力。

除上述以外,在新的教育方针中,还增添了具有新时代精神的内容,如“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创造性素质”和“多功能人才”等。时代在前进,教育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教育方针也必须反映新时代的精神。正像今天必须有一个新的教育方针代替脱离新时代的旧的教育方针一样,那么将来也必定出现更具时代精神的教育方针,以代替现在提出的教育方针。因此,我们不可把教育方针固定模式化,这也许是我们过去四十多年的一条教训。同时,在这个问题上,不妨来一点“大统一、小自由”,允许“百花齐放”,这将有利于教育改革,以办出不同特色和不同风格的学校来。

学校必须把培养创造性人才放在首位

在学校的教育中,为什么要把培养创造性人才放在首位呢?能否实现这一目标呢?要回答这一问题,还是要从认清21世纪的特征说起。那么,21世纪到底是一个什么世纪呢?科学家们已经预言:下一个世纪将是“解开众多科学之谜的时代”,是人类揭开自身秘密的时代,是实现到其它星球上居住的时代。要迎接这样时代的挑战,解决这些深奥的秘密,非创造性的人才莫属。因此,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是时代的需要,是使中华民族跻身于世界先进之林的需要,学校应当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使命。至于说到学校能否实现这一目标,实事求是地说,现在绝大多数的学校是不适应的。但是,我们决不能迁就学校的现实,应当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大力提倡创造教育,逐步的使我们的学校成为创造性的人才成长的摇篮。

对于中小学来说,能否实施创造教育呢?回答是肯定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通过研究一致认为,实施创造教育必须从青少年抓起。这是因为少年儿童时代既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又是开发创造力的敏感期。生理学家研究表明:从婴儿出生到两岁末,其大脑基本上具备了成人大脑的主要生理特征,5岁儿童的脑重已达到成年人脑重的95%。 从智力发展看,如果把17岁时达到的普通智力水平当作100%的话, 那么从出生到4岁时已获得了50%的智力,有30%的智力是在5岁至8 岁期间形成的,最后20%的智力是9岁至17岁完成的。认识到了这个特征, 我们就应当抓住智力早熟的特点,在开发少儿的智力上狠下功夫,进而为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奠定基础。

同时,青少年时代又是处于创造力开发的敏感期。我们所指的敏感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现象,它表现为人对外界事物特别是新事物感悟很快。创造性的灵感容易闪现,但也很快会消失;创造力不易培养,但它却很容易被扼杀,这也是创造力灵感性的表现。为什么青少年对发明创造比成年人更敏感呢?这是因为少年儿童正值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天真活泼、兴趣广泛、富有好奇心、爱“打破砂锅问到底”,而这些都是思维没有定势的表现,同时也是一些十分宝贵的创造性的素质。例如,美国一位叫里达的孩子,就是思维十分灵感的电脑神童。他3 岁学操作电脑,10岁半大学电脑本科毕业,11岁就成了消除电脑病毒的专家,受聘于美国的一些大公司专司消除电脑病毒。为什么美国的科学发明那么多呢?这要得益于他们的创造教育。去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棣文教授曾说:“美国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他们有创新及冒险精神,有时做出一些难于想象甚至发疯般的事情,所以往往创造出一些惊人的成就。”

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如何在中小学实施创造教育。从国内外的一些作法来看,一般有两种作法:一是开设“创造技法”、“创造学”、“创造教育学”等专题课,向学生传授一些创造学的知识与方法;二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科学制作活动,以期作出科技小发明成果。实践证明,这些作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有益的,应当继续坚持。但是,从整体上说,这些作法与教学过程是脱节的,显得零打碎敲,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实施创造教育的模式。

目前正在我创办的武汉新世纪外国语学校中,承担“创造教育实施研究”课题。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与探索,从本校实际出发,针对中小学生的不同特点,我们已经分别提出了“实施创造教育小学模式”和“实施创造教育中学模式”。所谓模式,是指一种体现某种观念、达到一定目的的、具有标准格式和具有可操作的方法步骤的方案。当然,无论作任何事情,模式不可能只有一个,一定是多种模式,相互比较和补充使之不断完善。

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们设计的创造教育模式是:“一主、二辅、三结合”的模式。所谓主,是以必修的学科课为主渠道,把传授知识与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统一起来,把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贯穿在学科课教学的全过程。所谓二辅,是以选修课和活动课为实施创造教育的辅助途径。所谓三结合,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做到学与思、动脑与动手、开发左脑与开发右脑相结合。

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已由儿童步入少年时代,无论是他们的知识容量或是心理状况,都明显不同于小学生。因此,应当根据中学的特点,制订一个适合于他们的创造教育模式。

通过研究,我认为人的创造力主要是由三个要素组成的,即创造性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一看法与我后来看到的原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的观点是一致的。他认为,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是一般发展的三个主要方面。实际上,五大原则与以开发学生创造潜能为本质特征的创造教育规律基本一致,而三大能力正是构成创造能力的基本因素。

基于以上的认识, 我们又设计了针对中学生实施创造教育的“三T模式”,也可称为三三三制的模式。英文字母T是Three的缩写, 三个T分别代表三个能力(Three creativity),即创造性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三个课程(Three courses),即学科必修课、 实践课和创造思维方法课;三个步骤(Three steps), 即激励对创造的兴趣(通过OM头脑竞赛和异想天开俱乐部活动)、训练创造思维方法和实践创新的方案。实施三T模式,是一个诸因素相互交叉的动态系统。 换句话说,就是通过三个步骤实施三个课程,进而达到培养三个能力,最后汇合为总的创造力。

比较小学和中学两个模式以后,我们发现它们包含的内容是大同小异的,只是在要求上和操作上有所不同。具体地说,它们的区别主要有三点:一是中学阶段的学科课,无论是广度或深度,都要比小学生加深了,这就为训练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更丰富的原料;二是中学阶段开设了独立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课,不仅为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条件,而且为学生锻炼操作能力创造了机会;三是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创作能力,应当指导他们开展科技小发明制作和小论文的写作活动,并力求出成果。

创造力是客观存在的,它好像风一样,只见其影不见其形。虽然我们看不到它,但我们都能时时刻刻感受到它的存在。实施创造教育的效果如何?从近期来说,通过创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有较大的提高,赋予他们各种创造性的非智力素质,促使完成一批小发明和小论文成果。从长远看,要使广大学生具备创造性三个能力,树立敢于批判、敢于探索、敢于冒险的精神,能够从事各类创新工作,成为21世纪的发明家和创业者!

创造教育需要以创造精神去开拓。创造性的人才,需要创造性的教师去培养。让我们继续发扬改革的精神。勇于探索,为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创造教育新模式而努力!

标签:;  ;  ;  ;  

21世纪中国教育的前景_教育方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