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莘县第二实验小学 252400
摘 要: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紧密联系,形成立体化教育网络,在当今已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为了更好地教育下一代,学校不能再关门办学,只有努力构建三结合的教育模式,才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事半功倍地实现教育目标。
我们学校秉承“办一流学校,培养幸福学生,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生活”的办学理念,学生幸福,家长满意,社会和谐,形成一个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幸福育人机制。然而,社会的大部分人及大部分的家长一致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只能靠老师教育,学生出现了问题就是学校及老师的责任。下面我就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及三者有机结合的必要性进行阐述: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家校联系的措施
学校虽然说是专门教育人的场所,但是,孩子的教育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家庭教育,孩子的性格、脾气、行为习惯很大程度上影响最大的是父母。尤其是在生活习惯、做人道理、健全人格等等方面,家长的责任更加重大,如果想单靠老师,那就太耽误孩子了。学校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更多的时候教给孩子的是宏观教育,是知识,是认知,对于很多细节上的教育需要的还是父母。
一个人才的出世不是说有渊博的文学和精湛的技术就好,大量的案例证明,家庭教育素养就是老师和家长育人素养的核心。自古当老师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除了教书还需要育人。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些教育孩子的责任是责无旁贷的。作为家长就要负起责任,对于孩子不能随心随性地教育。
要使家长的教育方式与学校同步,就必然要改变某些家长的心理状态。当然,家长对子女和教师对学生之间的关系有着本质的差异。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短期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是可以发生变化的;家长与子女的关系是特殊的血缘关系,这种关系是不能够改变的。所以要矫正家长对子女教育所产生的心理偏向,最有效的措施是提高家长的心理素质。长期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最优化的途径是教师与家长经常地作有目的且富有感情的联系。
教师与家长联系的目的是让家长了解学校、班级近期的教育内容,孩子成长的教育氛围和孩子在校的表现,同时使教师掌握学生在校外的情况,以正确地把握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沟通教师和家长思想的过程中,可以尽力克服家长的依赖、应付心理,做到彼此了解、相互支持、互树威信,共同研究教育措施;同时,也可以增进和培养相互间的情感,把师生之爱和亲子之爱融为一体,同心协力,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谐统一。
二、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及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举措
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所指,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因此,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的协调与配合应在党委、政府的统筹规划下,积极协调宣传、科教、文化、公安、体育、卫生等部门,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共同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优化社会育人环境,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积极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生的生活环境离不开广阔的社会。有资料显示,我们学校4小时的正面教育不如社会1小时的反面教育。因此,只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协调与配合,共同构建和谐的教育网络,才能保证孩子们教育工作的真正落实。我们学校采取的措施有:(1)建立稳定的社会教育基地。学校要把那些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的单位作为教育学生的基地。如工厂、企业、敬老院,这些单位是教育学生的好教材、活教材,学校要加强同这些单位的联系,充分发挥这些单位的教育作用,要依托这些单位建立起长久的、稳定的社会教育基地。(2)聘请校外辅导员。本着就地、就近的原则,在一些重点联系的单位中,并经这些单位的同意,可聘请校外教育辅导员。聘请校外辅导员的条件是:他们在所在单位具有较高的声望,有专长,关心教育,热爱青少年学生,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教育能力,比如交警队定期来做交通安全知识讲座。
三、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及积极作用
世界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学校和家庭就像水渠的两壁一样,能够引导学生走上健康路,流向缤纷的社会。在整个育人过程中,家庭教育是主体,学校教育是主导,社会教育是主流。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发挥各自不同的教育功能,形成多层次、全方位、一体化的教育体系。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努力做到学生校内校外有人管,形成良好的社会全员育人氛围,离校不离教,才能使孩子们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
三者的协调一致、相互结合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1)有利于保证整个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2)有利于实现整个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3)有利于实现各种教育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加强整个教育的有效性。才能取得最佳的整体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园地》.2012年4月。
[2]石宣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中国商业出版社,2012年。
[3]《孩子教育只靠老师?那你就耽误孩子了!》.中国教育报刊社出品的“好教师”微信,2016年10月。
论文作者:兹春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1月总第24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7
标签:学校论文; 家长论文; 家庭教育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孩子论文; 学生论文; 社会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11月总第24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