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雷
(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安徽铜陵 244001)
【摘要】目的:探讨铝碳酸镁对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方法:9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1.0g 铝碳酸镁进行bid的治疗,持续进行治疗4周;对照组患者则给予40mg奥美拉唑进行bid治疗,持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应用铝碳酸镁和奥美拉唑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均可见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特别是反酸、烧心、胸痛等症状的积分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拉唑治疗结束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应用铝碳酸镁及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均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铝碳酸镁;奥美拉唑;反流性食管炎;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6-0123-02
反流性食管炎是临床中消化道系统较常见由于消化动力障碍引起的疾病,其致病原因多为贲门括约肌功能障碍,胃酸等反流物大量反流进入食管引起,其中胃酸发挥主要的致病作用[1]。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铝碳酸镁不仅可以中和胃酸,还能够选择性的结合胆酸,是目前消化科公认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药物。本文研究铝碳酸镁对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并将其与奥美拉唑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9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其中男77例,女13例, 年龄29~80岁,进入研究的患者均已经排除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的消化性溃疡或其他胃肠道疾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情况下, 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疾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均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进入研究的所有患者按照临床内镜检查的要求做好相关术前准备后统一进行胃镜检查。根据洛杉矶的权威分级标准将反流性食管炎分为4级,治疗结束后定期进行胃镜复查。详细向患者询问其反流症状,根据患者反酸、烧心及胸痛等症状的发生频率及严重程度进行症状的记分。据症状不同程度及发生频率的不同分别记录分为0、1、2、3分。观察组患者给予1.0g铝碳酸镁进行2 次/d 的治疗,持续进行治疗4周;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奥美拉唑进行2 次/d 治疗,持续治疗后观察疗效。
1.4 统计学方法
所用资料数据应用SPSS14.0 统计软件包对其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对比
应用铝碳酸镁和奥美拉唑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均可见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特别是反酸、烧心、胸痛等症状的积分均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拉唑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更大程度的下降,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经铝碳酸镁治疗4周后,其内镜显示治愈30例, 好转11例,无效4例。治愈率为63.1%,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患者经奥美拉唑治疗后, 内镜显示治愈25 例, 好转8 例, 无效12例, 治愈率为55.6% , 有效率为 80.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3.讨论
在临床中食管胃动力障碍是引起患者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原因, 而由此引起的食管黏膜损伤是本病发生的病理基础[2]。目前在临床上被广泛认可的铝碳酸镁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网状结构[3], 因此既可以中和胃酸, 又可在消化道的酸性环境下结合胃内存留的胆汁酸[4], 从而迅速改善患者反酸、烧心及胸痛等症状, 从而促进反流性食管炎的治愈[5]。本文作者通过选取本科收治的90 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别采取铝碳酸镁及奥美拉唑[6]治疗, 进一步证实了铝碳酸镁的临床疗效, 为其在临床的广泛推广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周利民.铝碳酸镁片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68例.中国药业,2014(11):136-137.
[2]张冬红,董秀云,周丽雅等.黏膜保护剂对实验性胃黏膜损伤及胃黏膜超微结构改变的作用.中华消化杂志,2008,28(5):328-332.
[3]吕国,李刚,胡晶.小剂量制酸剂治疗胃炎症状随对照研究.中国消化学杂志,2013,21(9):1290-1292.
[4]李本田,李艳.莫沙比利联用奥美拉唑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9):1043-1044.
[5]谢多武.多潘立酮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症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临床医学,2013,33(12):20-21.
[6]梁石,罗杨,兰琳.氟哌塞吨美利曲辛治疗复发性胃食管反流症状的临床观察.广西医学,2012,34(2):217-219.
论文作者:周雷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1
标签:碳酸镁论文; 患者论文; 奥美论文; 两组论文; 食管炎论文; 症状论文; 统计学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1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