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研究:基于生产力结构失衡的实证分析_实证分析论文

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研究——基于生产力不平衡结构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不平衡论文,生产力论文,结构论文,中国宏观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56(2008)02-0019—07

一、生产力不平衡结构与宏观经济波动关系的理论分析

(一)生产力不平衡结构及其基本假定

实证分析方法是现代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弗里德曼认为,实证科学的终极目标是发展出能够对现象做出人们尚未注意到的、坚实的、有意义的预测“理论”或“假说”[1]。本文将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我国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并针对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特征,提出“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结构”的理论假说[2][3]。依据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结构理论,并与发达国家生产力结构相对照,我国生产力结构演变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如下:(1)生产力的演变过程明显受到发达国家相对发达生产力所形成的外部环境的影响;(2)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外来生产力引入的结果;(3)在发展过程中,生产力的常态始终是多元状态,即呈多代生产力并存的状态。不平衡结构理论的提出,使我们能够从我国经济状况及其演变过程中的深层基础——生产力结构及其演变特征出发去把握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也只有从这个深层次的基点出发,才能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提供有力的理论解释。

为了描述生产力不平衡结构状态,我们给出三个基本假设。

假设1:生产力的“代”是由一系列生产力的“级”组成的集合,因而生产力的总体水平可以用一系列“级”的加权平均数来表示,从科学技术水平的角度分析,组成一“代”生产力的“级”之间并没有质的差别。

假设2:按照生产力发展的总体水平,可以把世界所有国家大致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发达国家(用符号f表示)、中等发达国家(用符号s表示)和发展中国家(用符号t表示),其各自的生产力结构状态即生产力“级”的集合(或称“级生产力”)分别用Pf、Ps和Pt表示。

假设3:任何类型国家生产力水平特征“级的大小”可以用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来表示,因而我们把具有相同劳动生产率水平的产品生产看作是其生产力中“同一级生产力”的具体内容,这样,“生产力级”可以按劳动生产率的大小Pi排序(i=1,2,3,4,…),由此形成各种类型国家的“级生产力链”,即Pf、Ps和Pt的具体内容。此外,我们把反映发达国家早期生产力发展状态的“级生产力链”也考虑进来,并用PA表示。

在上述假设条件下,利用四种类型国家生产力状态即生产力“级”的集合之间的交叉关系,可以得到反映它们之间基本关系和状态的图1。其中,Pt表示发展中国家的“级生产力链”,它包括四个部分:A2表示发达国家早期的生产力水平特征,即不发达的生产力;B是介于发达国家早期生产力水平与中等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之间的生产力,即较不发达的生产力;C是具有中等发达国家特征的生产力;D1是具有发达国家特征的生产力。发展中国家生产力的一般结构可以看作是由四种不同质的生产力构成的,即A2、B、C和D1,所以,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力是不平衡的。我们认为,我国的生产力结构是发展中国家生产力不平衡结构的典型代表。

图1生产力非平衡结构状态

(二)生产力不平衡结构与经济波动的关系:

当然,这种高生产力部门的加速增长最终要受到低生产力部门相对缓慢增长的制约,当经济增长达到B点时,这种制约达到极限,此时高生产力部门的增长速度达到最大。由于高生产力部门的高增长速度是以牺牲低生产力部门的增长速度为代价,因而此时两种生产力增长速度之比(“级生产力链”拉长的速度)达到最大值,即客观上不能允许高生产力部门再进一步加速增长,其增长速度开始下降(图2中是沿B至C的轨道),至C点时走完波峰段。这时的C点并不是经济波动中的均衡点,而是其拐点所在。因此,经过C点后,经济增长继续下降(此时的增长指数应低于其平均值),开始进入波谷段,(t)<(n),特别是在到达D点(波谷点)时,(t)达到最小值。一般来说,波谷点的高低是由波峰点的高低决定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波峰点越高,波谷点就越低。经D点后,经济调整到位,增长开始恢复,仍然是高生产力部门的增长速度不断提高,直至E点达到新的均衡。随后,新一轮的经济波动又将开始,并不断地循环往复。

图2一个标准的经济波动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生产力不平衡结构下,两种不同质的生产力之间关系的演变与经济波动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也就是说,从生产力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较准确地把握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一般特征,较客观地揭示经济波动的基本数量特征。

二、我国生产力不平衡结构与宏观经济波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将结合我国1978年至2004年的统计资料,选取合适的统计指标来描述宏观经济波动和生产力不平衡结构演变的基本情况,并通过实证分析来验证我们的理论假设。

(一)统计指标的选择与基本事实的描述

1.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描述。依据统计资料,我们用GDP增长指数来描述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基本状态,通过研究GDP增长指数与生产力不平衡结构之间的关系来论证我们的理论观点。

2.我国生产力不平衡结构及其常规演变形式的存在性。我们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来近似地表示总体劳动生产率,以达到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生产力水平代表总体生产力水平的目的。从图3中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比例从1979年的3.2:1(第二产业为6 232元/年,第一产业为1 957元/年)扩大到2004年的8.3:1(第二产业为39 577元/年,第一产业为4 781元/年);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在1979年到2004年的平均增长率为7.7%,而第一产业仅为3.6%,即生产力水平低的第一产业生产力增长速度远远低于生产力水平高的第二产业生产力增长速度。显然,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级生产力链”)一直是扩大的,这说明我国产业间的生产力不平衡结构是存在的。

图3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轨迹

注:本图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有关数据,以2000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得到。

3.GDP波动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波动的关系。从理论上分析,GDP波动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波动的关系应是非常密切的。但从图4中可以直观地看出,第二产业经济波动与GDP波动的关系比第一产业要密切得多,GDP增长指数与第二产业GDP增长指数的相关系数高达0.887,而与第一产业GDP增长指数的相关系数仅为0.183。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可以做出这样一种解释: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由生产力不平衡结构演变特征所决定的,其常规演变的基本特征是“级生产力链”不断拉长的过程,具体体现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生产力演变关系上,表现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越来越大。一方面,这一过程中“级生产力链”的长度主要取决于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体现在统计数据上就是宏观经济波动的规则性主要与第二产业波动即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波动的规则性相一致;另一方面,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相对平稳、缓慢起着“突出”第二产业地位的作用,没有第一产业生产力发展的这种特征,我国宏观经济波动与第二产业波动的“密切”关系将会改变。

图4 GDP增长指数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GDP增长指数

资料来源: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二)GDP波动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关系的经验实证

1.经验实证的基本思路。由前面的分析可知,我国宏观经济波动即GDP波动与生产力不平衡结构演变是密切相关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生产力关系及其演变基本上反映了生产力不平衡结构的演变特征。因此,我们实证分析的基本思路是,通过研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生产力的演变关系来测定其比例关系的演变规律,并由此解释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基本原因。

2.实证分析的基本过程。首先,我们确定所需使用的主要统计指标的名称、符号及计算方法,如表1所示。

由表2可知,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指数的平均值为103.8,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指数的平均值为107.7,由此我们可以计算出产业间生产力“不平衡扩张系数”为:

根据产业间生产力“不平衡扩张系数”()和1979年至2004年的产业间劳动生产率指数之比(t),我们可以得出该历史阶段的产业间劳动生产率波动指数MP[,21](t)。另外,根据GDP增长指数G[,t],我们可以计算出GDP波动指数MG[,t]。产业间劳动生产率波动指数和GDP波动指数见表3。

我们还可以用图5来显示GDP波动指数MG[,t]与产业间劳动生产率波动指数MP[,21](t)的关系。

图5 GDP波动指数与产业间劳动生产率波动指数的关系

另外,由表2可以得出表4的计算结果。

3.经验实证结论的基本描述。从表2、表3、表4及图5中,我们可以得出五个结论。

(1)从图5中可以看出,在1979年至2004年期间,当产业间的生产率波动指数处于扩张阶段时,除个别年份外,GDP波动指数也处于扩张阶段,在产业间劳动生产率波动指数达到峰值时,GDP波动指数也达到峰值;当产业间的劳动生产率波动指数处于紧缩阶段时,除个别年份外,GDP波动指数也处于紧缩阶段,在产业间劳动生产率波动指数达到波谷时,GDP波动指数也达到波谷。在这一时期,GDP波动指数基本上是随着产业间劳动生产率波动指数的波动而波动,这与我们前面理论分析的结果完全一致。

由进一步的分析可知,当GDP波动指数处于波峰时,产业间的劳动生产率波动指数也处于峰值,此时的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指数与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指数之比大于产业间生产力“不平衡扩张系数”,说明我国宏观经济波动中波峰的形成主要是因为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大大高于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是以产业间发展不平衡为代价而产生的,即“生产力链”不断拉长成为波动形成的基本原因,这正是我国经济波动的最基本特征;当GDP波动指数处于波谷时,产业间的劳动生产率波动指数也处于波谷,此时的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指数与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指数之比小于产业间生产力“不平衡扩张系数”,我国产业间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在强制性调整中得以矫正,而且在这种强制性调整中付出了较大的代价,因为在1990年以前的几个波谷年份,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指数都是绝对下降的(见表2),1990以后的年份没有出现负值有其特殊原因,下面我们将做具体分析。

(2)根据我们的理论分析,我国生产力不平衡结构常规演变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第二产业生产力的增长大大高于第一产业生产力的增长,特别表现为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指数的年平均值大大高于第一产业的年平均值。由表4的结果可知,1979年至2004年,我国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指数为107.7(标准差为6.0),第一产业仅为103.8(标准差为4.4),由此导致了这一时期我国GDP增长指数的年平均值为109.4(标准差为2.9),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指数之比的年平均值为103.9(标准差为6.0),这证明了生产力不平衡结构演变是这一时期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基本原因。

(3)从表2中可以看出,从1979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指数之比一直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这与当时我国改革开放从农村起步有很大关系。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促进了农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而城市和工业部门的改革还没有全面展开,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没有出现大幅度的提高,所以,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指数之比在这一时期处于较低的水平。从1979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指数之比一直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但产业间劳动生产率波动指数与GDP波动指数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改变。

(4)从图5中可以看出,1984年GDP波动指数与产业间劳动生产率波动指数产生了背离,成为一个异常值。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这一年的风调雨顺使农业获得了空前的丰收,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从而导致产业间劳动生产率波动指数出现一个波谷。当然,这种特殊情况的出现并不影响我们的实证结论。

(5)从图5中还可以看出,从1997年至2003年,产业间的劳动生产率波动指数与GDP波动指数是背离的,这是因为该时期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第二产业明显脱离了第一产业,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增长。同时,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大量工人下岗,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人数相对减少,使得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快速上升。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在这一时期一直在低水平徘徊,生产力结构的不平衡程度持续提高,从而造成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当这种生产力的不平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强制性调整的需要,因而在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与政府主动推进第一产业发展两方面的作用下,2004年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之比仅为95.8,形成了一个波谷。

三、实证分析结论的基本意义

其一,前面的实证分析在很大程度上证实了我国生产力不平衡结构的客观存在性。从我国生产力演变的历史轨迹来看,生产力演变形式基本上属于生产力不平衡结构的演变形式,即生产力是在“级生产力链”不断拉长的基础上发展的,具体表现为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一直大于第一产业的平均增长率,从而导致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之间差距越来越大的趋势,第一产业生产力的相对落后,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其二,实证分析表明,在1979年至2004年期间,我国生产力不平衡结构的演变是导致宏观经济波动的基本原因。我们运用这一理论假设对1953年至1978年期间我国宏观经济波动与工农业比例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也得到了很好的结果[4]。显然,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结构演变是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基本原因,从生产力不平衡结构演变的角度来研究宏观经济波动是可行的。

其三,实证分析的一个基本结论是,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结构演变不仅是宏观经济波动的基本原因,也是导致一切宏观经济问题的基本因素。我们对生产力不平衡结构与城乡协调发展、地区经济发展、投资波动、通货紧缩等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生产力不平衡结构理论对这些经济问题都有很强的解释力[3]。因此,研究我国的基本经济问题,必须从生产力不平衡结构的演变特征出发,将生产力不平衡结构特征作为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

其四,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突出表现为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要深刻认识这些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必须回到我国生产力发展存在长期不均衡且不均衡在不断扩大这样一个基本国情上来。在生产力不平衡结构存在的条件下,我国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将会呈现新的特征,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并不能解决我国现存的一系列问题。只有从解决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标签:;  ;  ;  ;  ;  ;  ;  ;  

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研究:基于生产力结构失衡的实证分析_实证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