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地下水位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策略研究论文_卢燕婵

探讨高地下水位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策略研究论文_卢燕婵

惠州大亚湾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现阶段,高地下水位现象不仅和人们自身安全有着直接的联系性,与此同时,还影响了周围的环境,阻碍了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正常开展。基于此,就要求相关部门加大对高地下水位城市的建设规划力度,这是特别关键的。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城市道路建设和工程开展期间,高地下水位的出现均对其有着较大的影响,在这一现状下,海绵城市概念随之出现,此种理念能够有效解决以上存在的现象,可是,受该理念出现时间较晚因素的影响,所以,不管是在技术还是理论中,都有待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在本篇文章中,主要从城市高地下水位产生的不良问题入手,提出了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根本性策略,希望以此可以促使城市良好运行。

关键词:高地下水位;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策略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逐渐加快,不过,以往的城市发展方式较为单一,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各种各样的问题随之出现,而海绵城市规划理念的出现可以解决此种情况,此项理念和传统的城市规划相比较而言,有着很大的差别,其可以在动态性控制地下水位的基础上使得城市良好发展,降低高地下水位对于城市产生的不良影响,基于此种优势,海绵城市理念被广泛应用到了城市化建设中。本文从海绵城市规划现状入手,提出了完善的建设策略。

1、对于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情况的论述

1.1概念

所谓海绵城市,主要是指采取合理的方式对城市中的地下水位进行有效的调整,使得城市和海绵一样有着良好的蓄水功能,换而言之,便是对城市中的水资源加以利用,提升水资源的整体效率,如此一来,当雨季来临的时候,便不会因为降水量上升而使得地下水上涨,从而在一定方面上避免因为地下水位较高而对于城市整体产生不利的影响。从实际情况来看,海绵城市建设也属于一项良好的发展方式,借助海绵城市对地下水位进行调整,可以在对人们正常供水的情况下降低对城市周围树木的不良影响,以免发生水灾。在应用中可以得出,此种类型的规划方式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过高的影响,能够在构建城市文化的基础上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2实施海绵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的目标以及方式

当前,实施海绵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的目标是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在解决城市缺水问题的解决上优化城市的水环境。

①采取引水和蓄水的方式来构建相关的蓄水设施以及城市垫面,使用生物净化废水方式来解决存在的水质型缺水现象,从而促使城市良好运行。

②借助治水、排水等方式来改进河湖水系,制定规范的防洪防涝标准体系,在提升排水设施效果的基础上对排水管渠系统加以健全,对雨水径流源头进行动态化的管理,这样一来,就能够减少城市洪涝灾害问题的发生,维护城市用水的安全性。

③采取净水和亲水设施建设的方式对初期雨水加以净化,严格控制面源污染,增强径流的水质量。当前,除了对以往旧城区雨污进行分流改造之外,还需要控制好河流生态的蓄水量,保护城市水环境,以免发生污染现象。

2、城市高地下水位产生的相关问题

2.1水土流失现象

地下水位较高现象的发生容易产生一系列的水土流失现象,通过探究得出,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包含了两点,分别是水资源过度冲刷以及不良的干旱情况。当前,城市中包含的绿化面积少之又少,受此种现象的影响,树木涵养水源的能力不高,再加上地下水位呈现出了较高的趋势,当雨季来临的情况下,较多的雨水就会对地面土壤产生过多的冲刷力,然后经过地下水侵蚀之后便导致土壤性能弱化,如此一来,就增加了水土流失现象出现的概率,造成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存在的内涝问题

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现象来讲,除了上述的水土流失现象之外,还经常发生内涝问题,此种问题普遍出现在我国部分区域内,而且,当处于地下水较高的城市中,内涝灾害问题出现的概率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雨季阶段,这一现象出现的次数更高。目前,受地下水位较高因素的影响,雨水降水量日益提升,再加上城市地势不高,因此,就会发生排水堵塞问题,诸多的水分被聚集到了城市内部,严重危害到了人们的自身安全和城市正常运行。

3、高地下水位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策略制定

3.1做好相关的排蓄工作,合理的使用城区雨水

在高地下水位城市中,应当引进海绵城市理念来改进城市道路。首先,对雨水管道和泵站进行适当的拓展,铺装透水人行道,敷设便于雨水流通的水管,有效分析道路周围绿地高程现象,在高出道路标高的绿地中设置植草沟,而对于低处道路标高的绿地,则需要设置下凹类型的绿地或者是植草沟,以此降低道路雨水周围的排放压力,以免发生雨水堵塞现象。其次,从实际情况来看,一旦建设广场较低的话,就会对雨水系统产生不良的影响,基于此,可以通过改进广场和硬地等透水铺装的方式来解决该种现象,将多功能雨水调蓄公园设置于城市绿地系统内部,储存雨水,维护周围区域水的安全性。最后,因地制宜的对雨水花园和地下雨水调蓄池进行构建,或者是建设公共休息区域,进而丰富人们的日常休闲活动。

3.2种植绿色植物

现阶段,当地下水位处于较高现象的实质性原因是因为我国的城市化绿化面积不多,在城市运行期间,为了加快城市建设化进程,其没有过度的关注绿色面积,使得相关高地下水位城市因为没有绿色植物的保护而产生不良的现象,对于绿色植物来讲,本身有着良好的涵养水源效果,植物在生长期间一般会吸收诸多的水分,在减少城市土壤含水量的基础上来增强土壤的固结力。所以,就应当做好绿色植物的种植工作,以此对生态环境加以改进。

3.3合理的使用雨水

当前,对海绵城市进行建设的实质性目的是为了合理使用谁资源,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基于此,对于相关部门来讲,应当做好城市排蓄水设施的建设工作,比方,在公园中,可以构建下沉式广场,这样一来,当雨水处于较大现象的情况下便可以产生良好的蓄水效果,而对于经常受到洪涝灾害影响的区域,则需要加大调查研究力度,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关的排水方案,重点预防和治理情况较为严重的重灾区域,在合理调蓄雨水的过程中来降低地表径流量,以此保障城市地下水位的稳定性。

3.4对有关的水利设施加以建设

从我国当前的治水情况可以看出,当建设水利设施的过程中,我国和国外相比较而言还有着明显的差别,与此同时,这也是海绵城市建设期间面临的主要难点问题,因此,为了合理的控制城市中的地下水位,就需要做好相关的水利设施建设工作,这是特别关键的。不过,水利设施建设工作有着很高的复杂性,在建设期间,除了合理的修建水库等水利设施之外,还需要做好河流管理工作。

3.5增强城市的防洪抗险能力

在雨季到来之前,一旦用水量增加的话,有可能就会引发洪涝灾害,因此,就需要提升城市的防洪抗险能力。首先,合理的调整地表水,尽可能减少地下水位。严格控制城市河流流量,预留出充足的蓄水空间,以此避免因为出现水位激增而引发洪涝灾害。

4、结语:

以上所述,做好海绵城市的规划工作是特别关键的,其能够提升城市整体水平,促使城市稳定发展。对于相关部门来讲,应当从海绵政策的制定和技术研究等方面入手,以此解决存在的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吴婧伶.关于高地下水位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策略[J].山东工业技术,2019(08):115.

[2]张涛,周涛.高地下水位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策略研究——以南宁海绵城市建设为例[J].中国标准化,2018(22):134-135.

[3]戴慎志.高地下水位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策略研究[J].城市规划,2017,41(02):57-59.

论文作者:卢燕婵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2

标签:;  ;  ;  ;  ;  ;  ;  ;  

探讨高地下水位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策略研究论文_卢燕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