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结构论文,优化升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关于经济结构的基本观点
1.必须从战略的高度研究经济结构问题
在经济学中,结构问题是发展问题的一部分。在中国,结构问题不仅仅是发展问题,而且与体制密切相关,有什么样的体制、什么样的增长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结构。结构调整应强调依靠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结构调整要有长远眼光,从战略的高度,系统、全面地提出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整体设想。战略性调整虽然风险很大,但搞对了,会长期受益。目前看,从战略角度考虑结构调整,最薄弱的环节是缺乏对外(包括吸引外资)的系统战略。
2.结构调整必须结合中国国情
结构调整与实现增长目标的关系。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加强宏观调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结构要适时调整。80年代以来,我们一直保持着10%左右的高速度,主要得益于几次大的结构调整。国外的经验也表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结构必须进行调整,否则,速度上不去。
结构调整与二元结构的关系。我国的二元结构特征非常明显,影响特别大。城乡、贫富、地区、产业、企业、人的素质都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结构调整要充分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一方面要发展高新技术,另一方面又要缓解二元结构的矛盾。既要看到二元结构不利的一面,又要尽可能利用有利的一面。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市场需求纵深大,经济发展有比较大的空间,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以产业和产品的梯度转移为重要内容的结构调整,将会有力地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结构调整要从我国的现状和已有的基础出发。我们现在处在什么阶段?从工业发展阶段看,是全面工业化阶段,即工业化的第二阶段。主要标志是,从80年代起,我国重工业比重一直较高,农村工业化也开始进行。国外经验表明,这一阶段结构变化最大。
从国际分工的大格局看,我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必须适应国际经济的变化趋势。目前,国际经济正发生着四个方面的变化:一是经济全球化步伐正在加快,比我们原来预料的要更快。我们必须加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否则要吃亏。进入世界经济全球化后,主要靠竞争。二是世界科学技术进步加快。但从目前看,今后20~30年里,主要还是现有的高新技术进一步提高、充分运用、加快产业化的过程。我们的任务是如何把已掌握的高新技术加速产业化。三是环境、资源约束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目前的环境与其他国家相比是比较差的,而国际上对环境破坏的制裁会越来越严厉。可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的资源也越来越少。
第二,充分估计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对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影响。从我国目前参与国际分工的情况看,多数产业参与垂直分工,少数处于水平分工。随着国际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国际资本的流动,如果我们搞得好的话,可能出现三种情况:一是增加参与水平分工的部分;二是缩小垂直分工差距;三是继续保持一部分垂直分工的传统产业,以利于吸引外资。我们的目标定在哪个,在结构调整中要采取相应的策略。
第三,适当调整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要把原来过高的期望值降下来,从这些年的实践看,我们能换到西方产品周期理论中标准化阶段的技术就达到了目标,要想得到创新阶段、成熟阶段的技术是不现实的。
第四,要重视市场问题,特别是对跨国公司要进行认真研究,提出对策。跨国公司把国际市场机制变成企业内部机制,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活动,我们对此认识不够,仍把它们当作一般的市场经济主体对待。而跨国公司对我们的研究却很充分,占领中国市场的步骤基本一样:先找一个合作伙伴,再通过增资扩股取得控股权,然后拿掉国内的牌子。优惠政策对跨国公司并不起作用,它们看重的不是暂时的利润,而是要占领市场,获取长期、稳定的利润。当今世界上相当大部分的技术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80%以上的市场也被它们控制着。我们要以市场换技术,就必须认真研究跨国公司的行为,我们自己也应组建这种跨国公司。
二、我国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
国有经济以其资本总量大、涉及行业全、地域分布广为特点,构成中国现代工业体系的主体,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
第一,产业布局面面俱到,配置重点不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尽管竞争性行业的非国有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从传统计划经济承接下来的国有经济面面俱到的配置格局并没有实质性改变,应当退出的尚未退出,应当重点发展的也没有得到集中支持。而从国有资产的动态变化来看,国有经济发展重点不突出,在国有经济没有优势的领域,仍然配置着大量的国有资产。而在一些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需要发挥国有经济优势的关键性产业中,国有资产增长速度并不快。产业配置不合理,主导优势不突出,是国有经济整体效益低的重要原因。
第二,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我国独立核算的国有工业企业中,大型企业占63%,中小型企业占37%。企业中的国家资本金总额中大型企业占65%,中小型企业占35%。将三分之一以上的国有资产配置在为数众多的中小型企业,显然是很不经济的。即便是国有大企业,生产规模也很少能达到当代技术所要求的最小经济规模。在汽车、钢铁、化工等规模经济效益明显的重要行业中,国有大型企业的经济规模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甚大,难以在国内外市场上与之竞争。此外,国有企业本身生产集中度和社会化程度低,自成体系,自我配套,缺乏合理分工,相互过度竞争,进一步降低了国有企业的竞争能力。
第三,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由于传统财政、金融和计划投资体制的影响,国有经济存在着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分散投资现象,地区结构趋同化倾向不断加剧。80年代,结构趋同以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制造业为主体;进入90年代,各地区又纷纷比照国家支柱产业发展规划来选择自己的支柱产业,主要集中在汽车、机械、化工、电子、冶金等产业,并且选择的重点行业和产品也极为相似。因此,从整体上对国有经济的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第四,国有资产质量差,总体经济效益偏低。国有经济从总体上看效益不高。一是国有资产质量差。二是国有企业设备相对陈旧,新度不高,在几乎所有工业行业中,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新度系数均低于平均水平及非国有企业水平。三是国有企业效益下滑,国有企业亏损面呈逐年扩大之势。
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
第一,条块分割,资产管理权责不清。国有经济产业布局分散,经济规模偏小,地区布局趋同,一个重要原因是国有经济条块分割、资产经营责权不清,国有资产固化,很难根据国有经济的功能要求和效益标准在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和企业之间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国有存量资产在归属方面的部门化和地区化以及管理方面的实物化,致使国有资产存在着严重的变现难、流动难、重组难。各地区、各部门对国有资产重投入、轻产出,重数量、轻质量,重所有、轻所得,经济效益没有相应的考核,管理权利和责任不落实。多数国有企业实行授权经营,没有建立国家对国有企业的出资关系,国有资产的出资人、监督人缺位,保值增值无人负责,缺少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企业及主管部门忽视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第二,发展战略不明,调控政策措施不力。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基本格局发生很大变化。在新的情况下,国有经济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和方针,怎样实行战略性转移,对国家增量资本如何配置,对存量资产如何重组,由哪个部门负责研究政策、指导监督和具体运作,长期没有比较统一和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和可操作的政策措施。近年来,中央提出了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抓大放小,实施战略性改组,制止重复建设等重要方针,虽然已经取得一些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明确有力的政策措施,问题仍然相当严重,致使存量国有资产尚未调整,又不断产生新的布局结构不合理问题。
三、经济结构调整的国际经验
从世界各主要工业发达国家二战以后的发展历程来看,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国有经济在不同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有差别的,其变化趋势是:国有经济逐步从传统的、竞争性的、适合于非国有经济发展的产业中转移出来,而在公用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先导产业和某些特殊产业中的国有经济得到加强。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调整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有以下基本特点:
(一)根据需要,适时调整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8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生产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新兴产业部门不断出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了适应这一发展潮流,各国纷纷将钢铁、原材料、能源、铁路等传统产业中的国有经济实行私有化,将国有经济主要集中于新兴产业部门。近些年,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实行私有化的产业也主要是铁路、石油、电力、通讯、汽车、港口和金融等,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将出售国有企业所得用于发展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英国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化改造,涉及的主要产业是电力、运输、钢铁、煤气、电信、供水、煤炭和石油等。改造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煤气价格比1979年下降了20%,电话费下降了35%,国家每年因公司化改造增加600亿英镑的收入。巴西在1981年开始陆续将能源、钢铁、石油、造纸、纤维和交通运输等产业领域的国有企业私有化。
(二)国有经济的行业分布相对比较集中。据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对英、法、意和原西德等10个国家的调查,70年代,国有经济主要集中在交通、通讯、能源等自然垄断性较强的产业。国有经济在邮电、铁路业的比重各国均为100%;在通讯业中,除西班牙的国有经济占50%以外,大部分国家占100%;煤气业国家控股达100%的有6个国家;航空工业国家控股100%的有5个国家;电力工业国家控股达100%的有4个国家。而在一些竞争性较强的部门,如汽车、钢铁和造船工业中都有3个以上的国家全部实行了私有化,其余国家的国有经济在这些部门中所占比重在25%~75%之间。
(三)逐步将国有企业推向市场,以提高经济效益。根据对美国《幸福》杂志1985年公布的全球500家最大的非美国公司的数据进行的分析,国有企业的财务盈利率明显低于私人企业的财务盈利率,除石油工业相差8个百分点外,其他行业中私人企业的财务盈利率均比国有企业高出1倍以上。此外,国有企业的亏损现象也十分严重。据统计,1979年,英国政府对铁路、煤炭、钢铁等部门的财政补贴为18亿英镑,1984年增加到40亿英镑。日本国有铁路1980年的亏损额为10084亿日元。
发展中国家的国有企业普遍面临经营状况恶化、经济效益低下、亏损面和亏损额不断扩大的严重问题,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据世界银行的统计资料,1991年,埃及国有非金融企业的亏损额占GDP的比重达4%,占政府财政赤字的25%。土耳其国有企业的负债占GDP的7.4%,在土耳其最大的500家工业公司中,国有企业的平均效益只相当于非国有企业的一半。印度的国有企业有40%处于亏损状态。1989年阿根廷国有企业亏损额占当年GDP的9%。1993年巴西的国有企业因经营不善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0亿美元。同时,国有企业还担负着沉重的社会负担,难以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运行。
根据这种情况,80年代以来,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始打破国有经济对某些产业的垄断局面,把国有企业逐步推向市场,允许非国有经济进入原来国家垄断经营的行业,形成国有经济同非国有经济的竞争,迫使国有企业强化经营管理,改善服务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英国政府先后将电信、石油、供排水、港口和宇航等领域的部分国有企业出售给社会公众。美国政府在80年代中期开始将电力、石油和铁路等部分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法国政府对65家银行、金融公司和部分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日本继对日本专卖公司和电信电话公司实行民营化后,又对国有铁路实行了民营化。韩国、巴西等国也将原来国家垄断经营行业的部分国有企业出售。
(四)国有企业数量少、规模大,以增强市场竞争力。法国1982年实行国有化后,国有企业数量曾达到4000多家,1986年以后又开始对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到1989年底,国有企业减少到107家,其中国家的全资企业58家,国家控股企业49家。1981年,英国最大的10家工业公司中,有3家是国有企业。巴西的国有企业有近千家,全部是大型企业,巴西石油公司的资产占全部国有企业总资产的58%。
根据工业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从我国国有经济发展的现状考虑,继续维持目前我国国有经济的分布结构,必将使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进一步下降。因此,必须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国有经济的结构和布局进行战略性改组和调整。这已经成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必须加以解决的重大问题。
四、经济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调整和改组的基本指导思想是,通过国有资产的流动和重组,适当收缩国有经济战线,集中力量发展国家的战略性行业,改善国有资产的配置结构和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使国有资产向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集中,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调整和改组的基本原则:
(一)整体原则,即有利于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对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改组和调整的目的,就是要从整体上搞好搞活国有经济,而不是搞活每一个国有企业。为此,必须收缩战线,保证重点。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和调整的目标选择,政策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必须体现整体的原则。要以市场和产业政策为导向,立足存量资产的调整,把优化国有资产分布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同优化投资结构结合起来;在国有经济必须进入的领域,按照新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集中力量,重点发展;在国有经济不必进入的领域,要逐步地坚决地退出来;加大调整力度,促进国有企业兼并重组、优胜劣汰,提高整体素质。
(二)主导原则,即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对国有经济进行调整和改组,不是削减国有资本的绝对量,而是把有限的国有资本集中到那些急需发展的领域,集中到关系国家战略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行业,去其枝节,壮其主干,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及其特定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应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和引导作用上,也就是控制和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产业,引导和促进竞争性行业中的非国有经济,为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国有经济还承担着一些体现制度特征和国家利益的特定功能,包括保证国家宏观政策的实施,在关系国家竞争力的高风险领域投资,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等。对国有经济的改组和调整,应当有利于上述主导作用的发挥。
(三)规模原则,即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的规模水平。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实力,是国家经济实力的体现。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和改组,要着力提高国有经济的规模经济水平,扶持和培育出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四)流动原则,即有利于促进国有经济的流动重组。资本的生命在于流动。国有经济不能随着市场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而调整,国有经济存量不能通过流动和重组得到优化;既影响国有经济的效益,也影响国有经济功能的发挥。因此,对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必须有利于打破条块分割,实现国有资产的价值化管理,促进存量国有资产随着市场环境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而不断流动和重组。更要用市场经济的办法,着眼于建立促进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机制,加快企业的优胜劣汰,使优势企业能够迅速扩张,劣势企业能够及时被兼并或破产;使国有经济及时进入需要进入的领域,及时退出不必保持的领域。
(五)有序原则,即有利于保持经济和社会稳定。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和调整,涉及数万亿元国有资产的重组,上千万职工的下岗分流与再就业,涉及国家、地方、部门、企业及职工之间利益协调,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是调整和改组的前提。如果缺乏统筹安排和周密部署,则不仅会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还会影响社会和政治的稳定。因此,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与改组,既要积极推进,又必须按照渐进、有序、稳定的原则进行。
五、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
还有二三年时间,人类将跨入新的世纪。21世纪将是一个经济、科技竞争更加剧烈的时代,而世纪之初的一二十年又最为关键。这一时期是国际经济全球化趋势最明显的时期,也是中国经济与社会结构变动最剧烈的时期,中国的产业发展将面临着国际、国内市场十分严峻的挑战。
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要能够在国际、国内这样的新态势下取得新的成功,惟一的出路在于:必须通过有效的深化改革,加快转换经营机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整体素质,从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中获取活力,增强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能力。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是,依据国内、国外市场需求变动趋势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市场竞争的压力,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今后发展趋势,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能够充分发挥我国比较优势、适应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新变化的产业发展新构架。
加速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当务之急,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大策。我国的产业结构,只有早调整、早优化、早升级,才能早主动、早脱困、早受益。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新压力,必须立即进入加速优化与升级的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在新形势下要有新思路,要求在产业重组中有新突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前景,确立产业发展的新格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必须立足于高起点,充分利用后发优势,贯彻跨越战略,产业的升级要以科技进步为内核,走内强之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要求配套进行,必须与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结合起来,力求产业结构与企业组织结构及产品结构的调整同步进行。
由于我国国有经济在产业发展与现有产业结构组合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当前产业结构的调整,应当以国有企业所占比重大的产业的结构调整为重点和先导。在调整中,必须坚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调整存量资产,优化资本结构,排除体制分割,实现跨界流动,促进国有资产由低回报领域向高回报领域转移,以壮大和发展国有经济。
集体企业的产业结构,应当抓住时机,向更高层次方向发展。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应当是:①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和消费空间;②优化三次产业构架,调整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提高三次产业水平,改善三次产业内在素质;③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要达到生产经营规模化、产业技术高度化、产品营销市场化、生产协作专业化的良好效果。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我国具有特殊意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走农业产业化道路。要引入现代工业管理办法,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农业的主导产品和主导行业,实施生产、开发、运输、经销一条龙,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运销等改革组合为一个整体,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市场化、现代化水平。改造现有农业传统的自给、半自给生产经营体系,把承包农户与科技单位、加工企业、运销机构结合在一起,形成产、研、运、销新体系。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当前特别要注意处理好存量资产盘活与增量资产优化的关系,市场优势与资源优势的关系,重点产品与一般产品的关系,特殊企业与普通企业的关系,主业经营与多业经营的关系等。正确选择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形成以生产优势产品的龙头企业为核心,以资本连结为纽带的产业发展链。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要求下,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搞好统筹协调,有规划地进行产业的战略调整,力争在短期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尽可能地减少大的震动和损失。由于目前我国尚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阶段,市场发育还很不成熟,竞争行为并不规范,因此,产业结构调整完全由市场来取舍,还有一定的困难。为取得合理调整效果,既要注意利用市场机制作用,又要注意发挥中央、地方政府部门的积极作用,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做好调查研究,制定好产业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协调产业结构调整,减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盲目性。
特别重要的是,由于产业政策的实施具有明显的整体性,因此,形成配套的产业政策,对指导产业结构调整尤为必要。过去我们的产业政策,由于限于局部或专项,尽管方向正确,但因不配套或缺少实施保证措施,实施起来大为减效。应制定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企业组织结构政策、产业地区政策以及产业实施的限制与鼓励的保障政策等成体系的产业政策。
在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中,由于我们情况复杂,所有制关系又有自己特点,因此,调整的办法必须多样化,并要有很大的灵活性、适应性。既要组建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大产业,又要注意我国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有些有较强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产业,应进一步发挥其比较优势,着重提高科技含量,实现优势互补。一些幼稚产业主要是要立足高起点,注意规模效益,提高技术水平,强化整体素质,使其真正成为能替代进口、增加出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强势产业。一些比较成熟的制造业,关键是要以新技术武装自己,形成新的制造技术优势,有效地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功能。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积极探索跨行业联合、跨地区联合和跨国经营等形式。还可以探索企业与金融业相互联合的新路子,以推进行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资本结构的优化。
六、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内容
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出发,国有经济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必须集中力量,发挥优势,保证重点,提高效率。主要目标和基本内容是:
(一)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领域,国有经济要保持垄断地位。重要的国防军事工业、航空航天工业、新闻和广播影视业、金融业、造币业、物资储备部门及农业中的某些特殊部门,担负着为国家政治、军事、经济调控等方面的特殊职能,其产品和服务是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顺利发展的必备条件,国有经济在这些领域要保持垄断地位,以实现国家的战略控制。
(二)在重要基础设施和重要基础产业,国有经济要保持优势地位。铁路运输、航空和港口、电力生产和输送、邮政通讯、油气开发及采矿等产业,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非国有经济无力或不愿投资,应主要由国有经济来承担投资、开发和经营,保持绝对优势地位,并据以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在此前提下,也可以鼓励非国有经济逐步进入。
(三)在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集中发展一些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目前,主要包括机械、电子、汽车制造、石油化工和重点工程建设等支柱产业,大多是资金、技术密集,对技术能力要求高,规模经济效益显著,在国内外市场上属于竞争激烈的产业部门,国有经济应当积极发展一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在现阶段,只有国有资本参与,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才能培育出一批有实力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公司、大集团,进而从总体上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在这些产业中,国有经济应从中小企业中退出。
(四)在高新技术产业,要加大国有资本的投入力度,推动其快速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海洋工程、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早期投资大、风险高,目前我国非国有经济难以全面促进其发展,但这些产业代表着产业结构升级方向,在政治和经济上都有重要意义。国有经济要立足于社会整体利益和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以国家实力为后盾,积极投资开发,引导和带动其他社会资本投入。
(五)对一般竞争性行业,国有经济应遵循市场经济原则,与其他所有制经济进行平等竞争。大体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国民经济中不居主导地位的部分机械、电子、化工和原材料工业,有些规模经济效益比较明显、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国家要从中小企业中逐步退出,集中支持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使这些大企业实现规模经营。二是食品、纺织、家具、造纸、文教体育用品等制造业以及中小规模的商业和服务业等,规模效益不明显,资金投入要求不高,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且适宜分散经营,国有经济应当逐步退出,鼓励非国有经济投资经营,国家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和条件。
七、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
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和调整的根本途径,是立足市场,通过国有资本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流动和有进有退,突出重点,发挥优势,优化国有资本配置结构,进而优化国民经济结构。为此,要大力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一认识。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改组和调整,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合理化,各方面必须更新观念,统一思想,齐心协力,从实际出发,逐步推进。一是要把看问题的视野从国有经济扩展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看到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都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不可缺少的。二是要把判断标准从只重视国有经济的数量和比例转移到更加重视国有经济的质量。低质低效的国有经济对发挥主导作用没有实际意义。三是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主动退出一些不必要的领域,出售、变现一部分国有资产,以集中力量加强某些重点领域,这是国有经济行业结构的调整,并不意味着国有经济的萎缩。
(二)“抓大放小”与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相结合。“抓大”要与国有经济的产业选择结合起来,对适合和需要国有经济的行业,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具有经济规模、处于行业排头兵地位的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培育和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必须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资本为纽带,以经济合理性为原则,避免行政性的“拉郎配”。对量大面广的竞争性行业,特别是那些国有经济只需部分参与和退出的行业,要进一步加大“放小”的力度,允许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国有资本的流动和重组。鼓励各类中小企业与国有大企业在互利基础上形成专业化协作关系。
(三)推进兼并、破产,促进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劣势企业的破产和被兼并,是企业退出的基本形式。企业合并和联合,是形成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重要途径。要在合理、规范的基础上,鼓励强弱和强强联合,加大破产、合并和兼并的力度。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完善有关政策法规,消除妨碍企业合并和联合的各种障碍。
(四)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增量资本调整力度。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和调整,必须存量和增量相结合,以增量带动存量。要使企业成为投资的主体,并承担相应的风险和责任。国家要从财政每年新增加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中,划出一定比例作为“产业调整基金”,援助衰退行业和资源衰竭地区企业退出和转产。地方政府也应当筹集和建立类似的基金以支持本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资助建立再就业服务机构,补充社会保障基金和解困资金。
(五)解决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改组的成本和费用。直接成本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消化国有经济的债务负担和解决资本金注入不足的问题;二是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的费用;三是离退休人员社会保障不足部分。解决这三个方面都需要一定的资金。可考虑通过发行国家公债,吸收国外资金,出售部分国有资产等多种方式筹集。
努力减轻国有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失业压力,政府需要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设立或资助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机构;对录用特定行业失业职工的企业,政府给予财政补贴、贷款支持和税收优惠;政府通过增加公共工程等建设投资,创造就业机会,帮助失业职工再就业。
八、经济结构调整的突破口
如何选择经济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当前各方面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抓好产品结构调整对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
1.要选择产业关联度高的原材料工业类产品作为结构调整的龙头产品。原材料不是最终产品,处于行业产品链的上游,适合作为结构调整的龙头产品。如汽车用钢和不锈钢,都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钢材品种,在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解决好这两大品种的结构问题,不仅能促进钢铁工业产品结构的合理化和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且能“以点带面”,对汽车、石化、轻工、机械、家电、建筑等相关行业产品升级起到直接促进作用。再如基本有机原料及合成材料、轮胎、感光材料等产品的生产,直接影响相关行业的产品结构,特别是乙烯对下游产品的结构调整至关重要。由于长期以来基本有机原料紧缺,落后的原料路线在生产中占较大比例,造成生产消耗高、成本高、污染严重,产品竞争能力差,直接制约了化工行业的发展。通过对以上原材料工业产品的重点支持,其关联带动作用可以渗透到众多下游产品和行业,对结构调整产生必要的牵动力。
2.支柱产业产品要真正成为结构调整的“支柱”。机械、汽车、电子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这些行业重要产品的选择要突出三点:一是国内市场容量大,二是有一定的整机设计基础,三是规模效益显著。再如亚临界机组,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将是我国主力火电机组,应作为调整重点“九五”期间主要提高机组的可靠性和年可用率,以提高国产机组市场竞争能力。机械、电子、汽车行业亦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门,通过对其重点产品的支持,可直接提高我国现有加工能力的水平,从而推动各行各业产品结构的升级。
3.注意理顺产品结构调整与企业组织结构、地区布局调整的关系。抓重点行业的重点产品,落实重点项目,支持重要企业,产品选择立足现有企业,是产品结构调整的总的要求。针对各地存在的东、中、西部工业结构相似,以及各省、地、县之间存在严重结构趋同现象,在进行产品结构调整的同时,要将重点企业与地区布局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考虑三种方法:一是按照确定的目标,将重点产品选择落脚在相应的区域。如原材料工业和机械工业尽可能落脚在中部省区,支柱产业落脚在环渤海湾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及沿海地区,有色金属行业落脚在西北地区和西南、华南地区;二是通过市场竞争实现结构优化,用市场经济规律运作项目,采用招标的方式选定技改项目;三是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九、技术进步与结构升级的主要特点
(一)从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的动力看,来源于改革开放、市场机制和企业制度的变革。建国初期的产业技术进步主要是由政府出资或贷款通过引进前苏联的先进技术装备和管理、兴建一批现代产业来实现的,政府在推动产业技术进步中起主导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取得的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是通过改革开放,进行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经济与科技相结合,进行企业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一方面对企业形成了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促使企业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加大技术进步的力度,另一方面为企业技术进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说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的主体是企业,外部条件是政府创造的,动力来自改革开放、来自市场机制和企业制度的变革,因此这种动力比起建国初期的动力更广泛更持久更高效。
(二)从产业技术进步的途径看,技术引进、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是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三条基本途径。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利用外资大量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装备、先进工艺和管理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兴建高新技术产业。在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的同时,我国加大了国内科技投入、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的力度,先后组织实施了"863"高技术计划、科技攻关计划、火炬计划、丰收计划、星火计划等重大科技项目。
(三)从产业发展阶段上看,我国正处在“重化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的工业化时期。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一半以上投在工业项目上,工业发展以自动化、大批量和提高规模经营、市场集中度和生产能力为基本特征,总体上看相当于亚洲“四小龙”六七十年代工业化阶段。同时,我国工业化直接吸纳当代新技术革命的成果,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引进当今发达国家先进技术装备,出现了一批后工业化阶段才有的“知识技术集约化”产业群体,呈现出跳跃式发展的格局。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产业技术水平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比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与产业竞争的能力还比较弱。
(四)从产业结构演进变化看,我国的就业结构的演进进程大大滞后于生产结构的升级变化步伐。从发达国家工业化阶段看,随着国民经济工业化的推进,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大量转移到第二产业,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普遍降至10%以下,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迅速上升,大体上与生产结构的变化相当。如1983年美国第一、二、三产业的GDP构成为(%):2.3:28.1:69.5,同期就业人口构成为3.5:26.8:69.5;再比如日本GDP构成为3.0:36.5:60.5,同期就业人口比重为9.3:34.1:56.6。而在我国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缓慢,明显滞后于生产结构的变化,1995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下降至20.6%,而同期就业人口所占比重仍高达52.2%;第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1.8%和31.1%,而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只有23%和24.8%,远低于增加值所占比重。这主要是我国人口过多,城乡劳动力严重过剩所致,决定了我国国民经济工业化和人口城市化难度比别的国家大、时间要比别的国家长。
十、影响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的矛盾
(一)产业技术进步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工业化阶段产业技术进步的核心是实现农业的机械化、产业化和工业的高度自动化,推进第一、二产业的规模经营,大幅度提高市场集中度和劳动生产率。这必然以打破现有的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小而全”、“大而全”的产业发展格局,以大量的中小企业关停并转破和大批农户转向非农产业为前提,这对于目前劳动力已严重过剩的第二、三产业来说确实难以容纳。可以说就业压力是当今影响和制约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和规模经营、工业的高度自动化和规模经营,影响和制约我国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的首要的长期的制约因素。因此,我国的产业发展政策,应当立足于促进产业技术进步与实现充分就业相结合,依据我国劳动力资源多这一基本国情,继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武装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并把它作为我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产业竞争的重点,这是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和当代国际产业分工与发展规律的正确选择。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于目前的我国来说只能选择少数领域和有限目标,在短期内不可能成为我国的主导产业。
(二)产业发展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目前我国正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化时期,在较长时期内产业发展仍以物质产品产出能力的扩张为主,必然依赖大量的资源投入。而我国自然资源虽丰富,品种较全,但人均占有量少。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人均占有耕地不足世界的1/3,人均可利用草地和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的一半,植物资源、动物资源人均占有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森林覆盖率在世界排百位之后,这将直接制约着我国的产业发展。因此,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立足点放在依靠科技进步对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上,对可再生资源必须以再生方式开发利用,对不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节约使用并积极寻求替代资源;进一步实施出口替代战略,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由大量依赖资源消耗的产品为主转向对资源深度加工的高附加值产品为主,走可持续产业发展之路。
(三)产业技术进步、结构升级与资金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总体上看传统产业比重大,产业技术装备落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机械化水平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工业企业主要生产设备中仍有一半是国内一般水平或落后水平的设备;交通运输、能源等基础产业发展滞后,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要靠大量的资金投入来兴建新的产业、改造传统产业,资金短缺将是影响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长期的制约因素。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做好利用外资、国内融资工作;另一方面合理有效利用资金,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在产业发展上选择优势领域,制定有限目标,实行重点发展,追踪世界产业发展步伐。这也是当今发达国家产业发展所走过来的成功经验和被实践证明了的当代产业发展规律。
(四)产业技术进步、结构升级与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我国财政“分灶吃饭”,地方各级政府都是独立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决策主体,是导致各地争上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产业规模小,地区产业发展趋同化的根本原因。分散投资一方面形不成规模经营,另一方面造成地区产业发展趋同化,目前国内纺纱、塑料、化肥、钢铁、卷烟、化纤、电视机、洗衣机、自行车、汽车等热点产品生产企业几乎每个省市区都有,照相机、电冰箱、洗衣机、录像机、微波炉、空调器、复印机、彩色电视机、微型电子计算机、汽车、摩托车、中成药、化学原料药等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大都低于一半,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治理投资小型化、产业趋同化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解决各级政府“分灶吃饭”、产业发展上的多层次决策问题,把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与地区经济发展政策、固定资产投资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投资总量、投资方向、投资项目规模和技术上由国家来调控,投资业主由市场来选择,以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结构升级和地区产业布局的合理化。
十一、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
(一)提高产业竞争力是迎接经济国际化挑战的惟一途径
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有一种看法,认为国家的有关政策对国内企业保护不力。其实,国内企业所面临的压力是中国经济国际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保护政策并不能使国内企业摆脱困境,计划经济时期,中国长期对国内市场实行高保护政策,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进口替代。但是,随着中国经济逐渐融入国际经济之中,依赖高保护发展进口替代产业的发展战略的弊端也最终显露出来。事实证明,高保护政策不利于真正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正如温室里的花朵一旦被放在风雨之中,就难以生存。而且,在当今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任何一国实行高保护都将受到国际社会的报复,其他国家将对该国实行一系列的贸易与投资歧视政策,使该国不能享受国际分工的益处。
经济国际化的实质是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当今世界的分工已经到了任何一国都不能独立于国际社会之外自谋发展的地步,即使美国这样的超级经济大国,也不能全面发展各种产业,而必须放弃一些产业,集中力量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迅速发展本国经济是首要的任务,但是,当今的国际经济环境使中国计划经济时期所实行的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战略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在制定跨世纪的发展蓝图时,要分析中国在国际经济分工中的地位,选择中国应重点发展的产业,着重提高重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带动中国整体经济竞争力的逐渐提高。
重点产业的选择既要考虑中国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又要紧紧把握新技术革命的趋势。各国的国际比较优势是处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80年代中国的比较优势是在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纺织工业的优势正在逐步丧失,而中国原本软弱的家用电器行业经过“八五”时期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国际竞争力已经大大提高,将成为中国新一代出口创汇的主导产品。在跨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比较优势将仍然是丰富的熟练劳动力、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和容量不断扩张的国内市场。因此,必须从中国的国际比较优势出发来选择跨世纪的重点发展产业,脱离了中国的比较优势,任何一厢情愿的选择都不可能实现,而且错误的选择将大大延误发展的时机。历史经验告诉人们,后起国家要想真正超越先进国家,就必须抓住新技术革命的机遇。当今我们正面临的信息技术革命,各国起跑线差距较小,抓住这次历史性的机遇,中国将可能实现跳跃式的发展,实现中国人几百年来的强国梦。
(二)培育中国的跨国公司是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跨国公司是当今国际经济舞台上的主要角色。据统计,当今一半左右的国际贸易和3/4的国际投资活动是与跨国公司有关的。跨国公司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完善的经营网络、多元化的经营内容和强大的研究能力,因而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一些大的跨国公司的经济实力,已经相当于不少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所有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国家与地区,无不拥有自己的跨国公司,并以此作为该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载体。
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中国的企业成为功能不全的生产单位,而不能成为真正现代意义的企业。原有企业重生产、轻营销,重引进、轻开发,重分工、轻综合。这一系列的弊端使中国的企业具有生产性强、经营活动单一、技术开发能力弱的特征,加上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重、资产负债率高、冗员众多等特有的问题,中国迄今尚没有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一些较大的企业虽然也有不少跨国界的经济活动,但比起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还有不小的差距。而且,很多这类企业往往是依赖国家所给予的垄断权力从事经营活动,一旦失去垄断权力,能否生存都成为问题,更谈不上与外国跨国公司的竞争了。1992年以后,很多跨国公司看好中国市场的潜力,纷纷来华投资,国内原本较具规模的企业立即感受到了生存的压力,不得不通过与跨国公司合资来求得生存。短短几年中,不少行业“排头兵”都已合资并被外方控股,这正是中国缺乏自己的具有竞争力的跨国公司而出现的必然后果。
以市场竞争为基础,配合强有力的政府干预,是被国际经验证明了的后发国家培育本国支柱产业的有效途径。韩国、日本的经验表明,在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普遍不强的情况下,政府对有潜力的企业加以扶持,是迅速培育本国跨国公司的一条捷径。但在选择扶持对象时,一定要以国内市场的竞争来选拔,而不是政府随意指定。通过引进市场竞争强化国内产业的竞争力,已经在很多行业中取得显著成效。在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下,一批富有潜力的大型企业脱颖而出,正在成长为中国的跨国公司。政府如果能采取有力措施对这样的企业加以扶持,必将加快中国跨国公司的成长。
(三)发挥政府作用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1.维持竞争的公平与公正,保证市场竞争机制的有效运行。市场竞争是提高国内产业竞争力,培育中国跨国公司的有效途径。中国国内市场规模大,企业通过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就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形成具有国家竞争力的企业,这是很多小国所不具备的优势。然而,现在国内市场上竞争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其一,一些企业依靠种种特权参与市场竞争,竞争不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其二,地方政府利用行政权力搞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分割市场,国内统一市场的优势被破坏;其三,市场交易秩序混乱,经济信用败坏。因此,采取措施保证市场竞争机制的有效运行应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政策重点。
2.加强外贸政策、外资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产业政策是国家今后一段时期中加快产业升级,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总体设计的政策体现,其他相关政策都应保持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以推动产业政策的顺利实施。然而,中国的各项政策分别由不同的部门制定,没有一个综合部门来统一协调各种政策,因此,政策之间缺乏协调与配合。例如,贸易政策中的关税设计没有与外资政策相协调,高关税保护的部门却对外资敞开大门,外商就会绕过关税以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国内市场,使关税保护形同虚设。政策不协调可能使需要保护的产业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外资不能按我们的意图流向需重点发展的产业,对外经济部门可能不仅不能为提高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发挥积极作用,相反可能起到负面作用。因此,“九五”期间要着手解决政策不配套的问题。
3.为中国跨国公司的成长创造条件。(1)加速资产的兼并与重组。“八五”时期的一个教训就是,市场竞争中的优胜者不能通过兼并与重组来迅速扩大规模,只能通过新建、扩建来扩大规模,大大延缓了优势企业的成长速度,同时,竞争失败企业中的资源不能为其他企业所用,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九五”时期要解决资产兼并与重组中的政策与体制限制,使国内优势企业通过兼并与重组迅速成长起来。(2)为优势企业的成长提供便利的融资渠道。传统经济体制下优势企业的成长主要通过“滚雪球”的方式来实现。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利用资本市场将社会资本迅速汇聚到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之中,使优势企业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迅速成长壮大。因此,在日益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谋求发展,就要为优势企业的成长提供便利的融资渠道,使优势企业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或政府直接投资及银团贷款等方式,便利地获得发展所需的资本。(3)培养擅长跨国经营的企业家。企业家是现代市场经济下最重要的一种生产要素。由于中国长期从事的计划经济不需要企业家,而封闭的经济环境更不能培养出擅长跨国经营的企业家,因此企业家的缺乏是制约中国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跨国公司的成长需要一大批擅长跨国经营的企业家,必须通过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两条腿走路,以尽快解决这一问题。(4)推动中国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作为发展中国家,资金不足是长期制约中国发展的因素,因此,大规模对海外投资不应成为中国发展的战略方向。但是,选择部分优势企业进行跨国投资与经营,培育中国的跨国公司与此并不矛盾。当前中国外汇储备丰裕,有能力进行一定量的跨国投资。中信、中国银行等企业的跨国投资与经营活动的成功说明,用好中国有限的外汇资源,培育出中国的跨国企业,不仅对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而且对将来保持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都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政府对优势企业的跨国投资活动要给予有力的支持,在这些企业海外投资的审批、供汇方面不仅要给予方便,而且应提供可能的优惠。中央政府要与其他国家的政府签订双边或多边的投资保护协定,为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法律保障。
标签:国企论文; 国有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企业经营规模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国有资产管理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论文; 国家部门论文; 企业经营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