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与知识经济增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论文,人力资源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迅速兴起。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书的解释,知识经济是指直接依据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经济。其实质是:国家的竞争由产品和技术走到了知识的竞争,经济发展主要靠以知识推动的科技为核心构建的生产力系统,知识的生产、扩散、转移和应用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环节,而这些环节是围绕人力资源这一核心进行的。知识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形态,即使发达国家也只是在近几年才较充分认识到的。
一、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早期,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人类生产能力很低,社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更多地源于劳动力的多寡和自然资源禀赋的丰欠。自19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科学技术获得巨大发展,促使生产效率得以大大提高,创造的物质财富也大大增加了。然而,本世纪50年代以前,人类经济还处于资源经济阶段,经济发展还主要取决于自然资源的占有和配置。6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中的知识含量的增加,知识经济日渐为人们所认识。如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茨·马克卢普,根据美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至50年代末的社会生产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背景,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他发现美国在1947—1958年期间,知识产业以平均每年10.6%的速度递增, 是GNP 增长率的2 倍;1959年,美国从事知识产业的劳动已占全部劳动力的31.6%;1958年,美国GNP的29%来自知识产业,约为1364亿美元。(注: 人才市场报:《迎面而来:知识经济时代》,第57页。)
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经济发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马克卢普这一发现不断为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所证明。首先,是世界规模的国民经济信息化浪潮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全面影响。现在,全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值在万亿美元左右,预计到2000年,电子信息及其相关产业产值可达3.5万亿美元。1996年, 世界未来学会主席爱德华·科尼什预测,到2025年,电子信息技术在技术、文化、教育、工作、商业与经济、货币、政府功能、媒体和娱乐、私人生活、决策方式等10个方面都将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第二,一大批被称之为知识密集型产业迅速崛起,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美、德、日三国都认为,这些产业包括:微电子、生物技术、新材料科学工业、电信、民用航空、机器人加机床以及电脑加软件。据《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观察》1996年六、七月号描述:最近10年,OECD成员国的高技术产业在制造业和出口所占份额已达20—25%,知识密集的服务业部门(教育、通信、信息等)高技术比重更大,据估计,OECD成员国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占GDP约50 %以上。具体可参见表一。知识经济的发展以美国为甚,近年来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4万多家软件公司和300家芯片公司。1996年美国全年新增产值的2/3是由微软这样的企业创造的,1994年至1996年间,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已达27 %, 远高于房地产业的14%和汽车产业的4%。从其人力资源结构看,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从事的高智能职业,如教授、科学家等,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信息技术人才尤其供不应求。目前美国前30位就职人数最多的职业中,高智能职业占了12位,而在几十年前,此类职业根本就被排除在30位之外。目前发达国家出现了投资向知识型开发流动的趋势,美国1996年仅在信息产业的投资就达2500亿美元,超过日本和欧洲的总和,日本1996年的R&D投资达15万亿日元,比1995年增长3.4%。与此相适应, 发达国家教育经费已占GDP的12%,R&D经费支出占2.3%,德、奥等国职工培训经费占2.5%,美国每年用于职工培训和再培训的费用更高达1000 亿美元。同时,经济运作从靠资本、原料、劳动力、能源等转向知识、信息;企业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是规模小、柔性化、分散化。
高技术产业在整个制造业中的出口和附加值的份额(表一)
出口 附 加 值
1970 1993 1970 1993
美国 25.9 37.3 18.2 24.2
加拿大9.0 13.4 10.2 12.6
丹麦 11.9 18.1
9.3 13.4
芬兰 3.2 16.4
5.9 14.3
挪威 4.7 40.7
6.6
9.4
瑞典 12.0 21.9 12.8 17.7
法国 14.0 24.2 12.8 18.7
英国 17.1 32.6 16.4 22.2
二、知识经济的人力资源特征
知识经济和人力资源是密不可分的,带有明显的人力资源特征:
1.知识经济是人才经济。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这决定了知识经济只能是人才经济,知识的积累、知识向生产领域转化为生产力,其载体、其推动力都是人才。同过去以劳动力、以物质资源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比,知识经济以生产、分配和利用知识和信息为基础,人才的重要性就更加凸现出来。如果说在人类经济发展中的起步阶段由于科学知识长入经济的比重还不大,人们还可以或只能依靠资源、廉价劳动力等传统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的话,那么现在在新的以知识为基础的财富创造系统中,劳动力费用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了,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产业由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逐步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化,以高技术为核心和导向的新兴行业和部门不断涌现。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对人才依赖性更大,高素质人才将会有更加广阔的用武之地。
2.知识经济是人才的创新经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的积累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知识积累速度越来越快,积累量越来越大,换言之,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据美国科学家詹姆斯·马丁推算,人类科学知识在19世纪是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一倍,70年代是每5年增加一倍,现在大概是每3年增加一倍。据美国科学院统计,1957—1971年间,全世界发表的科学论文每年以10%以上速度递增,到70年代每年达200万篇,80年代每年可达1300—1400万篇, 等于从科学最初问世到现在累计数量的总和。在这种背景下的知识经济,要求人才拥有的知识不仅是一般的知识,而且是能适应、服务社会经济大发展的新知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国外专家提出了对人才实行终身教育和回归教育的思想。法国籍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保尔·格朗在1965年就提出了人的一生都要接受教育、以防知识老化、适应知识和信息爆炸时代的需要的终身教育的思想。而挪威社会学家约翰·卡洛茨则提出了回归教育的思想,认为应当取消教育期和工作期之间的隔墙和顺序,让教育期和工作期自由转换,使人们在它们之间进行重复选择。这样学习和工作不断交替,不断吸取新知识,不断提高工作技能。这些思想与知识经济、创新经济是相吻合的。
3.知识经济是人才协作经济。知识经济由于经济的知识、科技含量的提高,往往要求人才之间进行密切的合作,甚至进行跨国界的生产活动。这一方面固然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亦由于知识的尖端性和复杂性,使人们在一个项目、一项计划中只能懂得与自己相关的一小部分,协作就成为非常必要的了。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制原子弹涉及到数十万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战后的“星球大战”计划涉及的人员更多、更广泛。而进行国际化协作生产的例子就更多了:美国的波音747飞机共有450万个零件,它是由6 个国家、 1100 多家企业和15000多家中小厂商协作生产的; 美国的朋蒂亚克—莱曼牌汽车则在德国设计;由美国生产传动装置、自动驱动桥、手动驱动桥、燃料喷射系统、后轴零件、转向系统零件;在韩国生产1.6升发动机、 制动器零件、轮胎等。然后再把各地的零部件组装起来,最后打上“美国制造”的牌子。现在,这种协作使得很多产品成为了“国际制造”、“欧洲制造”、“亚洲制造”等牌子。在知识经济的这种生产体系中,生产者单体的力量是极其有限的,人才之间的协作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
4.知识经济是人才高效率经济。知识经济是靠人去推动的,是靠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去推动的,在这个前提下,知识经济成为高效率经济。现代生产要求劳动者不仅用手劳动,而且更多的是用脑去劳动,单纯依靠体力支出在知识经济中所占份量越来越少了。马克思早就说过:“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能力的总和。”(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90页。)无疑的,人的体力是有限的, 而知识经济强调开发人的智力这个无限的资源,无疑能带来经济的高效率。这一点亦为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证明。50年代以前,美国民用部门中受到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分别低于50%和10%,1970 年提高到64%和26%,1989年达86%和46.4%(注:《美国统计摘要》,1991年版,第 385页。),这使美国劳动者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如果按1975年的美元计算,1950年美国的一名工人1小时创造的GDP为5.91美元,1981年已经增加到11.4美元,即提高近一倍。就部门而言,有的知识、技术含量高的产业部门,其效率可以是传统产业部门的数倍、数十倍乃至上百倍,这无不说明知识经济的高效率特征。
三、人力资源是推动知识经济的重要资源
早在400多年前, 英国的重商主义者们就注意到了人力资源对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他们多从人口(人力资源)思考其与国民财富(经济增长)的关系。之后,亚当·斯密这位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对这一问题在其《国富论》中用相当的篇幅作了比较具有现代意义的论述: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劳动分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教育对劳动者开发的重要性等。 对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研究的转折点是本世纪50、60年代,以明赛尔、舒尔茨和贝克尔为代表,他们从不同方面、不同的角度分别阐述了人力资本理论。80年代中期以后,罗默于1986年提出了“收益递增的长期经济增长模式”;1988年卢卡斯则提出了“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经济增长模式”。这些理论都从不同程度上论述了人力资源对经济、特别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作用。
如果说,在农业经济时代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人们只能最大限度地从自然界中获取人们的物质所需,那么,到了今天知识经济时代,依靠人力资源,依靠凝集于人力资源之上的知识去促动经济的发展,就是创造财富的一种必要的途径了。人力资源是推动知识经济的重要资源,这是由人力资源本身特征所决定了的。人力资源在知识经济发展中是第一位的、核心性的资源。人力资源作为生产过程的主体,是首要的生产力,一切生产活动都是由人去发起、操纵和控制,人力资源可根据自身的条件、愿望、有目的地运用外界各种因素去进行经济活动,由于有了人类的劳动,各种自然资源才成为经济资源,才能进入生产过程而成为生产要素;也正是由于有了高智能的人类,各种经济资源才得到深层次的开发和充分利用,发挥了更大的效益。因而人力资源是构成生产力诸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生产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人的作用的发挥。在知识经济中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正在逐步为人们所接受,其第一资源的地位正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逐步得以确立。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特别是在今天“自然资源优势终结”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说人力资源是推动知识经济的重要资源,这也为许多专家的大量研究所证明。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和美国劳工部对1948—1989年间美国经济增长的源泉的估算表明,教育和知识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2%,超过了物质资本的贡献率(37%),若把投入生产的劳动力的数量贡献也包括进去,则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高达63%。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巴罗(Barro,1992 )在他的一项跨国研究中,运用初、中等入学率作为人力资本的指标, 对98 个国家和地区1960—1985年间入学率与人均GNP 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作了多项回归分析,发现在起始GNP为既定条件下,平均地,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与其起始的初、中等入学率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73。由此他得出结论认为,不同国家经济增长率的差异并不是主要由资源禀赋、物力资本等的差异引起的,而是因为各自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不同。妨碍穷国赶上富国的原因,主要是缺乏人力资本,即教育不发达,人才和知识不足,人力资源素质低下,而不是缺乏有形资本。1994年2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费德里科·马约尔在一份“世界科学报告”中指出:“科学永远是财富之源。今天,富国和穷国之间的差距就是在掌握知识方面的差距。如果没有科学的转让,就无法获得持久的发展。”(注:引自广州市计委、中山大学市场经济和人口发展研究中心主编《社会可持续发展》,第65页。)
所以,美国《时代》周刊教育主编曾一针见血的指出,当财富从土地中获取时,美国是一个富裕之国;当财富从人脑中去开发时,美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说明了美国的有识之士已充分认识到了人力、知识对经济的重要性。发展教育,提高人力资源素质,适应知识经济对人力的高要求,甚至已成为美国的国策。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997年的公开演讲中,一再提到教育、人才与知识经济的关系。1997年7月25日, 克林顿总统在弗吉尼亚州克丽斯特尔城向“全国小学联合会”作了一次讲话。他说,为了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对美国的挑战,必须从儿童抓起,从教育抓起。要让我们的孩子享受到世界一流的教育,我们所能做的最重要事情,是坚持高水平的国家标准。让每一个学生学到他能够在激动人心的21世纪世界里取胜的东西。1997年9月26日, 克林顿在得克萨斯休斯顿的圣哈辛托社区学院发表演说,又谈到了知识经济的教育问题。他说,新经济形态的出现,其实质是知识经济;为迎接挑战,抓住机遇,美国需要采取新的经济战略;为了使美国在21世纪知识的新角逐中仍然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大教育投入迅速以高新技术更新旧的教育手段,切实坚持教育优先的战略。
四、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的相适应
1.知识经济对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质的要求
知识经济强调知识和信息作为基础,这赋予了劳动者新的含义,即对人力资源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力资源只有掌握知识、掌握科学科术,才能成为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如果劳动者没有科技知识和现代生产技能,就不可能在现实生产力系统中发挥能动性,也就不能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就这个意义上说,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对知识经济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知识经济对人力资源质的要求是向两极分化的,一方面要求人们成为“全才”,另一方面又要求人们成为“专才”、“特才”。这就是日本学者提出的所谓“T”型人才知识结构。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现代社会生产力水平更高,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其分支纵横交错,边缘学科林立,前沿学科象神经和血管一样渗透到一切知识领域。随着这种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任何一门学科要想发展,都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于别的一些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这个时代,一方面要求人才普遍专业化,在自己的领域中成为专才、特才;另一方面又必须更注重广泛的思考,掌握全面的理论,讲究思维的系统化、全方位、立体型,使自己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全才。
2.知识经济要求人力资源构成实现由体力劳动者为主向脑力劳动者为主转变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并大规模地转化为生产力,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知识密集的高科技产业比例越来越大,知识经济要求职工不断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并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以适应科技革命条件下科技知识不断更新的发展趋势,适应劳动中知识成份不断增加的趋势。这种适应的最主要表现就是要求人力资源构成实现由体力劳动者为主向脑力劳动者为主的转变。
我们面临的是知识和信息时代,知识和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料。未来是以知识和信息生产为中心,以知识密集型产业和信息产业为支柱,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知识、信息越来越成为生产力中决定性因素,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软件编制人员等脑力劳动者在知识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仅是一般的劳动者,而且是劳动生产过程的主导力量。邓小平同志说过“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四个现代化的进展,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体力劳动会不断减少,脑力劳动会不断增加,并且,越来越要求有更多的人从事科学研究工作,造就更宏大的科学技术队伍。”(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89页。)《纽约时报》的一个统计资料表明,1984—1994年,美国普通工人( 技工、装配工、辅助工)的人数从1640 万人下降到1060万人,减少35.37%; 而普通工人中大学肄业和大学毕业人数的比例却从13.96%上升到20.7%。同期, 美国专业工人(精密生产工人和技术工人)从1240万人增加到1280万人,增长3.2%, 但专业工人中大学肄业和大学毕业人数的比例却从23%上升到32%。美国《未来学家》杂志预测到2000—2010年,蓝领工人将从现在占劳动力的20%下降到10%或更少,60—70%的劳动力由知识型人员组成。
3.知识经济要求人力资源与经济结合方式改变
知识经济的效率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知识转化程度如何。这需要转变人力资源与经济的结合方式。一方面,人力资源特别是那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要主动与生产相结合,让自己的知识运用到生产中去,形成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界之间人才不断流动的格局。这在国外是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比较著名的有美国的“硅谷”、“128号公路”、“斯坦福研究公园”、日本的“筑波科学城”、 英国的“剑桥科学公园”、前苏联的“西伯利亚科学城”等。在加拿大,政府和学校均鼓励教师到公司、企业兼职。他们认为,教师主动接近企业,为工厂企业举办专题系列讲座、专题技术理论培训班、专题技术讨论会,为工厂企业开展职工继续教育,担任企业的兼职顾问,接受企业委托的科研课题等等,这些对于加强校企合作是十分有利的。在高校教师的个人提高规划里,往往包括“兼职其他工作”、“工作考察”、“开展一些开发型的设计和应用研究工作”等事项。此外,加拿大高校的教授、科研人员要开展科研项目,往往要自己与社会各单位和企业界接触,以便取得它们在经费上的支持。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他们向企业界流动,并使自己的科研内容与社会、企业的需要联系起来。因为他们要取得社会、企业经费上的支持,就得为支持者提供服务。另一方面,生产企业也要主动和学校、科研机构合作,选派业务骨干到学校学习,与学校联合培养人才,资助大学合作科研,使大学科研院所为企业培养更多的人才,开发更多的科研成果,以使企业不断补充新的人才、新的生产力,获得新的知识。
标签:知识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人力资源配置论文; 人力资源计划论文; 人力资源开发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人力资源战略论文; 人力资源特点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