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院前抢救;急救护理;预见性思维
引言
急救医学在现代医学科学发展中已经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服务宗旨是24h不间断地为急症、危重患者提供快速、有效、合理的医疗服务,为更多的急症,危重患者增加了生存希望。但抢救成功率与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各种因素相关,一些隐患直接影响着危重患者的抢救质量,甚至会造成医疗护理纠纷。所以在院前急救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服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常规护理干预针对性不强,很难满足抢救工作真实需求,而预见性思维护理通过划分职责、提前制定救治流程、提前准备好预见性问题等,有效的避免了一些隐患问题的产生,因此,本文中就院前急救护理中预见性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9月-2018年9月,随机选取某院急诊科院前急救接诊患者3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6~58岁,平均(42.13±2.44)岁,其中意外事故27例,心脑血管疾病14例,其他疾病9例;观察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4~62岁,平均(43.21±2.55)岁,其中意外事故24例,心脑血管疾病15例,其他疾病11例。患者与家属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签署知情同意书。上述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性良好可进行比较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即接到急诊电话,通知出车,到达现场后边急救边转运,被动的执行医嘱、观察病情、转运患者。而观察组则是采用预见性思维护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接到急救电话准备出车时,可提前与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沟通,确认患者病情,或根据出车单记录信息结合医生指导提前进行自救、互救,提前准备好急救物品、药品。到达现场后,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现场急救方案,如针对交通事故等意外事故患者,护理人员应及时创建静脉通道,以2-3条为宜,并保证患者呼吸顺畅,合理控制氧流量,若患者出现昏迷情况,则规范其体位,保证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堵塞气道;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在充足给氧的同时,开展心电监测,并做好镇静和扩冠支持工作,护理过程中减少搬运;并且很多患者易出现呼吸困难情况,甚至会发生心跳停止,护理人员必须保证及时发现患者异常情况,并给予其心肺复苏。转运前,护理人员固定好各种管道,具体转运过程中遵循“轻、稳、快”的原则,密切观察患者具体状态,若患者清醒,则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告知患者院内已做好治疗准备,缓解其紧张、恐惧情绪。此外在转运过程中遵循无菌操作要求,保证患者安全及时运至医院。提转运途中与调度中心落实接诊医院急诊科,提前做好院内抢救准备工作,提前开通患者急救绿色通道,实现与院内抢救的无缝对接,与院内医护人员面对面交接并完善相关记录。
1.3观察指标
两组院前急救处置率、有效急救时间;护理满意度评价,使用该院自制《院前急救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服务态度、抢救及时性、护理专业性、应急处理能力等,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3个等级,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和满意率之和。
1.4统计学处理
为确保实验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实验中产生的数据填入SPSS19.0软件中予以处理。随后还需利用卡方进行检验所得数据的结果,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处理所得数据后,应用P值表示,在P<0.05时,说明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院前急救处置率、有效急救时间对比
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可知,在院前急救处置率及有效急救时间,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见表1。
表1两组患者院前急救处置率、有效急救时间对比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0%,高于对照组82.0%,P<0.05,详细见表2。
3讨论
急诊科所接诊的患者,大多病情严重、进展较快并且具有极强的不可预见性,给护理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因而,对于所有经急诊抢救的患者选取适宜的护理措施极为关键。
此前一般使用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只能就一般状况下的疾病作简要的护理,并不能很好地与所患病类型所需要进行的针对性护理相匹配,以致于对于急诊抢救患者的及时抢救有所影响,对于患者病情的治疗与恢复均不能起到很好效果。而预见性护理模式是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之上,结合医护人员预见性护理思维,所形成的一套与急诊抢救患者相适宜的护理方案。其中,对病情进行正确评估判定、对于抢救设备的规范正确使用以及急救药物的合理使用三个方面加以详细叙述。
院前急救是医院急诊科重要工作之一,其主要目的为挽救患者生命安全,快速反应是院前急救成功的根本所在,而在院前急救中开展良好的护理干预工作意义重大。在院前急救护理中,护理人员展开预见性护理模式,就必须具备预见性护理思维,这样才能够做到前馈控制。护理人员熟悉抢救工作中的安全隐患,从护理的关键着手,制定出有效的预防风险,就能降低护理风险。依据预见性护理思维,就能够将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在患者需要前,防范意外。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院前急救处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效急救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护理人员采用预见性思维,及时出诊,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予以及时处理,合理转运,并做好交接工作,必要时开通绿色通道,切实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挽救患者生命,切实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院前急救护理过程中,采用预见性护理思维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急诊患者抢救质量,为抢救赢得有效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申云.预见性护理干预用于急诊患者抢救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6(19)
[2] 黎彩卿.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抢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7(10)
[3] 李冬梅 赵小凤 郑兰凤,等.急诊护士在急诊抢救中的预见性护理思维研究[J]. 饮食保健,2016(01)
论文作者:阳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患者论文; 预见性论文; 对照组论文; 急诊论文; 满意度论文; 思维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