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企业建设的规划与实施策略论文_张晓梅

数字化企业建设的规划与实施策略论文_张晓梅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长治供电公司 山西长治 046000)

摘要:在电力体制改革的大势中,供电企业如何增强自身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重要课题。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构建数字化企业是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本文探索了数字化企业建设的规划与实施策略。

关键词:数字化企业;供电;数字化管理

1电力企业数字化企业建设的规划

1.1电力企业数字化企业建设的目标

目前,国家电网企业建设重点是打造数字化企业为基础,目标是打造全业务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智慧企业,引领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电力企业数字化企业建设的目的是充分应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个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打造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的泛在电力物联网,为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提高经营绩效、改善服务质量,以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数据资源支撑。承载电力流的坚强智能电网与承载数据流的泛在电力物联网,相辅相成、融合发展,形成强大的价值创造平台,共同构成能源流、业务流、数据流“三流合一”的能源互联网。

1.2电力企业数字化建设的规划

(1)坚强智能电网,以“坚强+智能”构建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到补强+精益+提智的智能电网技术进一步延伸与提升。其主要的建设领域包括了生产(输电网+配电网)、营销(客户服务)、调度、安全等领域。经过10多年的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已经基本成型,未来需要做的,一是在中低压配电网领域(包括配电台区及以下)提升自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二是开展类似工业互联网的TSN(时延敏感网络)建设(比如5G、无线专网等),实现高精细化的数据采集(加大数据获取量,提高采集密度),从稳态数据的采集通信,延伸到暂态和瞬态数据的获取;三是提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能力,支撑电网更加坚强智能。

(2)电力企业逐步转向市场化,构建“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平台+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的电力企业,实现”枢纽型、平台型、共享型“的新型能源生态平台化目标。一是做好业务战略和业务规划,需要什么样的业务,由什么服务资源去实现交付,才能确定需要何种电力物联网技术,泛在到什么程度。二是完善末端的泛在覆盖。由于之前电网企业的战略重心不在于此,导致存在大量的感知空白,作为电力系统末端的配电,特别是用电环节要加强传感采集测量点的数量。三是云-边-端的智能协调。不仅仅是把电力设备“连结”到网络上,还需要实现云端的分析决策、边缘侧的测量和协调、以及用电端的感知和控制,以体现电力物联的需求

2电力企业数字化企业建设的实施策略

2.1 服务社会应用领域

(1) 社会经济状况分析及预测

电力需求的变化真实反映了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态势。电网企业通过智能电表以及用电采集系统可以获取用户详细的用电信息。对这部分用电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从中提取出关键数据和指标,利用提取出的信息分析用电增长与相应社会经济指标之间的联系,可为政府就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调控等做出合理决策提供依据。但这部分用户电量信息属于海量数据,也就是所谓的大数据。因此,可采用大数据技术,完成对用户电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历史电量数据比对分析、经济数据综合分析等大数据分析工作。

(2) 相关政策制定依据

通过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行业的典型负荷曲线、用户的典型曲线,从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为政府制定能效补贴和电价激励机制等国家或地方政策提供相关的依据。

2.2 服务电力用户应用领域

(1) 为用户制定个性化用电方案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将电价与用户用电习惯进行关联分析,评估用户对电价的敏感程度。从海量用户负荷曲线,采用数据挖掘技术,绘制出用户的典型负荷曲线。再对比用户的负荷曲线与典型负荷曲线,给出用户的能效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结合用户能效水平和用户对电价的敏感程度为用户订制最优化用电方案,帮助用户节约用电成本。

(2) 应用于充电设施的建设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未来大量的充电设施将遍布于街头、小区停车场。如何实现对大量充电设施的监控、调度、计量计费是充电桩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特点,可以将RFID等传感设备安装在电动汽车、车辆电池和充电设施中,实时反馈电动汽车运行状态、电池电量状态以及充电设施运行使用状态,从而实现对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的综合监测与分析。

2.3 服务电网企业运营和发展

(1) 电网监控与调度

随着未来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化,新能源发电的大规模接入可能使得电力系统由集中式向分布式进行转化。大量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保证电网安全稳定地运行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大量的分布式电源的监视和控制成为未来电力系统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分布式电源数量的加大急剧增大了系统调度和运行的计算量,传统的计算平台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基于云计算的特点,考虑建立云计算平台,则可以较好地解决传统计算平台计算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随着电力系统数据规模的不断扩大,利用云计算较强的扩展性和资源整合性,随时可以对云计算平台进行扩展,有助于实现电力系统信息的大范围实时监控和采集。

(2) 加快营配贯通工作的推进

以营配数据共享支撑电网企业的各项业务,以营配信息集成推进营配业务融合,提升电网企业的供电服务品质。营配贯通的工作需要将电网企业PMS、SG186的台账数据在GIS中建立相应的设备模型。基于云计算的优势,未来各省电力公司只需整合下属供电公司的资源,这样下属供电公司通过一台普通的计算机就能得到一台超级计算机的性能,不仅有效整合了系统内的资源,避免了资源的闲置,同时也降低了的成本支出。

(3) 加快电网企业营销转型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加快传统电网企业的营销转型,以提升电网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已经刻不容缓了。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不断激增,未来可以考虑将移动互联网技术推广到电网公司的各项业务中去,以实现业务办理快捷化、流程规范化、存档无纸化。同时,随着电改的推进,未来可能会成立大量的售电公司。这些售电公司的运营在短期内无法与传统电网企业相比,因此传统电网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借助于云计算技术为广大的售电公司提供运营托管服务,支撑其主要业务的运行,从而增强自身在市场中的优势。充分应用“大云物移智”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通信骨干网升级扩容、新区无线专网建设,增强电网运行的灵活性、自愈性和互动性。充分发挥电网在能源汇集传输和转换利用中的枢纽作用,为兰州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安全、优质、可持续的电力供应。着力打造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到2021年初步建成坚强智能电网和一流现代化城市配电网。着力打造具有枢纽型平台型共享型特征的现代供电企业。全力开拓用电市场,引导客户主动实施电能替代。不断改善营商环境,打造环节少、时间短、造价低、服务优的办电服务新模式,平均接电时间高压客户、小微企业客户分别压减至55天、15 天以内。积极发挥电力优势,做好扶贫规划,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

(4) 配电网故障定位

利用大数据技术,融合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等系统中的数据作出最优判断,建立新型配电网故障管理系统,可以快速定位故障,应对故障停电问题,提高供电可靠性。

3结束语

建设数字化企业是供电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的管理和发展之路,是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由于供电企业数字化企业建设工作本身具有创新性、系统性、艰巨性,需要付出长期而不懈的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依据总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信息化发展状况和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坚持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调整,以适应公司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路民辉.心无旁骛做好主营业务 推动企业和电网高质量发展[N]. 国家电网报,2019-02-01(003).

[2]刘长义.锐意改革创新 加快本质提升 为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努力奋斗[J].河南电力,2019(02):20.

论文作者:张晓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  ;  ;  ;  ;  ;  ;  ;  

数字化企业建设的规划与实施策略论文_张晓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