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机械设备的生产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生产力水平,其融合了机械工程、电子技术、传感器工程以及信息工程等多种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促进工程机械设备向现代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对工程机械设备的生产方式以及管理模式上都有一定程度的改革。在目前国际市场环境下,智能化成为了工程机械设备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以及企业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重视。为了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提高机械化水平,工程机械设备制造商必须充分认识到机电一体化技术对工程机械设备的深远影响。选择高质量的机电专业人员使机电一体化技术成为工程机械生产的巨大价值。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工程机械制造;应用
前言:在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中,制造业仍旧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对于整个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然而,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出口、占据更加广阔的市场是每个制造行业相关企业都一直努力的方向。也正是如此,中国的制造业面临的不仅仅是国内的对手,还有数不胜数的国外同行,想要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创新是最根本的突围之路。而将机电化与机械化相结合,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是“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制造业以己身推动整个中国经济的腾飞的必经之路。
1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现状
所谓机电一体化技术,顾名思义就是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融和。这项技术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诞生,由于当时的信息技术也处于刚刚萌芽的阶段,机器的机械水平相对比较低下,设备也比较简陋,所以最开始还主要是应用于小型机械设备的生产,仅仅在有限范围内提高生产效率。而伴随着电子计算机等相关技术的深入发展,这项技术又结合了多个领域的前沿科技,使得设备的机械化程度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用途愈加广泛。今天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可以用机器的机械控制代替人工的操作,实现高水准的机械生产,在减少人力浪费的同时,也降低了雇佣的成本,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整个生产过程也更加安全有效,而且精密的计算也使得产品生产更加规范和标准,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综合质量。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今天,这项技术可以帮助中国企业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赢得更加广阔的市场,其发展前途不可限量。
2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现状
所谓机械制造技术,就是在生产的过程中,用电脑模拟人脑,用电脑强大的计算能力来预测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风险,自主决定生产的各项环节,进而实现生产的高度机械化,对整个生产过程形成极其精准的控制。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控制生产过程,机器比人脑的存储空间更大,能够综合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有效信息,达到人工所无法实现的精度水准,犯错误的概率更低,且基本不需要休息,因而最终的成本也更低。由这种技术生产出来的各类产品,合格率更高,各种性能和质量也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标准,竞争力也就更强大。今天的机械制造技术,也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比如在一些工资水平较高的地区,可以实现无人作业,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再比如对于一些高精尖零件的生产,熟练工人的培养是有难度的,而使用此项技术,则可以让机器进行稳定的操控,降低失误率,完成高水平的生产要求。此外,工业生产中或多或少会有一些高危的生产环节,用此项技术将工人换下来,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实现安全生产。
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实践与运用
无论是机电一体化技术,还是机械制造技术,在今天的工业生产中都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若能将两者紧密融合起来,则会带给企业更大的经济效益,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层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传感技术
生产过程的高度机械化,离不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传感技术。此项技术可以借助传感器收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在对这些信息经过各种处理之后,可以从中找到生产所真正需要的信息,并远程传达给机械控制中枢。在强大的信息支撑之下,结合电脑高速的运算能力,控制中心能够将各种生产信息有效、快速地传达给具体实施生产各个机械设备,最终达到企业要求的智能制造。与人工不同,在信息的传达方面,传感器不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比起手动输入,失误更少,速度也更快,有助于终端的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标准化生产的实现。目前,如果想要在机械化生产的过程中大规模运用此项技术的话,还需要进一步降低传感器的制造成本,优化相关程序的设计。
3.2机械机器人
所谓机械机器人,是通过模拟人体某种功能,来实现机器生产无人化的一种较为高级的机器。比如,可以通过模仿人的手臂,借助对信息的操控,实现一定程度的机械化生产。机械机器人的设计,需要结合各种高精尖技术,综合多个学科的领域,因而算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高级应用,也是大规模进行机械制造必不可少的技术。相比于普通工人,机器人进行相关操作时准确率更高,发生失误的可能性更小,对于复杂、困难的生产工序可以迅速掌握,使用成本比起大批量地培养熟练工人的成本更低,因而可以在诸多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是工业企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智能机器人主要运用于一些较危险或对生产精确度要求较高的生产环节中,在军事方面使用得相对广泛。
3.3数控技术
数控技术是在机械制造中使用得较为广泛的一种技术,作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重要环节,此项技术能够借助信息分析和数据处理等手段,降低生产的成本,完善产品的质量,改进生产的环节,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业生产的速度和效率。举例来说,在未使用此项技术之前,对生产过程中的一些风险,可能只能通过经验丰富的工人等进行模糊的处理,而使用了这项技术后,完全可以借助多项数据,对生产过程实现全面的反映和模拟,进而提高产品生产的高质量。再比如,很多大型生产事故其实是一次次小的失误积累的结果,人的感知能力有限,不容易防微杜渐,而数控技术则能快速识别异常数据,及时把控生产中的危险环节,极大地提高生产的安全程度。总而言之,数控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机械化的精准度,实现高水平的机械制造。
3.4自动化生产
自动化是机械制造极为重要的表现形式,其实现也离不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事先编好的相关程序,结合上述的传感技术等相关技术,就可以逐步达到生产的自动化。这项技术目前在生产已有了相当广泛应用,比较简单的生产程序,比如说对于产品外包装的印刷,再比如说对于饮品的灌装,再比如说对于烟草的制造,都是自动化大显身手的环节。这项技术可以综合运用上述的多种技术,进行统筹兼顾,构造出一条完整的生产链条,完成不同层次的多种生产要求。同时,由于程序的可编辑性,这项技术对于需要经常优化设计的产品,还有需求量较小的样品的生产,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是提高机械制造水平和精度的关键手段。
4结语
传统的工程机械设备生产企业由于其设备老旧以及科研水平导致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安全性以及稳定性较差。机电一体化技术因其优质加工、低能量消耗以及无人控制的优点成为了机械设备制造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今天,在中国加速传统制造业的转型中,机电一体化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相关企业的实际生产中,有必要逐步提高机电一体化的投资比例。政府部门也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以加快中国制造业的机电一体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徐兴国,徐兴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工程机械中的发展应用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8,38(13):191-192.
[2]荀同煜.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研究[J].南方农机,2017,48(23):128,134.
论文作者:谭万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技术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机械制造论文; 机械设备论文; 工程论文; 此项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