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的新界定和我国职教格局的重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教论文,培养目标论文,格局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所做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对我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经济转型和促进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推动教育综合改革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对职业教育自身的建设和发展来说也意味着将完成化茧成蝶的质的飞跃。考察任何事物,如果我们要了解其本质的话,那么把握其目标指向也许是最重要的方面。我们总先要明确“为了什么”,才能明确“做什么”以及“怎么做”。教育的基本功能是育人,所以教育的目标指向由教育的“培养目标”来体现。那么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此有清晰的表述:“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研究并厘清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中“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技能人才”两方面的含义,对我们深入领会国务院《决定》精神,把握国务院《决定》所做的相应制度和政策安排,是很有裨益的。 一、劳动者素质的含义和相关质的规定性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视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新世纪以来,国务院3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3次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做出决定,而且3次决定中均强调提高劳动者素质。2002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2005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到了今年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国务院在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强调“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可见,将劳动者素质明确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首要一条,在国务院的几次文件中其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其表述也是一以贯之的。 何谓劳动者素质?如果我们基于经济与教育的互动关系来考察劳动者素质,那么首先可以断定:劳动者素质是影响生产力发展诸要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早在18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斯密就论述了劳动者素质在生产中的作用,他在《国富论》中阐述了“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对于劳动生产力的最大增进所起的作用。此外,在谈“劳动生产力”时,他认为“劳动者能力的改进”不亚于“他工作所用的机械的改进”的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和主要标准。提高劳动者素质或人的全面发展,是影响生产力发展诸要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从“劳动者素质”概念的根本意义来看,它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社会劳动力所具有的质的规定性。关于劳动者素质有许多概括,但如果去除与教育无关的其他因素,综合起来有两大内容: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劳动者的劳动技术技能。如果细分,劳动者素质则包括价值观、职业道德、敬业精神,还有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理论、操作技能及其熟练程度等方面。而在这些方面综合地全面地系统地构建或提高劳动者素质,不仅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功能,更是职业教育这种教育类型的历史使命。 综观国务院《决定》通篇论述,我们能总结出“劳动者素质”范畴的相关质的规定性,即广泛性、人民性、选择性、终身性和公益性。 首先是广泛性。本次国务院《决定》提出“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意味着我们对“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要达到“亿”的数量级。数量以10倍为一数量级,高素质劳动者要达到“数以亿计”,意味着不是培养百万级也不是培养千万级的高素质劳动者,而是要达到1亿以上10亿以下,而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2012年末我国大陆15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9.37亿人,那么“亿”的数量级在理论上就包含我国全体劳动年龄人口在内。这样说未免太拘泥于字面,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面向所有劳动者的大面积的提高,是可以确定的。 其次是人民性。按照本次国务院《决定》关于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我们正在构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充分体现出人民性。面向所有劳动者大面积地提高他们的素质,反映在理念上,就是我国政府一再提出的“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面向人人的教育”的提法。“面向社会、面向人人”始终是中央和国务院对职业教育的重要定位之一,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在新世纪之初所取得的一大理念进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温家宝同志曾经指出:“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本次国务院《决定》再次明确现代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重点提高青年就业能力”,从一个侧面阐明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为了体现职业教育的人民性,我国政府一直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将其作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再次是选择性。为了实现“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我们正在构建的现代职业教育要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的选择。我国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一般的文化知识,而且更加看重就业和发展,即在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后,还渴望有一技之长。这就要求我们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职业教育的需求,为他们就业、创业和成才创造条件,实现人人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决定》指出了国民教育选择的两个途径,一是多样成才的选择:“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二是就业和升学的选择:“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实现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 第四是终身性。为实现“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我们正在构建的现代职业教育是职前学历教育和职后继续教育相衔接的教育体系。“体现终身教育理念”,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目标任务之一。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为劳动者提高技术技能、发展职业能力等方面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也是进一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迫切要求。《决定》指出:“统筹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坚持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我国职业教育面向的人群主要有3方面:首先是面向未成年人学历和职业生涯的基础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基本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其次是面向社会上有择业培训需求成年人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具备和提高再就业和创业的能力;再次是面向有提高生活质量需求的社会成员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具备改善生活质量、调整消费结构的能力。为此,《决定》指出:“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建立有利于全体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灵活学习制度,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面向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残疾人、失业人员等群体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 最后是公益性。为了实现“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我们正在构建的现代职业教育是具有公益属性的教育。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在“十一五”期间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确定了职业教育的公益属性,并且成为政府和社会、经济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共识。为此,近年来政府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大力增强职业学校办学能力、开展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等对职业教育学生的资助,取得了很大成绩。本次国务院《决定》再次明确指出:“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地方人民政府要依法制定并落实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改善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还指出:“进一步健全公平公正、多元投入、规范高效的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逐步建立职业院校助学金覆盖面和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对农林水地矿油核等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决定》同时强调:“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职业教育,拓宽办学筹资渠道”。 二、作为培养目标内容的技术和技能的联系与区别 长期以来,关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我国的主流观点始终是“技能人才”。学术界的研究或时有包含“技术”内容的界定,但权威性观点始终是“技能人才”;官方的正式提法,自新世纪以来,尽管有“技能人才”、“高技能专门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等变动,然而始终没有突破“技能”的范畴。比如2002年国务院《决定》的提法是“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2005年国务院《决定》的提法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而本次国务院《决定》的一个突出的理论创新,是明确提出“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将其作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这是在国家层面第一次用“技术技能人才”的提法,表明我国职业教育在理念上的进步以及对职业教育作用的新定位。 改变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传统界定,在“技能人才”前加上“技术”二字,是因为在现代条件下,技术与技能已经密切不可分。 什么是技术?技术一词源于古希腊文,有技能、技艺、能力之意。技术是一个历史范畴,其概念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发展的历史过程。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历史上第一个系统思考了技术的本质和意义,将技术概括为“制作的智慧”。18世纪的法国科学家狄德罗在他主编的《百科全书》中,认为“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做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技术是人类为了实现改造控制自然、满足社会需要而创造的各种工具和方法”。马克思则认为,“技术起源于人类劳动中对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什么是技能?《辞海》将技能定义为:运用知识和经验执行一定活动的能力叫技能。《教育词典》把技能定义为:通过学习重复和反省而习得的体能、心能和社会能力。《教育大辞典》的定义:主体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经过练习形成的对待某种任务的活动方式。综合起来,技能不外乎是指生活或从事某种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如果按其性质和表现特点,技能有外显的动作技能和内隐的心智技能两类。动作技能包括生产、文艺和体育等活动的技能;心智技能包括演算、写作之类的技能。 技术和技能概念,如果在其他学科单论其中一项的话,是能够解释清楚的。但在职业教育领域,如果将二者综合起来研究其相互关系,则呈现出异常复杂的情况。这种复杂,表现在面对同一个事物,既有科学意义上的概念,又有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概念,还有外文中有差异的相关词语与汉语翻译中较通用的词语,表现在不同的人在研究中虽然使用同样的概念,但往往在他们的脑海中出现的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却截然不同;加上历史与当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教育与经济社会,还有科学领域、技术领域和操作技能领域的重叠、交叉与纠缠等种种情况,使得培养目标中技术技能的关系成为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中难度最大的问题之一。 研究技术和技能的关系,首先要明确技术和技能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现在一般的观点认为,技术是技能的前提。实际上技术和技能孰为前提或基础的问题,以现代科学的出现为标志,在古代和现代有着不同的情况。古典时期,人类只能靠最简单的劳动来向自然界索取生活资料,先出现的是劳动技能,然后随着技能的积累逐步产生出了技术,又随着技术技能的积累而产生了科学。到了近代及其以后,随着科学的出现,传统产业中技术和技能还经常是互为前提的;而在新兴产业中则是循着另外一条路径,即先有科学,科学的应用则产生技术,要进一步转化成产品就要以技能作为支撑了。 具体到每一个个体,不管是生产劳动还是何种社会活动,也不管是初级或是高级的劳动或活动,与体力更多地联系在一起的是操作技能,与知识或科学更多地联系在一起的是技术。在生产和社会活动中这二者是结合在一起的,但依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各占的比重不一样。技术的发展,表现为人们在生产和社会活动中能使用的工具的发展、丰富和全面,代表着人的肢体的延长、体力的节省和效率的提高,代表着脑力或知识与技术在过程中的分量不断加重。因此,越是古典时期越是劳动者的体力起主导作用,越到现代则越是脑力与技术技能起主导作用,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此消彼长的现象。换句话说,随着人类的进步,相较于体力作用的衰减而言,脑力劳动的比重逐步加大,技术技能已成为现代劳动者素质中的主体内容。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次国务院《决定》在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以“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时,强调是要“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技术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生产力发展与生产方式变革密切相关,生产方式变革能促进社会公共服务的发展和改善,而技术进步有赖于技术技能的积累和科学的发展。这里的逻辑脉络是清晰的。 如果我们着眼于现代条件来研究技术和技能的关系,那么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还应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技术开发与技术运用分属两个领域,与技能有关系的是“技术运用”领域。随着现代科学的出现,技术开发以科学原理为基础,新技术出现后要转化成现实的产品,就要将技术运用于生产过程或社会活动过程,而技术与产品之间的桥梁是操作技能。所以技术开发阶段以科学为支撑,技术运用阶段以技能为支撑。 其二,技术是技能的基础,但技能是对技术的检验并在达到一定程度后能对技术进行革新。技术通过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技能才能转化为生产力,技能是对技术的运用也是对技术的检验,看其是否可行,帮助其形成规范工艺和标准。工艺革新、技术革新都是来自生产过程,技能的运用和积累甚至能发明出新的技术。 其三,技术和技能在取向上截然不同,是两类独立的存在。技术和技能无论在内在上有多么密切的联系,但仍然是两类有独立诉求的不同的事物。“必须怎么做”是技术,“如何做才能达到技术要求”是技能。正因为二者之间有不同的取向,二者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同时能够保持相互独立,反映到教育层次上就是明显的同时存在技术教育层次和技能教育层次。 其四,技术是显性知识,技能是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能用文字、公式、图表来阐述和表达的知识,其传承的载体是文字等符号工具。隐性知识是“只可意会无法言传或文传”的知识,其传承的载体是在操作中由模仿到熟练。因此,显性知识可以在学校里以班级形式开展课堂教学;而隐性知识就只能在工作现场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反复操作以领悟其中的奥妙。 其五,技术是一种知识,技能是一种能力。技术是一种外在的知识,而技能只能附着于人的头脑和身体,人不在了或者某些肢体不在了能力也就消失了。技术以有或无来衡量,技能则以熟练和不熟练来衡量。技能需要反复操作才能掌握和运用,而一旦停止练习,技能将变得生疏以致无法运用。 总之,技术和技能在现代条件下很难截然分开,二者互为前提、彼此作用、相互促进,已经内化为劳动者在生产或社会活动中的一种综合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运用或外显,通过一个过程,在产品上能以生产出的实物或完成的服务来体现,在价值上能以货币单位增值的方式来体现。 三、职教格局重塑中与培养目标相关的几方面内容 培养目标对与之对应的教育种类有着基础性的意义。培养目标的调整预示着该教育种类的重新定位和对其功能的全新评估。本次国务院《决定》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新界定,意味着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标志,我国在未来一个时期将对职业教育格局进行重塑。其立意之高远、改革之深刻、体系之完整、作用之巨大、影响之深远,现在很难估量。 这次我国对职业教育格局的重塑,以下一些《决定》中新提出的与培养目标相关的内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首先,明确了职业教育对国家发展和广大劳动者发展的作用,提出了新的理念。改革开放尤其新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在理念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2012年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我国政府阐述的职教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即:“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人人都是人才的观念,多样化人才的观念,终身学习的观念和系统培养技能人才的观念”。这次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做了重要指示,深刻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还指出“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本次国务院《决定》指出:“引导全社会确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创新的观念,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没有先进的理念,没有政府、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和重视,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职业教育对此的支撑作用的凸显,随着职业教育对广大劳动者的职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的凸显,我国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势下,政府明确提出“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理念,有助于凝聚全社会的共识、破除传统的旧的观念,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其次,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进一步夯实职业教育基础的同时适当上移职业教育重心。本次国务院《决定》明确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任务:“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就是要系统构建从培训、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专科职业教育、本科职业教育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推进中职和高职紧密衔接,形成定位清晰、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为国民的多样化教育选择、多路径成才发展搭建“立交桥”。现代职业教育就其层次来讲,一是进一步夯实职业教育基础。具体来说要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建立有利于全体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灵活学习制度,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再就是巩固和提高中职教育水平,促进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巩固职普比大体相当的格局,同时保证中职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继续保持较高的就业率。二是按照《决定》的部署,我国职业教育的重心适当上移。即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加快应用技术型本科大学的转型,并探索发展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人才培养层次。夯实基础和重心上移,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两个重要特点,表明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整,功能更加全面,作用进一步得到加强。夯实职业教育基础,实际上就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举措,而职业教育重心适当上移,构建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则是在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转变条件下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应该看到,随着职业教育层次的不断向上延伸,技术范畴进入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成为必然。 再次,技术技能积累对实现培养目标有着重要作用。如前所述,技术和技能在现代条件下很难截然分开,已经内化为劳动者在生产或社会活动中的一种综合能力。这种能力的运用或外显,无论以实物或服务形式来体现,在价值上都可以实现增值。资本的特质是增值,技术技能的运用能为所有者带来新的价值,技术和技能也就成为所有者的一项资本或资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做出了“人力资本”的论断。财富能积累,资本或资产也能积累,所以有学者提出“技术技能是国家的一项资产”,是有经济学依据的。技术技能积累的方式主要是传承与创新,而这要通过职业教育来完成。正因为如此,《决定》要求建立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职业学校和企业要建立重点产业技术积累创新联合体,在关系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产业部门,规划建立一批企业和职业院校紧密合作的技术技能积累创新平台,促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的应用,加快先进技术转化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决定》还提出支持职业教育传承民族工艺和文化,将民族特色产品、工艺、文化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着力推动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模式改革,逐步形成民族工艺职业院校传承创新的现代机制。通过职业教育实现技术技能的积累,可以有效地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第四,确定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改革方向。可以这样说,我国改革三十多年来,在理论方面的最大成果之一是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对政府与市场及其相互关系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的认识,30多年来在提法上经历了由“市场补充论”、“市场辅助论”、“市场有机论”、“市场基础论”到十八大提出的“市场决定论”的变化,表明我国下一步改革的目标是减少政府对资源配置的直接干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形成服务型、法制型政府。本次国务院《决定》确定了职业教育与经济改革相一致的市场化改革方向,提出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举办或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力量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举办职业教育,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激发办学活力。明确企业作为职业教育重要办学主体的地位和激励政策,支持企业通过举办职业院校、接收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开发课程和教材资源、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开展集团化办学等形式,深度参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加强行业指导能力建设,通过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将适宜行业组织承担的职责交给行业组织,深化产教融合,同步推进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培养目标的新界定与我国职业教育模式的重构_人才理念论文
培养目标的新界定与我国职业教育模式的重构_人才理念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