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开远市人民医院 661600
【摘 要】目的:探讨对肺栓塞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后获得的评价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3月~2016年08月收治的90例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肺栓塞患者选择抽签分组的方法;对照组:一般护理;观察组: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对比护理评价效果以及住院时间评价效果。结果:在护理评价效果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肺栓塞患者非常明显(P<0.05);在住院时间评价效果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肺栓塞患者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症状加以调查分析,除实施常规护理之外,积极配合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成功将肺栓塞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获得显著的肺栓塞护理评价效果。
【关键词】肺栓塞;心理护理;评价效果
对肺栓塞疾病出现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因为患者的肺部动脉以及患者的分支血管中表现出栓子的情况后,对患者的血管造成了堵塞,最终导致患者患有肺部疾病。因为肺栓塞疾病的影响,诸多患者内心会表现出担忧以及恐惧感等【1】。为了改善肺栓塞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促进肺栓塞疾病的临床治疗,本次研究将我院收治的肺栓塞患者作为主要对象,临床展开一般护理与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的对比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03月~2016年08月收治的90例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肺栓塞患者选择抽签分组的方法;对照组(45例):男29例,女16例;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19岁~75岁,平均年龄为(55.39±12.23)岁;观察组(45例):男32例,女13例;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21岁~76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42±12.29)岁;观察两组肺栓塞患者的性别比例以及平均年龄,具有均衡性(P>0.05)。
1.2 方法
两组肺栓塞患者在进入到医院后,均选择低分子肝素钙(20U)进行疾病治疗,治疗方式主要选择皮下注射,治疗频率为1次/12小时,治疗时间为7天。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肺栓塞患者展开一般护理,对患者的疾病情况加以观察,针对其生命体征进行认真测量,对治疗药物以及治疗反应加以了解,对其用药情况加以指导,对患者的疾病症状加以观察,合理展开对症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生活日常加以了解,配合展开日常护理干预【2】;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以及一般护理基础上,配合对肺栓塞患者展开心理护理干预:
1.2.1 针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传达
①针对所有肺栓塞患者当前住院环境、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对应的临床医师以及护理人员等加以认真介绍,从而将肺栓塞患者内心的陌生感有效消除;②护理人员在对肺栓塞患者心理状态加以了解的形势下,将同患者之间的沟通力度有效加强,从而确保护患关系可以有效增进。③对于肺栓塞疾病的有关知识、临床治疗方案研究以及治疗过程中相关细节,护理人员需要加以认真讲解,从而防止肺栓塞患者表现出不必要担忧的现象,将临床治疗肺栓塞疾病的信心显著提高【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 对肺栓塞患者认真实施心理疏导
①在固定时间,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所有肺栓塞患者展开心理疏导工作,确保肺栓塞患者可以了解凭借当前医院的治疗技术以及设备水平,可以达到疾病治愈效果,进而确保肺栓塞患者可以保持稳定的情绪实施疾病的治疗;②指导肺栓塞患者合理进行心理状态的调节,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对肺栓塞疾病的治疗以及恢复产生影响【4】。
1.2.3 对肺栓塞患者认真展开心理安慰
护理人员对肺栓塞患者的性格特点以及文化水平等加以认真了解,之后认真做好沟通工作,对于文化水平不高以及高龄患者,在进行心理安慰过程中,需要保证话语通俗易懂,以获得显著干预效果【5】。
1.3 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所有肺栓塞患者的护理干预结果展开统计学分析,护理评价结果对比展开X2检验(以%表示),平均住院时间评价结果对比展开t检验(以表示),当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45例肺栓塞患者中,护理有效的患者44例(97.78%);对照组45例肺栓塞患者中,护理有效的患者32例(71.11%);观察组肺栓塞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7.87±2.69)天;对照组肺栓塞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2.79±3.21)天;在护理评价效果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肺栓塞患者非常明显(P<0.05);在住院时间评价效果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肺栓塞患者非常明显(P<0.05)。
3.讨论
对肺栓塞患者住院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加以分析发现,主要表现出焦虑恐惧以及抑郁担忧等系列消极心理,因为此类消极心理的影响,会导致肺栓塞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降低,并且会导致患者的住院时间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延长,从而对于肺栓塞患者疾病的治愈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影响。
心理护理的顺利开展,可以有效确保在对肺栓塞患者实施信息传达、心理疏导以及心理安慰过程中的高效化以及人性化,从而对于肺栓塞疾病的治疗恢复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对于肺栓塞患者的心理状态等加以分析后,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开展心理护理,对于护理效果的提高以及住院时间的缩短可以发挥显著的效果,凸显心理护理对肺栓塞患者加以干预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秀芹,董环,单秀云等.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在肺栓塞或有肺栓塞高危因素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8):38-40.
[2] 谭耀坤,邓惠英,罗梅银等.路径式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患者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5,7(19):1754-1756.
[3] 赵一,赵娜,王晓燕等.下肢骨折并发肺栓塞行介入治疗后的护理[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4,43(6):566-567.
[4] 邓丽萍,钱慧敏.肺叶切除术近期急性肺栓塞后溶栓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0):937-939.
[5] 王树伟,贾艳春.心理干预对肺栓塞患者治疗疗效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9):813-815.
论文作者:王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4
标签:患者论文; 肺栓塞论文; 心理论文; 疾病论文; 效果论文; 评价论文; 表现出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1月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