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生三美”促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潍坊样板论文

以“三生三美”促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潍坊样板论文

以“三生三美”促融合发展 打造乡村振兴潍坊样板

周志红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11)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潍坊市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对“三生三美”融合发展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基于此,通过对潍坊市三生三美融合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在总结取得成果的同时,指出产业融合、生态建设、农民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三生三美”融合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三生三美;潍坊样板

一、“三生三美”融合发展

“三生”是指生产、生态、生活,“三美”是指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在乡村振兴发展的进程中,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优先发展节能、降耗的绿色产业,这就是所谓的生产美产业强;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是保持绿水青山的不二选择,建设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的新农村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目标,这就是所谓的生态美环境优;农村建设不要只是做面子工程,外表漂亮、养眼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的就业渠道和创业门路,让农民富起来、日子好起来,这就是所谓的生活美家园好。潍坊市近年来在乡村振兴发展中,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努力实现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着力打造“三生三美”融合发展的潍坊样板。

二、潍坊市“三生三美”发展的实践调研

(一)寿光市蔬菜产业强势发展

1.依托“菜博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勤劳智慧的寿光人创建了冬暖式蔬菜大棚,经过几十年不懈的努力,寿光市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基地,被誉为“中国蔬菜之乡”。一年一度的国际性蔬菜专业展会——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把寿光蔬菜这个品牌推向全国,更有许多外国投资者到场洽谈相关业务的合作。寿光市政府依托”菜博会”这个品牌,积极引导蔬菜批发市场和菜农之间签署一系列协议,以形成长效合作机制,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2.搭建种业研究平台,打造蔬菜产业“中国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寿光市通过大力发展民族种业,打造出了蔬菜产业的“中国芯”。寿光市建立了国家现代蔬菜种业基地研发中心,从而带动了全市多家种业公司的发展,比如山东永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鲁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三木种苗有限公司、山东寿光蔬菜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新世纪种苗有限公司等,均获得了省级以上种业技术研发中心认证。截至2018年9月13日,寿光市从事蔬菜育苗的单位逾350家,产值近10亿元。

(二)青州市花卉产业竞相发展

1.花卉产业蓬勃发展。山东省青州市是全国最为重要的花卉主产区和花卉集散中心,号称“中国花卉之乡”。随着潍坊乡村振兴的发展,青州市以花卉为主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体系逐步增强,产业档次不断提升,花博会展会效果明显,农民收入不断增加。通过科学谋划,精准定位,青州市以花卉产业集群发展为目标,着力打造“东方花都、青州花卉”品牌,将花卉产业发展方向适时调整到花卉集群发展上,加快推进实施全市花卉产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现代化发展战略,为产业发展持续注入新活力。

2.产业升级稳步推进。一是种苗快繁有新突破。青州市目前能够实现种苗快繁生产的企业已有9家,已具备一定规模的年种苗生产能力。二是花卉深加工实现破题。引入铁皮石斛新品种,成功开发铁皮石斛鲜条、鲜汁、石斛粉及铁皮枫斗加工销售。三是花盆、花药、花械、花架等花卉资材的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青州市现有120余家花卉升降温设备加工企业,专业升降温设备在全国所占份额超过70%,成为全国最大的温室升降温设备生产中心。

(三)潍坊市生态建设现新貌

当前部分农村仍存在农民收入低、生活水平差的问题。一是农村的农民本身文化水平比较低,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种植养殖技术水平落后,导致收入水平较低。有些农民由于缺少足够的土地进行规模种植,只能外出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收入不稳定,无法保证较高的生活水平。二是农产品单一,缺乏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在品种结构上,常规农产品较多,名、优、特品种较少,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直接影响了农民的增收致富。

首先,农产品加工深度不够。有些地市农村的农产品加工精细化程度不高,加工技术落后,缺乏科技创新,导致农产品增产不增收,甚至出现滞销现象。其次,农旅等休闲项目整合困难。有些地方的旅游休闲农庄项目虽作为品牌化示范点,但发展过于缓慢,也没有形成特色。最后,农业产业链发展欠规范。目前阶段,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主要问题是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缺乏组织农民在品牌上进行精耕细作的规划。

安丘汶河湿地是典型的草本潜育沼泽湿地,湿地内现有良好的动植物资源,其中包括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十余种。在严格保护河道内动植物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配置了水杉、竹、柳、荷、蒲等亲水植物,形成了大面积良好的自然生态湿地。同时,补植了多种浆果类树木,丰富并完善了区域内的生态系统组成。湿地公园在生态敏感性较弱的游览区设置了湿地科普馆、滨水茶室等游览设施。通过控制游人数量及合理规划游览区域、游览路径的方式,使湿地的核心资源在被严格保护的同时,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游览体验需求。建成后的汶河湿地公园有着完整的生态构架和生境体系,秉承“用自然之力恢复自然”的设计思路,打造了清波重返、鸢飞鱼跃的景象,以生态引领着城市的发展方向。

[2]樊星.汉味小说风格论——方方、池莉合论 [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1):49-55

三、“三生三美”融合发展的问题分析

(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方面的问题

2.8 电镜扫描 如图8所示,香菇普通粉颗粒差异较大,形态各异,均匀度较差;超微粉粒径较普通粉减少明显,颗粒间差异不大,均匀度和细胞破碎程度等较为均一,颗粒间团聚变多,反应到宏观表现,与其物理特性的变化相一致。

式中: fd——多普勒频率,它和目标岩屑颗粒间的相对运动速度成正比,而和电磁波的波速成反比; θ0——目标运动速度和目标与微波发射点连线间的夹角。

(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问题

近年来,有些县市区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还存在部分农村环境污染严重的现象,如生活垃圾乱丢、生活污水随意排,料垃圾袋、农药瓶更是随处可见;有些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由于缺乏环保监督,肆意排放各种污染物,对农村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现象也在不断加重。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低、环保设施投入不足、村容村貌无完整规划、环境建设意识比较淡薄,是导致农村脏乱差现象的主要原因。

(三)农民收入及生活水平方面的问题

坐落于诸城市南部的南湖生态经济发展区,东迎青岛,南接日照,西依临沂,北靠城区,以三里庄水库为辐射中心,总规划面积528平方公里。南湖生态经济发展区坚持生态可持续发展,以三里庄水库和常山山脉的生态圈层建设为核心,串联贯通了区内公园、田园、山体、水面、湿地等点和块状的生态版块,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障。此外,南湖生态经济发展区也为入驻企业提供了宽松、舒适的投资发展环境、优惠的产业政策,与企业共同繁荣,互惠发展。

四、以“三生三美”促融合发展,打造潍坊乡村振兴样板的建议

(一)生产美产业强——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首先,充分利用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建立农业数据智能共享体系,发展智慧农业,提升农业产出价值。其次,加快开发有机农产品市场,建立有机农产品配送中心,促进有机农产品营销。最后,充分发挥农业观光、体验及文化功能,促进“农业+旅游”、“农业+体验”、“农业+文创”等产业的深度融合。

(二)生态美环境优——建设生态宜居新农村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绿水青山是乡村振兴的首要目标,建设生态宜居新农村最重要的是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首先,要建立并完善乡村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完善农业废弃物转化利用制度,提高农村污染治理效率。其次,以“村容整洁、村貌美丽,生活和谐、环境宜居”为目标,有效治理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发展绿色产业,将绿色化、生态化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中,培育“绿色经济”。最后,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将精神建设与人文建设融入到生态建设中,使农村成为农民群众向往的精神家园、人文家园、和谐家园。

(1)各分项工程同步交叉施工。高速公路的改扩建施工势必会给高速公路交通量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必须尽可能缩短工期,同时合理安排各分项目工程在不影响其他项目的情况下进行交叉施工,以此有效减少施工时间。

(三)生活美家园好——农民致富带动新农村建设焕新颜

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目标,它不仅是关乎农村社会的全面稳定、提高农民幸福感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首先,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强农惠农政策。其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基本生活条件,再次,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收入多元化,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旅游农业,丰富农民增收途径,如农业旅游、亲子采摘、农家乐等多种形式的旅游农业,带动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最后,通过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高农民技能水平,增加农民非农业收入。

参考文献:

[1]李芳,吕光玉,傅汝强.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诸城模式”升级版[J].走向世界,2018,(48):41-43.

[2]韩婷.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建议[C].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2019-10-10.

[3] 裴换平.论现阶段农民增收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18,30(6):43-44,47.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X(2019)32-0050-02

收稿日期: 2019-09-26

作者简介: 周志红(1975-),女,山东潍坊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前经济管理研究。

[责任编辑 陈 锐]

标签:;  ;  ;  ;  

以“三生三美”促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潍坊样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