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国家政府也逐渐开始将其作为战略部署,目前我国在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此必须坚持正确的保护与修复方向,有效采取合理措施,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本文主要就是对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方向、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主要措施两个方面做出详细的分析和研究,这能够为我国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方向;措施
引言
近年来,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属中度污染。在国家环境监测网实际监测的74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有40%I~III类,32%IV、V类,28%劣V类。与以往相比,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保持稳定。在我国,地表水污染十分严重,特别是江河水污染问题。在长江中,劣V类水质占比5%,IV、V类占比15%,I~III类占比80%。在黄河中,劣V类水质占比23%,IV、V类占比23%,I~III类占比54%。在我国,除了江河水污染,国内重点湖或水库的水质也不容乐观。
1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方向
我国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方向主要以水环境恶化、水生态脆弱、水资源紧缺等为主,将实现江河湖泊水系完整、文化传承、生态多样、水质良好为目标,在水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到城市、区域、流域、国家等多个方面,并逐渐构建保障有力、管理完善、功能完备、空间均衡的水生态系统安全格局。通过合理调配水资源,就能够在重点的水工程有效应用,进而有效保证基本生态环境需水。这样就能够有效遏制水域生态的恶化趋势,实施河湖连通、水资源配置、跨流域调水、节水治污等生态修复工程,改善水体的流动性,进一步增强和恢复水体的自我调节功能。在初步修复已经受损的水生态后,对生态、生产以及生活用水进行合理调配,建立健全的用水保障制度,确保能够能够发挥出正常的生态功能。逐渐将传统的水利工程、注重水质改善、行政推动水生态系统保护工作、局部水生态治理转变成生态友好型水利工程、注重水生态系统治理修复、理念和标准制约水生态系统保护工作、全面建设水生态文明。
2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主要措施
2.1 建立健全的水生态文明法制体制
相关部门需要加快建设完整、系统的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对保护、利用、开发水生态以及水资源的行为加以约束、规范以及引导;充分结合国家主体生态区划和功能分区,将水生态的空间分区和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并划定湖泊、河流以及相应滨带的保护和管理范围,加强水生态空间维护,在水生态环境脆弱区、敏感区等划定水生态红线;对建设工程项目当中占用的自然岸线进行严格限制,并在城市规划当中确保水域面积占有一定比例。
2.2 强化流域统筹协调管理
统一规划水生态、水质以及水量,并充分考虑到水生态、地下水、地表水的保护和(非)点源污染治理、修复之间的关系,制定合理、科学的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方案。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就需要对全流域的水资源进行层次开发,确保其满足生态治理、水污染治理、防洪减灾、节约保护等方面的标准要求,同时还需要对各河段、河流廊道、流域的空间尺度下水生态保护、修复以及管理工作做到科学配置。实施综合管理,将水资源保护以及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真正落实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工作,构建全流域防污、控污、治污机制。建立健全的水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利益分配相协调,另外还可以加强对河湖管理模式的有效创新新,全面推广水体治理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加强对生态友好型水工程体系的构建
促进水工程规划设计标准规范体系的有效完善,加强水生态保护和水工程建设之间的协调,强化水工程运行调度、建设实施、规划设计等水生态保护工作。在水工程建设中推广低影响、仿自然的工程项目,在河道工程布局中应该尽可能的保持原先的天然形态,确保其蜿蜒性,并加强对浅滩、急流、河湾、湿地等多样化栖息生态环境的维护。其中在农村地区加强整治河塘、沟渠、通过应用河渠连通、生态沟渠整治、清淤疏浚等措施来有效构建生态河塘,有效打造出岸绿景美、河畅水清的美丽乡村。
3 国内外水生态环境修复的成功案例
3.1 国外水生态环境修复的成功案例
国际上针对水生态环境修复的工作开展较早,具有一定重要的理念与措施。因此,借鉴并吸取国外治理水生态环境修复的经验,了解国外水生态环境修复的技术措施,对我国水生态环境修复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例如,美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在水环境修复方面都取得了成功,值得我国借鉴。美国通过调水引流改善了原有受污染水质;通过截污治污,开发河流和河滩,恢复水体,改善了河流和湖泊的生态系统。除此以外,美国对河道进行清淤,改善了鱼类的栖息环境,稳固了河岸和河堤;采取生物控制方法,改善水生态环境,也取得了成功。新加坡采取了恢复自然河道与新理念相结合的办法,成功治理了冷河碧山公园。在雨季,碧山公园发挥了绿地的生态调蓄洪水的功能,不仅起到了良好的生态功能,还减少了市政排水系统的压力,节省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同时自然形态的河流丰富了生态环境,还大大增加了河流两侧的景观效果。
3.2 国内水生态环境修复的成功案例
我国湖泊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分布广泛。我国已经加大对水环境的治理力度。以江苏为例,于2007年在全国率先推行了河长制,在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自从太湖流域实行河长制,江苏省地表水环境质量开始出现明显改善。2008年到现在,劣于V类的水质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特别是2011年到2012年,由原来的20%下降至3%。2012年以后,劣于V类的水质都保持在3%左右。IV~V类的水质占比在2012年之前持续增长。2012年之后呈小幅波动下降趋势,总体保持稳定。Ⅰ~Ⅲ类水质的占比呈波动增长趋势,2011年以后每年都呈小幅度增长趋势。2015年IV~V类水质和Ⅰ~Ⅲ类水质占比几乎一样。同时,江苏河长制实行后,地表水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一定促进作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逐年增加。根据EKC(EnvironmentalKuznetsCurve,环境库兹涅兹曲线,人均收入水平与分配公平程度关系)拐点出现的经济条件,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其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
结束语
随着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环境保护与水生态修复得到广泛的关注与重视。本文在国内外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分析了水环境问题形成的基本因素,总结了水生态环境修复的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给出了国内外水生态环境修复的成功案例,对当前水生态文明建设、地区水系规划与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魏巍,冯晶.城市生态修复国际经验和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17,24(5):13-19.
[2] 李世杰,窦鸿身,舒金华等.我国湖泊水环境问题与水生态系统修复的探讨[J].中国水利,2006,(13):14-17.
[3] 郑颖颖.天津市生态环境修复水资源保障非工程措施分析[J].科技视野,295.
[4] 陈剑刚.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修复水生态环境[J].新疆水利,2011,(5):48-49.
[5] 陈卫连,苏青峰,刘晓娜.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技术探析[J].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270-272.
论文作者:王程程1,孙继传2,林天宇3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
标签:水质论文; 生态论文; 环境论文; 系统论文; 措施论文; 流域论文; 地表水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