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76 N现象与21世纪的“中国中心”_关系模式论文

40#176;N现象与21世纪的“中国中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现象论文,世纪论文,中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40°N现象的统计分析与“关系模式”推导

1962年日本著名学者汤浅光朝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了“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现象。1984年我国著名学者赵红州也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了人类“科学文化的特长周期涨落现象”。关于“世界中心”演变及其前景问题,一些国家的学者进行过定性研究与阐述。1992年,我们通过统计分析日本伊东俊太郎等360 位教授编的《简明世界科学技术史年表》上所载七千年(公元前50世纪至公元后20世纪)间的科学、技术成果数,发现了科学时代、技术时代以及技术中心、科学中心、经济中心(注:技术时代指重大技术成果数超过同期世界科技成果总数50%的时期(即 T/ΣST〉50%);科学时代指S/ΣST〉50%的时期; 科学中心指重大科学成果数超过同期世界科学成果总数20%(即S1/ΣS〉20% )的国家; 技术中心指Ti/ΣT〉20%的国家。经济中心指GNP 总值在世界各国排序中居于第一、二位的国家。)(统称为世界中心)纵横向交替演变现象(简称为40°N现象)[1],并据此预测:世界中心将会从太平洋地区逐步向亚洲转移,而且继日本之后,中国、印度将会于21世纪先后成为世界中心。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自公元前50世纪以来,技术时代与科学时代的交替演变,和近、现代“世界中心”的纵横向转移均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表1、2)。

如表1所示,技术时代与科学时代的横向转移是在北纬40度左右, 沿着“东→东→西→西→东→西→西→西”的方向交替演变的。表2 也表明,在近、现代的大轮回中,自英国以来,“世界中心”的横向转移也是在北纬40度左右,沿着“东→东→西→西→东……”的方向交替演变。同时,科学中心(S)与技术中心(T)、经济中心(E )的纵横向转移都是长、短周期(周期的长短按纵向比较划定)相互交替的;科学中心与技术中心,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都是T—S—T……交替演变, 而经济中心从上一个轮回中的古代(意大利)模式位于开头,经近代西欧(英、法、德)模式的末尾,到现代(美、苏、日)模式的居中,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

表1 技术与科学的交替演变

地 域

时代特征

时间 地理位置

古 古埃及 T公元前50—前40世纪

30°N

老 古巴比伦T公元前40—前20世纪

33°N

国 古中国 T公元前25—前10世纪

40°N

古希腊 S公元前9—前3世纪 40°N

古罗马 T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

40°N

中 国 S公元3—9世纪 40°N

阿拉伯地区T公元9世纪—1480年35°N

西 欧 S1480年—1860年

45°N

现 代 T1860年—?40°N

转移方向 持续时间

古 古埃及 东 3000年

老 古巴比伦东 2000年

国 古中国 西 1500年

古希腊 西

600年

古罗马 东

500年

中 国 西

680年

阿拉伯地区西

580年

西 欧 西

380年

现 代 (东)?

表2“世界中心”纵横向转移现象统计表

时 代 中心国 纬度 转移方向 技术中心(T)、科学中心(S)、

经济中心(E)纵横转移

古近代150

180

之交

意大利 40°N 西北向 T(1380-1510)→S(1530-1640)

←E(13世纪中叶)

10

150

英国54°N 东南向 S(1640-1740)→T(1650-1900)

→E(1800-1913)

短 30 短 长 110 长 长 60

↓ ↓ ↓

90

100

代 法国

47°N 东北向

T(1670-1800)→S(1760-1840)

→E(1860-1895)

长 130 长 短 60 短 短 10

20 93

德国

52°N 西南向

S(1800-1910)→T(1820-1940)

→E(1913-1940)

短 60 短 长 90 长 长 43

↓ ↓

50 40

美国

40°N 西北向 T(1860- )→S(1910- ) ←

E(1870- )

现 长 70 长短 40 短 短 27

代↓ ↓↓

20 10

原苏联 55°N

东向

S(1930-1989)→T(1950-1989)

←E(1940-1989)

长 50 短 长 70 长 长 49

↓ ↓↓

40* 21

日本

40°N

西向

T(1980- )→S(2020*- ) ←E

(1989- )

长 >40 长 短 <20 短 短 <20

↓ ↓

S(2020- )→T(2040- )←E(2010- )

中国

40°N 西南向 短 <40短 长>30

长 长 >30

未↓↓ ↓

来 印度

28°N 西南向

T(2050- )→S(2070- )←E(2040- )

东非某国 东向S( - )→T( - )→E( - )

时 代中心国 关系模式

之交 意大利E-T-S

英国 S-T-E

代 法国 T-S-E

德国 S-T-E

美国 T-E-S

原苏联S-E-T

日本 T-E-S

中国 E-S-T

来 印度 E-T-S

东非某国 E-S-T

注:*及其以后均为预测值。

40°N现象的发现源自对系列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 即对众多的偶然性的历史事实的升华。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历史事件似乎总的来说同样是偶然性支配的。但是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个规律”(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34页。)。 科学技术的历史演进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其变化既有重复性,又有不可重复性,重复性又是在不可重复的事件中体现出来的,是重复性与不可重复性的对立统一。40°N现象揭示了世界科学、技术、 经济交替演变的历史大势和总的效应。

40°N现象是作者在赵红州研究工作基础上的新发现。 赵先生“通过对4000年(公元前20世纪至公元后20世纪)的人类重大科学成果数的分析,发现了科学文化的特长周期涨落现象。”他认为:这种“涨落现象”是“多中心”时期与“科学高潮”的不断更替,其演变顺序为:“多中心时期Ⅰ”(指埃及、中国、印度、巴比伦)→“古希腊科学高潮”→“多中心时期Ⅱ”(指汉代中国和古罗马)→“隋唐中国科学高潮”→“多中心时期Ⅲ”(指阿拉伯、意大利和中国明朝)→“欧美科学高潮”[2]。

40°N 现象与“涨落现象”通过统计分析所揭示的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大势是一致的,它们又与所有的科学技术史著作或教材中史实的时序也是一致的。更令人欣慰的是,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经济之间的关系模式(即先后发展次序)及其演变的统计分析结果,与“关系模式”的理论推导结果完全一致。

从理论上讲,科学、技术、经济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只可能有两种组合排列方式和六类关系模式(见图1、2)[3]。 在顺时组合方式中,有E→T→S、T→S→E和S→E→T三种模式;在逆时组合方式中,有E→S→T、S→T→E和T→E→S三种模式。这样,科学、技术、经济之间的关系模式及其演变的理论推导与统计分析的结果完全吻合,并且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在一个小轮回中,顺时组合方式与逆时组合方式的交替演变,呈现出“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段式结构,并形成一个时代的主导模式;在近、现代轮回中,由三个小轮回构成一个大轮回,其主导模式的演变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从英国模式(S→T→E), 经过美国模式(T→E→S)到中国模式(E→S→T)(表3)。

图1 顺时组合方式

图2 逆时组合方式

因此,近代以来的经济中心与科学中心、技术中心之间的关系模式,及其演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即古、近代之交模式(E→T→S)、近代模式(S→T→E)和现代模式(T→E→S);而21世纪的关系模式,将会转变为E→S→T(表2、3)。

2 促成“中国中心”的“关系模式”

据预测:21世纪的“世界中心”将会是从日本开始连续三次的西向,而先后转移到中国、印度和非洲东部某个国家,即从太平洋地区(美国中心、日本中心和下世纪的中国中心)向印度洋地区转移。同时,根据“世界中心”转移的长、短周期交替演变现象,我们预测中国可能于2010年前后成为世界经济中心,随后于20—40年代先后成为科学中心和技术中心(表2)。

表3 科学、技术、经济之间关系模式的理论推演

轮回时期

关系发展模式类别

顺时组合方式 逆时级组合方式

古 中国模式 E-T-S

代 ?-1640年阿拉伯模式 E-S-T√

回 意大利模式 E-T-S √(重视)

1640-1940年 英国模式 S-T-E √

近 法国模式 T-S-E√

、 德国模式 S-T-E √(重视)

现 1860-12世纪 美国模式 T-E-S √

代 前苏联模式 S-E-T √

轮 日本模式 T-E-S √(重视)

中国模式 E-S-T √

回 21-22世纪

印度模式 E-T-S√

东非某国模式 E-S-T√(重视)

40°N现象和历史事实都表明:一个国家要成为“世界中心”, 关键在于实施顺应历史大势的关系模式。历史的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英国曾经顺应历史大势实施S—T—E模式,一度成为世界最强国。然而, 当“关系模式”演变到T—E—S时代,英国仍然坚持S—T—E模式而衰落了。美国实施T—E—S模式而成为世界最强国后, 仍然加强科学技术研究与创新,至今还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日本也实施T—E—S模式, 很快成为了世界技术中心和经济中心;但是科学中心至今尚未形成,直接影响了日本的发展。因此,我国要成为21世纪的“世界中心”,就要从现在开始实施E—S—T关系模式。这就是说, 要把科技工作的重点切实放在技术创新环节上,加速科技产业化,促进经济发展,力争2010年前后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我国科技工作的重心应放在技术领域,而重中之重又是切实强化技术创新环节。因为技术创新是技术与经济之间的中介环节,是企业将实验室阶段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并首次实现其商业价值的动态过程(注:陈文化.技术创新与高校体系结构.自然信息,1992年增刊。)技术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核心与关键(图3)。

图3 科技进步过程及其双向作用机制图

正如OECD1988年在《科技政策概要》中指出的,“技术进步通常被看作是一个包括三种要素的综合过程。第一个要素是技术发明,即有关新的或改进的技术设想,发明的重要来源是科学研究。第二个要素是技术创新,它是指发明的首次商业化应用。第三个要素是技术扩散,它是指创新随后被许多使用者采用。”如果只笼统地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性而不落实在技术创新上,或者说只注重科学、技术研究,并取得许许多多的实验室阶段的科技成果,而不重视技术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那么将会成为无效劳动,最多也只是空中楼阁。1978年以来,我国年均获得重大的科技成果1万多项,1990 年后增至3万多项,而至今的转化率只有20%左右(最近有人说还只有6—8 %)。工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技术创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4年《世界科学报道》中指出:“在这个世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是知识的差距,没有科学的转换不可能有持续的发展。因此,谁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并真下功夫抓,谁就会取得胜利。”目前美、日、欧共体都将技术创新作为科技新政策的核心。正如傅家骥教授指出的,“在工业发达国家,不存在没有商业目的的研究工作,科研活动没有明确的商业目的,正是我国无效成果多的根本原因”(注:傅家骥.大力推进技术创新, 为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而努力.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6(1)。)。

我国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就要进行制度创新,尽快改变政府主导型而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主体地位。目前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研究与创新(R&I)经费、人员分别只占全国总数的20.3%和24.9%, 而工业发达国家均为60%以上。我国大中型企业中有R&I 机构的只占其总数的50.5%,而美、日、德均在90%以上。只有增强企业的R&I能力, 才能改变我国的科学技术研究与创新能力,集中在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研究机构和大学的现状,并且要将科研模式由单向度的“供应型”,改变为双向度的“需求型”(注:陈文化等.关于创新理论和技术创新的思考,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6)。)。为此,要采取果断措施,改革现有的科技体制,在提倡“销产学研”联合创新或成立“研产”集团的同时,改变科研机构的隶属关系,实行“分流重组”,把一些科研机构逐步归并于企业,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造成上述巨大反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我国目前实际上仍然实施着近代的西欧模式(S→T→E)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我国应变革竞争规范,遵循T→S→T……交替演变规律和“关系模式”演变规律,实施21世纪的发展模式:E→S→T,加速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为我国首先成为“经济中心”而奋斗。

收稿日期:1998—01—27 收到修改稿日期:1999—05—05

标签:;  ;  ;  ;  

40/176 N现象与21世纪的“中国中心”_关系模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