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创设良好的音乐艺术与教育氛围,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从而使他们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在一定程度上,音乐艺术主要还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而没有参与到音乐活动中的人,是不可能获得这样一种体验的。因此,音乐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没有学生主体的参与,就没有真正的音乐教学。
关键词:音乐教学 审美教育 体现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从而明确了美育的地位,这对于实施美育重要途径的音乐教育,无异于扑面而来的春风。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将极大地提高音乐教育实施美育的主动性、自觉性,有利于在音乐教学中真正地实现审美教育。由于受传统学科教育体系的影响,音乐教学很容易产生与音乐审美相悖的现象。诸如从乐谱和音符入手的识谱训练,从时值入手的节奏训练,着眼于音程、和弦的听觉训练等待。这种理性的、枯燥的机械操练,不可能使学生产生审美体验,必然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下面试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作简要分析。
一、在音乐教学内容中体现审美教育
音乐教学内容是音乐教学的依据,是学生获得音乐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客观条件。因此,选择具有欣赏价值,能够唤起美感的歌曲和乐曲作为音乐教学内容是极其重要的,它是实现音乐教学审美为核心的基础和前提。
音乐教材的审美思想因素包括:立意美,情境美,音韵美,曲调美,配器美,伴奏美等。中小学音乐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音乐教材的审美因素,将自己的审美体验积极地融入对教材的分析、处理之中,形成强烈浓郁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
二、在音乐教学方法中渗透审美教育
音乐教学方法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有着与一般学科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为:从感情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重视教育的潜效应。
1.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审美氛围。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创设良好的音乐艺术与教育氛围,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从而使他们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在一定程度上,音乐艺术主要还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而没有参与到音乐活动中的人,是不可能获得这样一种体验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音乐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没有学生主体的参与,就没有真正的音乐教学。
2.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给人情感移入比其艺术有力得多,能更直接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审美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教育。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和中介。在音乐教学中牢牢地把握住情感因素,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会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情操。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交流是音乐教学优化审美功效的重要标志。艺术不能容忍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施教者与受教者凭借音乐审美媒介交流审美信息,这里没有智力教育和道德教育那种权威性和强迫性,教学双方完全是一种平等关系。建立这种良好教与学的关系的关键在于施教者,音乐教师应把感情的纽带首先热抛向学生,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教学气氛。
3.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快乐。音乐作为人类最主要的精神食粮,人们之所以需要它,是因为它能够给人以愉悦,以享受,能使人在精神上产生愉悦和美感。可以说,审美愉悦性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正是因为音乐具有愉悦性,人们才有可能在心情舒畅的前提下去主动参与音乐审美活动,所以说, 保持学生的良好心境,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愉悦,这既是音乐教学能否获得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也是音乐教学的目的之一。音乐教学的愉悦性是审美教育发生情感体验和优化效应的心理机制。当学生处于愉悦状态的时候,最有利于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使“艰苦”的学习活动披上一层乐于主动接受的色彩。这种变“苦学”为“乐学”的方法,正符合“乐(音乐)即是乐(快乐)”的道理。音乐教学方法的趣味化和游戏化,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发生浓厚的兴趣,使“要他唱”变为“他要唱”,进而产生持久的音乐学习动力。
三、在音乐教学环境中融入审美教育
音乐教学环境包括教室布置、音响设备、周边环境等。音乐教学环境的审美特点,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听觉环境和视觉环境的优美,二是两者间的和谐,这是创造良好音乐教学气氛和情境的外部条件。
音响设备主要体现的是音响美。音乐是声音艺术,音乐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是聆听。音响美,是创造良好听觉环境的关键因素。音质清晰、悦耳的音响给人的听觉带来快感,并诱发美感的产生。而糟糕的音响则使人生厌,烦躁。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力避不良的音响产生,诸如录音机的音量过大,音质过尖等。
总之,中小学音乐教学不应该理性化,学术化,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使之生活化,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有趣地,令人开心地掌握基本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让音乐充满人生,让快乐伴随终身。
论文作者:李全银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1月总第23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7
标签:音乐论文; 学生论文; 愉悦论文; 艺术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情感论文; 美育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1月总第23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