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具体成效——基于中西部6省区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省区论文,成效论文,农村中小学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8;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870(2007)02-0045-05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中小学存在着数量多、规模小、办学分散的问题,而且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在“普九”过程中,许多地方为了尽快提高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实行了“村村办小学,乡乡办初中”的办学策略,更加剧了学校布局的不合理。鉴此,上世纪90年代末,各地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经过几年的实践,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是合理布局是否得以实现。那么,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究竟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效,合理布局的目标是否得以实现呢?
2006年4-11月,我们华中师范大学《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合理布局结构研究》课题组,在英国政府双边赠款项目的资助下,受教育部财务司的委托,分6个小组50余人,对中西部地区的湖北、河南、广西、云南、陕西和内蒙6个省区38个县进行了调研。调研期间共发放问卷39,210份,回收有效问卷31,055份,访谈典型个案638例。通过问卷分析和实地访谈,我们发现,经过几年的努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初步解决了学校布局中存在的“数量多、规模小”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合理布局的目标。
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是衡量农村中小学布局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被问到对当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看法时,接受调查的县乡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中有高达95.5%的人认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而在所有接受调查的县教育局局长(副局长)中,这一比例高达100%。尽管学校校长、中层管理人员、教师及其他(教辅和工勤人员)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其比例呈递减趋势,分别为78.7%、77.6%、69.8%、66.9%,但认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仍然居首位(见表1)。由此可见,尽管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农村中小学校长、中层管理干部、教师以及教辅、工勤人员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不完全一致,但研究发现,大多数人都认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使得学校布局更加合理。
表1 教育行政人员及学校教职员工对
当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看法
在布局调整之前,各地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着布局分散,校点过多,学校规模过小,需要改造的危房多等问题。由于教育资源的投入具有整体性和不可分性,学校无论规模大小,都要有校舍建筑和教学设备等固定资本投入,以及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等人力资源投入,这使得本来就短缺的资源过于分散,难以合理配置和形成规模效益。当规模小的学校和一些教学点被撤并以后,各地就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使用,从而避免了过去分散办学时普遍存在的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
第一,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最直接的成效就是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这一点无论是在中部人口稠密地区,还是在西部偏远地区都得到了印证。
例如,湖北省石首市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按照“边远靠中心,无路靠有路,小村靠大村,平房靠楼房”的基本原则撤并薄弱学校,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改善布点学校的办学条件,更新了教学设备。撤并学校的动产向布点的中心学校集中,中心学校增加部分投入完善了教学实验设备和文体设施;布局调整与危房改造相结合,节约了大量的修缮费用。同时,布局调整精简了部分教师,节省了财政支出,这样使有限的财政支出得以集中,教师的工资能够及时发放。
陕西省南郑县黄官镇魏家桥小学地处山区,在布局调整之前学校规模小、教师少,缺少教室、实验室和宿舍,还存在大量危房,许多课程如计算机、音乐、美术都开设不了。2000年当地进行布局调整之后,该校合并了一所小学和几个教学点,学校规模扩大了一倍多,学校利用上级专项资金建设了微机室、科学课实验室,配置了较为齐全的音乐美术教学设备,还改造了几间旧平房做学生宿舍。教师由8、9人增加到20多人,每位教师承担的课程减少了,教学质量得到提高。由于学校条件改善了,许多距离较远的教学点的学生家长自愿把孩子转到这里上学。
第二,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前很多学校尤其是村小规模过小,部分学校只能开设语、数两门课,其它的课则由语、数老师兼任,有些甚至是包班上课,缺少专职的英、音、体、美和计算机老师,师资呈现严重的结构性短缺,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布局调整中精简了部分不合格的教师,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并且通过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使得各学科基本上都有了专职教师,同时教师培训和交流学习的机会增加,有利于教师个人的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在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共回收有效问卷8,954份,其中有5,041名教师经历了布局调整,占被调查教师的56.3%,其中1,191人认为该校的教师恰好配齐,占23.6%;2,055名教师所在的学校正在进行布局调整,其中只有377名教师认为所在学校的教师恰好配齐,仅占18.3%;1,858名没有经历过布局调整,其中329名教师认为,所在学校的师资恰好配齐,占17.7%(见表2)。结果显示,虽然大多数学校仍然存在教师结构性短缺的问题,但经历过布局调整的学校比未经历布局调整学校其师资配备情况一般要好些,这说明布局调整对于师资队伍的优化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从6省区的实际调查情况来看,也是如此。例如,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在“九五”期间先后撤并了4所中学,同时,撤并小学校点95个(平均每年撤并20个),减少教学班114个。学校的撤并使教学点数量减少,被撤并学校的教师向中心学校集中,被撤并学校的学生接受专任教师授课的程度得到极大提高,根本改变了布局结构调整前很多教学点一名教师带一个或几个班全部课程的状况(目前虽仍有不少学校达不到“一科一师”的要求,但基本上可以做到一个年级或一个班一名老师)。而且,由于代课教师减少,布局调整后教师的学历等整体素质得到较大提升。2006年禄丰县小学教师中专以上学历的达99.86%,其中本科学历的占62.72%;初中教师大专以上学历的达99.35%,其中本科学历的占36.01%;高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的达75.95%。
不仅如此,布局调整还为加强农村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契机。以前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存在大量的“一师一校”,有的老师在山里教了几十年书,一个人带几个复式班,学生放了学,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布局调整后他们有了出来教书的机会,与别的教师能够更多地交流,同时自身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在访谈中,有教育行政人员指出,合并后教师们集中了,互相之间有了竞争,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农村中小学布局趋向合理的首要表现之一,就是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提高了农村学校的规模效益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不仅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有利于农村学校形成适度规模,提高学校的规模效益。按照教育经济学理论。在教育资源一定时,如果学校过多、单个学校规模较小,那么每所学校就无法发挥规模效益,必然导致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学校数量减少,每所学校可支配的教育资源大大增加,形成了规模效益,其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整体提高,学校布局趋向合理。
调查发现,在所有受访人员中,分别有70.8%的教育行政人员、57.6%的中小学校长、56.0%的学校中层干部、50.3%的教师和49.6%的教辅及工勤人员认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提高了学校的规模效益。而从实地调研情况来看,近几年各地对农村中小学的调整幅度都很大,效果比较明显。
湖北省钟祥市2000年前共有368所小学(含教学点),现为204所,初中尽管处在入学高峰期,但也由46所调至42所;石首市的小学由2000年的229所调至108所,初中由26所调至22所;沙洋县小学由126所调整为73所,初中由29所调至20所。各地区学校的在校生人数均较布局调整前有了明显提高。
陕西省彬县中小学由布局调整前的365所减少到252所(含教学点),2006-2007年将进一步缩减为201所。石泉县2000年有280所中小学,“十五”期间撤并了近百所,现有中小学184所。汉阴县实行了统一规划,中小学由原来的305所合并为187所。勉县于2001年开始布局调整,学校数量由原来的396所调整到234所。南郑县中小学由2000年的501所调整为2006年的335所。由于陕西省各县在学校布局调整中减少了学校数量,使得当地农村中小学学校规模接近或达到了基本合理的水平。根据对该省调查问卷结果分析显示,6个县的小学校均学生为360人,初中为1,100人,九年一贯制学校为1,100人,高中为1,400人,均较学校布局调整之前有了显著提高。
在人口稠密地区,合并邻近学校可以提高规模效益,而在西部人烟稀少的地方,由于长期以来实行“村办小学,镇办初中”的办学模式,形成了大批的“麻雀校”,更需要重新进行资源的整合。布局调整以后,学校规模的扩大为规模效应的发挥创造了条件。
云南省石林县坚持“对内收缩,对外开放,整合资源,提高质量,增强效益”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方针,采取“集”(初中生尽可能地集中到县城就读)、“靠”(小学六年级学生靠到乡镇中学就读,四、五年级靠到乡镇中心完小就读)、“收”(尽力收缩“一师一校”教学点,大力发展寄宿制学校)等有效措施,全县初中由原来的10所撤并为7所,小学由原来的115所撤并为90所、教学点由原来的36个撤并为20个(数据截至2006年底),基本改变了该县农村中小学“散”(校点分散)、“小”(办学规模小)、“弱”(基础设施薄弱)、“低”(办学效益低)的不经济、不合理的局面。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因境内有苗、瑶、侗、壮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而得名。该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学校规模普遍较小。三门镇中心小学本来是一所服务范围只有2个村的小学,2003年学校合并了附近村的一所学校,服务范围扩大为5个村。学校合并以后,中心学校对这两所学校原有的师资和可支配的教育经费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从整体上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合并以后的学校开设了二胡、篮球、书法等免费的特长班。2004年学校通过努力获得了当地一家企业的资助,修建了一栋学生宿舍楼。宿舍楼每个房间里都有卫生间和热水器。学校还配备了两位生活老师,并建立了由校领导和总务处负责的学生宿舍管理机构。优良的住宿条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在中国农村,尤其是在一个贫困县的农村小学,能有这样的教学和住宿条件非常不易,而学校布局的调整是学校条件改善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学校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更加充分地集中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由此可见,通过几年的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比以往更加合理。
三、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了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
追求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致力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方面,也是衡量农村中小学布局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2005年5月,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明确要求各地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进一步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而2006年9月1日实行的新的《义务教育法》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更加均衡地配置义务教育资源。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公平地配置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1]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契机,实践证明,合理的学校布局能够促进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
对六省区的调查结果显示,有关各方都认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有助于教育的均衡发展,其比例分别达到了70.8%(教育行政人员)、56.1%(中小学校长)、53.7%(学校中层干部)和50.1%(教师)(见表1)。超过50%的认同度反映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实地调查中我们看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以后,一些基础设施较好、教学质量较高的农村中心校,由于投入加大、资源集中,使其办学条件在当地农村学校处于一流水平,其基础设施、师资、教学仪器设备、管理水平等与城镇学校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这样的情况下,农村学龄儿童可就近接受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从长远来看,对缩小区域内、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对推进区域内、城乡间的教育均衡起到了积极作用。其次,布局调整对于推动县域、乡域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起了积极作用。由于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县为主”,县级政府负有组织实施义务教育方面的主要责任,包括统筹管理教育经费,调配和管理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指导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等。因此,虽然一个县域内的各乡镇的经济发展程度有差别,但由于县级政府有权对全县的教育经费进行统筹安排,有权对全县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布局和调整,这对促进县域、乡域的教育均衡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比如在广西,很多乡镇中心学校的校长认为,当地在进行学校布局调整以后,除了乡镇中心小学条件要明显好一些以外,其他的所有小学条件都差不多,学生可以选择在全乡镇范围内的任何一所小学就读。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属于农牧结合区,居民普遍居住分散,人口密度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布局调整后每个乡镇仅保留了一到两所完小(当地称为总校),并且只在少数交通极其不便的乡村保留了教学点,布局调整与“普九”验收达标相结合,由旗教育局直接管理和建设,从而实现了各乡镇小学的相对均衡发展。在我们去过的几所学校中,各方面条件都大致相当,只是与县城的小学相比,在师资力量上仍有一定差距。
总之,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一大批规模小,办学条件差的中小学被调整和撤销,教育资源得以进一步集中,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定点学校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使得更多孩子享受到了优质的学校教育。比以往更加合理的学校布局促进了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为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了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最终目的,也是合理的学校布局给广大学生和家长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调查发现,6省区有78.7%的教育行政人员、64.7%的中小学校长、52.4%的学校中层干部和47.6%的教师认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见表1),同时有51.9%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了,49.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提高了(见表3)。此外,有26.1%的教育行政人员和35.6%的教师认为入学率上升,67.6%的教育行政人员和47.9%的教师认为大致相当(见表3)。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之所以能促进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除了布局调整后教师得到了合理配置,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外,关键是教师的责任心增强了。布局调整后很多学校教师的教学任务减轻了,能够抽出更多的时间与学生相处,这些都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家长和学生也能够切实地体会到客观的改变,高达75.4%的家长认为布局调整后学校老师对学生更负责任了,还有63.5%的学生认为老师与自己相处的时间变多了(见表3)。
从对各方的访谈结果来看也印证了这一点,当问到当地村民是否反对布局调整时,大部分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的回答是,调整之初反应比较大,但后来看到中心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好,很多家长宁愿孩子到更远的学校上学,主动要求撤掉村小,村民态度的转变反映了调整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湖北省钟祥市东桥镇教育站当时考虑到路程远的孩子上学困难的问题,计划在离定点学校7公里以外的村设立教学点,但是却遭到了村民的反对,因为定点学校在布局调整以后学校管理更加规范,教育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村民们宁愿走远路也要把孩子送到那里去读书。
我们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其他省份调研时,也发现了不少家长主动要求送孩子到中心学校读书的情况,反映出学生和家长对于布局调整后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肯定。布局调整对于家住偏远地区的孩子来说,其好处不能只用学习成绩来衡量。经过学校布局调整以后,小规模学校的学生撤并到大规模的学校,就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学习条件。因为这些学校的师资配备大多较为合理,教学设备比较完备,教学管理也比较规范。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应该说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合理布局的目标,其具体表现就是: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农村学校的规模效益,促进了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得到了有关各方的充分肯定。如对人们对学校布局调整的态度和看法问卷调查的分析发现,有98.3%的教育行政人员、83.9%的学校教师和65.2%的学生家长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表示支持(见表4),而对布局调整持肯定态度的相应比例也分别达到96.1%、72.4%和56.5%(见表5)。
收稿日期:2007-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