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矿业总医院医疗集团正阳医院 黑龙江鸡西 158100
摘要:目的:本文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猝死(SCD)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方法:研究人员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某医院老年心肌梗死后猝死以及非猝死患者的梗死部位以及猝死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后猝死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多方面分析。结果:在对医院猝死患者的发病原因以及猝死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患者发病前出现情绪应激、有高血压史、梗死时有心衰或者低血压等症状,猝死的概率会大大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后猝死多发生在秋冬季节,并且在0:00-12:00这一时间段出现的概率最高,患者过度疲劳、用餐过饱或者用力排便后出现梗死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猝死的危险因素很多,其中恶性心律失常是其中一项致命性因素,患者的交感神经比较兴奋,或者心脏的负担加重后,会诱发猝死。
关键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促进;危险因素
急性心肌梗死后猝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脏内科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升高,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安全,通过对比发现,老年患者猝死的概率比青年人高很多,本文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猝死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人员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导致患者发生猝死的因素进行了介绍,希望可以提高医院的治疗水平,降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猝死的概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某医院在2012年到2014年,共有39例老年患者出现了心肌梗死后猝死,这些患者中,男性有29例,女性有10例,年龄在59-8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76岁左右,其中年龄在59-69岁的有6例,70-79岁的有24例,80-85岁的有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急性心肌梗死后SCD诊断标准,根据心电图及酶学资料分为前壁梗死(包括前间壁、前侧壁、高侧壁梗死)17例,下壁梗死(包括后壁、右室梗死)8例,前下复合壁梗死14例;按Killip(NYHA)分级,心功能II级3例,III级7例,IV级29例。选取同期本院老年AMI非碎死患者168例为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梗死部位、心功能状态、并发症、碎死因素及心电图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SCD发生与季节、时间、AMI发病、时限的关系进行调查分析。
1.3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17.0软件包,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果
39例猝死患者中,男性有29例,女性有10例,男女比例为2.9:1,在猝死前有的患者出现了情绪应激,还有的患者有高血压、脑卒中病史,有的患者出现了心衰、休克症状,在与心肌梗死未猝死的患者进行比较后发现,这些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心肌梗死后猝死在秋冬季节的发病率高于春夏季;发生时间在0:00-12:00的患者多于12:00-24:00的患者;心肌梗死发病部位在前壁的多于下壁,猝死在梗死后一天左右的患者最多;还要6例患者是由于过于疲劳、用餐过饱、排便过于用力而导致的猝死。研究人员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猝死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对AMI猝死组患者于非猝死组的观察指标进行了对比,通过分析发现,两组患者情绪应激、高血压、脑卒中史梗死时心衰、低血压、休克、QRS低电压、室内传导阻带、血糖以及LDH等因素有着明显的差异,而且这些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对比发现,AMI患者在第一天后出现猝死的有21例,第4-7后出现的有8例,掌握这些因素,可以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治疗。
表1 AMI猝死组和非猝死组观察指标比较
3、讨论
3.1老年心肌梗死后猝死的危险因素。很多心肌梗死患者在猝死前都出现了心肌电活动不稳定的情况,而且自律性会升高,这极容易导致心律失常问题。心肌梗死患者的交感神经过于兴奋,会使心肌出现受损状况,会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从而导致发生猝死。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老年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猝死的原因与持续性室速、室颤、心律失常以及心室停搏有着较大的关系,这些因素具有致命性,如果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则猝死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3.2诱发因素。对于首次发生心肌梗死的老年患者,一般临床症状并不明显,也没有典型额冠心病史,发病的特点是病程短、冠状动脉代偿、调节能力较弱等,这会导致心肌出现缺血或者缺氧问题,会导致体内电解质离子出现不平衡现象,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出现酸中毒,患者的心电活动极不稳定,心律失常的情况比较严重,这些病症极易引发心肌梗死后猝死。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猝死的诱发因素很多,只有有效的规避这些危险,才能降低猝死率。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在心前区多会出现压榨性疼痛,患者还会出现恐惧、紧张、焦虑的情绪,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素质以及耐受力比较差,而且情绪容易激动,尤其是在陌生的环境中,很容易出现焦虑的情绪,这对疾病的治疗带来了不利影响,在病房中,有着较多的心脏监护设备,这会使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还会增加血液中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这会使动脉血管出现较大幅度的收缩,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会使患者的心肌严重缺血与缺氧,使其最终出现由心律失常导致的心肌梗死后猝死。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入院抢救后,病情会大大减轻,这容易麻痹患者的神经,使其放松警惕,不注意控制情绪,而且大声说话,不遵医嘱,这增加了AMI患者猝死的概率。有的患者在病情缓解后,感觉身体恢复了正常,开始下床随意活动,不注意休息,有的患者工作比较慢,在没有治愈的前提下就办理了出院手续,这极容易出现病情复发的情况,而且会导致SCD。患者在入院治疗期间,一定要听从医护人员的劝告,而且要合理控制饮食,不能出现饱食的情况,进食的速度也不宜过快,在排便时不能过于用力,这些会加重心脏的负担,会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后猝死。
综上所述,缓慢性心律失常是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促进的危险因素之一,如果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则会威胁生命安全。恶性心律失常属于致命性因素,其会导致患者的交感神经处于持续兴奋的状态,会加重心脏的负担,不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患者有时还会出现情绪不良、激动劳累的问题,有的老年患者情绪容易激动,而且睡眠不好,存在休息不足的问题,很多老年患者还要尿频尿急的问题,经常会在半夜起来上厕所,这增加了梗死后猝死的概率,通过调查发现,在0:00-12:00出现猝死的概率比较高,所以,患者一定要避免夜间起床,还要避免出现情绪激动,要调解心情,还要了解引发SCD的危险因素,要做好预防工作,要听从护士的劝告,合理控制饮食,做到谨遵医嘱,这样才能降低SCD。
参考文献:
[1]卢才义,高磊.老年人心脏性猝死的定义、流行病学及病因学[J].实用老年医学.2007(06)
[2]吕键.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J].中外医疗.2010(09)
[3]晁红民.浅析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的危险因素[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18)
[4]刘汉书.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猝死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21)
论文作者:付佳佳,周玉欣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9
标签:心肌梗死论文; 患者论文; 因素论文; 老年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危险论文; 概率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