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率的决定机制及其变动趋势研究——基于劳动价值论的新解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值论论文,利润率论文,变动论文,机制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91.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952(2008)07-0027-12
一、引言
利润率是投资、就业、收入分配和经济周期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解释变量,但相关研究至今不但未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甚至争议颇多。在新古典分析传统中,利润作为资本报酬并没有赋予比其他要素报酬更重要的地位,利润率决定于时间偏好或资本边际生产力这些外生给定的技术条件。但实践证明,利润率与引起成本变化的实际工资、技术变迁等因素高度相关,因此,从这个角度说,研究利润率大小的决定及其变动趋势必须向“古典剩余传统”回归,但研究视角及方法必须进行重大转换,因为现在已不具备古典经济学家理论成立的前提条件。
在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马克思所描述的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受到了种种质疑。斯威齐(P.Sweezy,1942)和巴兰(P.Baran,1973)主张用剩余增长的规律代替马克思的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斯威齐认为,一般情况下,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和提高剩余价值率是同步进行的。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背后,隐藏着资本的积累过程,在这里同时存在着一些压低和抬高利润率的力量。布劳格(M.Blaug,1992)也认为存在一些阻止利润率下降的因素,如劳动生产率比工资提高更快、节约、技术引进以及对外贸易等,利润率究竟如何变化是不确定的。
迪金森(H.Dickinson,1957)利用新古典的分析工具揭示资本有机构成与剥削率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在实际工资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而提高,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资本积累超过某一临界点),利润率才会下降。米克(R.Meek,1960)的统计数据非完全地验证了迪金森的结论。罗宾逊(J.Robinson,1962)指出,各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不一致时,其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不可能同时一致,进而否定了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率不变这个假定,这显然是忽视了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问题的存在。罗宾逊同时还指出,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不一定意味着每人所用资本的增加,技术革新不一定都是资本密集型的,而且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虽然实际工资不变,但商品价值的下降降低了可变资本的价值,剥削率随之提高,这有助于抑制利润率的下降。萨缪尔森(P.Samuelson,1957)认为,在实际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技术革新确实被资本家所采用,利润率一定会上升,技术进步、实际工资不变和利润率下降三种情形不可能同时存在。置盐信雄(N.Okishio,1961)对此提供了证明,这个观点被称之为“置盐定理”(Okishio Theorem)。罗默(J.Roemer,1978)也曾利用新古典分析工具对实际工资、技术革新和利润率变化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过系统的分析,并得出类似的观点。布伦纳(R.Brenner,1998)认为,马克思忽视了资本生产力的作用,进而犯了马歇尔式的错误,而且理性的资本家不会采用降低其利润率的技术。萨查里亚斯(A.Zacharias,2002)认为布伦纳的资本生产力概念缺乏价值理论基础。另外,新技术的采用在降低成本方面是没有限度的,因此采用新技术的企业完全可以在极低的价格下获得极高的利润率,因此这并不构成反驳马克思的证据。
赞成马克思的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进行了探讨。克莱因(L.Klein,1947)把马克思的利润率公式改写为之后,用资本主义资本积累收益下降造成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萧条”这个事实,说明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造成利润率下降论断的正确性。但是,克莱因的分析是以剩余价值率不变为前提的,并且忽略了各种起反作用的因素。耶夫(D.Yaffe,1973)则认为,只有在效率更高、获利最大的条件下,资本“重构”才能克服危机,资本才能存活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主义危机是与利润率下降的长期趋势相对立的、最强有力的反作用趋势,由于存在反作用趋势,利润率下降不是线性的,某些时期只是以潜伏的形式出现,而在其他时期则表现得或强或弱,并以一个危机周期的形式表现出来。曼德尔(E.Mandel,1962、1967、1972)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新技术普遍使用而降低,来说明最先使用新技术的个别资本家所获得的超额利润的暂时性,以及整个社会资本家平均利润率的降低过程,并把这种过程看成价值规律的客观作用。在曼德尔看来,积累是利润率的函数。他认为利润率的波动主要是由于剥削率的改变,而剥削率的变化取决于阶级斗争,而不是技术变化。不仅如此,曼德尔还从流通领域对利润率下降进行了考察。拉加德(C.Lasarde,2003)认为,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应从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层次上理解,但是他认为,该规律的标准解释并不能推出资本有机构成必然提高的结论,因此拉加德集中分析了剩余价值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分配,从剩余价值积累和有效劳动增长之间张力的角度出发,说明资本主义不能克服现有劳动时间的限制,因此利润率在长期中必然是下降的。
综观以上对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的理论探讨,迄今为止的研究存在几个方面的局限:一是为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辩护的观点缺乏缜密的逻辑论证,要么是在简单地重复着马克思的论断,要么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二是反对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的研究,有的回避了马克思所作的前提假设;有的虽然考虑到了多重因素对利润率变化的综合影响,但采用的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不论是否赞同马克思的论断,相关文献都没有建立起动态模型作出系统而精确的分析。
为此,本文试图采用动态研究方法,综合考虑决定利润率大小及其变化趋势的诸多因素,建立关于利润率变化的多变量动态模型,以此来分析和探讨利润率的决定机制及其变化趋势问题。在此应该强调的是,由于现实中国民收入的统计变量偏离了价值范畴,无法用价格变量去精确地考察马克思的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只能起到辅助性的统计验证作用,本文涉及到的利润率均指价值利润率,而非价格利润率。利润率函数自变量中的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包括价值变量和价格变量)均是对价值利润率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分析因子。本文的分析框架为:第二部分考察了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的经典解释,并从价值范畴的角度,根据马克思的假定对马克思的论证逻辑进行了重新梳理;第三部分建立了包含资本有机构成、实际工资和技术等变量的多变量动态模型,实际工资和技术等变量通过影响资本有机构成、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的相对量,进而对利润率变化产生间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进行全面的考察;第四部分简要地论述了关于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的统计验证问题;第五部分得出结论。
二、关于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的经典解释
利润率的长期变化规律是古典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斯密、李嘉图和约翰·穆勒都预期长期中利润率会下降。不过,他们的论证角度和理由并不相同。
斯密对利润率下降的预期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原因①:一是投资机会的减少;二是资本产出比率上升。李嘉图则认为,农业报酬递减会提高农产品的相对价格,进而提高工人的货币工资,导致了利润率的下降。但是,李嘉图同时也认为,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将会延缓利润率下降的趋势,通过进口廉价的农产品也具有这种效果。穆勒发展了斯密和李嘉图的理论,认为利润率受到人口增长、资本积累和生产技术的影响,并且认为这些因素是同时起作用的。穆勒同样也论述了一些抑制利润率下降的因素,但是他认为资本积累的压力对利润率造成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显然,古典经济学家所作的前提假设已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与古典经济学家不同,马克思论证了在技术进步和工人实际工资下降的情况下,利润率最终将趋于下降。马克思认为,随着生产力的日益发展,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结果在劳动剥削程度不变甚至提高时,利润率趋于下降,“因此,一般利润率日益下降的趋势,只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日益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所特有的表现。”②如果用分别表示第i部门的剩余价值和不变资本、可变资本,那么利润率可以表示为:
马克思认为,k(资本有机构成)是不断上升的,而不论e(剩余价值率)不变还是上升,利润率r都是趋于下降的。同时,马克思还提到了一些阻止利润率下降的因素③。马克思在这里提到的诸多抑制利润率下降的因素后来成了争论的焦点。不过,马克思忽视了资本周转速度的加快和不断加大的非生产领域投资比重等因素,而这些因素在现代社会对利润率下降的抑制作用越来越明显。
以上的分析显然包含了一个前提条件: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而且比剩余价值率的提高更快。竞争促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使得剩余价值率有上升的趋势。同时,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差距扩大,劳动时间的变化往往不是体现在外延的变化上,更多是体现在内涵的变化上,从而劳动密度大大提高(程恩富、汪桂进、朱奎,2005),这对于提高剩余价值率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实际上,剥削率的变化取决于阶级斗争,而不只是技术变化。因而单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不足以导出利润率趋于下降的结论,除非资本有机构成上升没有限度,而剩余价值率上升存在一个限度。但是,就某一时期来说,剩余价值的绝对量是有限度的,而剩余价值率是个相对量,其提高没有限度。
马克思认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会导致平均利润率的下降,然而,资本家为什么会进行导致利润率下降的技术创新呢?这和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是存在根本性冲突的,不过,这并不构成反驳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的证据,这一点可以用图1进行解释。
假定一个简单的多头非合作博弈情形:(1)市场初始状态用方法aa进行生产,最初价格为,相应的利润率为;(2)市场主体之间为非合作关系,不存在任何约定;(3)市场主体采用新技术目的是为了提高利润率。这样,在初始状态下创新资本采用新技术(方法bb)显然是有利可图的,因为它可以得到较高的利润率,但这种情形不可能持续长久,因为其他的资本所有者必然也采用新的技术进行生产,进而价格竞争导致价格()和利润率的双重下跌。所以,对于资本所有者来说,不是是否可以得到较高的利润率问题,而是是否可以生存下去的问题,这和“囚徒困境”的结果比较类似。从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是从社会总资本层面研究单个资本追逐较高利润率和社会总资本利润率下降之间的冲突的。
图1 竞争导致利润率下降悖论的多头非合作博弈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并不能得出技术进步必然会导致利润率下降的结论。马克思的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是隐含了资本有机构成不断上升这个前提条件的。实际上,由于竞争的压力,劳动生产率加速提高,尽管生产资料的数量可能有所增加,但其价值也会不变甚至会减少。既然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个或有的事实,那么利润率下降本身也要视情况而定。不仅如此,这里还包含着方法论上的缺陷:它假定价值增殖的使用价值基础、社会分工体系和资本积累的主导部门在长期没有变化。古典经济学家琼斯(R.Jones,1833)曾经提到,产业部门的多样化具有刺激资本积累的作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引证了琼斯的这个观点,但他并没有将这一点正式列入利润率下降的抵消因素。因为一旦引入由产品创新带来的部门多样化,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理论的方法论基础就会为之动摇④,而且没有任何理由或事实能证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必定小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速度。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不仅从理论上无法说明,更没有得到实践检验。20世纪后期以来,不但资本价值构成呈下降趋势,资本技术构成也不断下降。吉尔曼(J.Gillman,1957)、艾尔蒂斯(W.Eltis,1992)曾作过统计检验,并未发现资本有机构成有何规律性的变化。自20世纪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已经放弃了资本产出比具有长期上升倾向这一假设。
那么,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否必然会导致利润率趋于下降,资本有机构成又是否必然会不断提高,以及实际工资、技术进步等因素是否会对利润率变动具有重要影响?现有文献并未给出具有一般意义的解释,我们必须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基础上,建立关于利润率变化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以揭示利润率变化的内在机制和动力及其发展趋势。
三、一个含有多变量的动态模型
马克思在论述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时,没有考虑实际工资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对资本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等变量的影响,我们先遵循这些隐含条件,建立一个简单的动态模型。假设:(1)预付资本由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组成;(2)技术进步使得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但不影响实际工资、剩余价值率等变量;(3)利润率r、剩余价值s、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均是时间t的函数。利润率,两边取对数并对时间t求导:
应该注意的是,在第二个推论中,并不包含资本有机构成不断上升这个前提条件,只要满足G[,s]<r[,a]这个条件,利润率就会趋于下降,因此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前提在这里显得并不必要。
利润率r是资本有机构成k和剩余价值率e的函数,因此利润率r的全微分dr可表示为
:
在利润率函数中,自变量资本有机构成由技术进步决定,而剩余价值率在由非经济因素决定的同时,还受到实际工资和技术进步的影响。技术进步改变了生活资料的价值,进而改变了劳动力的价值,而实际工资并不对剩余价值率以及产品价值产生直接的影响,而是通过改变分配状况,即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相对量,进而对剩余价值率产生间接的影响,最终影响到利润率的变化。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资本周转速度、多样化生产、产品创新、非生产领域投资比重变化,以及供求因素都会影响利润率的变化⑤。因此,可以把利润率看成是实际工资、技术进步等变量的函数。
如果把和均看作是外生变量,则上式可简化为:
一般情况下,实际工资与利润率是呈反向变化的。但是在劳动力价值下降的条件下,实际工资的提高也不会导致利润率的下降。名义工资可能因为劳动力价值的下降而降低,因而就可以提高剩余价值率,从而提高利润率。由于技术进步对劳动力价值是有影响的,因此技术进步对利润率的确切影响是与工资—利润相对份额变化有关(J.Roemer,1978)。在劳动力价值不变和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工人获得的生活资料的数量虽然增加了,但原有的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的划分比例并没有改变。因此,在劳动力价值不变时,实际工资的增加,改变的只是劳动者的生活资料数量,不会降低利润率。
然而,实际工资往往与劳动生产率高度相关,在实际工资高的地方,工人往往更加积极和勤快(Krishna Bharadwaj,1992),这一点可以通过一个单一产品模型来说明⑥。
在劳动生产率固定不变的情况下,实际工资与利润率呈反向关系,但是,一般来说,尤其是随着人力资本在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实际工资与劳动生产率是密切相关的,实际工资高意味着劳动生产率也较高;反之亦反。因此,上式应当改写为:
因此,利润率与实际工资之间的关系就取决于劳动生产率对实际工资的弹性。如果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超过实际工资的上涨幅度,利润率与实际工资呈正向变动关系,否则,利润率与实际工资之间将呈反向关系。
如果实际工资不变,利润率如何变化?置盐定理认为,对于一项降低成本的创新来说,如果实际工资没有提高而利润率下降是不可能的。实际工资并不是引起利润率变动的唯一原因,利润率还受到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价值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马克思在分析利润率下降规律时也曾指出:“不管这是由于工作日的延长或强化,还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发展而引起的工资价值的下降,那末,剩余价值量、绝对利润量,就必然会增加,尽管可变资本同不变资本相比是相对减少了。”⑦
在利润率的解释变量中,资本有机构成是从一个与技术变化特点有关的假设推导出来的。利润率和价值构成高低相关,而技术构成状况意义不大,因为资本所有者关心的是影响利润率大小的资本投入,而资本投入多少是由资本的价值所决定的。因此,技术创新必然会导致竞争优势的产生,或降低不变资本投入以降低生产成本,或催生一个新的产业(资本有机构成高低不确定)以开辟新的市场。
单个资本为了打击竞争对手和扩大产品市场份额,不断地采用新技术来降低成本,这样没有采用新技术的资本利润率水平就会绝对下降,因为产品价格相对于成本来说下降了,而且其利润率要低于采用新技术的资本,因为后者成本的下降幅度大于产品价格下降的幅度。采用新技术的资本利润率要高于未采用新技术的资本,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绝对地高于未采用新技术之前的市场利润率,这取决于新技术在多大程度上降低了它的成本。
部分资本采用新技术之后,只要产品价格不低于未采用新技术的资本的成本,那么未采用新技术的资本就可以继续存在。如果采用新技术的资本利润率上升不足以弥补未采用新技术的资本利润率下降,那么行业利润率则下降;反之则反⑧。
假定初始状态时,某行业不同资本采用完全相同的生产方法,初始价格和利润率分别为、,则价格和利润率的关系可用图2表示:
图2 竞争和利润率变化之间关系
新技术的采用使得aa线移至bb的位置,这样,新的生产方法会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并使未采用新技术的资本失去部分市场份额。竞争使得价格下降为,采用新技术的资本利润率为,未采用新技术的资本利润率下降为,平均利润率便介于和之间。
在以上分析中,隐含了一个前提条件:采用新技术的资本在不降低利润率的条件下无法把产品价格降至以下。实际上,无法排除这种情形的存在,如cc线所示,相对应的新技术的采用使得价格降至,而利润率升至。这样,平均利润率高于原来的,未采用新技术的资本有可能退出市场,因为在价格下毫无利润可言。也就是说,新技术采用的结果可能是导致利润率下降,也有可能使得利润率上升或不变。
因此,如果同时把实际工资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看成是内生变量,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利润率如何变化及其变化大小的度量最终要取决于这些变量的全增量。在不同条件下,利润率变化趋势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关于利润率变动的统计数据验证了这一点。
四、关于利润率变动趋势的实证检验
经济增长的长期经验似乎并不支持古典经济学家和马克思关于利润率趋于下降的判断。卡尔多(N.Kaldor,1956,1958)认为,任何解释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的理论模型都应该以六个“程式化事实”(Stylized Facts)为起点。他的“程式化事实”明确包含了利润率在长期中保持不变的结论。虽然在这些“程式化事实”中,资本有机构成不断增长,但是不断提高的劳动生产率会使产出不断增加,从而可以保持利润率不变。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利润率的变化都存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的影响因素。
吉尔曼(1957)对美国1849-1952年间制造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进行了统计检验。他在统计验证中发现,在1919年前后利润率变动趋势发生明显的断裂,1919年之前,资本有机构成和剥削率明显上升,但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为剥削率提高所抵消,因此利润率变化不明显。1919年后,这三个比率几乎都没有发生变化。由于这些概念马克思都是用价值来表示的,而价值数据在实际生活中很难计算,因此吉尔曼用公布的价格数据来替代,但是他的统计验证并未导出关于利润率变化的任何规律。因此,吉尔曼认为,马克思的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只适用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阶段,或者必须对马克思的定理重新进行表述。
罗松(B.Rowthorn,1980)鉴于价值数据难以获得,用资本产出比来代替资本有机构成这个概念。他认为,这虽然不是最好的办法,但资本产出比的提高可以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技术构成因固定资本部分的增加而不断提高的事实,虽然资本有机构成并不按同一比例在提高。罗松用统计资料说明英、美、法等11个国家资本产出比在不断提高,但是他认为,与这种提高同时发生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并未使得资本品的总价值也增加,相反,因单位产品价值的下降,每个工人所使用的物质设备在增加,但资本有机构成却并没有提高。
从资本主义国家利润率变化的轨迹来看,利润率的变化受经济周期的影响比较明显。布伦纳(2002)根据他的资本生产力的概念,对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利润率的变化进行了统计,发现利润率波动并不存在一般性的变化规律,而是与经济增长周期性的波动一致。20世纪70年代前后利润率出现了明显的波动(见表1),布伦纳把利润率水平出现如此大的变化归因于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在战后的20年,西方以需求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刺激了经济增长,利润率水平普遍提高。20世纪70年代后,“滞胀”造成了经济衰退,利润率水平大幅下降。萨查里亚斯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对布伦纳进行了批驳⑨。萨查里亚斯发现,1949-1996年间美国制造业的净国内生产总值与净固定资本存量之比以及资本生产力(以单位资本产出衡量)均呈下降趋势。萨查里亚斯得出结论:布伦纳的统计检验和他的理论基础是矛盾的。
李民骐、朱安东(2005)统计了1869-2000年美国私人部门利润率的变化情况,发现存在四次起伏比较大的利润率波动,第一次是从19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是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第三次是从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第四次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至今还未结束。这四次长波有两次是比较完整的,它们从上升阶段到下降阶段,再到危机的时间大约是40年。在前三次长波中,利润率是趋于下降的,而目前处于新自由主义长波的顶峰或稍过一点的位置,因此利润率和利润份额都有所上升(见表2)。
李民骐和朱安东对此进行了解释。他们认为,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不断上升的论断符合美国19世纪的情况,但是20世纪美国的资本有机构成不但没有上升,有时还是下降的。他们认为,美国利润率水平的下降是由工资和税收成本不断提高造成的。显然,这是受到了沃勒斯坦(I.Wallerstein,2003)和韦斯科普夫(T.Weisskopf,1979)的影响。韦斯科普夫把战后近三十年间的利润率下降归因于实际工资份额的上升,但他同时认为,这种上升在很大程度上是防御性的。工人阶级不能成功地使实际工资所得与实际劳动生产率同步增长,他们只能比资本家阶级稍微成功地使自己免遭长期贸易条件恶化的伤害。⑩而沃勒斯坦则是把工资成本、税收成本和环境成本的上升看作是资本主义发展长期的历史趋势,以此来解释资本主义的结构性经济危机。
五、结论和说明
吉尔曼等人的统计验证,并未得出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和利润率趋于下降的结论。马克思关于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的论述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长期趋势的一个判断,或许一百多年的利润率波动轨迹不足以对马克思的论断作出验证。另外,现存的统计资料都是用价格计算的,不适于检验马克思的论断,因为它们建立在不同的概念基础之上。目前在统计验证过程中,如何把市场参数还原为价值形式及如何避免价值转形对利润率计算的影响仍未得到解决。最为重要的是,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本身在理论上需要重新审视。
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以剩余价值增长率严格小于积累利润率为前提条件,但是这种情形不具有一般性,而且,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不但在理论上无法证实,在实践中也无法得到统计验证,资本主义工业经济时期是满足这个前提条件的,但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以来,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模型内的变量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利润率变化趋势也自然呈现出新的特征。
实际上,资本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是实际工资和技术进步等变量的函数。一般来说,实际工资与利润率呈反向变动关系,但如果实际工资和劳动生产率高度相关,那么利润率与实际工资之间的关系就取决于劳动生产率对实际工资的弹性。同时,技术进步在降低成本刺激竞争的同时,对利润率并不产生确定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综合考虑实际工资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对资本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非经济因素、资本周转速度、多样化生产、产品创新和非生产领域投资比重的变化等对利润率的影响,才可以清晰地描绘出利润率的变动轨迹。
收稿日期:2008-03-12
注释:
①⑥柳欣、郭金兴、王彩玲:《资本理论与货币理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8-129页、第122页。
②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37页、第263-268页。
④张宇、孟捷、卢荻主编:《高级政治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11页。
⑤非经济因素主要指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相对谈判地位。资本家的谈判地位上升,则剩余价值分配有利于资本家,剩余价值率上升;反之则反。在本文中,为了集中分析核心变量实际工资和技术进步,我们把非经济因素,以及资本周转速度、多样化生产、产品创新、非生产领域投资比重变化及供求等因素均看成是外生变量。
⑦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45页。
⑧Brenner R.Uneven Development and the Long Downturn:The Advanced Capitalist Economies from Boom to Stagnation,1950-1998,New Left Review,May/June 1998(Special Issue),p25.
⑨Zacharias A.Competition and Profitability:A Critique of Robert Brenner,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34,2002,p19-34.
⑩Weisskopf T.Marxian Crisis Theory and the Rate of Profit in the Postwar U.S.Economy,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3,1979,p341-378.
标签:剩余价值率论文; 劳动生产率论文; 资本有机构成论文; 收入利润率论文; 劳动价值论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解释变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