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艳梅 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 150076
摘要:目的 探讨手法按摩催乳的施行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的促进作用。方法 将200例剖宫产后可以母乳喂养的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在医院7d内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两组泌乳始动时间无明显差异,实验组的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实验组采取有效的手法按摩催乳措施促进母乳喂养获得成功。结论 手法按摩催乳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护理技术,值得推广。
关键词:手法按摩催乳;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manual massage on breast-feeding of parturients after cesarean section. Methods 200 parturients who could breast-feed after cesarean section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breast-feeding situation of parturients in hospital within 7 days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actation initiat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milk volum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01).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opted effective massage and lactation measures to promote breastfeeding. Conclusion massage and lactation is a simple and practical nursing technology, and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massage and lactation; parturient after cesarean section; breastfeeding
母乳喂养是保证婴儿健康生长发育、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措施。但由于现在各种原因导致剖宫产日益增多,而研究表明[1],与阴道分娩相比,剖宫产后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晚,血清催乳素含量低,产后一年内母乳喂养失败率的风险高,所以对剖宫产产妇应早期加强促进泌乳、催乳的措施,以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我们运用手法按摩,不仅能促进乳汁分泌,利于哺乳,还能预防乳房疾病的发生。本文总结了我科2016年1月~2018年3月200例剖宫产的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入院顺序将2016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产科接受剖宫产的200例产妇作为调查对象。产妇年龄在20~40岁,身体健康,无合并症。排除出生低体重和窒息抢救(出生5min阿氏评分仍小于7分)的新生儿。调查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
1.2方法 对照组是常规母乳喂养指导。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按需哺乳、合理添加膳食。实验组除了与对照组一样的指导外增加医务人员的支持系统。实验组:产后6h开始对产妇进行乳房按摩的实施、指导与督促。通过发放产后母乳喂养调查表和临床护理观察,两组的泌乳始动时间及泌乳量情况,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泌乳始动时间无明显差异,而实验组的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
1.3判断标准泌乳始动时间 胎儿娩出至产妇自觉乳胀,挤压乳房时第1次有乳汁排出的时间。乳量判断分4级:多,婴儿吸吮完后仍有大量乳汁流出;中,婴儿吸吮完后没有乳汁流出;少,婴儿吸吮完后仍哭闹,不能安静入睡;无,无乳汁[2]。
1.4统计方法 采用χ2 检验。
2 结果
两组泌乳始动时间无明显差异,实验组的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实验组采取有效的手法按摩催乳措施促进母乳喂养获得成功。
3 讨论
3.1宣教内容
3.1.1做好宣教工作 认真做好宣教工作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健。我们通过发放母乳喂养的宣传资料以及观看母乳喂养的录像,医务人员的宣教,让产妇及家属充分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让他们自觉配合母乳喂养的实施。
3.1.2母乳喂养信心的建立 医务人员、家人、亲朋好友给予的支持和鼓励使产妇建立了信心,也是保证母乳喂养实施的强有力后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剖宫产的产妇比自然分娩的产妇下奶晚[3],加上伤口疼痛,哺乳体位困难,使得一些剖宫产产妇产生畏难心理,从而丧失或放弃母喂养的信心。首先要让产妇建立信心,多给产妇一些良性刺激,建立一个来自社会、家庭、亲朋好友和医务人员的支持系统,鼓励和支持产妇树立信心,通过各种催乳措施,绝大部分产妇都能成功哺乳。
3.1.3正确的哺乳 哺乳前柔和的顺时针按摩乳房,有利于刺激排乳反射。哺乳中应注意婴儿是否将大部分乳晕吸吮住,如吸吮姿势不正确或母亲感觉乳头疼痛,应重新吸吮,予以纠正。哺乳结束后不要强行用力拉出乳头,因在口腔负压情况下拉出乳头,易引起局部疼痛或破损,应让婴儿张口乳头自然从口中脱出。每次哺乳应两侧乳房交替进行,并挤空剩余乳汁,这样可以促使乳汁分泌增多,还可以预防乳腺管阻塞及两侧乳房大小不对称。指导每位母亲手工挤奶和恰当使用奶泵。
3.1.4产妇的休息 要保证母亲有足够乳汁,产妇的休息不容忽视。婴儿的生活往往缺乏规律性,母亲应尽量与婴儿同步休息,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有助于消除疲劳和下奶。
3.1.5营养饮食 合理营养的膳食能保证母亲哺乳期代谢的需要,以4~5餐/d较为合适,要特别注意多喝一些能催乳的汤,如猪蹄花生汤、排骨黄豆汤、鲫鱼汤等营养丰富的汤汁都是能促进下奶的。
3.2手法按摩催乳方法
3.2.1专业技术无痛开奶(母乳喂养,最初3d非常重要。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有的产妇产后3d双乳胀满,出现硬结、疼痛,甚至延至腋窝部的副乳腺,有奶不出、乳腺炎等这些现象的发生大多数是因为乳腺管不通!在下奶初期几天(一般在产后24h内和产后3d各按摩一次效果最佳),我们采用中医按摩手法使本来粘连、闭合、扭曲的奶管打开,达到奶管通畅,预防了产后乳房胀痛、有奶不出、乳房硬块、乳腺炎等情况的发生,使日后哺乳能顺利进行。
3.2.2保持乳腺疏通 育龄妇女有80%左右乳腺管堵塞,乳腺堵塞会造成哺乳期乳房胀痛,减少乳汁分泌,甚至引发乳腺炎。哺乳期疏通乳腺可以有效避免日后乳汁淤积,乳头损伤并预防乳腺炎。我们的护理是以中医按摩穴位为基础,以其他中医手段为辅助,通过对各个部位乳腺组织和乳腺管的按摩,达到奶多奶畅,硬结消失,乳腺炎消失,同时按摩能够有效预防将来可能出现的各类乳腺疾病,包括乳腺增生加重,甚至是乳房癌的发生。
3.2.3手法按摩催乳 催乳就是母乳达不到小儿需求时,专业人士通过科学的手法按摩,刺激母乳量的分泌。按摩催奶的原则是理气活血、舒筋通络。多采用点、按、揉、拿等基本手法,但在实际应用时须多种手法相互配合。按摩催奶治疗,可促进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管通透性,加快血流速度,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乳汁的分泌和排出。按摩催乳同时,通过按摩而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安神补气,通经行气以调节人体脏腑功能,达到促进组织器官新陈代谢,促进乳汁分泌的目的,以满足婴儿的需求。同时,按摩催乳与我们传统的手掌蛮揉,梳子梳理等有本质区别,能减除产妇不必要的痛苦,避免因用力不当引发的炎症;与机器按摩所不同的是:因皮肤直接接触,能准确找到乳腺管位置,能感受到乳腺管受阻程度,做到力度均匀,轻重适度,可一次性基本解决问题。在日本,韩国等地,乳房保健按摩是每一个产妇在生产后72h内必需要做的一项护理工作,因为这不但能促进产妇加速泌乳,同时,用按摩的手法能有效疏通乳腺管,预防乳腺炎等乳房疾病。
3.2.4哺乳姿势 正确的哺乳姿势和含接姿势,母亲喂哺新生儿时体位要舒适,肌肉要放松,剖宫产的产妇通常采取体位:坐位哺乳、侧卧位哺乳。婴儿的含接姿势要正确,有效的哺乳时可以看到婴儿慢而深地吸吮,看到或听到吞咽。舒适的体位和正确的含接姿势不仅能让新生儿进行有效的吸吮,还能够增强产妇哺乳的信心,从而达到良性循环,使得乳汁更加充沛。
3.2.5频繁有效地吸吮 泌乳过程是一个复杂而且有多种内分泌激素参与的调节过程,催乳素在泌乳的起动和维持乳汁分泌中起重要作用,泌乳是通过依靠吸吮刺激,使垂体催乳素抑制因子分泌减少,导致催乳素的反应增加而维持[3]。频繁有效地吸吮是保证母亲有足够乳汁的关键。让新生儿不定时、频繁地吸吮乳头,刺激产妇,基于母婴双方具有的神经生理反射功能,新生儿不定时、频繁地吸吮乳头是刺激乳汁分泌的动力,吸吮次数、强度、持续时间与乳量的多少密切相关。
3.2.6早接触、早吸吮 早接触、早吸吮,能促进泌乳素的分泌[4]。当新生儿在出生后30min内即开始吸吮母亲的乳头,能促进产妇下丘脑释放催产素和催乳素,母体内催乳素获得反馈后浓度逐渐提高,同时开始源源不断地分泌乳汁。通过早接触、早吸吮能产生促催乳素分泌的效应,促进泌乳,增加乳量。
3.3泌乳与职业、文化、收入的关系 本研究中两组产妇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产次、产前哺乳计划等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有利于客观评价催乳措施对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
从本研究结果看,采取早接触、早吸吮、乳房的保健、信心的建立,手法按摩催乳等措施使产后泌乳乳量增加,从而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通过临床上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我们现在总结了一系列促进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的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王炳顺,周利锋.剖官产术对母乳喂养影响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4):246.
[2]郑丽绚,李惠卿. 催乳措施促进母乳喂养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7(9):1151-1152.
[3]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88.
[4]黄醒华.母乳喂养的生理基础[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7,l3 (2):183.
论文作者:高艳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产妇论文; 乳汁论文; 实验组论文; 乳腺论文; 手法论文; 催乳素论文; 乳房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