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文字的角度看《易经》(上)论文

从古文字的角度看《易经》(上)

单天罡

(韩国成均馆大学 儒学院,韩国 首尔 03063)

摘 要: 《易经》是一部很古老的筮占书,记录的是初民占卜吉凶的材料,其文字和语言叙述应该和后来发现的甲骨卜辞有某些共同特征。因此,不宜过于使用后世的文字理解或思想观念来释读《易经》,而是要尽量从它产生和形成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来考虑其内涵。参照甲骨文或金文等早期文字,从古文字的角度来看待《易经》,将不失为一个较好的研究角度。

关键词: 《易经》;卦爻辞;卜辞;古文字

《易经》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一部筮占之书,里面所写都是初民占卜吉凶的材料。关于《易经》出现的时间,学界迄今尚未形成明确、统一的意见。但是,说它十分接近殷商卜辞的时间,甚或二者在时间段上有较大重叠,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所不同的是,卜辞为地下出土,保持了它最原始的面貌,而《易经》却经历了数千载流传,其文字书写较最初的样子肯定会有许多变化。即便如此,我们认为,《易经》仍然和殷商卜辞有所关联。首先,二者在文字运用上应该存在一些共同的特征。其次,二者所反映的初民的生产、生活等文化内容,必然带有共同的时代印记,不至因族群的不同而完全不同。准此,借助卜辞等文献材料,从古文字的角度来审视《易经》,当不失为一个比较科学的方法。这方面前辈学者像高亨、闻一多等,已经有了一些成果,提出了不少新看法。本文拟沿着这条研究《易经》的路子,拾遗补漏,略举数例,以陈管见,祈就正于大方之家。至于其中仍无法考知者,则付之阙如,以待高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引《周易》经传原文,除特别注明外,均出自唐李鼎祚《周易集解》(明胡震亨、毛晋同校,万历间刊刻,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藏本),不再一一注明。

1.《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易·说卦》:“乾,健也。”虞翻注云:“精刚自胜,动行不休,故健也。”又《易纬·乾坤凿度》曰:“乾训健,壮健不息。”《彖传》又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1](P27-36)因此,后世解《乾》卦,一般理解为“天”或“健”,认为天之体以健为用,运行不息,应化无穷;《易传》甚至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名言。但是,《乾》卦的卦辞、爻辞却没有一句在说天,而且也基本上看不出“健”的意思。其九三爻辞虽然说“君子终日乾乾”,但和“健”似乎并没有多少实质性关系。

宋本叶钞、朱钞陆德明《经典释文·周易音义》曰:“乾,依字作倝下乙。”[2](P33)① 按:今本《经典释文》“倝”作“乾”,非。 《说文解字·乙部》云:“乾,上出也,从乙。乙,物之达也;倝声。”[3](P740)“乙”既然是“乾”的意符,应该能反映一些“乾”的含义。《说文解字·乙部》又释“乙”云:“象春艹木冤曲而出,阴气尚强,其出乙乙也。与丨同意。”段玉裁注:“冤之言郁,曲之言诎也。乙乙,难出之貌。《史记》曰:‘乙者言万物生,轧轧也。’《汉书》曰:‘奋轧于乙。’《文赋》曰:‘思轧轧其若抽。’‘轧轧’,皆‘乙乙’之假借。……《月令》郑注:‘乙之言轧也。’时万物皆抽轧而出,物之出土艰屯,如车辗地涩滞。”冤即抑郁不畅,曲即弯曲不顺,“乙乙”就是生长艰难的意思。春天阴气尚强,草木抽芽生长艰难,所以抑郁不畅、弯曲不顺。而谓“与‘丨’同意”,也是表明自下而上,若畅达,则为“丨”;若不畅达,则弯曲成“乙”了。所以,“乾”字从乙,其本义正是说初春草木上出困难、艰涩,尚不能蓬勃而起,丝毫看不出“刚健”“自强不息”的意味。

廖名春先生释读马王堆帛书《易经》[4](P1)“乾”作“键”,因而怀疑《乾》卦的本名就是“健”[5](P63)。然《说文解字·木部》:“楗,歫门也。”段玉裁注“楗”云:“《老子释文》亦作距门也。”又《说文解字·止部》:“歫,止也。”段玉裁注“歫”云:“许无‘拒’字,‘歫’即‘拒’也,此与彼相抵为拒,相抵则止矣。”《礼记·月令》云:“坏城郭,戒门闾。修键闭,慎管钥。”[6](卷17,P448)《周礼·地官·司门》云:“司门掌授管键,以启闭国门。”[7](P1101)《说文》中的“楗”与这两处的“键”字同义,都是门闩的意思,也表示阻塞、使之不通顺;与“乾”之从“乙”,表示艰难上出、涩滞不畅正同。所以,与其把“键”理解是“健”之讹字,倒不如更加关注“乾”“键”“楗”三字含义的内在关联。

九三爻辞:“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汉书·王莽传》载张竦为陈崇草奏称莽功德,引《诗》“夙夜匪解,以事一人”,同时又引《易》“终日乾乾,夕惕若厉”。颜师古注谓:引《乾》卦九三爻辞,“乾乾”,自强之意[8](P4059)。恐怕不太准确。按照张竦的理解,《易》之“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正与《诗》之“夙夜匪解”同义。《后汉书·方术传·谢夷吾》:“臣以顽驽,器非其畴,尸禄负乘,夕惕若厉。”李贤注:“言君子终日乾乾,至于夕,犹怵惕戒惧,若危厉。”[9](P2714)《经典释文》:“夕惕,怵惕也。郑玄云:惧也。”而《尚书·旅獒》:“呜呼!夙夜罔或不勤,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传》曰:“言当早起夜寐,常勤于德。……是以圣人乾乾日昃,慎终如始。”[10](卷13,P330)《后汉书·祭祀志上》载汉光武帝祭泰山刻石文:“在位三十有二年,年六十二。乾乾日昃,不敢荒宁,涉危历险,亲巡黎元,恭肃神祇,惠恤耆老,理庶遵古,聪允明恕。”[9](P3166)这两处的“乾乾”也都是“辛劳勤恳,日夜怵惕,不敢懈怠”的意思,和“乾”之“艰难上出、涩滞不畅”的含义正相吻合。

(五)扎实推进艺术竞赛取得丰硕成果。2013年以来,霞山区在各级各类的音乐、美术高效课堂教学竞赛、中小学生排舞比赛、书画大赛、少儿图文创意大赛、“天才梦想秀”电视大赛、歌手大赛、艺术展演、现场书法比赛等活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2.《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

《说文解字·土部》:“坤,地也,《易》之卦。从土申,土位在申也。”许慎的这一解释,完全依据《易传》。按:《经典释文》曰:“坤,本又作巛。”清卢文弨《经典释文考证》云“:巛,六书中不连。连者,系川字。”[11](P2)如卢说,则“巛”实乃《易·坤》卦符之变形。马王堆帛书《易经》正作“川”[4](P8),《孔龢碑》隶书亦作“[12(]P18)。章太炎先生说“:古人多借巛为坤《,汉书《》纬书》《经典释文》‘乾坤’皆以‘巛’为之。”[13](P563)我们认为,“巛”其实就是“川”的或体,都是“流水”“河流”的意思,不过意思上略有差别。“川”,《说文》篆作“”,是“贯穿通流水”的意思,表示水流通畅,因此,“顺”字从“川”。“巛”之三画折曲,似乎表明水流并不通畅;若中间再加一横画,壅塞水流,即为“”(災),“灾(災)”字亦从“巛”。正如章太炎先生所说:“一切之灾当作,惟火灾作災。”[13](P470)

《说文解字·雨部》:“需,䇓也。遇雨不进,止䇓也。从雨而。《易》曰:‘云上于天,需。’”䇓是站立等待的意思,音须。《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何妥注:“有险在前,不可妄涉,故须待时然后动也。”《象》曰:“云上于天,需。”宋衷注:“云上于天,须时而降也。”[21](卷,2,P14-15)就是说天上已经布满了云彩,将要下雨了,需要等待避雨,这也就是“遇雨不进,止䇓也”。因此,各家解释《需》卦的爻辞,一般都认为所谓“需于郊”“需于沙”“需于泥”“需于血”“需于酒食”,就是待在郊、沙、泥、血、酒食之处或之中,如高亨先生云:“本卦需字皆驻止之义。”[16](P176)李镜池先生则认为:“需,濡之本字,从雨从而,‘而’当是‘天’的隶变。……需,天雨,湿也。”[17](P485-486)① 按:殷代金文有“需”字,作“”(父辛鼎),与甲骨文略同。到周代金文,讹作“”(盂簋)或“”(白公父簋),至《说文解字》则成了从雨从而之“需”。徐中舒认为:需、儒为一字,象人沐浴濡身之形,为“濡”之初文。上古原始宗教举行祭礼之前,司礼者须沐浴斋戒,以致诚敬,故后世以需(儒)为司礼者专名。因此,“需”在卜辞中或为“濡身之礼”。说见《甲骨文字典》卷八,第878-879页和卷十一,第1248页。 初九所谓“需于郊,利用恒。无咎”,即“在郊野为雨淋湿,没处避,只好走下去。‘恒’,照常。”其他各爻可据此类推。马王堆帛书《易经》“需”作“襦”[4](P4),正与“濡”同音,似乎可为李说添一证据。不过,“需”无论释为“等待”,还是“濡湿”,“需于血”“需于酒食”都十分费解,让人不得要领。

如果结合上卦“乾”字来看,“乾”从乙,表示草木自下而上曲折艰难生长,那么,“坤(巛)”则表示水流动曲折不畅。这两卦的内在联系从中不难想见。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朱熹《周易本义》句读为“先迷后得,主利。”[14](P48)恐非。“迷”即迷惑,《说文解字·辵部》:“惑也,从辵米声。”这里应该是迷路、迷失方向的意思,即《韩非子·解老》所谓:“凡失其欲往之路而妄行者之谓迷,迷则不能至于其所欲至矣。”[15](P137)《坤·彖》也说:“先迷失道,后顺得常。”正以“迷”为“迷路”。但《彖》释“主”为“常”,则有些费解。高亨先生认为:“主者,旅客之主人也。”[16](P165)李镜池先生也把该句理解为“泛言行旅,实际是说商旅。……经商要认得路。‘先迷’,迷失道路。而且早先没有旅馆,要投宿人家。‘主’是招待客人的房东。‘后得主’,当是指引客人道路,又招呼他到家里住。”[17](P472-473)不过,《说文解字·丶部》云:“主,灯中火主也。”战国文字作“”,小篆作“”,正象灯中燃火照明之形。如此,《坤》卦辞此句似应释为:“君子有攸往,开始迷失了方向,后来得到了灯烛,所以‘利’。”

屯,《说文解字·屮部》说得十分明白:“屯,难也。屯象艸木之初生,屯然而难。从屮贯一,屈曲之也。一,地也。”意思是说:“屯”字取象于草木初生,从地里面冒出芽来不容易,所以“难也”。屮,像草木初生时刚刚长出两片枝叶。而上面的“一”,则象征地面。“春”字的或体有作“旾”或“萅”者,从屯从日或从艸,表示初春时节,草木萌芽,大地上生出嫩芽。草木初生,要冲破重重困难,也表示事物的发展不可能很顺利。而“邅”也有艰险、难行不进的意思。从这个角度看,《屯》卦和前面两卦《乾》和《坤》应该有某种深刻的关联。

3.《屯》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然而,目前高职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主要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师普遍缺乏企业(行业)工作经历,实践经验少,传统的偏重理论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大量出现在高职教学课堂,不足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完成培养高技能、高水平技术人才的任务;二是教师对高职教学的“必需、够用”原则作简单、片面的理解,过于注重学生的技能训练,忽视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理论知识讲授过少,所培养的学生技能只针对某一特定工作岗位,技能单一,知识面狭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1]。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细菌耐药监测网推荐的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耐药率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典释文》:“需,饮食之道也,训养。”说明此卦与人们的饮食相关。我们认为,该卦前面五爻均为“需于郊”“需于沙”“需于泥”“需于血”“需于酒食”,唯独上六作“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是不是“入”字本应作“需”,该爻也和前面数爻一样,作“需于穴”呢?因此,我们怀疑“需”是“擩”字的本字或假借,亦读为“擩”。擩,染也。《周礼》:大祝“辨九祭”,其六“曰擩祭”。郑司农云:“擩祭,以肝肺菹擩盐醢中以祭也。”郑玄却认为,古人饮食必祭,示有所先,擩祭乃是生人祭食之礼[7](P1998-2006)。《礼记·曲礼》云:“主人延客祭,祭食祭所先进,殽之序徧祭之。”郑玄注:“祭,祭先也。君子有事,不忘本也。……主人所先进,先祭之,所后进,后祭之,如其次。”[6](卷3,P54)根据所上食物的次序依次祭之。《论语·乡党》皇侃《义疏》亦云:“祭谓祭食之先也。夫礼食必先取食种种出片子置俎豆笾地,名为祭。祭者,报昔初造此食者也。君子得惠不忘报,故将食而先出报也。”[23](P719)而《经典释文·周礼音义》引干宝注云:“祭五行六阴之神与民起居。”[2](P244)简言之,所谓“擩祭”,就是平时饭前的祝告,对象或为“初造此食者”,或为与百姓起居相关的“五行六阴之神”,甚或是自己的先人。这种祭食仪式,至今还保存在一些比较偏远、落后的山野乡村。古人饮食,不一定必在堂上屋内,也可能经常在郊外、在水边、在沼泽、在崖穴② 按:徐中舒说:“古代黄河流域普遍营穴居或半穴居生活,周人居邠时还是‘陶复陶穴’而居,复是半穴居,穴是窑洞。”转引自《甲骨诂林》(一),第863页。 。如此,所谓“擩于”郊、沙、泥、穴者,不过就是在郊、沙等不通场合举行的比较简单的祭食礼而已。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血,而是“祭所荐牲血”。《说文解字·血部》:“血”篆作“”,从皿,上面的“一”象血形,甲骨文则作“”或“”,战国时写作“”,更可直观看出血作为盛在皿中的“祭所荐牲血”的意思。“擩祭”是把动物的肝肺及酸菜放进盐、醢中浸染来祭祀,而“擩于血”大概就是把肝肺等祭物擩于血中而已。而“擩于酒食”,是否不慎把祭祀用物擩在酒食之中,则不能确知。

4.《蒙》卦

《蒙》卦之“蒙”,一般理解为“物之稚也。施之于人则童蒙也”,进而引申为“礼有来学,无往教”,或暗示周成王之遭周公[21](卷2,P8-9)。均以“蒙”为儿童,引申为蒙昧无知之人。郭沫若、于省吾、徐中舒均认为,“蒙”从从隹(鸟),与“雾”为古今字,某种鸟鸣预知将雾[22](卷7,P850)

传统的称重系统以人工操作为主,计量过程效率低下,计量员与司机沟通耗时、费力,计量数据读取是否稳定以人工判断为准,计量单手动开具打印,效率不高且极容易犯错,造成项目部损失。无人值守称重系统以无人值守操作,操作全部由电脑一次性完成,将计量过程由原来传统称重3~5min缩短至1~1.5min,节约工期2~3.5min,按照平均节约3min计算,则坝体填筑施工期间共计加快施工进度586d,为坝体填筑按期完工奠定了基础。

不过,这里还有个问题。《蒙》卦辞有“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数句,如果这里的“童蒙”也像上文所说是“用器械把豕拘禁起来”,显然不通。关于这一点,高亨先生曾说:“童蒙五句,乃筮人之标语,不宜系此卦下。”[16](P173)我们认为,高先生此说极有见地,完全可以信从。如此,《蒙》卦辞则为:“《蒙》。亨。利贞。”

5.《需》卦

1196 Time and dose effects of AKT inhibitor GSK2141795 on apoptosis of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line Huh7

《屯》六二之“屯如”,相当于“屯然”。《广雅·释诂》:“屯,聚也。”[18](P94)此乃由草木初生艰难向上以致受拘抑而弯曲引申而来。“邅”是回转的意思,《经典释文》:“马云:‘难行不进之貌。’”《楚辞·离骚》云:“邅吾道夫昆仑兮。”[19](P43)《九歌·云中君》云:“邅吾道兮洞庭。”[19](P60)这两处的“邅”,王逸均注为“转也”。“班”通“般”,《经典释文》:“《子夏传》云:‘相牵不进貌。’郑本作‘般’。”班、般意同本卦初九爻辞“磐桓”之“磐”。《经典释文》:“磐,本亦作‘盘’,又作‘槃’。”又:“马云:‘槃桓,旋也。’”如此,磐也是旋转回环的意思。“屯如邅如,乘马班如”,意谓许多人乘马而来,聚集盘桓,相牵不进。“寇”是个会意字,从宀下元、攴。《说文解字·宀部》释云:“暴也,从攴完。”不尽准确。该字上面的“宀”是房屋的象形,表示家中、家里。“攴”,甲骨文作“”,小篆作“”,像一只手持棍棒敲打的样子。“元”是脑袋。因此,“寇”字就是有人闯入家中施暴,拿棍子击打家人的脑袋,所以是“暴也”;引申为施暴之人,是为“贼寇”。所谓“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一般理解为反映的是古代的抢婚制度,庶几近之。不过,也有研究者认为:因为是抢婚,非女子所自愿,所以女子“坚贞”,因此而不孕,过了十年才怀孕。这就有些近乎荒唐了。字,《说文解字·子部》:“乳也,从子在宀下。”即在家中生孩子的意思。高亨先生解释为“许嫁”,恐非。贞,贞问也。“女子贞”,是说女子筮占。“不字”当为疑问词,是贞问的命辞,如甲骨文之“丙子贞,不水(川)?其水(川)?”[20](P1271)“不字”,意谓贞问“生不生孩子”或者“什么时候生孩子”,得到的回答是:“十年乃字。”如此而已!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彖》曰:“恒,久也。”所以,历来解释“恒”字,都是“恒久”或“恒常”的意思,《子夏易传》所谓“用其常,不失其素”、王弼《注》所谓“虽不应几,可以保常也”是也[1](P115)。按:《说文解字·二部》云“:,常也。从心舟在二之间上下,心以舟施恒也。”我们认为,“恒”字的“心(忄)”应该是后来加上的。“恒”字甲骨文的写法是“”,像一只船(舟)在两岸之间。“二”上下两条横线,象征的就是河的两岸③ 如“川”字,甲骨文或作“”,即象水在畔岸之间流淌之形。 ,船在两岸之间来回划动,是其常态,故“恒”训为“常”④ 按:《说文》又云:“,古文恒,从月。”段玉裁注:“古文‘月’字,略似‘外’字。古文‘恒’直是二中月耳。”此“二”之上下两条横线,象征的应该是天和地,表示月亮在天地之间往复升降也。大概这也是月中女神称“姮娥”(即嫦娥)的原因。王国维认为:“恒”之古字有“”“”“”“”诸形。其中“”“”从月,是其本形,中间皆从“月”,《诗·小雅》:“如月之恒。”毛《传》:“恒,弦也。”《说文》谓恒“从月”,或指月之上弦。“”是“”或“”的变体,其从“外”盖传写之讹。而“”则是《说文·木部》之“”字,古从月之字,后或变而从舟,其实“”“”是一个字。见《观堂集林》卷九。 。不过,这是它的引申义,其本义应该是渡船在河中来回摆渡的意思。因此,恒的本字是“亘”,有绵延、连续的意思,也有贯穿的意思。《需》初九“利用恒”,本来的意思大概是“利于渡河”,与其卦辞“利涉大川”的含义接近。

《说文解字·心部》:“惕,敬也。”马王堆帛书《易经》“惕”作“恤寧”二字。恤,疑作“血”,《小畜》六四:“有孚,血去惕出。”《经典释文》:“血,马云:‘当作恤。’”《晋》六五、《家人》九五、《萃》初六、《升》卦辞均有“勿恤”,马王堆帛书《易经》“恤”皆作“血”。《说文解字·血部》:“血,祭所荐牲血也。”有时也用作祭祀名,如“贞王宾祖乙血岁亡尤”;或用作宗庙名,即血室,如“贞翌辛未其ㄓ于血室三六牢九月”;或用为祭祀对象,即血子,如“囗丑卜旅贞血子岁王其宾”[22](P550-551)。唐杜佑《通典》卷四十七:“唐虞立五庙,其祭尚气。先迎牲杀于庭,取血告于室以降神,然后奏乐,尸入,王祼以郁鬯。”[28](卷47,P1)饶宗颐谓:“盖祭时先取血,而后王宾尸。”[20](P2635)卜辞中多见“血”与“室”连用者,疑即祭祀时“取血告于室以降神”。宁,甲骨文或作“(《说文》‘定息也’)”,篆作“”。卜辞中有用作祭名,如“庚戌卜于四方其五犬”“丁亥卜岳尞牢”即是。“恤寧”,也就是用牲血祭祀的意思。

按:《说文解字》中“蒙”字有两种写法,一是从艸之“蒙”,是一种植物——王女,与本卦无关;一作“冡”,甲骨文作“”,像是一头被蒙住了脑袋的猪(豕),故《说文解字·部》释云:“覆也,从豕。”我们认为,此卦似乎与狩猎有关,也可能与祭祀用牲有关。初六之“发蒙”,发,开也(见《广雅·释诂》),即掀开覆盖豕脑袋的东西,有解脱之义,所以下文才有“利用刑人,用说(脱)桎梏”的爻辞。九二之“包蒙”,“包”是“庖”的假借,“庖蒙”似是在厨房把捕获来的豕杀掉[16](P174);也可能是“炮”的假借① 《周礼正义》(卷45,第2003页)《春官·大祝》下引丁晏云:“炮包声相近。《易·系辞》曰‘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释文》作包,郑本亦作包。《汉书·律历志》作‘炮牺氏’,注:‘炮与庖同。’。” ,即燔柴烧燎也。六四之“困蒙”,即捆住被蒙住脑袋的豕。六五之“童蒙”,“童”不是儿童,《说文解字·部》:“,辠(罪)也。……男有辠曰奴,奴曰童,女曰妾。”“童”字上面从“”,“”即是拘押犯人的刑具。这里的“童蒙”似可以理解为用器械把豕拘禁起来。上九之“击蒙”,《经典释文》:“王肃云:‘治也。’”自然就是收拾、整治所蒙之豕了② 《经典释文》又云:击蒙,“马、郑作‘系’。”则“系蒙”是“捆系绑缚蒙”的意思了。 。

6.《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

孚,《说文解字·爪部》:“卵即孚也,从爪子。一曰信也。”甲骨文作“”或“”,像手逮人之形。,即“孥”字,也有抓获、施刑的意思。《尚书·甘誓》:“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唐颜师古《匡谬正俗》卷二:“孥戮者,或以为奴,或加刑戮,无有所赦耳。”《孟子·梁惠王下》:“罪人不孥。”赵岐注:“妻、子也。”[24](卷2上,P45)恐非。孚即俘虏,《说文》所谓孵和信,都不是“孚”的本义。李镜池先生认为《易经》中“孚”均用其本义,其说可信。不过,有时也用其引申义:俘获、收获。

窒,即“室”字,上面的“宀”或“穴”均表示居处之上覆及四围墙垣。王力先生认为,在远古时代,人们一般为穴居,室就是穴,穴就是室。到了殷代,有了上栋下宇的房屋建造,人们的居住地由地下搬到地上,室和穴才有了区别[25](P149)。《公羊传·宣公十六年》何休注:“室有东西厢曰庙,无东西厢有室曰寢。”[26](卷16,P363)《尔雅· 释宫》亦云 :“室有东西厢曰庙。”郭璞注 :“夹室前堂。”[27](卷5,P134)可见,室是庙的一部分,且与祭祀相关,殷代藏主与祭祀并以宗、室为名。卜辞每称“大室”“中室”“盟室”“司室”等,均为祭祀之所。

美国、英国等国家国内税法中较早地引入了强制披露规则,作为税收信息申报的有效补充,应对征纳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英国的避税方案强制披露制度下,截至2013年,在已披露的2366个避税筹划安排中,有925个已经通过立法而解决。同时,随着这项制度的实施,进行类似税收筹划的数量不断下降,近年来披露的方案在逐年减少。美国国内收入局的专家认为,对一项公开交易来说,如果这项交易可能会被否定、交易被要求披露以及未履行披露义务会受到处罚,这些因素都会使纳税人不太可能会实施该交易或类似交易,从而降低税务机关的整体风险。

顺便说明一下,《说文解字·二部》尚有另外一个写法的“亘”,篆作“”,“求回也,从二从,象亘回之形,上下所求物也。”,即“回”字,即表示在两岸之间回转迴旋⑤ 徐中舒认为:象水中漩涡回转盘旋之形。见《甲骨文字典》卷十三,第1449页。 。《易·屯》之初九“磐桓”之“桓”、六二“屯如邅如”之“邅”,均从这个“亘()”,表示回转和盘旋不进的意思。

如此说来,“有孚,窒惕”的意思大概是:用抓来的俘虏作牺牲,在祭室内取其血用以祭祀。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讼,历来说《易》者一般多解作“诉讼”之“讼”,高亨即谓:“不克讼,犹今言不胜诉也。”[16](P178)李镜池理解为“贵族内讧”[17](P488-489)。按:《说文解字·言部》:“讼,争也。从言公声。一曰歌颂。”段玉裁注:“公言之也。《汉书·吕后纪》‘未敢讼言诛之’,邓展曰:‘讼言,公言也。’”公言,应该是在公开场合讲说,“未敢讼言诛之”的意思就是不敢公开讲要诛杀诸吕。《史记·吕后本纪》也有同样的记载,裴骃《集解》云:“徐广曰:‘讼,一作公。’骃按:韦昭曰‘讼,犹公也。’”司马贞《索隐》:“公言,犹明言也。又解者云:‘讼,诵说也。’”[28](P410)《经典释文》亦云:讼,“争也,言之于公也。”因此,“讼”并非指诉讼、打官司。这样,《讼》卦九二爻辞的意思就是:不能或不敢公开言明,回来后就逃走了。结果其邑人三百户没有灾害,得以保全。

7.《比》卦

《比·彖》曰:“比,辅也,下顺从也。”孔颖达《周易正义》:“‘比’者所以得吉,由‘比’者,人来相辅助也。‘下顺从’者,在下之人,顺从于上,是相辅助也。”[30](卷2,P54)《经典释文》引《子夏传》:“地得水而柔,水得地而流,故曰比。”所说正是“辅”义。《尔雅· 释诂第一》亦云:“比,俌也。”[27](卷2,P42)《说文解字·人部》:“俌,辅也。”“俌”即辅之本字。《诗经·唐风·杕杜》:“嗟行之人,胡不比焉。”郑《笺》也说 :“比,辅也。”[31](卷6,P392)所以,高亨说 :“本卦比字皆为辅义,且就臣辅君而言也。”[16](P184)

按:把“比”理解为“辅助”,并不妥当。《说文解字·比部》:“比,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不过,据古文字专家的意见,“从”“比”二字的写法,在卜辞中其实并没有正反的区别,“从”字既作“”或“”,亦作“”或“”;同样,“比”字既作“”或“”,亦作“”或“”。虽然写法上差别甚微,但“从”字从“人”,“比”字从“匕”,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据屈万里先生说:“比者,亲信之谓也。”并举《尚书·盘庚》“曷不暨朕幼孙有比”、《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引《诗·皇矣》“克顺可比,比于文王”,认为:“《书》意乃责民众之不亲信盘庚,《诗》意则谓上帝亲信文王也。”而《诗经·小雅·正月》“洽比其邻”,“乃谓亲善其邻”;《唐风·杕杜》“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乃伤人之不见亲”。据此,屈先生以为,《易·比》卦之爻辞之“比之无咎”“比之自内”“比之匪人”“外比之”“显比”“比之无首”,“其‘比’字胥当作亲信解,于义乃安。”而《比·彖传》“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周礼·夏官·形方氏》“使小国事大国,大国比小国”(郑注:“比犹亲也。”)尤无异于为《比》卦之爻辞作了最好的注脚① 屈万里《甲骨文从、比二字解》,参见《甲骨诂林》(一)第130页。 。另外,像《左传·昭公三年》:“燕大夫比以杀公之外嬖。”杜预注 :“相亲比。”[32](P1230)《国语· 楚语下》:“比尔兄弟亲戚。”韦昭注:“比,亲也。”[33](P519)比,皆是亲密联合之义,亦即《说文》所谓“密也”。由此可知,“比”之“亲密”“亲信”指的是上对下,如上帝之于文王、先王之于诸侯、大国之于小国,而非《彖》所谓“下顺从”或“下辅佐上”之义。

总之,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情感和智慧的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灵活运用读、说、演、写结合的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实现师生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喜爱阅读,尽情阅读,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比》卦辞云:“不宁方来,后夫凶。”高亨认为此七字暗指《国语·鲁语》记载的一个故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宁,安也;方犹邦也。……不宁方谓不安静之邦,即好为乱之邦也。……不宁方来谓不宁之邦来朝也。后夫者,后至之人也。诸侯朝王,后至者诛,故曰不宁方来,后夫凶。”[16](P183)李镜池的理解与此略同:“方,邦国。不宁方,不安宁的邦国,即捣乱的国家。开国际会议,不宁方却迟迟不来,有意捣乱。不宁也作不廷、不庭。……迟迟不来是会被声罪致讨的。”[17](P496-497)

我们认为,高、李之说似不可从。甲骨卜辞中,“方”既可用来称边夷之国,如土方、马方、羊方、井方、苦方等,《易经》中有“高宗伐鬼方”,也是特定邦国的名称——方。陈梦家即认为,“方”是方族的名称,其地“当在沁阳之北,太行山以北的山西南部”。该族在殷商时逐渐强大,“卜辞记方人入侵之事,自武丁以迄帝辛,都有记载”,如“方其来”“方不大出”等。饶宗颐也说:“方即方夷方人。”“方人自少康中兴以来,宾服于夏。至殷其族益大,故屡见于记载。”[20](P3151-3152)《逸周书·世俘解》:“太公望命御方来”,晋孔朝注:“太公受命追御纣党方来。”[34](P441)这个“方来”,应该就是卜辞和《易经》中的“方”,或者本来就称为“方来”。“不宁,方来,后夫凶”,也应该是一句占问的话:“安宁不安宁?因为有方来,后面可能凶。”

此外,《坤》六二爻辞:“直方、大,不习,无不利。”直,甲骨文作“”或“”,卜辞中多用为动词,是祭祀的名称[20](P555)。而“大亦为方国名,称‘大方’,或简称‘大’,所俘获‘大方’之人员亦称‘大’。”[20](P210)“习”字在卜辞中多次出现,唐兰、杨树达、饶宗颐、屈万里、裘锡圭诸先生均认为,“习”与“袭”同义,乃“重复”的意思[20](P1853-1854)。《周礼·地官·小胥》:“袭其不正者。”郑玄注:“故书‘袭’为‘习’。”而《左传·襄公十三年》:“先王卜征五年而岁习其祥,祥习则行,不习则增修德而改卜。”杜预注:“不习,谓卜不吉。”孔颖达疏:“其曰‘不习’者,是谓不习吉也。”“不习吉”,也就是不重复、连续出现吉兆。这样,“直方、大,不习,无不利”的意思大概是:用获自方、大族的俘虏来祭祀,占卜时即便不能得到连续的吉兆,仍然“无不利”。

参考文献:

[1][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M].潘雨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

[2][唐]陆德明撰,黄焯汇校,黄延明重辑.经典释文汇校[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4]马王堆帛书《易经》[A].《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经部易类第一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廖名春.《周易》经传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清]孙希旦.礼记集解[M].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

[7][清]孙诒让.周礼正义[M].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3.

[8][汉]班固.汉书[M].[唐]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

[9][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唐]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

[10][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A].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1][清]卢文弨.经典释文考证[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4.

[12][宋]洪适.隶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3]章太炎.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M].朱希祖、钱玄同、周作人记录,王宁主持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10.

[14][宋]朱熹.周易本义(影印宋刊本)[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15][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锺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

[16]高亨.周易古经今注(重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7]李镜池.周易通义[A].李镜池著,李铭建整理.李镜池周易著作全集[C].北京:中华书局,2019.

[18][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影印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9][宋]洪兴祖.楚辞补注[M].白化文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

[20]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M].北京:中华书局,1996.

[21][唐]李鼎祚.周易集解[M].[明]胡震亨,毛晋同校.万历刻本.

[22]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

[23]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4][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孟子注疏[A].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5]王立军等.汉字的文化解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6][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A].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7][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A].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8][唐]杜佑.通典[M].日本东洋文化研究所藏明刻本.

[29][汉]司马迁.史记[M].[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59.

[30][三国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周易正义[A].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1][汉]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A].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2][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33]徐元诰.国语集解(修订本)[M].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

[34]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Research on the Book of Chan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cient Writing(1)

Shan Tiangang
(Educated at Confucianism Institute, Sungkyunkwan University, Seoul 03063, Korea )

Abstract: As an ancient book of divination, the Book of Changes records the materials of fortune telling from the primitive people, and its characters and lingual narration may have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in common with the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discovered later.Therefore,the connotations implied in the Book of Changes shall be understood and interpreted from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its emergence and formation period as far as possible, instead of by inappropriately and overly using the Chinese characters or ideas and concepts of later generations.Referring to the early characters such as the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or bronze inscriptions, and interpreting the Book of Changes from the angle of ancient writing may after all be accepted as a better research perspective.

Key words: the Book of Changes;hexagram;oracle bone inscriptions;ancient writing

作者简介: 单天罡,男,韩国成均馆大学儒学院博士研究生。

标签:;  ;  ;  ;  ;  

从古文字的角度看《易经》(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