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疗效及对围术期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分析论文_张小军

(湖南省常宁市第四人民医院 421500)

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阑尾炎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疗效及其对围术期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接收的穿孔性阑尾炎患者72例纳入至本次试验中,根据患者先后入院顺序完成平均分组,分别是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方案,对两组治疗效果、围术期氧化应激指标及炎症反应进行对比。结果在住院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方面,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DA、IL-8、IL-6及TNF-α均较对照组低,而SOD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穿孔性阑尾炎治疗期间,应用腹腔镜下阑尾炎切除术治疗方案,不仅能够使患者临床症状及早改善,同时也可以改善患者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值得进一步采纳和推广。

关键词:炎症反应;围术期氧化应激;穿孔性阑尾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

穿孔性阑尾炎是因为阑尾炎性变化导致的穿孔,在此期间,诸多细菌透过肠系膜及腹膜侵入至血液循环系统,严重威胁了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通常情况下,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将阑尾切除[1]。以往的开腹切除手术存在较大的创伤,延缓了患者术后恢复速度,而且伴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近些年来,腹腔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本院接收的穿孔性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效果及其对围术期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下是具体报道。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将本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接收的穿孔性阑尾炎患者72例纳入至本次试验中,根据患者先后入院顺序完成平均分组,分别是36例,对照组中,有20例男患,16例女患,年龄分布于31岁-48岁之间,均值(40.12±4.98)岁;研究组中,有21例男患,15例女患,年龄分布于32岁-49岁之间,均值(40.32±45.02)岁,组间基础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患者采取开腹阑尾切除术,予以患者腰麻麻醉,通过经腹直肌对切口探查,然后进行常规检查,并将阑尾切除,包埋阑尾残端,切除阑尾之后对腹腔进行冲洗,对于腹腔严重污染患者来讲,留置引流管。

1.2.2 研究组

本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方案,予以患者全身麻醉,在脐上位置作一弧形切口,并创建气腹,将腹腔镜插入其中,调整体位,使其保持头低较高体位,将Trocar置于左下腹与耻骨联合上方大约5cm位置,检查患者阑尾及腹腔脏器,沿结肠查找阑尾根部,将阑尾充分暴露出来,利用抓钳对阑尾头部进行提拉,并使用电凝血管钳夹夹紧阑尾头部,然后对阑尾系膜到阑尾根部系膜电凝,应用剪刀剪断与阑尾根部相距3mm的阑尾,不包埋阑尾残端,并将其放入腹腔。若阑尾与周围粘连明显,而且分离难度较大,则可以应用逆行法将阑尾切除,通过Trocar将阑尾取出。切除阑尾之后,采用生理盐水对腹腔进行冲洗。对于腹膜炎严重患者来讲,则需要放置引流管。将二氧化碳气体排出,根据相关操作标准将腹腔镜及Trocar取出,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治疗效果、围术期氧化应激指标及炎症反应指标进行比较,完整记录有关数据。氧化应激指标包括丙二醛(MDA)和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炎症因子包括[2]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本次试验中的计量资料(x±s),检验值是t,组间对比经P值判定,P<0.05则代表差异呈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

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住院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下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x±s)

3 讨论

引发穿孔性阑尾炎的因素有很多,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使得阑尾炎炎性病变加重,再加之阑尾腔梗阻、细菌感染等导致穿孔性阑尾炎病情加重。穿孔性阑尾炎具有病情严重、发病急等特点。以往治疗期间,通常采用开腹方式将阑尾切除,但是该方法创伤大,而且手术视野受到限制,使得患者术后很容易引发其他并发症,提高了切口感染率。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不仅能够获取显著治疗效果,而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速度快等优点,此外其不会因为腹壁厚度、体型及阑尾异位等因素影响治疗效果[3],为手术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住院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方面,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更低,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有助于患者及早恢复健康,而且也缩短了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经过本次试验结果可知,研究组MDA较对照组更低,而SOD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不会严重影响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在IL-8、IL-6及TNF-α方面,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由此可见,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创伤,而且未严重影响患者炎性应激反应,有助于患者术后及早恢复健康。

总而言之,将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应用于穿孔性阑尾炎治疗中,在改善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的同时,有助于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在临床中值得不断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汤浩,孙键,吴登峰.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在穿孔性阑尾炎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河北医药,2016,38(9):1318-1320.

[2] 赵宏升.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疗效对比[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7):69-70.

[3] 曾安清.开腹及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6,22(25):60-61.

论文作者:张小军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4

标签:;  ;  ;  ;  ;  ;  ;  ;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疗效及对围术期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分析论文_张小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