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工工程施工的特点是露天作业、技术难度较高、体力消耗较大、危险性较高,关系到建筑工人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应当加强对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力度,杜绝和控制恶性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建筑工程能够安全生产。目前,我国的安全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建筑行业的市场行为不够规范等。为了能够使安全管理工作发挥真正的作用,相关部门应当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关单位应当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效率;施工安全;措施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内涵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是指项目管理人员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履行安全职责、承担安全管理的工作。明确各岗位、各级以及每位参与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中的管理人员的责任,相关管理人员要把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责任落到实处,使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都有人负责监督和管理,要以安全施工为管理主旨和目标,对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监管。建筑工程中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管理人员依据国家制定的与建筑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建筑工程委托管理的合同、设计文件等,对建筑施工的过程进行专业化的监督和管理。不仅对建筑施工的过程进行监管,而且包括建筑施工的材料、方法、环境、机械以及施工人员等,确保建筑工程能够符合国家的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和消防等相关方针政策,将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控制在安全风险允许范围之内。
“企业管理、职工守纪、法人负责、行政执法、群众监督”是我国安全管理体制的基本要求,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对建筑工程进行宏观管理,承包商对施工现场和过程进行微观控制。但是我国的建筑工程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建设单位只注重工程施工进度的快慢和工程质量的优劣,往往忽略为承包商提供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力度不够;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人员配置不够,无法对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以民工居多,流动性相对较强且技术水平相差较大。建筑施工具有露天作业、条件恶劣、体力消耗大、劳动强度高等特点,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对建筑工程进行监督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虽然建筑企业制定相关的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但是还未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管理机制,导致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无据可查。具体表现为部分分包单位没有建立安全管理机构,都是由工程部负责安全监督管理,也没有配置相应的专业安全管理人员,给建筑工程施工带来安全隐患。加上在人员配置方面,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分配,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与操作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安全监督与管理能力不足,安全施工意识薄弱,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
2.2监理单位对安全生产的监督不到位
部分监理单位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不到位,过于注重工程施工的进度,忽略施工各个阶段的监督,没有充分发挥安全监理职能,给进一步施工带来不利影响。此外,在实际监管过程中,建立人员身兼数职,在监理工作中没有投入过多时间、精力,施工方案的审查不认真,加上部分监理人员没有了解掌握工程施工的技术规程与安全法律法规,对于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违章操作与非法施工的问题进行处理,也没有向上级领导部门汇报,给建筑工程施工埋下潜在安全隐患。
2.3安全投入不足,现场安全防护不到位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有限,没有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不足,加上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缺少与建筑材料采购有关的管理制度,不能按照管理会计方法来确定材料采购方案,导致超额采购和乱采购现象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企业受中标价格低与追求高额利润因素的影响,在安全方面的经济投入不足,安全生产设施与施工作业安全防护不到位,导致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缺少相应的安全保障设施,使得安全事故屡屡发生。
2.4总包与分包资质与工程施工实质不符
随着建筑工程施工复杂性的提升,多工序和多分包商共同交叉作业的增加,加大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具体体现为建筑工程施工中承包商与分包商实力不平衡,施工团队的综合素质与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降低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与效率,给建筑企业的品牌信誉带来不利影响。加上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部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施工,违章指挥和冒险作业的问题突出。此外,部分工作人员受利益驱使,在施工时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并且工程施工人员流动性较大,增加安全施工风险,难以实现统一管理。
3提升建筑安全管理效率的措施
3.1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确保提高管理效率的前提,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方针、管理策划、管理实施运行以及管理检查等。建立完善的管理方针,要求施工企业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建立一套具体的安全管理方针,使全部的建筑施工工具能普遍适用,并作为企业安全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建筑工程的策划和实施应专门进行审查,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人员应制定详细、规范的审查方案,工程的策划和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或重大问题时,应及时进行修整;工程最后的检查工作是安全管理的最后一道措施,要求安全管理者必须严格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进行审查,确保建筑施工的质量。
3.2将安全管理工作贯穿整个施工过程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工作不仅存在于工程的施工阶段,而是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包括工程设计阶段、评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验收阶段。施工设计阶段的质量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施工过程的安全与否,设计阶段对工程信息掌握比较准确、设计比较详细、考虑比较周详,这样可以提高施工和施工安全管理的效率。对于工程设计评审也是如此,评审得越详细,施工的安全性也就越高。假如在建筑工程设计、审核过程中没有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或危险,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3.3贯穿安全管理理念,执行奖罚责任制
贯彻安全管理理念是将管理工作细致化、层次化,以提高安全管理效率为基点,将安全管理贯穿到建筑工程的每一个阶段,细致分析、评价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并形成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理念,时刻将安全管理工作放在工程施工项目的前列;其次,制定奖罚分明的制度,对施工方、安全管理部门以及相关责任人实施责任考核制,并按考核结果制定薪资待遇,通过这种奖罚分明额制度,让安全管理者对建筑施工安全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确保安全管理者以最佳的状态执行工作,保证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高效完成。
3.4其他措施
为进一步提高建筑安全管理措施,还应采取以下措施,例如根据工程需要及施工阶段的不同制定提高管理效率的计划;管理工作重点控制与全面控制相统一;以工程整体安全为基础进行规划和控制等。
4结语
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施工过程中的责任划分问题,做好施工准备阶段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审核及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问题。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和责任意识,加强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培训,使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发挥最优效能。
参考文献
[1]邹洋.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5,14:99+104.
[2]车佳年.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投入计量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5,03:40-44.
[3]梅红,高妞.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试分析[J].科技风,2015,17:179.
论文作者:李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0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