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品德论文,合作学习论文,有效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课程实施以来,合作学习的广泛运用,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景象,注入了新活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了学生语言和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了学生的个体发展,显示了其他教学组织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然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偏差,有的缺乏实质的合作,有的缺乏合作的技巧,有的缺乏信息整合和德育成分,有的缺乏有效的反馈和正确的评价,甚至有的合作学习很可能加重学生的负担等等,导致整个课堂时间紧促效率低下,预期的教学目标不能很好地完成。为此,本文就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合作学习已成为教学改革的方向,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是,为了避免在实践中合作学习走入误区,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对合作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1.要切实把握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
合作学习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合作,它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还是一种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不仅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能够提高参与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精神,激发不断学习的愿望,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假如我们能从这个角度来把握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那么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合作学习将成为一项有趣的快乐活动。
2.要准确定位教师角色
在合作学习中,要淡化教师作为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强调以一个学习团体的管理者、合作者、指引者的角色积极介入,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坚持以生为本,尽量创设轻松活泼的氛围,给每位学生真正的思考和发挥空间。
3.要熟悉合作学习的不同模式和操作方法
合作学习有不同类型模式,如小组合作式、小班展示式、辩论式、表演合作式、课题研究式、竞赛团体式等,不同模式有其自身的操作规程,这些都是师生在实践中必须遵循和把握的。当然也不能一味地照搬硬套,要根据学校、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合作学习的内容来合理决定。例如,上“竞争与合作”一课题时,对低年级学生,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过程中可用表演合作式,如“你说我来猜”、“后背夹气球竞走”、“抢椅子”等;对高年级的学生,则可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态度、认识、做法并写成小论文展示。通过这些合作表演活动,使学生融入学习情景,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思考,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前准备,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要想实施合作学习这种模式,教师学生必须提前做足功课,实施教学准备策略。不然,就会使合作流于形式,整堂课貌似热热闹闹,实则杂乱无章,抓不住主要问题,效果低下,这显然有悖于合作学习的初衷。
1.选准活动时机,设计活动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要明确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进行合作学习,有些内容进行班级教学或个别辅导就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何时开展合作学习,拟用哪种类型,关键是看大多数学生依据学习内容有没有合作学习的需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究竟碰到什么样的内容适合合作学习?一般认为有以下几种:(1)值得学生争辩、探讨、质疑的问题。如什么样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什么样的行为是严重违法行为(犯罪),前者会发展为后者吗?(2)涉及深入思考的内容。如为什么说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个人无法完成的复杂任务。如课题研究、表演活动、辩论会等。当然,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合作学习活动。其次,教师要明确教学的“三维”目标,不只是注重知识目标,更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学习态度的转变以及学习方法的获得。例如,在学习“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这一课时,可以用辩论对抗式的合作学习模式,把班级分成正反两个阵营,正方观点是“现阶段仍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反方观点是“现在生活很好提倡艰苦奋斗过时了”。然后让两队根据各自的立场观点做课前准备工作,明确分工,搜集资料,整理书写资料,推荐三位同学为辩手,并让他们了解辩论会的规则。在辩论过程中,各队合作默契,双方出现许多精彩的对答。比如,反方提出:现阶段我们生活富裕了,国家强大了,完全可以享受生活,不需要艰苦奋斗。正方反驳:我们的生活是富裕了,但是全国上下13亿多人都富裕了吗?反方质疑:提倡艰苦奋斗是过去的传统,会影响人们消费,会妨碍人们追求时尚高端的生活品质。正方则反驳:提倡艰苦奋斗,主张的是不畏困苦,坚持不懈去奋斗的精神,主张的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并不排斥合理的消费,并不排斥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通过相互辩论,既使学生看清了目前我们身边存在许多浪费甚至奢侈糜烂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也使学生认识到目前作为世界上第二经济大国的中国仍然有提倡艰苦奋斗的必要性,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也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课堂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作为充当裁判角色的教师,只需注意控制辩论会的流程和规则,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无需过多评价。这种学习模式,对抗激烈,观点鲜明,唇枪舌剑,能给学生听觉、视觉上的强烈冲击,能锻炼学生思维的反应能力。不过这需要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不宜经常使用。
2.实行异质分组,安排各自角色,落实个人责任
许多经验表明:实施合作学习,分组是否恰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先要按照异质分组原则进行分组,每组4~6人,并确定学生的各自角色,如记录员、联络员、资料收集员、发言人等,让每个成员明确各自的责任,明白该为小组做些什么。当然,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小组之间也可适当调整成员,使小组成员之间增加多样性和可竞争性。再后,建议各小组为自己起个组名,并设计本组的口号。如“战斗先锋”、“梦想组合”、“爱心传递”等组名,设计了“用奋斗,用创造,去实现人生的价值”、“梦想在青春中飞扬”、“有情,有爱,爱心无价”等口号。从组名和口号设计可以看出,学生思维活跃,体现了当前时代正能量的导向作用。一位学生这样写道:我们有青春,有梦想,要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传授交流技巧,增强合作能力,培养团体意识
合作学习技巧是小组合作学习成效的关键,而学生的合作学习技巧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在团体之中就会自然发展的。因此,教师有必要把合作学习的技巧传授给学生。一般的社交技巧包括组织有效的团体、表现适当的行为、运用有效的学习技巧以及以合作的方式批评与评价某些观点和过程。比如,在组成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教给学生分组的方法,组成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团体,并根据不同组员的特点,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难度的工作,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像上面提到的学习“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的例子中,让字写得好的学生当记录员,让文字功底好的学生当资料整理员,让口齿伶俐的学生当辩手。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习时,要让学生学会理解尊重他人,善于倾听对方的看法,即使对方有不同的看法时,也不能无礼貌打断,也要等对方说完,学会接纳和宽容。在小组执行任务过程中碰到分歧或困难时,不气馁不抱怨,拧成一股绳,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经过不断地反思、练习和改进,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体意识就会得到提高和加强。
三、积极调控,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
当然,在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采用哪种合作学习模式,如何调配小组的分工学习,都需要教师担负起更大的管理责任,积极调控,才能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而不是只作壁上观,无所作为。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合作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解释学习任务,即解释课程目的、概念、学习程序等等。然后,要深入到每个小组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碰到的问题和困难给以指导和帮助,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若是讨论偏离主题的,要及时制止,及时引导,将他们带回到学习任务中来;若是讨论混乱无序分工定位不清的,要帮助他们明确角色,尽快进入到有序的学习中来;若是问题需要深入探讨的,可以引导全班学生一起思考讨论。例如,一位教师上“个人隐私权”一课时,让学生分组讨论“哪些属于个人隐私,什么叫个人隐私权?”,听课教师分明听见有的学生在嘀咕,“学习分数是我们的隐私吗?”,“网络上发帖的‘房姐’龚爱爱事件是不是侵犯了人家的隐私权?”可是,这位教师对于课堂上出现的这些需要深入探讨的“热问题”没有抓住,不能意识到学生对个人隐私权的含义、前提条件把握不清,没有提出来供全班讨论并答疑解惑,显然其在主导作用的发挥上是有缺陷的。
2.适时使用激励机制
在合作学习的实践中,激励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及时肯定。教师不仅要尽可能地对学生在过程中呈现出的学习态度和技巧给予肯定,还要尽可能让更多的小组及其成员展示其活动成果,适当彰显其成就感,鼓励学生敢说会说。特别对于课堂上“灵光闪现部分”,要用欣赏的语言来分析引导评价,提高每位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尊重和认可。例如,学习“自我保护”这一内容时,笔者按照事先预设的情境问题把学生分成四小组讨论探究:(1)独自一人在家,这时有不认识的人敲门,你会怎么办?(2)在家发现火苗蔓延时,你会怎么办?(3)在校遭到社会不法青年勒索时,你会怎么办?(4)在路上看见有位老人摔倒时,你会怎么办?在交流过程中,各小组代表呈现出来的做法是多样的,我都一一在黑板上写下。可是有位学生怯生生地说:“如果扶起老人却被他诬陷是我们造成的,该怎么办?”我听之一震,说道:“你提出的问题很对,生活中也曾经出现这样的真人真事,你们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思考交流中,学生认识到在帮助他人过程中也需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方法。二是进行小组考评。在每节课最后,让各小组说收获谈感悟总结自我表现,通过自评、他评以及集体评相结合的方法,对每小组进行考评,量化考核,计算总分。例如,在上述“自我保护”的学习例子中,把各小组做法汇总后,通过小组评、集体评,看看哪些方法是合情合理合法,哪些方法是有不妥的。然后,依据答案的多样性和准确度,量化得分,评出优胜组。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合作学习这种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民主平等意识,同时也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首先,要注意培养小组成员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给小组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独立、主动地找出学习中的问题,并通过小组之间相互质疑、相互研究的形式让其独立解决。如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时,笔者运用课题研究式,让学生通过调查、访谈、上网等途径收集材料,了解国情,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相关问题,从而培养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个体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特别应关注小组中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保持沉默或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让他们能在不同的目标任务中承担责任,激发他们的自主探究性。例如,上“情绪需要调节”一课时,笔者首先要求各小组对不良情绪的表现、危害以及如何调控进行讨论,接着让各发言人总结补充,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哪些方法容易化解不良的情绪,哪些则效果不明显?”再后又问“这些好方法都适合每一个同学吗?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又是什么?”最后展出视频,提出看看“李娜在网球场上打球不顺时是如何克服不良情绪的,她运用的是哪种方法?”通过以上递进式的设问答疑活动,每个同学都能够自主学习,建构知识,自觉反思自己情绪的不良波动,探究适合自己的调节情绪的最佳方法。
总之,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一种方式。在思想品德课中,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不仅要有意识地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合作学习能力,还要整合课堂内外资源,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探索,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