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电能也是社会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能源。电力安全生产是实现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本文着重分析电力安全监察工作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和管理方法。旨在明确电力安全监察工作的重要地位,分析安全监察工作的高效实施渠道,提高电力监察工作的有效性,确保电力生产安全、顺利进行。
关键词:电力安全监察;安全生产;管理方法
引言
电力生产涉及到很多高危作业项目,是最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生产类别之一。在我国,因电力生产导致的人员伤亡案例经常出现,给电力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力损失。随着安全生产理念和人们安全工作意识不断提高,这一事故数量也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但电力生产的安全性依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有必要对电力安全监察工作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及管理方法进行分析。
1电力安全监察工作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1.1电力安全生产的必然要求
电力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体制庞大、大型机械设备众多、生产工序及工艺复杂,加上电能本身具备的高危险性,导致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非常多。若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和监控,就有可能产生一系列的异常现象,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出现电力生产安全事故时,不单单给生产企业、作业人员造成严重的伤害,也会影响片区内企业和居民的正常用电。例如,断电发生于工业企业生产过程当中,机械设备无法使用导致停工,给用电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和时间成本也非常高。电力安全生产涉及到多方利益,小到居民百姓家用电器的使用,大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在如此复杂、庞大的利益链条之下,电力安全监察工作的责任异常之重。
1.2实现社会价值的必然途径
电力生产企业是典型的国有企业,电力生产不光是经济价值的创造过程,还展示着国有企业的社会形象以及国家的发展程度。电力生产安全事故伴随着人员伤亡,造成社会负面影响,给事故人员亲人家属造成巨大的伤害。在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同时,保证基层员工的人身安全是电力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而电力安全监察则是实现企业社会价值的必然途径。
1.3用户用电安全的重要保障
电力生产的安全性与用户用电的安全、顺畅息息相关,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一举一动似乎都离不开电能供应,人们对于电力资源的依赖程度非常之高,但同时,电能的使用也给用户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例如,发生于用电端的漏电、跑电等问题,导致居民触电,严重威胁到居民的人身安全[1]。为保证居民的用电安全,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电力安全监察工作,确保电力生产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提高供电质量,防控居民用电非故意风险。
2电力安全监察工作在安全生产中的管理方法
2.1强化电力安全监察执行力度
在传统电力生产管理工作中,由于对电力安全监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电力安全监察工作执行力度不够,导致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时常发生。例如,人员违规操作导致的触电事故;安全防护装置检查维护不及时而出现质量问题,在使用过程中突然断裂造成的高空坠落事故等。频繁出现的人员伤亡事故提醒电力生产企业,加强电力安全监察执行力度势在必行。在开展具体工作时,明确电力生产安全监察工作的监察内容、对象和目标,找出不同电力生产过程中安全风险高发作业点,合理制定安全监察工作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保证电力安全监察工作覆盖到整个电力生产过程当中,每一项细节工作都能纳入到监管对象范围内,通过强制监管执行,及时发现、排除电力生产不安全因素,确保生产活动顺利进行。例如,要求安全监管人员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负连带责任,构建生产人员与监管人员之间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出现事故连带处罚,若整个生产过程安全、顺利完成也要同时给予奖励。实现不同部门人员之前的高度配合、相互监督,共同完成电力生产作业。
分析以往的电力生产安全事故,很多事故在发生之前都表现出一定的前兆,若能及时发现及时改正,就可避免或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例如,2019年某热电厂发生的一起人员触电身亡事故,现场该工人为节省作业时间,违规从带电区域横穿,导致触电事故发生。若该过程能够被监控系统或现场的监管人员发现并进行制止,完全可以避免。因此,电力安全监察工作应强化事前管理,重视安全风险因素的“发掘”,重点进行风险预防。
2.2完善电力安全监察管理系统
电力安全监察管理系统是对监察工作的详细描述,是开展安全监察工作时最主要的理论参考。确保电力安全监察管理系统构建的科学性、规范性,能够间接提高电力安全监察工作的实施质量,为电力生产过程提供更有效的安全保障。电力安全监察管理系统中,应包括人员组织架构、安全监察技术及方法、风险点监管方案、突发事故处理方案等,为电力安全监察工作做充足的准备。以安全监察技术为例。科技的发展使得安全监察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换代非常之快,如安全防护工具性能检测装置、各类安全探测仪等。监察设备和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安全监察工作能够达到的水平,却确保电力生产企业的安全监察能力与安全生产的要求相匹配,企业应及时进行新技术、新方法的引进,并要求监察人员牢牢掌握先进的安全监察方法,确保电力安全监察工作效果。
2.3积极引进现代安全监察技术
电力生产的安全监察工作其本质是一项监督、检查工作,在防范电力安全风险时,全面、高效的监管工作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例如上述人员触电事故案例中提到的系统监控和人员监管,若能确保各项生产活动、人员操作过程都在可监控的范围之内,很多危险行为都能被发现,进而提高电力生产安全监察的有效性。因此在发展电力安全监察工作时,应积极引进先进的安全监察智能化系统和设备,将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安全监察工作当中,借助计算机和智能监控系统的不间断、全方位、高灵敏、自动报警等优势,强化安全监管力度。此外,智能化安全监控系统还能对整个电力生产空间进行建模,明确其中存在的危险点,并帮助管理人员制定安全风险防控方案,提升安全监察工作质量[2]。通过多面终端显示器,监察人员能同时对多个区域进行监督,大大降低了人员监察的工作压力,人员无法触及的监管盲区也能被很好的兼顾。
在未来,电力生产智能安全监察系统还有望实现自动监控、自动提醒的功能。在生产场地的高危区域安装高灵敏人体检测探头,当有人员靠近或试图跨越危险区时,系统能自动感应到危险的发生并在监控中心和现场系统中同时发出警告,以提醒相关停止违规行为,将安全风险发生苗头第一时间传递给安全监察人员。
结论
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对于各个行业的发展都将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相关单位要将电力安全监察工作当做管理工作的一项重点按要求充分落实。将安全生产的理念融入到每一项具体工作当中,严格监督电力生产细节,确保安全风险因素能够被有效识别并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为人们的用电安全、用电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邱施水.试论电力安全监察工作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及管理方法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9(06):53.
[2]邢德绪,刘蕊,蔡群.电力安全监察工作在电力安全生产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16):216.
论文作者:曾苑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电力论文; 监察工作论文; 安全监察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人员论文; 事故论文; 风险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