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合山市人民医院 广西合山 546500
【摘 要】呼吸内科中有很多疾病在影像学上存在着相似的表现,虽然这些疾病在患者年龄、发病率等基线资料上有所不同,但是基线资料缺乏特异性,只能作为诊断结果的基本参考依据,而无法就此作出确诊结论。因此,临床需要采用CT等更加先进的影像学方法为多发性肺囊肿、多发性囊状支气管扩张进行鉴别。本文试对这两种疾病的鉴别手段进行如下研究。
【关键词】多发性囊状支气管扩张;多发性肺囊肿;鉴别诊断;对比
【中图分类号】R56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2-038-02
多发性肺囊肿、多发性囊状支气管扩张均是呼吸科常见疾病,二者在发病群体、发病年龄、发病率上均存在轻微差异,但是仅仅基于此便给出诊断是非常不科学且非常不可靠的[1]。而就X线表现来说,两种疾病却有非常明显的相似性,很难借此实现有效的鉴别。若无准确的鉴别结果、出现误诊问题,患者也会遭受巨大的伤害[2]。因此,临床必须准确鉴别多发性肺囊肿、多发性囊状支气管扩张这两种疾病,以便最终得出准确的诊断结果,给予临床治疗以科学的指导。
1 多发性肺囊肿
1.1 含义
肺囊肿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其与大叶性肺气肿、肺隔离症等均归属在“肺囊性疾病”的范畴之中[3]。肺囊肿为先天性疾病有支气管源性、肺实质性之分,均以肺芽发育障碍为起病原因[4]。正常情况下,支气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逐渐由索状组织转变成中空管状组织,而肺芽发育障碍会中止或延缓这一进程,导致管状结构无法贯通,远端肺芽因此被隔离开来,无法与支气管树相通,支气管中的分泌物因此而无法排出,最终逐渐累积、膨胀,形成了肺囊肿[5]。若是囊肿较多,即可称之为多发性肺囊肿。
1.2 临床表现与X线胸片表现
本病高病灶多位于纵膈内或是肺间质中,前者约占30%左右,后者约占70%左右[6]。囊肿中可能含有不同量的液体或气体,一般以气体居多,少数含有液体[7]。针对肺囊肿在X线胸片上的不同表现,可作如下划分:
1.2.1 多发性气囊肿
与单个的气囊肿或是单个的液囊肿相比,多发性气囊肿的临床发生率更高,X线胸片中可见数个边缘不整齐、大小不相等的病灶,形态类似于肺大疱[8]。临床需要加强鉴别,以免出现误诊。
1.2.2 多发性气、液囊肿
在X线胸片上,这种肺囊肿类型患者多可见数个大小不同的液腔与气腔,若是病变位于左侧,则要给予口服碘油检查或是稀钡检查,一旦发现造影剂从胸腔进入胃肠道,便可确诊为膈疝[9]。
1.3 CT表现
多发性肺囊肿多为气囊肿,其在单侧或双侧的肺野中可见弥漫性的薄壁环形影,色泽透亮,少数含有液平面,且囊肿大小不同、边缘锐利。按照腔内容物表现、囊壁厚度等因素来分型,多发性肺囊肿共有三种表现形式,其一是薄壁囊腔型,其囊壁厚度一般在0.2cm以下,腔内含有液体或/和气体;其二是厚壁囊腔型,其囊壁厚度一般在0.2cm以上,腔内同样含有液体或/和气体;其三是肿块样型,其病灶并未显示出囊壁与囊腔,仅可见与软组织密度相近的肿块[10-12]。综合观察,薄壁囊腔型肺囊肿其病理改变较为单纯,非厚壁囊型患者多合并有肺部感染或纤维组织增生,肿块样型患者的囊腔则多表现为密度不均,或是腔壁上增生有大量显微组织,或是墙体不规则、有胶冻样液体少莲存在于囊腔之中,极少数患者在纤维组织增生的同时形成有炎性假瘤,其囊腔呈现出裂隙状态,且腔内有少量的干涸物质存在[13-15]。
此外,结合患者基本资料进行观察,可以发现一般情况下常见的薄壁型患者多为年龄在10岁左右的儿童,同样常见的厚壁型患者多为年龄在15岁以上的青少年,而发生率较低的肿块样型患者其年龄则多在30岁以上[16]。
2 多发性囊状支气管扩张
2.1 含义
本病与多发性肺囊肿相比,多发性囊状支气管扩张大多为后天性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患者群体主要为中老年人,且临床发病率要明显高于多发性肺囊肿[17]。少数患者为先天性,多起病于胚胎时期支气管软骨没有发育完全,一些继发性患者通常在婴幼儿时期患有支气管炎症或肺部炎症,此时婴幼儿机体较为脆弱,炎症会给支气管比带来破坏,剧烈的咳嗽将会增加支气管内的压力,促进支气管扩张的发生[18-20]。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此病名为囊状支气管扩张,但在实质上其病理改变依然是支气管扩张,即支气管与周边肺组织因慢性炎症而发生管壁损害,直至支气管强不断扩张与变形,最终形成了脓性疾病[21-22]。临床在进行诊断与治疗时,依然需要针对“支气管扩张”给予相应处理。
2.2 临床表现与X线胸片表现
反复咯血、慢性咳嗽以及浓痰量大是其最为典型的临床表现,病灶是分布在一侧肺部,还是弥漫性分布于双肺,直接影响着上述临床症状的轻重[23]。观察患者的胸部X线片,可见肺纹理明显加深和聚拢,出现“轨道征”,肺部可见蜂窝状区,局部囊性区有液平面[24-25]。当然,部分患者的X线胸片表现正常。就临床表现与X线胸片表现而言,囊状支气管扩张与肺囊肿并无显著差异,二者较为相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此外,按照X线下支气管的扩张类型,可以分为:囊状扩张、柱状扩张、混合型扩张、局部梭形扩张[26]。其中,囊状扩张与肺囊肿在症状表现上较为相似,因此需要临床加强对这两种疾病的鉴别。
2.3 CT表现
针对前文提及的X线胸片表现正常的患者,可以使用高分辨率CT给予造影检查,即使是小支气管,扩张后也可以获得清晰的显影[27]。与多发性肺囊肿相比,支气管囊状扩张的病灶多分布于右肺中叶、肺叶基底段、左肺舌叶,就阴影形态而言,数量较多且面积较小,此外,其在囊腔体积上与多发性肺囊肿有少许差异,约有1~3cm的直径,而在囊壁厚度上则要稍厚[28-29]。一些合并有感染的患者,其囊腔内有明显的液平面,腔内充满黏液时可在CT图像上发现结节[30]。
结语:
两种疾病在临床表现和X线胸片上较为相近,但在CT图像上多发性囊状支气管扩张的囊壁更厚,脓腔较小且形态固定,病灶分布集中,积液可形成结节图像,密度腔内液体密度较高;而多发性肺囊肿较为分散,脓腔较大且腔壁较薄,病灶形态清晰。临床可基于上述不同表现进行准确的鉴别与诊断。
参考文献
[1]王新强,柴修山.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CT表现特点及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3,11(05):529-531.
[2]胡懦平,王毅.先天性多发性肺囊肿与囊状支气管扩张DR胸片鉴别诊断分析[J].现代医院,2013,13(12):57-59.
[3]刘小琴,蔡后荣.弥漫性囊性肺疾病的影像学及临床鉴别诊断[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3,12(06):640-645.
[4]国婉华.先天性肺囊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综述)[J].继续医学教育,2012,26(04):37-42.
[5]兰峻斌,段明科,高毅哲,等.成人肺内型支气管肺囊肿的诊断及外科治疗[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4):3358-3360.
[6]范胜坤.先天性多发性肺囊肿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外医疗,2011,30(01):10-11.
[7]陈瑞鑫,李丽,吴晓丽.先天性多发性肺囊肿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4):153-154.
[8]刘文英.小儿先天性肺囊性病变的分类命名及其处理原则[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3,9(06):720-722.
[9]邹圣举,关晓章,张明,等.螺旋CT对支气管肺囊肿的诊断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9):227-228.
[10]楚建军,雷志丹.肺部弥漫性囊状阴影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J].心理医生,2015,21(14):112-114.
[11]郭俊男,孙戈新,程克磊.支气管扩张误诊为肺囊肿1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5,31(01):27.
[12]庄蝶微,魏丽娟,崔娜,等.支气管囊状扩张与非囊状扩张二类型临床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3,15(08):1190-1191.
[13]孙香.先天性肺囊肿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探讨[J].大家健康旬刊,2016,10(11):60.
[14]张连山,王建,李维,等.MSCT对隐匿性支气管扩张的诊断价值[J].西部医学,2012,24(09):763-765.
[15]王志献.支气管扩张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J].医学信息,2012,25(04):328-329.
[16]秦茵茵,吴国锋,张超亮,等.支气管扩张症肺功能变化与高分辨率CT评分的关系[J].临床荟萃,2012,27(11):939-942.
[17]亓倩,汪雯,李陶,等.成人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特点[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53(07):68-72.
[18]丁长青,孙迎迎,丁爱兰,等.多发创伤性肺假性囊肿的CT动态观察[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3,22(01):147-154.
[19]郭俊男,孙戈新,程克磊.支气管扩张误诊为肺囊肿1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5,31(01):27-27.
[20]张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囊肿继发感染伴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支气管扩张案[J].中医杂志,2012,53(03):266-267.
[21]张雪琴.多层螺旋CT对外伤性肺囊肿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04):114-117.
[22]王芳.高分辨率CT技术对外伤性肺囊肿的诊断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1):75-77.
[23]郑悦亮,蔡文伟,吴志伟,等.外伤性肺囊肿的诊断和治疗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3,8(01):38-40.
[24]刚保江,古兰拜尔·阿不力克木.支气管肺囊肿的X线和CT表现及对比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5):71-72.
[25]胡爱华,何地平.支气管肺囊肿的X线和CT表现及对比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06):1155.
[26]孙学峰.支气管肺囊肿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20):105.
[27]黄依莲,岳甜甜,郑晓娜.MSCT对创伤性肺假性囊肿的诊断和随访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2(07):46-48.
[28]陈勃江,高俊,李为民,等.成人肺隔离症16例临床病理特点及误诊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01):42-45.
[29]赵亚楠.多层螺旋CT提示支气管扩张原因的价值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4.
[30]郎莹莹,黄海茵,杨佩兰,等.支气管扩张治疗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01):100-103.
作者简介:江菊丽,女,汉族,陆川,1982.4 .24 ,本科,主治医师,长期从事工作:医学影像诊断工作,也就是CT和DR的影像诊断。
论文作者:江菊丽
论文发表刊物:《临床医学教育》2016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5
标签:囊肿论文; 支气管论文; 多发性论文; 支气管扩张论文; 患者论文; 病灶论文; 先天性论文; 《临床医学教育》2016年1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