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才是现代社会竞争与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始终占据关键地位。文章立足于当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从大数据技术应用的角度,分析大数据应用的可行性,并对大数据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当中的具体应用模式和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大数据;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应用
前言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信息爆炸,对数据的有效应用已经成为了如今各行各业发展的关键。大数据的出现进一步实现了资源整合,优化了资源配置。而这种特点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当中也可以发挥功用,可大幅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与水平。大数据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可以实现企业专业性、创新性的有效提升。
一、大数据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的经营方式、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信息传递机制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中的决策不科学、信息滞后、办事效率低下等弊端暴露无遗。为适应企业发展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与时俱进,以更具创新性和专业性的模式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大数据以巨大的信息库作为基础,实现信息资源的采集、分析和应用,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可以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支持,简化工作流程、提升决策科学性,辅助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加顺畅的开展。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就是企业人事信息的集散地,其工作内容的开展都要依托于数据资料的有效收集。企业员工档案、部门职位、人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待遇等等资料,都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需要采集和使用的内容。而对这些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与利用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工作,从这些信息中抽取的有效内容可以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更可以提升企业决策和发展方案制定的科学性。现在,企业可以依托于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通过多方手段采集数据,实现与大数据的接轨;而大数据概念的逐步普及,也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利用大数据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接纳意愿也比较强烈。
二、大数据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提升决策的科学性
人力资源决策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质量的直接体现。无论是人力资源管理方案的制定还是员工的招聘、岗位调整、薪酬福利变化,都需要进行人力资源决策。当前,许多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决策时采用的是人力资源决策分析系统(HR-BI系统),借助于专业的商业智能工具,对人力资源相关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多角度分析,实现人力资源与企业经营的有机结合,进而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经营战略部署的支持。大数据技术对人力资源决策分析系统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可以通过整合信息资源,让人力资源管理者更了解当前企业的人力资源实况、更明确相关的市场发展变化和国家政策法规调整,做出更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
人力资源决策的制定应该立足于企业发展实际,决策方案要满足企业人才储备计划、招聘计划和部门构成与业务规划方案的需求。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在制定决策时应该统筹兼顾,进行多方衡量,通过对已掌握资料的准确分析和筛查,做出可以满足利益最大化的决策。在工作当中,应该加强大数据和人力资源决策分析系统的应用,利用二者的功能和特点,为企业招聘、考评、业务处理、绩效评估等相关事项提供意见;利用它们强大的分析统计、整理和分析能力,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事实”说话,从传统的依靠经验和直觉进行决策的现状转变为依靠事实和数据说话。通过对人力资源工作的量化分析,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能够不断调整和优化,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更好的支持业务发展和实现战略目标。
(二)增强招聘的匹配性
随着市场环境的调整和企业发展战略的变化,不同时期企业拥有不同类型的人才需求。人才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新鲜血液的注入提高了企业的活力也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传统的企业人才招聘都是通过筛查简历的方式完成对应聘人的初步评估。企业通过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和职业前景规划来吸引人才,而人力资源管理者通过简历了解候选人的教育背景、工作能力、工作经验,满足岗位要求后再邀请候选人进行面试。这种招聘方法大多依赖于招聘人员的主观判断,如果应聘者在准备了精美的简历并为面试做出了充分的准备,那么即便能力不达标也可能会被录用;而这样缺乏科学评估机制的招聘方法无疑会让企业错失人才,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极为不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将大数据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可以提高招聘工作的质量,实现人才选用的重大突破。大数据应用打破了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思维定式。比如,许多的企业认为名校毕业的学生可以创造出更好的工作业绩,但是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教育背景和工作能力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工作水平的高低更多的还是依靠个人能力和职业精神。企业在进行招聘时,可以将理想人才的每一方面进行精准定位,然后通过大数据分析将这些内容映射到适当的人才模型上,增加契合度;同时大数据还可以探测到应聘者表现在简历以外的多维信息,帮助企业建立更全面的人才度量机制。这样可以让企业对应聘者的能力、素质甚至思想观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与定位。
(三)重视人才的稳定性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一个优秀的人才可以为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利益,而人才的流失也会对企业发展造成重创。以往,企业在面对有离职意愿的员工时,多是谈话的方式了解企业员工离职的原因。但是对于许多去意已决的员工而言,这样的谈话毫无意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不仅不能挽留住员工,也不能从他们那里获得任何线索,更无法为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大多数企业员工有离职意愿都是由于薪资待遇与工作强度不匹配而导致的。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当中,不同等级的员工在薪资待遇呈现正态分布,越优秀的员工薪资待遇越高,薪资涨幅也越高。但是我们通过大数据发现,优秀员工对自己的薪酬标准更有追求,相较于普通员工,他们在这方面的需求和考量也更多,如果企业给出的待遇不能满足市场最高标准,是很难挽留住优秀人才的。大数据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对这一问题进行缓解。利用大数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对企业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成效以及薪资待遇有更加全面的掌控,可以对离职和薪酬涨幅之间的关系有更加深入的分析,这样在优秀员工提出离职时,才可以出具更有吸引力的挽留方案。
(四)实现测评的精准性
企业员工测评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工作。这项工作可以让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企业员工进行更加全面的管理,并实现人才的合理划分。传统的人才测评方法是专家评估法,员工主管以员工的学历背景、工作能力和为人处世原则为依托,对员工进行评价,这种方法非常具有主观性,受评价人的影响极大;而大数据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利用现代心理学、管理学和计算机技术对企业员工的能力、个性、知识水平等方面进行更完整的测评。通过这种测评,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进一步提高人才选用的合理性,增强人岗匹配度。
(五)助力薪酬绩效的合理性
企业人力资源数据内容十分丰富,员工数量统计、绩效排名、人才流动数据等等都是其工作的主要依据。企业员工的薪酬绩效制定必须要具有全面性,要考虑到企业的利润和员工发展实际。在许多以销售为主的企业当中,会出现企业员工之间薪酬待遇差距过大的现象。依照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只能通过邀请高薪员工进行分享来了解他们拥有良好业绩的方法。但是他们所说的提高绩效的方法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更无法快速、准确地对企业员工薪酬绩效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评判。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大数据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对企业当前的薪酬绩效结构进行优化,通过信息反馈,可以制定竞争力更高的薪酬方案激励员工。同样,对于绩效高的员工,也可以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在全面分析员工的性格、学识、能力和工作态度后,对得到的资料进行总结,并将有参考性的内容融入于员工培训中,实现全体员工的共同进步,对企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三、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逐渐加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质量应该进一步提升。大数据应用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利用大数据的资源整合与分析能力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创新。对人力资源管理来说,大数据是绝佳的辅助工具,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加明确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定位和意义,以更全面的思考方式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 吴查科.信息技术时代大数据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以腾讯为例[J].统计与管理,2017,(8):150-151.
[2] 张欣瑞,范正芳,陶晓波.大数据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空间与挑战——基于谷歌与腾讯的对比分析[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22):52-57,73.
[3] 唱新,胡素萍,蔡金玲,等.大数据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应用[J].人力资源管理,2014,(11):30-31.
论文作者:王玉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数据论文; 员工论文; 工作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薪酬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