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总医院重症医学科 黑龙江 大庆 163001
【摘要】目的:探讨对ICU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策略对于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临床影响。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8例ICU患者进行分组比较,根据所采取的护理措施不同分为集束化组和对照组,各为39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集束化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模式,观察并对比集束化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腹泻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集束化组的腹泻发生几率3例(7.69%)显著低于对照组11例(28.21%),集束化组的护理满意度37例(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30例(76.92%),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ICU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能够减少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策略;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
对于ICU患者而言,临床上需要采取适当的营养支持的方法,提高患者的机体能力。有关研究结果显示,肠内营养作为一种比较常用的营养补充方式,具有安全性高以及经济性的优势,更加符合人体的正常生理需求,同时,还能够为患者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当中[1]。但是在肠内营养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并发症,并不利于患者预后恢复,因此,临床上通过在肠内营养的基础上,加以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降低腹泻的发生几率,护理效果值得肯定[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8例ICU患者进行分组比较,根据所采取的护理措施不同分为集束化组和对照组,各为39例患者。其中,集束化组男性20例,女性19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44岁,平均年龄(52.12±1.28)岁;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7例,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44岁,平均年龄(52.54±1.46)岁。两组患者资料经过对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按照医嘱给予肠内营养液,并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使用剂量以及使用次数等,常规留置胃管。于每次鼻饲前,常规检查患者的胃管通畅情况,每次鼻饲量为200ml,每间隔3h鼻饲一次。值得注意的是,将鼻饲液温度控制在38~40摄氏度之间,鼻饲前使用温水冲管。
集束化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模式。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以集束化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确保患者摄入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维生素以及膳食纤维,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脂肪,对于脂肪代谢异常的患者而言,则需要加强对于脂肪摄入量的控制,将营养液的渗透浓度控制在300~330ml之间,进而避免腹泻并发症的发生;其次,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控制输注量以及输注速度。由于患者的肠道耐受能力相对薄弱,若注射营养液的用量相对较多以及输注速度过快,将会增加对于患者胃肠道的刺激,加快胃肠道的蠕动;若营养液的温度较低,将会严重影响患者肠粘膜的血管收缩功能,增加腹泻并发症的发生。因此,需要严格控制营养液的温度、流速以及用量。第一次注射200~500ml营养液,泵注时间为8h,随后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以及耐受情况适当调整流速以及用量;最后,对于重症患者而言,通常情况下是由于严重感染以及创伤所致,将会增加患者体内蛋白质的代谢,进而形成低蛋白血症,导致患者出现小肠粘膜水肿的症状,将会增加腹泻的发生。因此,需要及时补充蛋白含量,当血清蛋白含量为35g/L时,则需要再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集束化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腹泻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总结归纳并分析两组脑ICU患者临床保护治疗所涉及的各项数据资料,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腹泻发生几率
集束化组的腹泻发生几率3例(7.69%)显著低于对照组11例(28.21%),卡方值=5.571,P值=0.018,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对
集束化组的护理满意度37例(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30例(76.92%),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ICU患者具有病情危重以及机体蛋白分解速度较快的特点,由于其身体机能处于强分解以及高代谢的情况下,此时,对于能量的需求量以及自身的消耗量相对较高,将会导致患者难以正常进食,因此,临床上需要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于患者的预后恢复十分重要。集束化主要是以循证医学为指导的一种护理模式,通过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输液量以及输液次数等相关内容,进而减少腹泻的发生[3]。本次研究得出结论为:集束化组的腹泻发生几率3例(7.69%)显著低于对照组11例(28.21%),集束化组的护理满意度37例(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30例(76.92%),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见,对ICU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能够减少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
结语:
综上所述,临床上通过采取集束化护理模式,能够减少腹泻的发生,更加利于ICU患者的身体康复。
【参考文献】
[1]鲁桂英,李晓青,安笑. 集束化护理策略对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影响[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01):139-142.
[2]贾会哲,成玉红,谭晓欢. 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预防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效果[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3):239-240.
[3]宋宁,凌莉,钟先进. 集束化干预预防ICU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护理观察[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10):1321-1323.
论文作者:赵丹丹,李海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患者论文; 营养论文; 对照组论文; 相关性论文; 统计学论文; 发生论文; 将会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