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逸夫中学 712200
摘 要: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声音的释放和文字的细微表达深切地体会到一篇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重要的信息。因此,朗读不可轻视,不可逾越。朗读的过程也是理解和体会文本的过程。那我们应该怎样指导学生正确学会朗读呢?在此,笔者做了分析,以期与教育同仁探索交流。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朗读 兴趣
一、朗读之前的准备
要了解和深悟一篇文章中的信息和情感,我们不能一操起课本就去朗读,朗读前要做些准备工作。要了解文章的背景材料,要了解作者的行文风格,要调整我们的朗读气息,要通观文章的大略内容,对有些文字要进行查阅。这样我们才算做好了朗读准备,否则,忽略这些内容,只能使朗读毫无准备,朗读以后不知所以然。
二、方法至关重要
1.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又是学习的直接动力。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
2.重视教师的范读作用。
要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教师的示范朗读非常重要。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感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儿童自然也不会例外。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我们应顺应这一规律,通过多种手段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入境”。引导学生“入境”的方法有很多,如示范法、描述法、回忆法、音像法、看图法、创设情境法等。其中最常用、最实用的是示范法。所谓“示范法”,可以由教师范读,也可以用朗读磁带代替教师范读,还可以让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以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情感,使语言文字变为鲜明的形象或场景,使学生虽在教室之中,却有身临其境之感,与教师、与作者、与书中人物产生共鸣。这样,孩子们受到的教育会十分深刻。教师如果能经常给学生正确的、动之以情的范读,就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不断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
3.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
“带着问题朗读”,指阅读课上学生阅读课文时,老师先布置几个思考题,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这些问题。对中年级来说,他们的阅读能力还比较差,阅读方法尚未掌握,学习习惯还未养成,上课时很有必要给他们指点、诱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然,教师过于“耐心细致”的诱导,设计过多、过碎、无需深入思考的问题是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精神的。怎样克服“带着问题朗读”的不足之处,关键要明确教学目标和学法指导。
(1)要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要抓住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要揭示教学活动中的实际矛盾;其次,要“少”而“精”,不设计附加的问题,直接引导学生根据“预习”和“思考,练习”中的要求展开阅读。
(2)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诱导式”、“激发式”、“探索式”、“反问式”等方法外,还可以采用间接提问的方法。
三、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1.准确发音,注意抑扬顿挫。
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能生动地再现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是朗读教学中的基本要求。
2.朗读流利,感受节奏和谐。
流利地读,是要把句子读完整,不读断句;要读出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间歇;要读得连贯流畅、速度适中。
各种标点都有它们停顿的时间和语调的差异变化。不同标点的读法在情感的表达中截然不同。掌握标点符号的朗读技巧,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听者会受到美的熏陶。
3.引发共鸣,增强语感感染力。
阅读时,随着形象感染程度的加深,人的内心就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爱作者之爱,恨作者之恨,入境又入情。这种情感共鸣,是阅读能力达到较高层次的体现。在语感训练中,要努力寻找文章对学生思想感情的触发点,使学生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四、反馈朗读意见
为了让朗读训练卓有成效,教师要针对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时反馈评析。
如果学生朗读时出现错误,教师可以及时纠正。读得流利与否,也很容易辨别出来。但读得是否有感情,却难有明确的标准。一则感情本身有一定直觉性、模糊性;二则不同的人对文章的情感基调的把握也有不同的方式。因而许多教师在学生朗读后,只能凭直觉判断“不错”或“真好”。这样泛泛评价,学生茫然,难以提高他们对语言的直觉敏感度。教师评价语言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对自己朗读情况的认识。教师主要用口头语言对学生的朗读水平予以评价。
总之,语文教学只有从教师滔滔讲说、条分缕析的樊篱中解放出来,返璞归真,把一部分费时费力、劳而无功的分析时间用于指导和训练学生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这才是语文阅读的真谛和终极目标。
论文作者:鲁珍珍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3月总第17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8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感情论文; 情感论文; 兴趣论文; 课文论文; 情境论文; 《教育学》2019年3月总第17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