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中医药治疗进展论文_季晓洁, 华文进

糖尿病足中医药治疗进展论文_季晓洁, 华文进

(1.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江苏南京 210000 2.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0 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江苏无锡 214000 )

摘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及致残率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中医治疗本病,从整体调节入手,立足于辨证论治,主张分型、分期施治,重视内治外治相结合,标本兼顾,虚实并举,用药灵活,疗效显著,在提高治愈率、有效率及降低致残率方面彰显出一定的优势。现将其近2年相关文献报道综述如下。

关键词:糖尿病足; 中医药; 治疗; 综述

Abstract:The diabetic foot is one of the common severe complication of diabetes, its incidence and mutilation rate has become a serious global public health problem.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from the overall regulation ,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yping, staging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treatment in combination wi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to give consideration to the incidental and fundamental, and both virtual and real , medication flexibly, remarkable curative effect, and has the advantage of improving the cure rate, the efficiency and reducing the rate of disability. The related literatures in recent 2 year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Key words:Diabetes foo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Review

[中图分类号]R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甚至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本并发症属中医学之“筋疽”“脱疽”范畴。我国糖尿病并发肢端坏疽的发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据统计,12%~25%的糖尿病患者在病程进展中可并发足部溃疡[1]。15%~20%的患者利用现有治疗手段不能得到有效治疗而导致截肢[2]。全球平均每30秒就有1人因糖尿病足而被截肢。因为糖尿病足出现的溃疡和截肢治疗造成的医疗费用是普通糖尿病住院费用的4倍之多,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3]。对糖尿病足高危人群进行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可明显减少糖尿病足和截肢的发生,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有较大的优势,笔者整理近2年来相关文献资料,就糖尿病足中医治疗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1.病因病机

系因消渴阴虚火旺,灼伤阴津,血液黏滞,血行不畅;或热邪耗伤气阴,气阴两虚,阴虚则血稠,气虚则无力运血,亦可致血行不畅;或消渴日久,阴损及阳,阳虚则不能温养四肢,鼓动血脉,而致血瘀停着,气血不通,经络阻遏,不通则痛,四肢气血不充,失于濡养,致皮肉枯槁不荣,久则溃烂。若肝肾亏虚,精血亏损,或复感毒邪,热淫内腐,以致肢端焦黑坏死,甚则脱落。

1.1瘀血阻络消渴日久,耗气伤阴,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致血运受阻,血脉瘀滞,瘀血阻络,故出现面紫胸闷,舌质紫暗,脉象弦涩,患足色黑,肌肤甲错,麻木僵硬,局部疼痛等瘀血之症,瘀血日久化热,热瘀组合,热盛肉腐,化腐成脓而致糖尿病足的发生[4]。

1.2气阴亏虚消渴病久治不愈,耗伤气阴,气阴亏虚则经脉失养,脏腑受损,阴损及阳,阴阳俱虚,虚则无力抗邪,湿热之邪则乘虚入足,湿热搏结,蕴热湿毒灼烁脉肉、筋骨则发微筋疽溃烂[5]。

1.3外感湿热消渴日久,脾肾俱虚,运化失常,痰湿内停,蕴而化热,阻遏气机,气滞血瘀,久则郁而化热,复因湿热毒邪侵袭,脾肾虚弱则无力抗邪,气虚邪盛,腐蚀筋肉,足部坏疽形成[5]。

2.中医内治

中医理论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基本指导思想,针对糖尿足的复杂多变的病情以“外病内治”理论为指导发挥辨证论治特色,分期分型施治。

2.1辨证分型论治胡思荣[6]教授在对于按Wagner 标准分级符合0-Ⅱ级的糖尿病足患者,常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分型治疗糖尿病足。瘀血阻络型中药口服以血府逐瘀汤加减,热毒炽盛型以四妙勇安汤加减,气血两虚型以八珍汤加减,效果明显,值得借鉴。李秋萍[7]选取48例糖尿病足患者,根据临床表现,予以中医辨证治疗。阴虚毒盛型方以四妙勇安汤加减;气虚血瘀型方以补阳还五汤加减;瘀毒蕴结型方以桃红四物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湿热阻滞型方以四妙散加减;气血不足型方以托里透脓散加减;阳虚阴寒型方以阳和汤加减。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疗效显著,并可减少患者的截肢率,改善患者的预后。魏佳平[8]师承于杨氏内科创始人、国家级名中医杨继荪及葛琳仪,从医30 余载,在临床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医治疗糖尿病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经验。其指出气阴两虚贯穿消渴病的始终,而血瘀为合并肢端坏疽的主要原因,临证常见寒凝血瘀证,治疗采用活血化瘀,温阳通络为主,辅以益气养阴方法,使瘀得化,阴得以复,气复以充,则消渴自止,脱疽自愈。曹瑞[9]等以补阳还五汤辅助治疗气阴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足53例,治疗组有效率为97.67%。

2.2辨证分期治疗吕延伟[10]教授在治疗本病时根据病程不同,将其分为2期。初期以湿热毒盛为主,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方选糖足1 号(黄芪30 g,黄柏30 g,苍术20 g,天花粉20 g,葛根30 g,金银花30 g,当归30 g,鸡血藤20 g,红花15 g,丹参20 g,牛膝20 g,生地20 g,蜈蚣2 条,水蛭8 g);中后期以气血两虚为主,治宜益气养血,温经通脉,方选糖足2 号(黄芪50 g,当归50 g,白术30 g,熟地30 g,党参30 g,白芍20 g,牛膝20 g,鹿角胶20 g,阿胶10 g,丹皮20 g,泽泻15 g,甘草20 g)。祁琳等[11]对32例住院患者进行辨证分期:湿热壅盛期四妙勇安汤和萆薢渗湿汤1剂/d;热毒缓解期顾步汤,1剂/d;恢复期桃红四物汤合十全大补汤,1剂/d。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创面愈合,肢体末梢血液循环、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临床治愈13例,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葛爱利等[12]分期论治糖尿病足34例,基本药物组成为黄芪20g,桂枝30g ,当归15,生地黄15g,牛膝30g,川芎15g, 丹参15g,水蛭10g。初期加用金银花30g ,连翘15g,玄参15g,黄柏10g,皂角刺10g ;溃脓期加用穿山甲2g ( 吞服) ,皂角刺10g,白芷15g,乳香15 g,乳药15g ;溃后加用党参15g ,山药20g,白术15g,制附子6 g ,鸡血藤20g。水煎服,1 剂d/,150ml tid。4 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两个疗程前后记录临床症状,判断疗效。治疗组痊愈13例,有效17例,无效4例, 总有效率88.2%。

3.中医外治

中医外治源远流长,清代名医徐洄溪《医学源流论》中指出“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尤为有力”。可见,中医外治法是治疗糖尿病足的特色疗法。

3.1熏洗法陈剑飞等[13]将58例0-Ⅰ级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2 组各29 例,对照组给予控制血糖及并发症、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药熏洗治疗(处方:红花、鸡血藤各20 g,当归24 g,川芎、赤芍各18 g,桂枝、乳香、地龙、没药、桃仁各12 g)。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血小板聚集率、运动及感觉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P<0.01。陈位英[14]等运用中药熏洗方(苏木30g、桃仁10g、黄芪30g、红花10g、当归15g、鸡血藤30g、川牛膝10g、丝瓜络30g、地龙10g、川乌头15g)观察治疗组早期糖尿病足38例。结果显示,治疗组中病患足底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2足浴法周卫国[15]等将60例0级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温水足浴,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局部辨证使用四藤一仙汤(海风藤30 g,络石滕30 g,钩藤30 g,鸡血藤30 g,威灵仙30 g)加味足浴,持续治疗4

周,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积分、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踝肱指数(ABI)等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李建秀[16]研究中药足浴在“0 级糖尿病足”治疗中的临床意义,将200例2 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0 级),随机分为治疗组104例和对照组96 例。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活血通络方足浴(伸筋草、透骨草、苏木、红花、制附子、川椒、川芎、乳香、没药、姜黄、威灵仙、白芷、羌活),治疗14 天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 33%,对照组60. 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中药外敷张琳钧[17]将收治的54 例糖尿病足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26 例。对照组26 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生肌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 100%) 明显高于对照组( 84.7%)。李旗等 [18]将糖尿病足患者40例随机分为2 组各20 例,试验组在患处外敷消毒愈肌膏(黄连20 g,黄柏30 g,白芷25 g,甘草60 g,当归10 g,血竭20 g,轻粉20 g,虫白蜡10 g,紫草10 g,麻油500g)和无菌油纱条外敷,对照组在患处应用无菌盐水,2 组均用无菌纱布包扎,每2 天换药1次,30 天试验组培养出病原菌14 株,对照组培养出病原菌46 株,2 组病原菌株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消毒愈肌膏能有效控制糖尿病足感染,效果优于对照组。

3.4 针灸疗法李兵[19]选取确诊糖尿病足的10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二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的正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辅助治疗。治疗二个疗程后,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疗效确切。该实验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的治疗后可以使血清中IGF的含量升高,而IGF-1是重要的神经营养因子,对糖尿病神经病变和创面的修复有重要价值[20],同时治疗使MMP-9的含量明显降低,使局部组织的修复作用增强。余白浪[21]将6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每组30例。应用放免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在接受各自治疗方案 1、2、3、4、5、6 月后静脉血中6-keto-PGFlα、TXB2的数值。结果显示治疗 3、4、5、6 月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理由认为,体针加围刺胼胝体的疗效在治疗3 个月后逐渐明显,能够促进2 型 0级糖尿病足患者血浆中6-keto-PGFlα、TXB2的水平恢复正常。有研究表明血浆中6-keto-PGFlα、TXB2水平可提示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早期判断糖尿病足患者血管病变的程度[22]。而围刺胼胝体能促使二者水平向正常动态平衡恢复从而抑制糖尿病足的发展。

4.专方专药糖足方是奚九一教授治疗糖尿病足筋疽的经验方,主要由黄芪、制首乌、白芍药、黄

芩、黄连等组成,具有益气养阴、清肝养筋的功效[23]。张磊[23]等研究显示,糖足方对糖尿病大鼠足部肌腱糖化损伤有保护作用,且早期干预效果更佳。杨传经[24]等将40 例糖尿病足病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n = 20) 采用基础治疗+ 口服续命降糖方+ 静滴前列腺素E1 并与对照组( n = 20) 采用基础治疗+ 静脉滴注PGE1 进行比较。观察治疗前后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疗效判定及治疗前后内皮素( ET)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 的测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0%,对照组为60.0%。紫金膏本是李如里(江西名老中医)治疗骨髓炎的药方,其主要由当归30g、黄芪30g、金银花20g、土茯苓30g、生地30g、皂角刺15g、紫草30g、生甘草15g、甘石10g、麝香3g等组成,因研究其组方具有拔毒祛腐生肌之功效,于是用于糖尿病足的治疗[25]。张颖[25]将58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中药紫金膏外敷治疗,15天为1个疗程。结果:经过1~5个疗程的治疗,58例患者中有1例因其他原因中断治疗,其余57例中53例治愈,治愈率为91.4%;4例显效,有效率为98.2%。表明紫金膏外敷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是减少糖尿病足致残率的有效方法。

5.展望

综上所述,糖尿病足是在糖尿病血管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的基础上因为感染和诱发因素的综合作用所致的一种慢性、进行性、全身性、跨学科的疑难病症。中医病因病机复杂多样,中医治疗本病,从整体调节入手立足于辩证论治,分期、分型施治,重视中医外科传统特色疗法,内外结合,中西结合,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有效地提高了糖尿病足的治愈率,并降低了致残率。但尚存在一些问题:中医内治方面没有统一的辩证分型标准及客观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中医辨证分期治疗,分期标准不一,没有如同现代医学如wagner分级法等明确客观的标准;临床共同运用的中药处方或成药不多;关于糖尿病足中医治疗方法很多,但其预防相关研究却很少。我们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应遵循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加强理论和实验方面的研究,以期更好的发挥中医药的治疗优势。

参考文献:

[1] 王玉珍,许樟荣.《第五届国际血管外科暨第一届国际糖尿》[J].中华糖尿病杂志, 2005, 13(5):152-153.

[2] 孙妍,赵家军.《糖尿病足溃疡治疗进展》[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 21(2):132-134.

[3] 郭竞.《36例糖尿病足护理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 2011(1).

[4] 张晋波.《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1例》[J].中药与临床, 2010(4):49-50.

[5] 赵进喜. 《内分泌代谢病中西医诊治》[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6] 胡然,王娇. 《胡思荣分型治疗糖尿病足经验》[J]. 湖北中医杂志, 2015, 37(4): 31-32.

[7] 李秋萍.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5, 15(1): 19-20.

[8] 胡祝红,魏佳平. 《魏佳平从瘀辨治糖尿病足经验辑要》[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5(6): 529-530.

[9] 曹瑞.《补阳还五汤辅助治疗糖尿病足53例》[J].陕西中医, 2014, 35(11):1511-1512.

[10] 贾铁东,吕延伟. 《吕延伟教授分期治疗糖尿病足经验总结》[J]. 中医外治杂志, 2014, 23(6): 63-64.

[11] 祁琳,李大勇.《辨证分期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足32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6).

[12] 葛爱利,张强.《分期论治糖尿病足34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 2014, 6(11):69-70.

[13] 陈剑飞,李强. 《中药熏洗辅助治疗0~Ⅰ级糖尿病足29例疗效观察》[J]. 新中医, 2015, 47(6): 92-94.

[14] 陈位英.《中药熏洗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中医护理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 8(10):24.

[15] 周卫国,肖美颜,梁艳坤,等. 《四藤一仙汤加味足浴治疗0级糖尿病足30例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 2015, 21(6): 32-35.

[16] 李建秀. 《中药足浴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0 级糖尿病足”临床分析》[J]. 光明中医, 2015, 30(6): 1342-1343.

[17] 张琳钧. 《生肌散治疗糖尿病足26 例》[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5, 31(1): 345-346.

[18] 李旗, 田福玲, 郑德松. 《消毒愈肌膏对糖尿病足感染的影响》[J]. 西部中医药, 2014, 27(9): 86-88.

[19] 李兵. 《温针灸辅助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中IGF-1和MMP-9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1): 164-165

[20] 王晓丽,常向云,孙侃. 《不同程度糖尿病足溃疡风险患者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J]. 中国全科医学 , 2011, 14(15): 1632-1634

[21] 余白浪,马朝阳. 《体针加围刺胼胝体对2型0级糖尿病足患者6-酮前列腺素、血栓素B2的影响》[J]. 内蒙古中医药, 2014, (26): 1-3

[22] 苏咏明, 王艳, 李昊. 《2型糖尿病并糖尿病足患者中血栓素A2、前列环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临床医学工程, 2012, 19(3): 353-355

[23] 张磊,刘立昌,王义成,等. 《糖足方对糖尿病足筋疽大鼠后爪部肌腱糖化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26(1): 78-81

[24] 杨传经,徐寒松,王安宇,等. 《续命降糖方联合PGE1 治疗糖尿病足对ET、CGRP 平衡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 2015, 26(6): 1409-1410.

[25] 张颖. 《中药紫金膏治疗糖尿病足临床体会中药紫金膏治疗糖尿病足临床体会》[J]. 亚太传统医药, 2015, 11(15): 72-73

收稿日期:2015-09-28

论文作者:季晓洁, 华文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文摘》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7

标签:;  ;  ;  ;  ;  ;  ;  ;  

糖尿病足中医药治疗进展论文_季晓洁, 华文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