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论文_傅冬梅

52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论文_傅冬梅

傅冬梅

(福建省南安市医院 福建 南安 362300)

【摘要】 目的: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方法:总结52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护理经验。结果:52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经有效的抢救及精心护理均痊愈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过程中,恰当的护理措施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休克患者;急救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3-0301-01

随着现代社会致伤因素和条件的变化,创伤已成为人类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创伤性休克是由于创伤引起机体内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生理病理过程[2]。创伤失血性休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危急综合征,在患者抢救过程中,恰当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起着重要的作用。

1.临床资料

本院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共收治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52例,其中男42例,女10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5岁,平均35岁。经医护人员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及精心护理,52例患者均痊愈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

2.休克患者的急救措施

2.1 一般措施

创伤中因大出血引起休克占首位,现场急救人员应迅速止血,常用方法有腹部压力带法、加压包扎法、填塞止血法等。疼痛引起休克仅次于大出血,应及时处理,一般肌注吗啡5~10mg或杜冷丁50~100mg,但要注意病情不明及合并呼吸困难者禁用。对开放性伤口应严密进行包扎固定。

2.2 补充血容量

创伤失血性休克是最常见的低血容量休克,原因是创口出血过多而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护理人员首先要迅速建立二条以上静脉通道,力争做到快、稳、准以赢得抢救时间,必要时静脉切开,在配血前立即输入右旋糖酐、平衡盐液等以补充血容量。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应尽早输血。

3.休克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措施

3.1 意识与表情的变化。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多数因血流量灌注不足,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缺氧状态表现为表情淡漠、烦躁、意识模糊或昏迷、神志恍惚,病人由兴奋性转入抑制表示脑缺氧加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及时治疗后病人从烦躁转为平衡,以淡漠迟钝转为能对答自如,提示脑循环改善,病情有所好转。

3.2 皮肤、粘膜和肢体温度。休克一发生,病人即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口唇发白、四肢冰凉,表示病情较重。轻压口唇、指甲时苍白区消失大于1秒钟为微循环血流灌注不足或有瘀滞现象。皮肤有出血点或瘀斑提示可能进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阶段。若皮肤逐渐转红、出汗停止、肤体转暖、压唇压甲后苍白区消失快小于1秒钟并迅速转为红润,均说明血流灌注良好,休克好转。

3.3 脉搏与心音。休克时脉率增快,初期超过100~120次/分,有的可达130~140次/分,随着病情恶化,脉率均加速,脉搏变为细弱直到摸不到。大多数休克病人往往出现第一心音减弱,第二心音消失的现象,均系心博出量减少的结果。若脉搏逐渐增强,脉率转为正常,脉压由小变大,提示病情好转。

3.4 呼吸。应注意呼吸次数,有无节律变化。呼吸增快、变浅、不规则或出现鼻翼扇动为病情恶化,同时应充分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分泌物及时吸出,输入氧气时通过湿化器以保持呼吸道湿润,防止粘膜干燥。每2~4小时检查鼻管是否通畅,停用前应先降低流量。喉头水肿或昏迷病人舌后坠可用舌钳拉出,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3.5 体温。休克时体温大多偏低,若体温突然升高到40℃以上或骤降至常温以下均系预后不良之前兆。护理时慎防病人受寒,因低温影响血流速度,增加血液的粘稠度,对微循环不利,一般可用棉被保暖。高温病人可用夹层冰帽或冰袋置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处,也可用4℃等渗盐水100ml灌肠,一般降至38.5℃即可,并配合室内通风或药物降温法。

3.6 瞳孔。正常瞳孔双侧等大、等圆。观察瞳孔的重点是瞳孔大小、对光反应及双侧是否对称。如双侧散大,对光反应减弱或消失,说明脑组织缺氧,病人频于死亡。

3.7 尿量监测。尿量能反应肾血液灌流情况,病人休克时应放置并保留尿管,每小时测尿量一次[3]。若尿量每小时少于25ml,比重增加,表明肾脏血管收缩或血容量不足。若每小时尿量在30ml以上提示休克好转。在测定尿量时,必须由护士亲自动手,绝对不允许估计,更不能让病人或家属来测量。

4.休克患者快速输液时的护理

观察有无咳嗽及血性泡沫样痰,警惕肺水肿及心力衰竭的发生。在输液过程中如有呼吸困难及严重缺氧可给呼吸兴奋剂,并立即报告医生。抗休克时输液药物繁多,要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药液浓度及滴数,准确记录液体的入量。抢救休克时,常有大量的临时口头医嘱,执行前后应及时查对,避免差错。每24小时总结一次液体的出入量,保持适量的液体输入,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

5.休克患者应用升压药时的护理

5.1 开始用升压药时血压常不稳定,应5~10分钟测量一次,根据血压高低适当调节药物浓度,在病人感到头痛、头晕、烦躁不安时应立即停药,并将病情及时报告医生。

5.2 静脉点滴升压药时,应随时观察有无液体外渗,以免升压药物致组织坏死,如升压药物外渗应立即用2.5%普鲁卡因或胺唑啉在血管周围封闭,并更换输液部位。

5.3 长期输液病人每24小时更换输液器一次,并注意保持血管,选择血管时宜先难后易,先下后上。

5.4 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时,输液的肢体宜用夹板固定,并应衬好软垫,松紧适度,同时应备床档,以防病人坠床。应预防褥疮,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清洁无褶折,病情允许可每2小时给病人翻身、拍背一次,骨隆突处垫气圈、棉垫,并按摩。

【参考文献】

[1] 贺光春 龚元媛 蓝天玉,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第16期.

[2] 林艳 韦武燕,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J],全科护理,2010年2月8卷6期.

[3] 王铁君,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护理及体会[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8年3月5卷3期.

论文作者:傅冬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9

标签:;  ;  ;  ;  ;  ;  ;  ;  

52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论文_傅冬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