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MRI。MRI为核磁共振技术,在心血管影像科的应用广泛,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也不断增加,MRI与CT的成像有所不同,CT成像为单因素成像,单层扫描,而MRI为多参数、多序列、任意层面成像。因此MRI在心血管扫描成像上的针对性不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扫描序列,形成针对性扫描成像。从MRI的技术特点上来看,其空间分辨率较CT弱,且整体检查的时间较长,但其应用于判断心内结构与功能层面上具有积极意义,心脏MRI具有视野大、组织分辨率高、无辐射的特点,所以临床上以心脏MRI进行检查十分广泛。其还能够补充心血管造影中的不足,对先天性心脏病或复合畸形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心脏MRI影像图见图3图4。
表1 心脏CT与心脏MRI优劣势对比 优势 劣势 心脏CT 无创性;检查时间较短,仅需要五到八秒;准确率高,能够在是否患有冠心病的诊断上形成99.8%的准确率;检查流程简单,不需要陪同,不给患者形成心理压力;利于随时复查,了解治疗 效果 辐射影响;对比剂过敏;受时间分辨率限制;心功能评估。 II--III度房室传导阻滞者禁用。 心率控制要求高。 心脏MRI 组织分辨率高;很少有造影剂过敏;心内结构与功能形成全面评价;无电离辐射;具有血流敏感性,能够评价血液流速、流量与血流方向;准确率高;视野大。 运动伪影;扫描成像针对性不强;空间分辨率较CT弱;检查时间较长;有金属植入、幽闭症患者禁用。
总的来说,心脏CT与心脏MRI在临床诊断上各有价值,在临床诊断中选择以心脏CT为检验手段或选择以心脏MRI 为检验手段需要根据患者临床情况选择。以心脏CT为临床诊断技术,主要是无创性的评估冠状动脉特点,而以心脏MRI为临床诊断技术,能够用于对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全面评估。所以在有确定评估的需求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时,可采用心脏CT检查,而在无确定评估需求,或非冠心病症状检查时可采用心脏MRI。另外,患者若对辐射量的接受度较小,也选择心脏MRI检查,避免辐射影响。在对心脏CT检查技术与心脏MRI检查技术进行选择时,应对技术的应用优势与劣势进行分析,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症表现与临床初步诊断选择使用的医学影响检查方法。例如对患者心功能进行评估时应选择何种影像技术,尽管心脏CT在心功能的评价上有了良好的研究进展,但MRI能够更加准确的评估心脏功能,且心脏CT检查受时间分辨率限制并具有辐射危害,所以在心功能评估中不作为主要的诊断方法。若以心脏CT进行检查,可通过心电门控采集技术配合低电压降低辐射剂量,或术前给予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减少造影剂影响,经济条件允许可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减少造影剂影响。可以说,每一种影像学检查技术都具有优势与劣势,心脏CT检查与心脏MRI检查各有优劣,在现代医学影像检查中使用广泛,且具有临床检查的特殊性,在技术应用上应相互结合,优势互补,才能够为临床诊断与检查提供有利于的依据与临床指导价值。所以就心脏CT与心脏MRI的选择,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
论文作者:杨秀明,陈亮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心脏论文; 造影论文; 冠状动脉论文; 技术论文; 患者论文; 影像论文; 功能论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