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
——20年后再探磴口县异地生态移民生产生活变迁情况
文/高金翠
开展移民村创建美丽乡村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当前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还存在着创建力量薄弱、资金短缺、缺少规划等困难和问题,为了充分掌握该区域的实际情况,找到加快移民区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统计局通过实地考察、专题调研、调查问卷等方式,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一、磴口县移民区基本情况
磴口县异地生态移民工程前后经历了首批移民和二期调整安置两期移民。其中1998-1999年实施了首批移民,建立了淘井和沟心庙两个移民区,从乌盟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和兴和县移入人口1068户4091人,分别安置在淘井和沟心庙移民区。当时的安置人口超过了环境承载量,2002年实施完成了二期移民工程,将淘井移民进行了调整安置,又建立了阿茨、哈业乌素、木雷滩、扎格乌素、防沙林场五个移民区。经过嘎查村撤并整合,移民分布在沙金套海苏木的阿茨、哈业乌素、巴彦套海、温都尔毛道、那仁宝力格5个嘎查和补隆淖镇河壕村,共设15个村民小组,现常住人口796户2620人。其中阿茨、哈业乌素、巴彦套海为3个纯移民嘎查。
到2018年,当年的青壮年移民大多已成为50多岁的中老年,儿女大多已过适婚年龄,与父母分家或是选择外出打工谋生另过,当初的大部分移民已开始过着老两口守家在地,靠着10来亩薄田维持生活,逢年过节儿孙常回来看看的日子。
二、移民区经过20年的发展取得的新变化
磴口县围绕“绿满磴口”的奋斗目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秉持“水、绿、沙、文化”互融互进理念,妥善处理移民与环保、生态之间的关系,经过20年的摸索发展,走出一条具有磴口县特色的移民安置新路子。
(一)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当初移民工程投资小,安置标准低,每户29平方米的住房,人均7平方米。院落绝大部分是敞院,猪圈、羊圈用简易木栅栏围起来,柴草随处堆放,人居环境十分差。历年的村容村貌整治已改变了原来村庄道路狭窄,路旁堆满杂物,人畜同居的面貌。通村道路除了那仁宝力格嘎查有一节砂石路,其他村社已基本实现柏油路和水泥路硬化,极大地方便了移民村和外界的往来。走进移民村,可以看到一条条平整宽敞的水泥路通向四面八方,路边的绿化亮化、垃圾收集等设施完善,村庄道路变得宽敞、干净、有序,村民家庭卫生得到明显改善。已从原来的靠天吃饭,一踩一脚泥冷清贫穷的小移民村发展到如今的道路户户通、路灯盏盏明、环境优美,民居整洁。
(二)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日趋完善
制定完善农网发展规划,争取政府资金对移民区的高、低压线路进行了全面改造,建设变台39座。移民村人畜饮水最初是完全依靠压水井,井深大多在10米左右,由于该地区浅层地下水含砷超标,给移民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现如今除那仁宝力格嘎查比较偏远还在用机电井外,其他移民村已基本实现自来水户户通。2012年开始实行的“三到村三到户”等一系列扶贫项目、“十个全覆盖项目”及其它金融扶贫工程的快速推进,移民村住房进行了改扩建,户均住房面积达58平方米,并在住房四周统一垒砌了院舍,外墙全部粉刷挂白,醒目位置张贴了创建文明城镇标语。进到户家,已添置了许多家具、家电,彻底改变了初来时除去锅灶就是被褥的面貌。
(三)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在建设过程中,磴口县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让移民新村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干净起来,整齐起来,漂亮起来,文明起来。近几年已先后在巴彦套海嘎查和温都尔毛道嘎查建成了300多平米的文化活动中心,积极引导村民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寓教于乐的文娱活动,使村民茶余饭后有活动场所,村民业余文化生活逐步丰富起来。文化活动中心的建成,加快了移民新村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对外交流的频次,村民们也自发成立秧歌队,有序的组织各种庆祝活动,积极参与全县组织的“五好家庭”和“干净人家、精巴媳妇”等评选活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的开展使移民区出现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礼貌待人,邻里互让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四)移民区人均纯收入大幅增长
经过多年建设,磴口县农牧区面貌焕然一新,也被确定为自治区财政支持嘎查村经济发展试点县。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磴口县移民村创建美丽乡村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2.水利设施更新维护费用高。移民区地处乌兰布和沙漠腹地,引黄灌溉投资大,当初开发设计以井灌为主,由当初的不足百眼更新到目前153眼机电井,地下水位多年来只抽不补,下降十分严重,造成湖泊干枯,部分机井不上水。全县2008年以来积极争取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完成了木雷滩、巴彦套海嘎查、那仁宝力格嘎查、哈业乌素嘎查、阿茨嘎查、河壕村引黄渠道砌衬工程,由于没有相应配套提灌工程,黄河水量大时可以浇灌部分土地,水量小时根本浇不上地,实施提灌工程移民既要承担计划外用水水费又要承担提灌电费,用水成本增大。
(五)村民富了,村庄美了,移民精神面貌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移民迁入后,雨养农业转变为灌溉农业,广种薄收转变为精耕细作。经过科技部门每年不间断循环培训,出现了一批种养殖大户,特色种植(大棚香瓜)1户;20头牛以上的养殖大户有6户;30头驴以上的有1 户;养羊50只以上的有12户;100只以上的有9户,拓宽了移民增收渠道。
针对移民区存在的实际困难,在今后的工作中,磴口县政府要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培育发展主导产业、优化人居环境为目标,多措并举、统筹发展,全面解决制约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三、影响移民村发展的制约因素
移民在新迁入地缺乏基本的生产技能,难以适应迁入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加之迁入地后续产业培育滞后,移民增收渠道不宽,移民在短时期内难以脱贫致富。迁入时人均纯收入不足千元,经过20年的不间断学习摸索,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左右,增长了5 倍多。发展最好的移民村是阿茨嘎查,人均纯收入由当初的2000元发展到现在的6200元,增长了近3.1倍。当地的移民利用土地开发大棚110亩,种植香瓜和糖玉米,二茬种土豆和蔬菜,取得了很好的收益,比其它移民区人均纯收入多出1000元。
(一)基础设施条件差,制约生产发展
3.引进、带动和发展适合当地特点的经济产业,使移民安置区群众既能安居,也能乐业。生产生活条件最差的是那仁宝力格嘎查,当初设计的住房是一排两户,后有大部分移民重新进行了迁出安置,留下来的55户就把两户打通合并为1 户,虽然住房面积增大了,但大部分村民的居住环境经过20年的发展,变化还是不明显,家里还是当初铺设的红砖地,出门就是土砂路,四周无院墙,养殖无圈舍,仅有简易的铁围栏。尽管户均耕地达到18亩,但存在土地沙化,盐碱化严重,再加上地处偏远,风沙大,浇水困难,种地创收难,但本村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发展养殖业的却比较多,养羊100只以上的有2户,50只以上的有5户。
检测误差是在验证待检测部分是否符合其设计公差范围过程中产生的验证偏差。根据假设检验理论,将检测误差分为第一和第二类误差,由显著性水平计算得到。
1.人均耕地少,土质沙化,增收受限。移民初来时,人均分得5亩地,由于移民区地处乌兰布和沙漠腹地,周边缺乏绿化带保护,常年遭受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危害,土地被风沙掩埋无法耕种,撂荒现象严重,移民人均耕地面积由当初的5亩下降到4.8亩。移民增收乏力,是磴口县贫困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移民初来时人均纯收入不足千元,与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相差1500元。到2018年移民区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是17426元,相差一万元左右,与当地农牧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全县农牧民人均耕地达20亩左右,移民区人均耕地少是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
陈山利说:“我是黄安的。听说过没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人送饭,讲的就是我们黄安。我还怕找上门来送死的日兵?”
因此,为了促进达成专业目标,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不管是课程内容设置,还是课程教学,都紧紧围绕建筑类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开展。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尽量全面涵盖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标准和导则、技术方法和案例分析的内容,同时结合建筑类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和特点,增加建筑类和市政类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方法。在课程教学方面,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在课内讲授的同时,组织学生参观和详细了解建筑房地产和市政工程项目的产污环节、环保设施和管理措施等,深化对该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认识。
移民区开发时,基础设施规划设计起点低,设施配套标准低,经过20来年的运行,已不能满足移民区生产生活发展的需要。
(二)软件建设还有待提升
移民全部是上世纪90年代从乌盟迁来的,存在经济基础薄弱、进取心不足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软件建设周期长、难解决。所谓硬件建设,在美丽乡村建设上通行的是“有钱盖房、没钱刷墙”或者植树种绿,容易看得见、摸得着、出成效。而文明创建、治理创新、移风易俗等软件建设周期长,难以解决。再加上移民文化素质普遍比较低,还有等、靠的思想,直到2018年有精准扶贫户271户,占移民区常住总户数的34%。
(三)主导产业尚未形成,增收乏力
移民区土地沙化、荒漠化严重,土壤养分含量低、含水功能差,能够耕种的农作物品种基本上以玉米、籽瓜、油葵常规农作物为主,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难、推广难,种植效益极低。移民区建设时每户院内预留了养殖业发展空间。由于移民底子薄,养殖业技术欠缺,没有资金投入,只有部分移民建设了简陋的养殖圈舍。目前,移民区养殖大畜265头、养猪659口、养羊6990只,常住人口人均养畜3.02头只,来自养殖业的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还很小,对移民增收贡献率极低。
(四)社会事业发展缓慢
移民区地处偏远,距苏木镇政府和县城均在50公里以上,学校布局调整后,学生进城寄宿增加了移民负担。移民区所在的15个嘎查村仅有3个村级卫生室,看病十分不便。农民书屋、文化活动室尚未健全,移民业余文化生活还有待提高。
四、对策及建议
在滤波器的输入信号与负反馈信号相加之前,进行位数扩展防止累加造成的数据溢出,由32位扩展到59位,同时做数据正负号区分处理,以便后续内部程序进行有符号运算,然后进行累加运算,经过2N增益后输出,则该数字滤波环路的传递函数为:
灵运父祖并葬始宁县,并有故宅及墅,遂移籍会稽,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10](《谢灵运传》,P1754)
(一)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一是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以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为契机,继续实施自来水入户工程,全面解决人畜安全饮水问题。整合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等涉农项目,全面解决引黄灌溉问题;衬砌五个移民区渠道72公里,更新维修废旧机电井、水泵、不间断的对农渠进行清淤。同时,积极协调上级水利部门,增加移民区引黄水量计划内指标,通过降低用水成本、提高水的利用率、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条件等方式,从根本上解决移民用水难的问题。二是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力度。着力改善移民区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基础设施条件,解决好学前教育、村卫生室等问题。利用冬闲时间,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适用技术培训,提高移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就业、发展生产自我脱贫致富的能力。
(二)狠抓小规模大群体养殖业
根据移民区土地、饲草料等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以户为单位的移民庭院养殖业。推广舍饲圈养羊技术,提高良种覆盖率,培植养殖大户和兴建示范小区,彻底改变移民收入结构。
不可否认,慕课能够有效突破高中英语教学的桎梏以及不足,为英语教学带来更多的机遇以及挑战,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之下,高职院校必须要了解影响课程教学实践的个人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不断适应新环境以及新技术的具体发展要求。我国教育部在落实素质教育及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明确强调,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之中必须要注重优质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利用,积极实现各种网络信息资源的高效共享,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升自身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的关键手段,通过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来实现教学资源使用效率的整体提升。
(三)加快发展集约型绿色农业
在种植业方面,要依托移民区无污染的环境优势,以发展集约型绿色农业为目标,努力培育种植大户,建立饲草料基地和原料加工基地,引导移民就地就近打工,提高种植业收入和劳务收入。鼓励移民发展设施农业,制定扶持政策,在温室建设、技术管理、产品销售等环节给予指导帮助,有效促进移民区种植业向高效、集约化发展。
(四)加强土地综合利用
争取将移民区列入国家、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生态治理和农田水利改造、土地整理重点项目区,通过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集中连片扶贫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力解决移民区引黄灌溉难、耕地沙化严重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
(五)着力改善居住环境
通过实施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工程、新农村新牧区示点村建设项目,抓好那仁宝力格嘎查村庄环境、村容村貌整治和“三清三改”等工作,切实解决移民人畜饮水困难及院落环境差的问题。加强移民群众乡风文明素质宣传教育,提升移民自身素质,并深入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健全和落实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农牧区环境综合整治成果,配套完善排污,垃圾收集等基础设施,积极推进环境整治示范村,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活动,努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集中攻坚精准脱贫,始终把精准脱贫作为首要任务和第一民生来推进,大力推广“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扶贫模式,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和主动脱贫意识。
(六)加大项目扶持力度
为切实改善该区域的生产、生活条件,县乡两级政府、相关部门要把移民问题列为我县头号民生工程,统筹安排、重点突破,举全县之力促进移民生产生活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改善。让移民与当地农牧民享有同等待遇,得到更多实惠,早日致富奔小康。在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将逐步解决其他移民新村面临的文化基础设施匮乏、文化基础薄弱,移民普遍素质不高等的短板带来的问题,使移民村旧貌换新颜,实现移民村文化的繁荣。
“城市复兴”视角下的古城更新规划探索——以许昌曹魏古城城市设计为例 滕 熙 张 萍2018/04 40
作者单位: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统计局
责任编辑:李蔚
标签:乡村建设论文; 磴口县论文; 生活变迁论文; 巴彦淖尔市论文; 民生论文; 生态论文; 农民脱贫致富论文; 专题调研论文; 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统计局论文;